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18208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人民海军挺进深蓝的壮美航迹,了十八大以来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的巨大成就。彭敏和雷海都是赢家,他们用诗词了自己的心灵,他们都是精神生活上的赢家。当有一天遇到某处风景或者拥有某种心情,那些古诗文就被恰到好处地唤醒,如同沉睡千年后开花的莲,亭亭玉立地在面前,以至于无法用更恰当的语言形容。A凸显丰厚漂B彰显丰厚漂C凸显丰富浮D彰显丰富浮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菱学诗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小说通过神态、语言等描写塑造了一个“苦学”和“乐学”作诗的香菱形象。B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诗经和中庸。C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佞”为核心的三条建议。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B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的特点,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C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D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广泛好评,是因为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4 .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孤影,香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同趣闻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围栏,进入一个无 边的疆域。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ABCD5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玷污din收敛lin滑稽j鲜为人知 xinB蓦然m遒劲qi制裁 ci恪尽职守kC绮丽q牟取m谀词y莫名惊诧chD拮据j妖饶ro苋菜xin恻隐之心c6 . 对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心中怨气无处发泄。次日,又看到花落,勾起伤春愁思,就把残花落瓣掩埋起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她内心的酸楚。(红楼梦)B孙悟空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斗法车迟国、三调芭蕉扇等,体现了他随机应变的超凡智慧、爱憎分明的处事原则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西游记)C鲁智深是一个豪侠义士,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夜走蜈蚣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浒传)D赵云是刘备手下有勇有谋的大将,他曾两次救阿斗,一次是长坂坡单骑救阿斗,另一次是孙夫人要带年幼的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阿斗,为刘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演义)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像花生一样活着耿艳菊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7 . 父亲说“花生啊,好活”通读全文,找一找文章哪些地方表现了花生的好活。8 . 结合文章,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2)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9 . 请结合文章分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10 . 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从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得到的启示。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乡村的炊烟张峪铭乡村如一位从冬季走进夏天的行者,走着走着,就剩下一些薄衣单衫了。原本那厚重的妆容,随着时间的流去,一点点剥蚀,以至附着在上面的情和事,成了恍惚的记忆。 就拿炊烟说吧。炊烟是每个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那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之间,缕缕炊烟起,暮色如笼纱,鸡进窝棚,黄犬归家,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详。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在那食物贫乏的年代,哪个孩子不曾靠着锅台,吸着伴着炊烟的饭菜香。将山芋埋进灶窿里,将玉米穿在竹棍上置放灶口,将那刚从地里刨来的花生放在火锹上那希冀,那馋样,那焦香味,浸润了我的整个童年。 一户人家的炊烟,是这户人家风中的旗,地上的坐标,因为家家户户树立的烟囱,就像一个个坐标点,且顺着天空的炊烟,你就能找到那低矮的青砖瓦屋或茅屋土房。(A) 小时候,我就是从炊烟中找到外婆家的方向的。母亲在一个下午,锄完最后一畦地后,牵着我去看望外婆。越过村前的茅岭头,走过洼里的水库,经过一段接一段的田塍,我累得吃不消,跟着母亲后面,叽叽咕咕地埋怨着,母亲就指着前面一片树林对我说:快到了,那就是外婆家冒的烟。我望着林梢上的炊烟,在暮色里升腾,顿时想起外婆菜的味道,于是加快了脚步。 当然,乡村的炊烟不都会看得见,它许多时候融入熹微晨光与昏暗夜色之中。一弯冷月挂在笔架山前,父亲和着月光,磨着砍柴刀。霍霍的声音,伴着一分清冷,那闪亮的刀锋,能划破晨曦的薄雾。父亲用单拇指,放在刀刃上来回地横拖,细微的沙沙声带有钢的嗡嗡声,轻轻撞击我的耳膜。母亲悄悄将灶火升起,烧一瓶热水泡一碗炒米,打点一下父亲的肚子,那炊烟消融在清凉的晨月中。等父亲将一担柴挑回到家,左右邻居的炊烟逐渐散去,母亲香喷喷的饭菜早就做好了。(B)那时没有钟,早晚以天色为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饭和中饭不仅看天象,还看家里的炊烟。哪怕你在割稻或耕田,当你直起身子,望向村子,若炊烟正浓,你肯定又躬身劳作,直到炊烟稀薄,你才扛着犁耙,带着一只小黄狗,吹着口哨往家中赶。沿途,你会闻到各家不同的菜饭香,偶尔,也能闻到谁家的鱼肉香。 (C)要说乡村炊烟最盛之时,还是年前,家家户户将那备好的硬柴搬出来,架锅炒年货、打豆腐、杀年猪女人围着灶台忙得不亦乐乎,男人坐在灶口闷声添柴,满膛灶火,将男人映得红光满面,也将未来的日子染得火红 如今在高楼占据的城市里,没有炊烟升起,只有门牌升到了空中,电气取代了柴火,即使买回了做锅粑的锅,也吃不出乡村柴火烧出的味。