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92591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1-1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立法和行政手段。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3)财政手段。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综观当今西方国家的财政学,也都是十分重视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甚至将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们将政府经济活动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领域而加强了研究力度,特别是从政治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性,从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8.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因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重新认识财政,也就是要从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角度重新认识财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财政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1)首先是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上来。(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9.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研究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政府、企业、家庭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因而从四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出发,也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另一种思路。10.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11.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答: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12.试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答: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充分就业并非指可就业人口的百分之百的就业。物价稳定也并不意味着物价冻结,上涨率为零。应当承认,即使在经济运行正常时期,物价的轻度上涨也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而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因为国际收支与国内收支是密切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同时意味着国内收支不平衡。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简而言之,发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发展的总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例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快文教的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复习与思考1.试用曲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答:从经济学的学习可知,个人需求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同一市场的所有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而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则不同。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有个人对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等于每个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像私人物品市场需求曲线那样通过水平相加求得,而是通过垂直相加求得,如图21所示,d1,d2,d3是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D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可以用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如图21中的S曲线,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公共物品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图中的均衡产量Q是社会有限资源下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产量,价格P等于边际成本。图2-1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其三,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能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3.简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收费弥补,这是市场提供方式。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3)政府补助。4.简述公共定价。答:公共定价是指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公共定价的对象自然不仅包括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而且包括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的价格。政府实施公共定价的目的和原则,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公共物品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而且是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的重要措施。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5.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答:回答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率标准。这样的效率标准就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标准,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社会的所得要大于社会的所失,其差额越大越好、首先,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首先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适度问题,也就是指政府的资源配置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恰当结合问题,其次,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进行资源配置,就是要把居民的消费需求集合为“社会的”(或政府的)需求。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财政支出的来源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2)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3)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4)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5)居民有财政支出的状况和公共物品提供状况的知情权,不仅政府要定期公告,而且居民有随时查询权。6.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答:(一)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成本收入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更多地用于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这一方法的要求是:必须将项目的收益全部量化,同时也将成本全部量化,然后再比较其效果。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的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即不能应用于成本和收益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的评价。2.最低成本法。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这种评价方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主要区别是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的标准。因而,最低成本法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运用最低成本法来选择支出项目,其基本原理与成本效益分析法大体相同,只是由于免去计算支出效益和无形成本的麻烦,操作程序要简化得多。最低成本法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二)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体现完整性、科学性及易操作性等特点。一般而言,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兼顾的原则,即所谓“3E原则”。(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根据前面所讲的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可以考虑设计支出规模、支出结构、项目及部门(单位)效益四个指标体系。一般而言,可设置以下指标体系:(1)规模效益指标体系:(2)结构效益指标体系:(3)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4)公共部门(单位)效益指标体系:7.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答: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的失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首先,该理论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其次,该理论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再次,该理论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最后,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9.试述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答: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完善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二)完善我国财政的法制化建设10.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答:(一)财政监督的内涵。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二)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财政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理财、切实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三)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1)财政监督主体。(2)财政监督范围。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复习与思考2.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答: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4.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答: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的效应。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5.试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答: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新古典增长理论是最成熟也最具有代表性的。该理论将经济增长解释为生产要素(特别是物质资本)的积累过程,认为只要投资超过重置的原有机器(或者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均资本下降),人均产出就会增加,经济就会增长。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针对新古典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教育、培训及职工再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开发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因此,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不会发生递减趋势,长期增长率将大于“0”。显然,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将原来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在要素内在化,人们据此将这种理论称为内生增长理论。这一理论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而这些因素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效应,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属于财政政策的变量范围之内,所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特殊和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僵化的。从客观上说,它取决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使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从政府财政政策的角度看,则必须根据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6.