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3210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2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7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B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指责,他终于忍无可忍,激动地为自己辩解起来。C一场春雨之后,阳光普照,那雪白的李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D拿到最新一期的做人与处世,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说理总是让人看到思考的力量,陶行知强调教育是创造,平凡单调不能创造,只是懒惰者之遁(_)(A.dn B.xn)词;毕淑敏自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小屋,盛(_)(A.shng B.chng)放爱恨、事业和自身;顾颉刚告诫我们要保有怀疑的态度,不能m(_)守前人的旧说;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因为有一大批社会“脊梁”在前p(_)后继地战斗。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化君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母亲早就不记得那棵老枣树了。母亲连我也不记得了。老枣树是否还记得我和母亲?哦,一定会的。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和老枣树。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老枣树上长出一颗颗青粒儿的时候,我就闹着要母亲去够。母亲说,枣红了才好吃。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心里浮泛着欢喜快乐的泡泡。当我将一颗枣抓在手里时,快乐的泡泡便从心里溢出来,飘满一院子,墙根的狗尾巴花也在笑。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按到怀里搂了一会儿,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那天,母亲的力气大得很,只一会儿工夫,树上的枣全都被她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十三岁那年,红枣刚刚收获下来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可跟着,我嘤嘤哭起来,树被我打得光秃秃的,地上落满树叶和树枝。我开始埋怨母亲,把枣树打坏了,就结不了枣了。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我想,这一定是母亲用来骗人的话。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这时我才发现,院子里已洒满月光。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弯身去拾,一眼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剜割着母亲的心。然而,越是这样的时候,母亲对我的爱就越浓烈。后来,我离开了母亲,离开了那棵老枣树。无论我走到哪里,每年收枣的季节,母亲总会挎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这让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选自中国校园文学4 . 文章至段描写了母亲两次打枣,请仔细阅读完成下表。打枣的原因打枣时母亲的心理活动第一次打枣_第二次打枣_5 . 品读第和段中划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1)从修辞角度,联系上下文赏析这句话。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2)从人物描写角度,联系上下文赏析这句话。6 . 第段作者说“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联系全文说说母亲和枣树有哪些共同之处。7 . 有一种人以你的快乐为快乐,以你的感伤为感伤,他们就是你的父母。读了本文后你对父母的爱,对亲情一定有了更多的感悟,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和作者的感情,谈谈你的认识。(80-100字,5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可贵的忍耐忍耐,就是在困苦的境遇中坚持下去,可见,忍耐不容易,是会让人痛苦的。但我们也看到,大多数情况下,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并坚持下去,成功往往款款而来。像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古之圣贤视忍耐为对抗不顺之事的法宝、做好万事的利器,他们因忍耐得以建功立业。今天,社会飞速发展,那些在巨大的压力下,耐住孤独、磨砺和各种打击的精英,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业绩,忍耐也是他们制胜的法宝。由此可见,求取成功,需要忍耐。忍耐表现在内,是目标蕴藏于心,沉着努力;忍耐表现在外,是对苦难低头正视,平心静气,决不放弃实现目标的初心。能够忍耐的人,会正视内在生活问题,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海伦凯勒虽然从小就被命运之神剥夺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忍耐着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忍耐着学习中进步缓慢甚至有时是停滞不前的折磨,日复一日地坚持与自身的困难做斗争,争取实现自理自立的目标。因为这种忍耐,她平静地接受了上天的“赐予”,她学会了讲话,学会了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五种语言,感知到世界的美好。她的忍耐弥补了她先天的不足。24岁时,海伦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后来她成为全世界敬爱的作家和教育家,忍耐带给她的超过了她的预期。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余秀华,几十年忍耐着出生时脑瘫留下的残疾,忍耐着不如意的家庭生活,她在忍耐中读懂了生活和人生,写出了震撼人心灵的诗歌,出版了多部诗集,成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实现了自己要好好活的目标。忍耐的人能够承受外在因素的纷扰,不怕磨难,勇担大任。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毫不畏惧吴王的种种责难。他佯装称臣,忍受屈辱,最终被放回国。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难,勾践终于一举灭吴,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抱负。勾践在磨难面前选择了忍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坚韧和智慧。更让人敬佩的是纳尔逊曼德拉,他为发对种族隔离的斗争身陷囹圄27年。囚室只有一般的卫生间大小,曼德拉的视线虽然不能穿越牢房的四壁,但是他却能将目光投向国家未来的民主政治。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出狱后,担任了南非首位黑人总统,为了让南非成为非洲国家民主选举的榜样,在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决定不再连任。为了国家的命运,他忍耐了长期的孤独、寂寞;为了民族的前途,他忍耐了平淡、普通的生活。因为拥有对一切外来的磨难的担当,持久忍耐,才有了对全世界的巨大影响力!当然,忍耐不是退缩,不是畏惧,不是盲目的逆来顺受,不是心甘情愿的忍辱。忍耐其实是坚守,是一种自我的超越,是一种有智慧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有大格局的生活艺术。福楼拜曾说:“天才无非就是长久忍耐,努力吧!”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朵待雕刻的花,忍耐,就是那把雕刻之刀,忍过了挫折、打击与痛楚,成功之花便得以绚丽开放。8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9 . 选文第三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选文第三四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11 . 