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205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分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滨江模拟)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成风、雅、颂。“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B .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折柳”代表“惜别”,“归雁”代表“思乡”,“莲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C .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勇敢无畏、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D . 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和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是用了皇帝的年号纪年,而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干支纪年。2. (2分) (2019九下番禺模拟)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 诗中的“薄暮”与“徙倚”是什么意思?请任选一个作答。 (2) 这首诗运用了哪个典故,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 (2019重庆) 默写填空。 (1) 不义而富且贵,_。(论语述而) (2) 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准) (6) 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渔家傲) (7) 陆游游山西村“_,_”一句暗含人生哲理同时他表明了诗人虽遇控折,却心存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8)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終于到达山巅。极目远眺,千山万壑尽收眼底,我顿生“_,_”之感。(请在登飞来峰望岳黄鹤楼中选取最恰当的一句作答)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9九下龙岩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看完球幕电影,再去古老的石窟里现场感受,更多了一份(甲)(A敬畏;B敬佩)。”“相对于实体参观,数字电影不仅能看得更清楚,而且可以永久帮助人类保存这一世界历史遗产”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不少游客连连感叹,观看梦幻佛宫球幕电影,恍若置身于一个个异彩纷呈、如梦如幻的洞窟之中,精美的塑像似乎(乙)(A唾手可得;B触手可及),绚丽的壁画近在咫(Azh;Bzh)尺,细节纤毫毕现。数字电影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行体验,这种参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又缓解了旅游旺季游客j(A剧;B巨)增对莫高窟文物造成的压力。(1) 为处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处:_;处:_(2) 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_;乙:_(3) 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数字电影不仅能看得更清楚,而且可以永久帮助人类保存这一世界历史遗产。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 (2019八下大同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节选自庄子逍遥游)【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日,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带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节选自庄子秋水)【注】时:按时令。河:黄河。涘:河岸。渚崖:水洲岸边。河伯:黄河之神。旋:转,改变。望洋:仰视的样子。若;海神名。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1) 翻译下面句子。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 两段文章都以雄奇的想象塑造形象。【甲】文中大鹏的形象具有_、_的特点;【乙】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的态度是“_”,见到大海后,河伯态度变为“_”,这一形象带给你的启示是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6. (25分) (2019北部湾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狗为何比猫更亲近人李小凤狗是人类最早开始驯养的动物。虽然专家对于确切的年代还有不同的意见,但已有考古证据显示,大约15万年前就有了家犬,而它们实际加入人类生活的时间还可能再往前推数千年。狗除了能狩猎、能战斗,还能警告有野兽或人类入侵。时间一代代过去,人和狗一起演化,能和对方有良好的沟通。最能满足人类需求、最能体贴人类情感的狗,就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和食物,也更容易生存下来。猫的驯化大约始于6000年前的古埃及。那时候人类已进入农耕社会,生存资料和食物资源已经不那么匮乏了,不仅能够维持生活,而且有了库存。当人类有了余粮后,就要与老鼠进行斗战,而猫就是最好的武器。非洲野猫的幼猫很容易被驯养,一般认为,很可能就是目前家猫的主要祖先。忠于人类是狗的天性。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爱德华威尔逊认为,今天的狗在保护主人不受伤害时显示出来的勇气和韧性,来源于它们祖先的群居生活。