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测试试卷(一)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35104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测试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测试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测试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测试试卷(一) 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衡阳)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诮(qio)骂 镌(jn)刻 粲(cn)然 泰然处(ch)之B . 蛰(zh)伏 掺(cn)杂 嗤(ch)笑 岿(gu)然不动C . 瞥(pi)见 愧怍(zu) 悖谬(mi) 瞠(chng)目结舌D . 毛坯(pi) 沉淀(dng) 辍(chu)学 未雨绸缪(mu)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揉团 绵延 显象管 别出心裁B . 澄澈 寂寞 策源地 无动于衷C . 泥桨 溅落 霎时间 疲倦不堪D . 山崖 搅拌 笑眯眯 顾名思意3. (2分) (2019东莞模拟) 下列句子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B . 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 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C . 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实相得益彰啊。D . 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 , 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4. (2分) (2018九上廉江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将“营造”改为“打造”)B . 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末加上“的生动局面”)C . 展望未来,亚洲再次站到了引领历史发展的前列,我们长于斯,生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将“长于斯”与“生于斯”互换位置)D .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土地宽广,地域辽阔,是我国工农业原料的基地。(删去“地域辽阔”)5.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长期观察。B .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形容宏伟华丽,气势盛大),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C . 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D . 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经过浓墨重彩反复涂画),意境会更鲜明。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6. (10分) (2018八下永州期中) 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节选自傅雷家书)(1)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的,“书”指的是_ (2) 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9七上遵义月考) 按要求默写句子。 (1) 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_。 (2) 十二章:_,匹夫不可夺志也。 (3) 十二章:学而不思则罔,_。 (4)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_,受降城外月如霜。 (5)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_。 (6)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_。 (7) 朱自清春: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宛转的曲子,_。 (8)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_,_。 (9) 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花寄托自己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8. (5分) (2019七下凤凰期中)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 见:_愿驰千里足 (木兰诗) 愿: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隧:_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 轻:_军书十二卷 (木兰诗) 军书:_9. (9分) (2019揭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名之者谁_醉翁之意不在酒_杂然而前陈者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对山中四季景色描写的语句紧扣季节特征,语言精妙,刻画传神。B . 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C . 本文写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D . 全文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情怀。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9达州)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乙】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1) 【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B . 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C .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D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1.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明,与世界相拥苏北走出去!中国人的热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中国人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匆忙。国外留学的,从读研到读本,又见高中国际班备受青睐,低龄化已是挡不住的潮流;观光旅游的,从周边到欧美,热浪滚滚,生活在别处,俨然已成一种全民的时尚;投资兴业的,纷纷出海,产业转移、海外扩张正推涌出崭新的转型景观。每一个中国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去展示自己,去拥抱世界?经历了许多年的封闭,甫一亮相,中国人在海外的言行举止,便引发了分外强烈的关注,也受到了格外严苛的拷问。文明出游,甚至已经成为政府对每一个公民的例行提示。或许是因为与世界太久的隔膜,国人中不乏一厢情愿的思维定势。一些人习惯性地认定许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便什么都很落后。其实,这是一种率意轻狂的误读。如非洲。当我们在保护区内面对着河马狮子大吼大叫乱扔杂物之际,当我们在旅行途中四处搜寻象牙或犀牛角之时,看看当地人对丰饶的自然资源的悉心保护,对自由的野生动物的亲切尊重,我们当真切地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撞击和启迪。一些人单方面地认定去海外旅游消费就是对对方的投入甚至奉献。其实,这是一种优势心理的虚妄。泰国清迈市民就曾有对中国游客的拒绝:这里不欢迎粗俗。吵吵闹闹,拒绝排队,随地吐痰,连基本的卫生都不讲,给当地社区带来了麻烦,也让其他高端游览望而却步。一些人想当然地认定鼓足了钱包炫耀着名牌就涨了身价添了牛气。其实,这是一种自卑情结的翻版。我们一再地看到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游客在欧美奢侈品店一掷千金,大肆抢购,留下的却往往是“土豪金”“暴发户”的醒目标签。短短的30多年间,世界见证着中国套上经济总量第二的耀眼光环,迈着通往小康社会的流星大步,长期笼罩着的贫穷、屈辱的阴霾一扫而光,中国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尊严与自信。但这尊严,首要的当是公民品格的尊严;这自信,首要的当是中华文明的自信。每一个中国企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落地生根,去开疆拓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是市场的竞争与合作,而且是文明的对话与融合。我们有自己的商业传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这是传家宝。商店没有关门打烊的时候,老板没有周末假日的休闲。入乡不能随俗,在外国朋友心里,你这是非正常生活;在竞争对手眼中,你就是不正当竞争。我们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不仅廉价,而且高效。海外企业因此很少雇佣当地员工。其实,这更多是个文化适应问题。人家的劳动保障,你难道不该遵守?人家的就业生计,你难道不该考虑?