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32676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检测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秦朝由于暴政二世而亡。以下史实能证明秦的暴政的有“蜀山兀,阿房出”,修建豪华的骊山陵墓,动用刑徒和奴隶70万人“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箱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剿鼻盈萦,断足盈车,举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ABCD2 . 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史实推论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丝绸之路通达欧洲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到中亚、西亚,更远可达欧洲是一条沟通了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ABCD3 .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张仲景B华佗C霍去病D郦道元4 . 成语“揭竿而起”是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A国人暴动B项羽起义C刘邦起义D陈胜、吴广起义5 . 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族B契丹族C女真族 D蒙古族6 .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A秦统一中国B楚汉之争C西汉建立D东汉建立7 . 汉武帝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以下各项措施中,不包括A派张骞出使西域B颁布“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设置西域都护府8 . 中国古代印章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印章中可以用来印证“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的有ABCD9 . 西汉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吸取秦亡教训B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政策C儒家治国思想占据统治地位D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10 . 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11 .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 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A削弱了王国势力B促成了“文景之治”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12 . 据东汉观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这是因为他A出使西域归来B发明印刷术C改进造纸术D编著天工开物13 . 你经常食用的以下几种水果或蔬菜,不是在两汉时期经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A石榴B葡萄C核桃D菠萝14 . 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B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D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15 . 小李同学想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为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那么他能用到的材料是:造纸术的传播印刷术与文艺复兴指南针与新航路开辟佛教传入中国ABCD16 . 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A国人暴动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法17 . 现在,大型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制成这种药剂的是(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18 .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A咸阳B大泽乡C巨鹿D荥阳二、综合题19 .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从西周全秦汉,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逐步加强。阅读下列材料,同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式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第四材料二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吋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三见如图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哪一政治制度?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该制度受封的对象。(2)材料二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的时间是什么?“始皇”的哪项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请写出秦始皇为统一岭南派兵开凿的运河名称。(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汉武帝采取谁的建议实行什么措施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从西周至汉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0 .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无数人物以其杰出的成就深刻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这次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成效最大的。(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变法?这次变法在土地方面是如何规定的?材料二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2)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孔子打破了这一局面。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如何打破这一局面的?材料三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余年,.后几经波折,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各国往来频繁,一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开通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赛“毅然应募”出使西域的使命是什么?文中的“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指的是什么?这条道路开通有何意义?材料四他利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成了纸,于永元十七年(105年)献给和帝。人们把这种纸称。蔡侯纸”(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他”是谁?“蔡侯纸”的出现有何意义?21 . 大西山,涵盖北京西山、永定河流域及周边地带,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遗产。某历史社团开展了大西山考察活动。(博物馆参观)(1)填写任务单。伯矩鬲出土于琉璃河遗址,器内铭文大意:燕侯赏赐贵族伯矩一笔钱,伯矩用来铸造了这件青铜鬲。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房山区琉璃河镇发现一座西周早期古城遗址和大量古墓,出土带有“匽侯”(“匽”即“燕”,燕国的国君)铭文的青铜礼器,据此判定这里就是燕国都城故址。该地位于古代的南北大道上,最易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考古发现和史记记载印证了西周实行_制度。*燕国都城地理位置的优势是:_(实地考察)京西古道是在永定河河谷、西山山隘、沟谷等地形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交通系统。同学们考察了京西古道的部分路段,整理出以下资料:路段起止地点简介西山大道三家店村洪水口京西重要的交通干线。京西出产的煤炭、干鲜果品大部分通过此路运送出山,京城的日用百货大部分从这里运进山里。晋商多经此路入京,在三家店村修建山西会馆,并在此经商斋堂至沿河城路斋堂沿河城主要用于明清时军用物资及建筑材料的运输、军队的移防、敌台之间的联络等(2)依据考察资料,概括京西古道在北京发展中的作用。(听抗战故事)1939年,一支八路军队伍活跃于西山地区,经常在夜间袭扰敌人,自称“夜老虎连”,把北平城的敌人弄得日夜不宁。夜老虎连给日军送了一份传单:“姓中华民族,名坚决抗战,字八路军挺进军,号称夜老虎连。来自万里长征,生在五岳三山,是炎黄的好子孙,农村工厂是籍贯。革命坚决得很,战斗不知疲倦,最恨帝国主义,最爱持久抗战。往来八达岭上,出入居庸关前,卢沟桥头常散步,西直门外总遛弯。”(3)依据故事,说出西山地区八路军的作战方式,以及传单所体现的八路军的精神。(看新闻报道)昔日“卖炭翁”而今“卖风景”采煤曾经是房山区史家营乡的主要经济支柱,20年前山区里有许多小煤窑,矿工收入每月近万元。但无节制地开采造成地面塌陷,空气、水质也受到污染。为涵养生态,治理环境,北京市政府要求关停该地区煤窑,进行产业调整。2010年史家营乡彻底关闭煤矿,开展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种植金枝国槐等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树木近10万株。当地利用矿区文化、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原载2017年10月10日北京晚报(摘编)(4)依据报道并结合所学,说明史家营乡的产业变化及原因。(活动延伸)(5)大西山留下很多名人遗迹,如曹雪芹纪念馆、孙中山纪念堂、梁启超墓。从以上人物中任选一位,围绕他在历史上的贡献,确定研究主题,并对如何进行研究提出建议。22 . 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是历史发展的重要主题,探究古代经济的发展,对当今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材料二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材料三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1)材料一中文物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情形出现的政策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土肥之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根据上述材料和探究,分析推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