群居的狗有强烈的集体生活本能,它服从于比自己更强大的人,或者是团队的领导者。狗有敏锐的听觉和嗅觉,能够尽早地发现猎物,或追逐猎物,或咬猎物。在狩猎过程中,它们对人类非常有帮助。从那时起,人类就积极地饲养狗,那些更忠诚于主人的狗就更有机会进行繁殖。随后在农耕社会中,人类为了得到更肥沃的土地,出现了部落间的势力竞争。因此,人类对外部的人也开始抱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在这个过程中,狗对陌生人的戒备心理,以及通过叫声告知人们有异常发生的能力,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人类和狗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但是在猫看来,老鼠是自己捕捉的,和人类没有关系,所以获得食物是自己独自的功劳,它只是和人类建立了一种共存的互利关系而已,没有必要对人类那么忠诚,更没有必要过分讨好人类。在2005年12月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公布的人类基因图谱表明,人类基因比犬类多300余个,狗有360多种遗传疾病与人类相同。由于长期选择性繁殖,许多狗种也很容易患有与人类同样的基因疾病,如癌症、心脏病、聋哑、失明等。尽管所有的狗99%的基因是相同的,但剩下1%的基因差异却决定了狗的品种。从遗传学上讲,正是由于不同狗种在外形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它们共同的遗传基因,狗成为进行遗传学研究的上佳选择。(节选自百科知识201902A,有删改)(1) 下列关于“狗与人的关系”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远古时期,人类祖先出于狩猎、战斗和报警的需要,开始驯养狗。B . 狗忠于人类,在保护主人不受伤害时显示出非凡的勇气和韧性。C . 狗对陌生人有很强的戒备心理,会通过叫声告知人们有异常发生。D . 狗有360多种遗传疾病与人类相同,因此成为人类研究遗传学的首选。(2)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题目将狗和猫作对比,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B .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很早就开始驯养家犬。C . 第段中划线词“非常”起强调作用,从程度上突出了狗对人类帮助之大。D . 本文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介绍了狗和人类的亲密关系及亲近原因。(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狗和人类在共同演化的过程中,相互间有良好的沟通,狗成为人类的好朋友。B . 家猫的祖先就是非洲野猫,它们大约在6000年前的农耕社会加入人类生活。C . 狗有敏锐的听觉、嗅觉,狩猎时便于发现和追捕猎物,于是人类就积极饲养狗。D . 猫与人类之间是一种共存的互利关系,人要猫作捕鼠工具,猫要以鼠为食。7. (22分) (2019九上吉林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互联网时代是否还需要查词典杜羽这几天,当现代汉语词典App即将上线的消息传来,没有人感到惊喜,倒是有人觉得它数字化的步子有些慢如今,网上有那么多的词典、百科,习惯于网络检索的人们,对于纸本辞书甚至已经有些陌生了。相比于其他纸质图书,辞书的数字化、网络化显得更为线迫切。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的忧虑,而辞书恰是由众多“碎片化”的条目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们“碎片化”检索使用的。因为有了数字化,因为有了互联网,辞书检索变得空前简便:不必熟背四角号码,无须拆解偏旁部首,不用琢磨一个字究竟有多少笔画,只要把那个字、那个词放入搜索框,轻点一下鼠标,古音、今音,古义、今义,例句乃至翻译,都可以同时呈现在眼前。因为有了数字化,因为有了互联网,辞书的修订更新也变得更容易。重要的辞书,从辞海到现代汉语词典,无论是解释古语的,还是收录今词的,大多需要不断修订,有时是修正错误,有时是吸纳訢知。对于一部纸质辞书来说,修订周期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如此漫长的等待,到新版问世时,当初的新知有的已变作旧闻了。面对只有10%或20%更新,其余90%或80%原封未动的新版辞书,是否应该再购入一部?读者常常为此纠结。把辞书移植到互联网上,不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更新,而且可以避免那90%或80%的重复消费。拥抱互联网,改变着辞书的传播生态、编纂生态。早在几年前,新华字典就有了App,微信小程序,更早几年,牛津英语词典就宣布不再出版纸质版了。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则是:虽然辞书需要互联网,但互联网需要辞书吗?通过搜索引擎勾连起来的互联网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或许也可以视作一部辞书。虽然丰富无比,但也杂乱无比。即使是去查询规模小一些的网络百科,由于“开放编纂”,出于众手的百科词条,也会让你遇到真伪莫辨的难题。当你输入一个关键词,得到成千上万个结果,逐一阅读、辨别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会让你觉得,还不如去查检一部权威、精当的纸质辞书。将众多看似“碎片化”的条目集纳到一起,无异于对一个知识体系进行描。在一个知识领域内,如何提炼、筛选词条,如何编排,如何释义,需要具备这个专业领域的素养,也离不开辞书编纂的学问。汉代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讲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当编者把有“忄”的汉字罗列在这里,把有“艹”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候,其实不仅是“分别部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唐代的陆德明称赞尔雅“实九流之迺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博览而不惑”,或许正是精心编纂的辞书之于芜杂的互联网的优长吧。