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646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C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2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qing)汲取(j)恣睢(su)吹毛求疵(c)B狡黠(xi)惩罚(chng)诘难(nn)咬文嚼字(jio)C扶掖(y)谮害(zn)朴刀(p)五行缺土(xng)D慰藉(ji)枘凿(ru)拙病(zhu)不省人事(xng)3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 富丽堂皇再接再厉眼花潦乱B锐不可当莫名其妙张皇失措荡然无存C月明风清鸡零狗碎大廷广众自渐形秽D垂涎三尺触目伤怀微不足到不能自已4 . 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未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ABCD5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教育部近日公开表态称,电子游戏能够对儿童的教育发挥显著作用,并将于本月月底在纽约举办首届“游戏学习峰会”。B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打造浓郁的安全教育氛围,努力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C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D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6 . 同学们积累了一些有关传统节日的对联,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忆曹娥兮江上,吊屈子乎湘潭(端午)B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重阳)C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中秋)D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春节)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惹人喜爱的小蒜文/段吉雄乡下人对季节的感知不靠日历或者复杂的推算,他们凭的是双手,还有灵魂深处与大地的对话。正月才过,风还跟张地在田埂上撒野的时候,农人用粗手往土地上一摊,地层深处的温度就顺着债(fn)张的脉搏,传到了蓄势待发的地面上。树丛中,田埂边,万籁俱寂。地下深处,一颗细小的种子感知到了徐徐向上的地温,舒适地翻了个身,伸出细长的腿,向着那温暖的地方觅去。立春后的第一场雨踩着碎步翩跹而至,滴在僵硬的土地上,顺着地缝就滑到地层深处。蜷缩的细腿在雨滴的引导下慢慢伸直、变粗,四处寻找着。除了温度,还有其他。它要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做好准备。雷声把大地彻底从沉睡中催醒,声音掠过山峰,满眼的沧桑一夜间褪去,新生的力量萌发出来。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这喧腾的大场景,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青春的阳光跳跃着,把整个季节都带入到它的节奏里。那丝嫩芽也不例外,脚下顾长的根给它提供了足够的勇气,狭窄的叶子被风和阳光染成了绿色,地下球茎经过半个季节的磨炼长成了小拇指盖般。今后也就这么大了。倒是颜色雪白,对着阳光,能看清楚里面纹路细腻的经络。小蒜这种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薤(xi)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冬天漫长的时间里,饭桌上的颜色和对面黢黑的山峦遥相呼应,辣椒也变得干枯,面色寡淡地悬挂在厨房的墙上。即使是初春,青色也是饭桌上难得一见的偶遇。大葱、蒜苗倒是可以点缀,但惜地如金的农人恨不得把麦子种到了锅台下,哪能腾出地方给它们?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甚至人们都发现不了它的存在,只是在农忙回家的路上偶然一瞥,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春雨旺盛的时候,小蒜散发出的气味让飞鸟虫兽避之不及。因此,小蒜很少受动物侵犯,无论是生长在荒山野岭,还是田间院落,它都亭亭玉立,完整无损。新雨过后,小蒜狭窄的叶子上站着几粒细小的露珠,乘着微风在逼仄的叶缝间荡来荡去。尽管露珠细小,但太阳依然在上面闪转腾挪,洒脱的姿势像是在火海上召开盛大的舞会。人们趁着湿润上山来了,大人小孩,提着篮子,拿着小钱俄。山林里多石头,小薛从石林、树根的罅缝里蜿蜒生长,要想挖到深藏于地缝的蒜瓣,不借助工具是不会成功的。田埂上的就好挖多了,但也要创开层层土壤。母亲把小蒜周围的土刨开,看到埋藏在地下雪白的茎,再用手轻轻一提,蒜瓣就出来了。白生生、亮晶晶、胖乎乎的蒜瓣,下面拖着几条细长的根须,伴着白绿相间的蒜叶。看着我手里采断的绿色蒜叶,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小蒜。和大蒜上有数十个蒜瓣抱团不同,小蒜多为独蒜,形状也多不规则,但这并不影响它独特的魅力和人们对它的喜爱。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春天的气息,热烈的劲辣,让人血脉偾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有时候,我们薅(ho)得多了,母亲会在做面条时用它替代酸菜撤在锅里,再加上几滴香油,那青色的碎末和油珠漂浮在面汤里,和雨后狭窄蒜叶上细微的露珠一样,碗里有太阳跳舞的影子,温暖,澎湃,充满了希望。啜一口面汤,小蒜葱郁的气味中夹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几番春雨过后,地里的野菜开始蓬勃起来,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也冲击着人们富裕的味觉和饭桌,小蒜慢慢地从农人忙碌的身影中淡出。但在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细叶上,花蕊中,一滴滴露珠荡漾着,晶莹耀眼,映着母亲的朦胧的身影,散发出乡间淳朴的气息,照亮我前行的路。(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7 . 文题是惹人喜爱的小蒜,请结合全文回答,“小蒜”的“惹人喜爱”表现在哪些方面?8 . 按要求赏析句子。(1)一颗细小的种子感知到了徐徐向上的地温,舒适地翻了个身,伸出细长的腿,向着那温暖的地方觅去。(修辞角度)(2)白生生、亮晶晶、胖乎乎的蒜瓣,下面拖着几条细长的根须,伴着白绿相间的藤叶。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9 .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细叶上,花蕊中,一滴滴露珠荡漾着,晶莹耀眼,映着母亲的朦胧的身影,散发出乡间淳朴的气息,照亮我前行的路。10 . 本册我们学习了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掌握了“比”“兴”两种手法。试以“小蒜”(或“薤白”)为对象,选择一种手法,结合文章内容,模仿关雎或兼葭写一节四句小诗。11 .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道美味,一碗泡菜、一碟家常、一道小吃牵动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情动不已。请描写一道让你动情的美味,要求语言优美,写出情味。