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答:根据当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二是增加社会保障。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四是增加国防支出。(2)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4)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作用,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复习与思考1.试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答: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同属购买性支出,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然而,两者又有共同之处,即在必要的限度内,它们都是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另外,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正是这种支出构成了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主要依据。社会消费性支出既然是社会的,它所提供的服务就可为全体公民共同享受,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社会消费性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一国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提供国家防务和社会安定,还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社会管理处理和协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维系正常的社会关系以及商务关系。2.试述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性质。答:将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放在一起讨论,看起来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如果从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的基本职能角度来认识问题,这种表面上的不协调就不存在了。国家的产生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前提的,但国家是人类分裂为不同阶级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如前所述,政治统治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的,为此就必须设立行政管理、公安司法、经济管理等各类行政机构,因而行政管理费就构成国家支出的基本内容之一。同时,国家一经建立,必须执行的另一项基本职能就是防御外敌侵犯,保卫国家安全,为此就需要建立军队和军事设施,因而国防费也是国家的基本支出。从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是国家的两项基本支出,意思就是说,失去这两个职能和两种支出,国家就不成其为国家了。对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我们至少可有三个观察的角度:(1)从直接的生产和消费社会财富角度来看,这两类费用纯属社会财富的“虚耗”,就此而论,这两类支出越少越好。(2)从财富生产的社会条件看,国防保护了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安全,行政活动维持了生产与生活的秩序,因而用于这两类活动的费用又不是在“虚耗”社会财富。(3)从社会经济的循环周转来看,生产是产品的创造,消费则是产品的实现,而且如果没有消费,生产不仅是一种无内容的概念,而且也不能正常进行。行政活动和国防活动正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4.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答: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作用,当然这并不说明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已经是生产性的了。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凡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皆为生产劳动;除此之外的一切劳动,皆为非生产劳动。普遍做法是将文科卫支出归入非生产性的范畴。由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无不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支出规模越来越大。6.试述政府必须干预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和范围。答:以下就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政府要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第一,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第二,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第三,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卫生医疗领域中的公共服务范围:政府需要和能够对卫生医疗领域提供的服务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公共卫生服务。(2)基本医疗服务。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复习与思考1.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范围和特点。答: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一般来说,财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划分,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财政投资的特点是:(1)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算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2.试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答: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投资项目。(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3)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3.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答: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设施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的生活也越便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就越高。狭义的基础产业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它们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回收投资的时间往往需要许多年,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型的基础设施很难由个别企业的独立投资来完成,尤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很难有效地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均对基础设施实行强有力地干预政策,不过干预的程度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较大的差别。由于经济发达的国家经历了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基础设施已有了相当的基础,因而政府的干预程度相对较弱。4.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答: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如“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是这种提供方式。(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政府在其中主要发挥资金诱导和政策支持作用。(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5.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答:(一)“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其中既含有经常性支出,也含有投资性支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提供那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对“三农”的投入也是如此,而且任何国家都是如此。这是财政对“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二)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我国的“三农”投入具有不同一般的特殊性:首先,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其次,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6.试述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措施。答:(一)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7.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答:按日本财政学家井手文雄的解释,所谓财政投融资是“以特定的财政资金,对指定的特别会计、政府关系机关和各种特殊法人进行投资和借贷,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如下:(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概括地说,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融资。(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8.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答:我国于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政府投融资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承担者是“三大”银行。(1)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最大的一家主要业务职能包括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项目建设,支持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承担国际金融组织转贷款业务等。(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职能是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3)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贯彻国家外贸政策的政策性银行,其主要业务职能是为大型机电设备进出口提供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为成套机电产品出口提供信贷贴息及信用担保。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如下:(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是不言而喻的,开发行多年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正是充当“配合国家宏观政策,重点向基建设施等发放贷款”的角色。(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政借款。即由政府组织资金,再转借给政策性金融机构使用。二是财政贴息。三是税收减免。由于得益于政策性银行的政策二字,政策银行长期享有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第六章转移性支出复习与思考1.简述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答: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但是,在现代社会下的任何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社会保障支出都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社会保障既然是社会性事业,那么政府介入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介入一方面是出于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实施成本,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还可以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的运行。2.简述市场经济调整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答:正像有的学者所说的:“社会虽然不能制止老天下雨,但却可以生产雨伞”。这里的“下雨”是指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而“雨伞”则是指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由于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都是制度化的,社会保障的收支(特别是支出)便与财政收支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某种函数关系。基于这种联系,社会保障支出随经济周期而发生的反向变化,可能弱化经济周期的波幅。政府之所以实施社会保障另一个经济上的合理性,是私人保险市场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能完全胜任向人们提供经济保障的职责。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2)私人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3)私人保险市场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4)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5.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答:(1)财政补贴的性质作为一种转移性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从政府角度看,无论是以补贴形式还是以社会保障形式拨付支出,都不能换回任何东西,支付都是无偿的。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在现行财政科目中称为“政策性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每一类补贴又都含若干项目。