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带着“互联网基因”的辞书,终于有了互联网这块丰沃的土壤,理应长得更好,长得更快。当互联网辞书这棵大树高耸的时候,生长在它脚下的那些杂草,自然就不会遮蔽我们的视线了。(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8月19日02版)(1) 文章以“互联网时代是否还需要查词典”为题,有什么好处? (2) 为什么互联网时代还迫切需要线上辞书? (3) 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8. (17分) (2019七上遵义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耳机偷走少年听力材料一:耳机的危害塞着耳机听音乐,声音没有经过空气过滤掉部分杂音,在同等分贝的情况下,比外界传入的声音对听力的损伤更大。而且,它是慢性伤害,二十年后,人们的听力可能会提前二十年衰老,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说法,美国早在一九九八年就六至十九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其中百分之十五有听力受损症状,而这与他们长期使用耳机有很大的关系。有关医学资料表明,佩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上限为90分钟,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这样的音量对耳神经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会造成听力衰退,严重的会出现永久性耳聋和神经衰弱。首先出现的是高频听力下降,而我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频率并未受影响,所以早期常被忽视。只有当听力损失向低频延伸,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主观感觉听力障碍,使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受到影响。因此,使用耳机听东西给年轻人带来的影响,通常要多年之后才能够显现出来。与普通耳塞相比,入耳式的耳塞危害更大。同样的音量下入耳式耳塞对耳膜产生的刺激更大,所以会损坏听力。从目前情况来看,耳塞已经被各种医疗组织、听力康复机构推上了风口浪尖。材料二:全球约有11亿青少年因耳机面临听力损伤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能手机及配套耳机等设备,面临听力损伤风险。世卫组织还对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12岁至35岁人群中,近50%的人在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时,音量大到不安全的程度。在我国,有关机构曾做过一项抽样调查,对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耳机使用率为998%,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已经出现了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超过了1000人,所占比例接近30%。材料三:爱耳日每年3月3日为“国际爱耳日”。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的“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国际爱耳日”具体日期的确定是因为数字3与耳朵的形状类似,因此33象征了两只耳朵。2016年3月3日,是第十七个全国“爱耳日”。本次“爱耳日”将主题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儿童听力残疾现状、致病原因、儿童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是为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理解和帮助。为听障儿童全面发展,早日步入正常人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材料四:家长苦恼最近我对女儿美美听音乐的事儿挺苦恼的。她戴着耳机听音乐,摇头晃脑一听就是一两个小时,让她休息休息,她却说还没听够。更让我担忧的是音量开得很大,喊她都听不见,看书写作业听,吃饭听,睡觉也听,坐公交车上学还听,真担心她哪天听成个聋子!说她几句,她就说我小题大作,现在的孩子啊,真拿她没办法。(1) 请结合文章说说题目中“偷”字用得是否合适,为什么? (2) 结合材料内容,指出材料四中“我”担忧的理由。 (3) 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 A . 戴耳机骑车影响交通安全。B . 第十七个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C . 每年3月3日为“国际爱耳日”,这一日期的确定,是因为“33”容易被记住。D .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能手机及配套耳机等设备,面临听力损伤风险。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9八上湛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发表议论。不少于6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2-2、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3-1、3-2、3-3、3-4、3-5、3-6、3-7、3-8、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7分)4-1、4-2、4-3、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5-1、5-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6-1、6-2、6-3、7-1、7-2、7-3、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8-1、8-2、8-3、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