说说选文第五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12 . 选出不适合充当选文论据的一项( )A司马迁遭受宫刑之辱后,却没有动摇自己的理想,在狱中完成巨著史记。B苏武北海牧羊十年,终被从匈奴接回封侯。C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D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辛姆洛克四、对比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节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生于忧死于安乐(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3 . 两段文字的作者是_(朝代)的孟子,他是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4 . 根据选段,作战胜利除了依靠“人和”还需要依靠(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D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15 . 用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16 . 孟子文章的雄辩色彩体现在论证的层层推进,如天时不如地利分三步推断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请加以简述。17 . 孟子文章的雄辩色彩也体现在善用排比,论证充分有力。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第二段,请分析其表达效果。五、句子默写18 . 按原文默写(1)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2)天时不如地利,_(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3)必先苦其心志,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5)吊影分为千里雁, _. (白居易望月有感)(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孟子鱼我所欲也)(7)得道者多助,_。寡助之至,_。多助之至,天下顺着。(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8)“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面对挫折和磨难,很多诗人都能坦然面对,并且把自己的豪情化为流芳千古的名句:苏轼的“_,西北望,射天狼”是渴望杀敌报国的豪情;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_”是追求人生理想的豪情。六、诗歌鉴赏19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日宋晃冲之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注释)阴阴:草木阴阴。趁:追逐。(1)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语言表达20 . 仿写 请模仿下面例句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四个词语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1) _(2) _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气候变暖打乱二十四节气材料一2016年底,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是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黄河流域。古人通过观察、记录等,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有15天,为一个“节气”。冬至是最早被制定出的一个节气,之后又陆续确定了其他二十三个节气。人们将其编成了一首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流传至今。材料二近些年,全球变暖趋势明显,对二十四节气反应的气候特征又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钱诚等人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每个节气的增温幅度都十分显著,季节循环整体抬升,立夏越来越早,立冬越来越晚。同时,满足某个节气气温标准的天数增减也呈两级分化趋势。钱诚和其他研究人员基于全国549个气象站的气温记录,经过降噪处理,以1961年到1990年的30年平均值确定了每个节气日的阈值温度。所谓阈值温度,简单来说,就是30年间每个节气日的全国平均气温。从气温记录来看,最冷的节气是大寒,阈值温度为-3.51;最热的节气是大暑,阈值温度为23.59。1月5日起,进入小寒节气。小寒节气的阈值温度为-3.50,即全国平均气温达-3.50及以下就符合小寒节气的气候特征。通过对1961至2008年气温记录的研究显示,符合小寒、大寒气候特征的天数越来越少。统计显示,在上世纪60年代,最多的一年有51天符合大寒气候特征。1987年后,天数减少趋势更加明显。2006-2007年冬季是一个暖冬,当年冬天没有一天气温达到大寒阈值。1998至2007年10年间平均的大寒天数为14.0天/年,而20世纪60年代为32.4天/年,减少了56.8%。大寒不寒,与之相反的则是大暑更热。分析显示,1997年以后,气温季节循环中最热的时段(22以上)明显抬升。1997年到2008年,符合大暑气候特征的天数为年均36.1天,而在上世纪60年代则为年均20天,增加了81.4%。材料三专家表示,虽然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已经固定;但从历史发展来看,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是动态的、不断丰富的。近现代以来,农民也会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与节气相关的农谚。从这一角度看,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动态变化的内涵,它依然是当前人们生产、生活的参考。2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B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惊蛰、小满节气的增温幅度都十分显著,季节循环整体抬升,立夏变化不明显,但立冬越来越晚。C所谓阈值温度,就是一段时间内每个节气日的全国平均气温。D近现代以来,农民也会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不断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与节气相关的农谚。22 . 根据材料二的图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近几十年来,满足大寒阈值气温的天数基本不变。B近几十年来,满足大寒阈值气温的天数呈增加趋势。C近几十年来,满足大寒阈值气温的天数呈减少趋势。D近几十年来,满足大寒阈值气温的天数有的时段上升,有的时段下降。23 .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通过观察、记录等,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一句中加点的“等”字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B材料二的小标题可以拟作“大寒不寒大暑更热”。C材料三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二十四节气对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依然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D“1998至2007年10年间平均的大寒天数为14.0天/年,而20世纪60年代为32.4天/年,减少了56.8%”一句运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九、作文24 . 作文。“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许你最熟悉的人,就在你生活的家庭中,然而却被你忽略了。请你细细地回想,用心地感悟,选取家庭中的一位亲人,以家中有个他(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不少于5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语言表达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