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中考模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657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中考模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教版中考模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教版中考模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中考模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C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可以一心一意教书了。D针对在校初中生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某班向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三分之一赞同使用手机的结果让班主任李老师莫衷一是。2 . 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C“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刘湛秋雨的四季)“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雨的特点,让人庄重,让人沉思。D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老舍济南的冬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山尖”是山的最高部位,它和蓝天相接,“银边”写出了山与天相接的色彩。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网络不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更牵涉着国家安全。B这个医生表示,戒烟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C这部电视剧,对我很熟悉,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D通过开展“校园书香节”,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4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B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C“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猪狗也不咬我了!”D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爱恨交加说臭氧大气中臭氧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现已广为人知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为了弥补日渐稀薄的臭氧层乃至臭氧层空洞,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比如推广使用无氟制冷剂,以减少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的破坏。世界上还为此专门设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由此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护的臭氧应该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如果大气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气中的臭氧聚集过多,对人类来说反而是个祸害。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发现地面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就令人感到不妙了。这些臭氧是从哪里来冒出来的呢?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它也是源于人类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行走,常常看到空气略带浅棕色,又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气味,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光化学烟雾。臭氧就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随着汽车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估计,到2005年,近地面大气臭氧层将成为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0.012ppm水平时这也是许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原因就在于,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从臭氧的性质来看,它既可助人又会害人,它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目前,对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臭氧层,人们已达成共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于臭氧层的负面作用,人们虽然已有认识,但目前除了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污染预报外,还没有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注ppm:百万分之一5 . 把第段中划线的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作为“臭氧”的定义。答:臭氧是微量气体。6 .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臭氧能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能对地球生物起保护作用。B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近地面的臭氧浓度快速增高会造成地面臭氧污染。C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如果在近地面空气中浓度超标,就会危害人类健康。D臭氧既可助人又会害人,但只要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预报,就能克服负面影响。7 . 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8 . 根据文意,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比喻意义。它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保护伞”比喻:“毒药”比喻:议论文阅读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我一直坚信,阅读_是一种行为,_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却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阅读。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赌博,比如洗脚房。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位置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却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_等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一番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耸心中。有时我会恶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风范,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9 . 在第段两处横线上填写的词语最怡当的一项是( )A不仅还B不而C虽然但D即使也10 . 下列内容不适合填在第段横线上的一项是( )A囊萤映雪B凿壁偷光C纸上谈兵D悬梁刺股11 . 下列各项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阅读和不阅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B中国古人对读书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不在意读书。C阅读的美感来自于阅读时的审美陶醉。D阅读的熏陶使人变得更加具有魅力。12 . 下列各项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B在第和第段中,作者提到对阅读持不同态度的有三种人。C文章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D第段中划线句子极具画面感,表现了饱学的先生们非凡的魅力。三、句子默写13 . 按照提示默写古诗文。(1),青草池塘处处蛙。(2),何人不起故园情。(3)正是江南好风景,。(4)独怜幽草涧边生,。(5)赵翼的论诗中,表明代代都有影响后世的人才的两句诗是:_,_。(6)木兰诗中,写木兰功绩之大受奖之多的句子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注释文首:花脑袋.喙(hu):鸟嘴.自詨(jio):自己称呼自己.14 .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惩山北之塞 _(2)以堙于东海 _15 . 翻译下列句子A.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16 .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和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反映的一个共同主题是什么?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7 .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破”字写出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鸟表达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出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之情。D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18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六、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9 . 唐僧前世原是佛祖的二徒弟,名唤_,因轻慢佛教,被贬转生东土。五百年后,受神灵的帮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_。20 .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七、作文21 . 写作(1)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的记忆的屏幕上。让我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吧。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不少于600字。(2)请以“为加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文题补充完整。600字以上。诗歌除外,文体不限。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