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19206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元勋挚友佚序马戈裹尸B跌起屏障宛转鞠躬尽粹C诧异祈祷霹雳 沥尽心血D烦琐斑澜亘古深恶痛决2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白鹭的作者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形态特征,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B茅盾的代表作“农村三部曲”指春蚕秋收追求。C百合花一文歌颂了解放军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D一个深夜的记忆选自醒来的时候,是抗日战争期间诗人在延安创作的。诗中,诗人由月光产生的“错觉”联想到曙光,象征着诗人在现实面前的觉醒,表现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3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 这种文字对3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 甲骨文。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ABCD4 .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祥子的这一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让好人有出路。B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批判了摧残儿童天性的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和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习俗,揭示出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根源。C西游记中孙悟空拜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用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D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科幻三部曲小说的第二部,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艇长尼摩带领大家从太平洋出发,一路上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击杀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E. 尼摩船长说“大海就是一切”。“鹦鹉螺”号利用海水发电,潜艇上的人用大叶藻坐床,用贝壳类的足丝做衣服,甚至用鯨的触须做写字的笔,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墨水。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甲)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乙)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丙)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 )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丁)5 .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虬枝(qing)磨折(zh)婉鄙B虬枝(qing)磨折(sh)婉轻C虬枝(qi)磨折(sh)宛轻D虬枝(qi)磨折(zh)宛鄙6 . 文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婆娑:枝叶低垂,形容姿态优美。B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C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D秀颀:美而高。7 . 在选文(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人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B,。C。!;!D。!。!8 . 对选文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细致刻画了白杨树挺拔的姿态。B“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坚强不屈的个性和精神。C选文中连用四个反问句,将白杨树与北方农民、北方的抗战军民,以至于抗战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建立起联系,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D选文最后一段将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孩子的毛病,她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B培养、教育孩子不能指望通过某种“速成法”立竿见影。C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每个青少年都责无旁贷。D阅读傅雷家书,我被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深深地感动。10 . 把下列表序号的句子重新排序组成意义连贯的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ABCD1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专家演讲,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B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C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D“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较多地考虑到车辆而忽视了行人造成的。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小题。大爱不言愁蒋平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长得比一般孩子高,不到9岁,父亲就让他去体校,那一年,他还不会自己系鞋带。体校的要求是很严历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他又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很难适应艰苦而枯躁的训练环境,经常被教练训得哭鼻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背着老师偷偷写信给母亲,说实在不想练了,要妈妈早点接他回去。信发出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在校门口出现了。 那一回,他没有随母亲回去。母亲那一副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的模样,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与愧疚。他觉得,是自己的自私和娇气,给母亲和全家人带来了担忧和伤害。也从那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倾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亲朋好友眼里,他一直是阳光、帅气的模样。后来,他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参加各类严酷和激烈的比赛。和别的运动员不一样,他只习惯向父母报喜,告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消息。当取得冠军时,就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和亲人分享成功的喜悦。他的比赛越打越好,渐渐地,在全国也有了名气,开始进入电视直播的视线。那一次,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夺标呼声最高的他,首轮即遭淘汰。走下赛场那一刻,他哭了。但他很快稳定了情绪,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儿子,这几天吃得好吗?睡得好吗?”“很好,妈,你放心吧,我会打好每一场比赛的!”“好的,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母亲说这话时,他并不知道,十几分钟前,父母一直在看他的比赛直播。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就这样,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给父母的电话里,都是说不尽的喜讯和快乐。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很少提及父母,按他的理解:“他们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受不了刺激。我又是一个公众人物,时刻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度过,比赛有输有赢,不跟他们诉苦,就是不想让他们跟着我受煎熬,包括受到生活之外的干扰。”因而,在父母眼里,儿子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长不大的男孩。带着这样的心境,他来到了2008年8月的北京。这一次,他一路过关斩将,如愿以偿地捧得了冠军奖杯。同样是报喜,此刻,面对母亲的声音,他早已泣不成声,眼里幻化出的,尽是当年母亲来体校接他时,那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儿子,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他就是林丹,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一个习惯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男人。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让他顺利登上人生之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2 . 选文第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_改为_改为_13 . 通读选文,结合文意说说“大爱不言愁”在文中的具体含义。14 . 结合选文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15 . 请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16 . 选文中第段说“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你认为在林丹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真的“无忧”吗?请从文中摘录相关信息谈谈你的认识。17 . 品读选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感悟。三、文言文阅读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8 . 解释加横线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 (_)(2)尊君在不(_)(3)去后乃至 (_) (4)下车引之(_)19 . 翻译句子。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0 . 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四、句子默写21 . 诗文默写 独坐幽篁里,_。(_)竹里馆)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_)_,凭君传语报平安。(_) 逢入京使)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_)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送魏万之京李颀唐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释)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关城:指潼关。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22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作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B首联作者先直抒胸臆,写魏万的离开,后写“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这种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巧妙。C“云山况是客中过”,照应第一句。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D“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暮春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E. 尾联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要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23 . 诗歌的颈联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该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六、名著阅读24 . 名著填空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最喜欢:_理由:_七、作文25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你有过这样“从师”的经历和感悟吗?或者你对孔子的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1)题目自选,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考虑到文章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5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二、现代文阅读1、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