可回到乡村时,山上柴草茂盛,家家也如城里,汽灶替代了柴锅,烧饭简便了,过程简洁了,可那带着炊烟的味道没有了。更遗憾的是,没有炊烟,乡村就如失了魂,落了魄一样,少了灵动之美。(D) 炊烟,本是乡村的坐标,是乡村的灵魂。可没有了乡村炊烟,就失去了心之向往的坐标,我们找不到曾经的味蕾与情愫,也很难找到回家的路。11 . 请说说文章以“乡村的炊烟”为题有什么好处。12 . 结合文意,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人间至味”的含义。13 . 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其实炊烟也是乡村人的时间坐标。A(A)处B(B)处C(C)处D(D)处14 .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5 . 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雪地上的路夜里下了大雪,躺在床上就能听到雪花扑窗棂的声音。雪扑窗棂的声音,在别人听来也许是惬意的,但对我来说,这声音却让我心焦。每逢这样的天气,总会发生一些交通上的麻烦,特别是早起送牛奶的儿子,必定要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我儿子因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8岁起,他的人生之路就铺满了坎坷和心酸。20年来,我们母子相依为命,而我相当清楚,我终归是要老的,早晚会有一天,要把他孤零零地留在这个世界上。一想到这个,我就心里难过。我悄悄爬起来,穿戴停当,准备出去扫雪。这是整个城市沉睡最甜的时刻,为了不惊动儿子,我尽量蹑手蹑脚,小心绕过家里的什物,包括儿子磨得发亮的拐杖。他每天都要根据闹钟准点起床,在人们早饭之前把牛奶送到各个订户。儿子送牛奶的路很长,勾画起来,那该是一条零乱交叉却又目的明确的曲线。雪停了,天还阴着,四周真静,偌大的城市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我知道真正的清扫工很快就会出动,把主要路面扫除干净。我要扫的是一段通向僻静之处的小路,它常常因为不能及时打扫,被行人踩成又光又滑的冰面,对于肢体不全的儿子来说。那无疑是很危险的。我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奋力挥动着扫帚和铁锹,直干得全身热气腾腾,就像一只打开的蒸笼一样。一个晨练的中年人慢吞吞地跑过来。根据那身打扮和气度就看出来,他属于那种志得意满的上层人物。我停下来,朝他礼貌地点点头,打招呼说:“起的真早啊!”中年人皱皱眉头说:“早什么,还不是叫你们这些人给弄的。你们的精神可嘉,不过起得也太早了,就像夜游症似的,多妨碍别人的休息啊!特别是铁锹铲马路的声音,简直就是噪音。跟环卫部门反映了多少次,就是不注意!”我连连道歉,向他解释说,我并不是清扫工,我只是一个母亲;我要为送牛奶的残疾儿子扫出一条路来,这就是我全部和惟一的目的。中年人惊愕了,张张嘴,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含混的声音,转过身匆匆走掉了,好像怕被什么追着似的。儿子骑着一辆破单车,车把上带着拐杖,车后驮着特制的奶箱,远远地朝我骑过来。这比平日要早些,肯定是他根据天气情况,把闹钟往前拨了。尽管路被扫过,可他还是不时的摔倒,浑身上下沾满了雪,可每摔倒一次,他总会很快爬起来,坚韧地继续朝前骑。我站着没动,就那么看着他跌倒爬起,直到他在我的面前停下,我才靠上前去替他扑打扑打身上的雪。我凄惨地笑笑说:“儿子,妈可真糊涂,光顾了扫雪,怎么就没想到,替你把牛奶直接送到订户呢。”儿子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他把脸贴近我的耳边,大声说:“好妈妈,你一点也不糊涂。我懂你的意思。您放心,我会把路走好的。”我紧紧抱住儿子,眼泪滚滚而下。中年人重新出现在我的泪眼里。他身后跟着一个女人、一个半大孩子,可以肯定,他们是一家人。他们手里都拿着扫雪的家什,柔弱而笨拙地清扫着儿子必然经过的路面。我不知道他们订没订牛奶,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心走进了我这个陌生人的心灵。儿子按响车铃,向他们那个方向驶去。我欣慰地看到,迎接他的目光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钦佩。16 . 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件事的内容。 第一件事:_第二件事:_17 . 第一段写到:“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难过。”我“难过”的是什么?18 . “您放心,我会把路走好的”是第八段中的一句话,句中的“路”有两层含义,请你根据记叙的内容谈淡你的理解。 第一层:_第二层:_19 . 第七段中写到“我凄惨地笑笑说”一句中“凄惨”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20 . 分析第九段中“重要的是他们的心走进了我这个陌生人的心灵”这句话的含义。三、句子默写21 . (1)_,君子好逑 。(关雎)(2)俄顷风定云墨色,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两句写出老翁艰辛衰老的外貌和形象。(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佛寺禅院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汝年时尚幼,所阙者学,可久可大其唯学欤!所以孔丘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丙)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为人若此,庶乎近焉朱子家训(注释)阙:同“缺”。沐猴:猕猴。 放荡:任意挥洒。庶乎:几乎。22 .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非宁静无以致远(2)年与时驰(3)吾尝终日不食(4)为人若此23 .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出停顿。(划一处)。可 久 可 大 其 唯 学 欤24 . 翻译下面的句子。(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25 . 根据对文段(甲)(乙)(丙)的理解,完成填空。(1)古典的中国,诗书传家、家训华人是美好传统。为了加强劝诫,甲、乙两文中都用了对比 的手法。诫子书将淡泊宁静与_作对比,强调了明志致远的实现途径。诫当阳公大心书认为 _和_的要求不同,前者庄重后者随意。(2)朱子家训告诫子女面对不同的处境要有_的心态。五、语言表达26 .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精彩的名著世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西游记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如醉如痴;,;童年艰辛屈辱的成长记忆,百味杂陈,让我们心潮起伏六、作文27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终此一生,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梦见生活,要么落实生活。法勒内夏尔上面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作文(诗歌除外),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语言表达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