除了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以外,政府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财政贴息,还有税收支出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补贴形式。(2)财政补贴的分类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分;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6.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答: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对科学研究的补贴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证。(4)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财政补贴既然是一种调节手段,则其使用范围及规模就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积极作用就可能趋弱,甚至出现消极作用。财政补贴既然是调节手段,就不应当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扮演主要角色。调节手段只是辅助性的。财政补贴规模急剧增大和补贴范围急剧扩展的现象,反映出的本质是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和不合理,因而扭转财政补贴过多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经济体制。7.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答: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财政补贴不论补贴对象是谁,最终目的都是顺利实施国家的方针政策。(2)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财政补贴支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4)消除“排挤效应”。(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在我国的财政补贴中,出于社会经济稳定的考虑往往是首要的目的。8.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思路。答:(1)从制度创新入手,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2)改变农业补贴方式。(3)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4)改革公用事业补贴。(5)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调动企业研究开发的积极性。(6)运用财政补贴,加强环境保护。(7)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8试述税收支出概念答:税收支出”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在西方国家成长起来。其目的不在于取得收入,而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政府要放弃一些税收。这些与正规税制结构相背离的特殊减免条款项目,就构成了“税收支出体系”。综观世界各国对税收支出的界定可以看出,税收支出无非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9.如何控制税收支出?答:如何对税收支出进行预算控制?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建造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以及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所谓税收支出的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系指政府在实施某项政策过程中,只是在解决某一特殊问题时,才利用税收支出并对此加以管理控制。之所以要编制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1)税收支出是政府实施其各项政策的手段之一,应该像政府通过直接支出所提供的各种补助一样,赋予同样的估价和控制程序;(2)有了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政府就能以相同的预算方法来衡量直接支出和税收支出的成本,就能据此比较各种政府干预措施在实现不同政策目标过程中的效率高低,择其最优者;(3)如果轻易地用直接支出取代税收支出,政府的直接支出项目和数额将明显扩大和增加,对政府的开支范围和规模就难以控制,因此对税收支出也要加强预算控制。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复习与思考3试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答: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几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适当增大国家财力,健全国家财政。(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合理调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4)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算外收入增长。(5)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继续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6)兼顾“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方针,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4.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答: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就比较丰富而且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来说,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经济决定财政,没有经济不发达而财源可以丰裕的。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但生产技术水平是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因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因此,对生产技术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事实上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研究的深化。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更是如此。6.如何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答: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在价格波动较大的年份,就会出现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背离。只有因物价上升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才是通过价格再分配机制实现的。因此,这时的财政收入的增量通常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二是价格再分配所得。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现行税收制度。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往往是和产品比价的变动同时发生的,而产品比价关系变动以另一种形式影响财政收入。7.试述收费不同于税收的特殊作用。答:首先是收取使用费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如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上有特殊的作用。其次是收取使用费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那么,当某一项收入既可以采取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费形式时,如何合理选择呢?这可以根据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进行抉择。比如:如果公路使用费不是在全国统一征收,即有的公路收取使用费,有的公路不收取使用费,就会产生车主选择不收费的公路,甚至绕道而行,在这种情况下,则选择征收燃油税更有效率;如果财政收入奉行受益原则,则选择使用费更为公平,如果奉行支付能力原则,则选择燃油税更为公平;如果为了防止诱发滥收费现象,无疑,多采取税收形式更为恰当,等等。第八章税收原理复习与思考1.简述税收的“三性”。答: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是税收。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采用颁布法令方式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税收的“三性”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性,维护和强化税收的权威性是我国当前税收征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简述税收的分类。答:一般来说,有下面五种分类方法。(1)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所得课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净所得(纯收益或纯收入)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一般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商品课税包括所有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财产课税是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有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我国税种一般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和财产课税五大类。(2)直接税与间接税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即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一般认为,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3)从量税与从价税按照课税标准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从量税的税额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计算简便,但税负水平是固定的,是不尽合理的,因而只有少数税种采用这种计税方法。比较而言,从价税更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税收政策,因而大部分税种都采用这一计税方法。(4)价内税与价外税。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5)中央税与地方税。与前几种分类方法不同,中央税和地方税是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划分的。3.简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答:效率类税收原则包括:(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4.简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答:公平类税收原则包括:(1)受益原则。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2)能力原则。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5.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答:税收效率涉及税收中性问题。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因此,提出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应当指出,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一般是将增值税视为一种中性税收。税收中性和税收超额负担相关,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了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了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试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答: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包括:(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从前边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是明显的。(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7.试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答:税负转嫁是和商品经济相伴随的一种经济现象,是通过价格升降而实现的税负转移。我国过去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计划价格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税负转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是不存在的。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不仅存在税负转嫁的动机,而且也具备了充分的税负转嫁的条件。(1)我国税制是以商品课税为主体的,而税负转嫁又主要发生在商品课税领域,因而深入地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着特殊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3)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即当税负转嫁不易实现时,纳税人极有可能转向逃税来取代税负转嫁,(4)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价格管理。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复习与思考1.试述税收的收入效应。答:所谓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都可以分解成这两种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2试述税收的替代效应。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3.试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表现的。(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征税会使闲暇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