(50字左右)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退学读私塾、父母担当读经“家教”、课余“读经班”异常火热据报道,针对少儿读“经”不断涌现的讨论,日前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特设“少儿读经利弊得失之检讨”专题论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教育正在逐渐回归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读经热、诵典潮,近年来风生水起,已成时尚,这是对传统文化抱持“温情与敬意”。更何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传统融入当下,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教育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目前,从戏曲、书法、武术进校园,到新教材增加古诗文比重,无不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既可行可操作,效果也可期可赞。不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之中。如果把读经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却不知其意,实属本末倒置。媒体曾报道,某读经少年“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800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这是不折不扣的读经悲剧。还有人读经,以背诵了多少万字经典而自矜,时不时卖弄于公共场合,炫技于亲朋面前,这种小聪明反衬此人并未真正读懂经。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现代人读经诵典,读进去才有可能读得懂,知其深邃,跳出来才能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对待古代经典,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做到“客观、科学和礼敬”。否则,妍媸不分,全都拿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随手拈来,大口吞下”,把“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也当成了滋补品,后果自然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有没有印度帝国没有关系,我们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曾有英国人如是感慨。但凡对本国历史稍有了解者,都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分量和意义。今天,只有我们在读经诵典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是真的明白了读经的意义,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弘扬。光明日报(2017年09月26日02版)12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3 . 第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14 . 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A15 . 通读全文,谈谈你对诵读传统文化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解。三、对比阅读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四、句子默写17 . 课文默写(1)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3)不必说,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也不必说,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将自然之趣与人的空明纯净的心境融为一体,奏出了一曲和谐而完美的交响乐。五、诗歌鉴赏18 . 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A诗歌描写舟行途中的景色,写出诗人月夜行船的独特体验,抒发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B诗歌构思精巧, 连用五个地名巧妙点出行程, 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C诗歌用词准确,“入”和“流”从仰视角度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还暗点秋夜行船之事。D诗歌中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时的复杂情感。六、语言表达19 .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叶圣陶,原名_,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童话集_。七、综合性学习20 . 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1)【揭示特征】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而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_、_、_、_。(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成语名主要内容寓意_战国时宋国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撞死的兔子。比喻不努力,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揠苗助长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点,把禾苗不停地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_(3)【续写寓言】续写情节。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八、作文21 . 请以“我想去”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提示:题材广泛,思维灵活,顺理成章即可,如“看海、拉萨、埃及、旅行、草原、醉读、大唐,北宋、三国、认识李白,穿越历史”等。写作要求:(1)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章以记述为主,叙事清晰,故事引人,鼓励创新;(3)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想象奇特,全文不少于600字。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报答:既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的,受益者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报答请你联系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以“报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3)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