我们有自己的经营模式: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习惯于和政府官员私下公关赢得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依赖行政力量摆平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个办法到国外未必管用。而且,很容易遭遇非政府组织和民间人士的非议和抵制。须知,企业竞争的不仅是产品,而且是文化。中国企业走出去,除了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还要学会尊重当地的族群文化、宗教习俗和行事规则。企业创造的不仅是利润,还有价值。没有利润企业就不能生存,但更宝贵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良服务,丰富生活内涵。企业立足的不仅是市场,而且是社会。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究竟感知多少那里的民间生活,了解多少民众的发展需求?企业来自社会,也当回馈社会。对于中国企业,它是必须建立的新一种社企关系,也是必须衡量的新一条文明准绳。每一步中国发展,以什么样的成效去增进文明,去贡献世界?中国力量的崛起,其底蕴,应是中国文明的崛起。能不能打破“国强必霸规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这是必须直面的历史性挑战。显然,我们仅有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的品牌是不够的,更应有造福人类的中国价值的创造,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传统文化的复兴,其取向,应是现代文明的转型。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正是其凝练的表达。中华文明经历了5 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从历史的诠释中寻找文化认同,从现实的挑战中重塑精神标识,从未来的憧憬中提升人类价值,在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去激活、去焕发内在的生命力量,这是其复兴和转型的正确路径。民族精神的张扬,其根基,应是主体意识的生长。无论多么美好的理念多么宏远的构想,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去承载,去践行,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共德性的进步。无数走出去的中国人,无论在另一方土地上经历着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们的心头都永远萦绕着对中国文明的守望,和对中国梦想的追寻。正是在这守望和追寻中,他们把一粒粒友好的种子播撒进当地人的心田。开放,是撬动中国改革坚实的支点,是倒逼中国发展强大的力量。正是因为这撬动和倒逼,文明在交流中多彩,在互鉴中丰富,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释放着它绵绵不绝的自信力、融合力和创造力,增值着人类共同、共通、共荣的存在意义和文明价值。中华文明的振兴,恰在与传统对接,与时代同行,与世界相拥。(有删改)(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哪两个层面展开论述的? (2) 文中从三个方面列举了中国的发展该以怎样的成效去增进文明,为世界做出贡献,请用原文语句分点概括。 (3) 本文第五段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4) 结合本文,联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公民品格(意识)”的理解。 12. (25分) (2019八下余杭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情节(英)福斯特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从人物可看出作品的特色,而从动作(人物的行为)才能感到悲或喜”。可以断定,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见解是不对的。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为什么不同意他上述见解的理由吧。“凡是人的悲或喜,”他还说,“都是以动作来表现的。”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人的悲喜之情也蕴藏于内在活动之中,并不为外人所知。对此,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小说家也不无同感。我们所说的内在活动,亦指那种没有外在迹象的活动。然而,我们也不必借此机会责难亚里士多德。他在写上面引用的那些话时,是仅就戏剧而言,这无疑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剧中人的悲喜之情只能以动作的形式表现,否则,观众就无法看懂。这正是小说与戏剧的重大区别。我们曾给故事下过这样的定义: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小说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这也是情节,不过带点神秘色彩而已。这种形式还可以再加以发展。这句话不仅没涉及时间顺序,而且尽量不同故事连在一起,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这就是小说中故事与情节的基本区别。情节是要凭智慧和记忆力才能鉴赏的。首先谈谈智慧。聪明的读者跟好问的读者不同。前者不仅注意用眼睛浏览新事物,还动脑筋思考。他看待事物常用两种观点:先将它孤立地看,然后再同前面看到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也许他还不明白,但并不急于马上弄清楚,留待以后再说。一本结构严密的小说,往往许多事情是错综复杂、互相呼应的,即使很有水平的读者也要到读完全书才能居高临下,鸟瞰全貌。小说中的这种令人惊奇的、也可说是神秘莫测的成分有时人们空洞地称为推理成分对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设下悬念,如“王后为什么死去?”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表达方式。要是用暗示或对白的手法则较为高明,待再写若干页以后才让真相大白为好。神秘感对情节十分重要,没有智慧是无法欣赏的。对好奇心强的读者只要“然后然后”就行了,而要欣赏到神秘的奥妙,除用一半心思阅读下去外,还要留下另一半心思进行思考。现在再谈谈记忆吧。记忆与智慧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记住了才能弄明白。如果王后死时,我们已忘掉国王的存在,那就永远无法弄清她的死因。有些编造情节的作家总希望读者记性好,而读者也希望作家写得有头有尾、十分紧凑,对情节中出现的每个动作、每句说话都加以认真考虑,并注意节省篇幅;即使情节复杂也要前后连贯,像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只把死材料堆砌起来。对情节中的言谈或行动写起来有难有易,但都应令人产生神秘感,应让其顺着情节往前发展,不要迷失方向。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如果情节引人入胜的话,最后结局就不会使人产生“待续”的感觉,只感到它是一个艺术的整体。这也许是作者所要显示的那种美感。假如作者什么都写得一清二楚,那就没什么美感可言了。尽管小说家不能以追求美感为目的,但如果他写不出具有关感的小说便无法立足。【注】本文节选自小说而而观第五章。本书是作者在英围剑桥人学三一学院所作的讲演,被誉为“20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福斯特:英国小说家。(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者并没完全否定文章开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说法。B . 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则更强调因果关系。C . 读者应该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才能欣赏小说的情节。D . 小说家应以追求美感为目的,不然便没有艺术可言。(2) 文中多次提到“国王”和“王后”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 (3) 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了,对于这篇“演讲”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 (4) “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尾部分,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他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勾起读者回忆(划线的词句)他(保尔)是在_的身体状况下创作小说的。“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指的是_。“小说”是指_。整理和思考结尾部分保尔_的精神,与整部小说中保尔的形象是一致的。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 写作: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总有过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心底里曾盛开出绚丽的花朵,是朋友间纯真的友情?是亲人彼此的呵护和关爱?还是人生路上一次次的面对与超越?花开的瞬间,是我们人生收获的时刻。请以“幸福花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得抄袭。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6-1、6-2、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7-1、7-2、7-3、7-4、7-5、7-6、7-7、7-8、7-9、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8-1、9-1、9-2、9-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