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1859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住宅的_,墙壁的_,家具的_,衣料的_,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A . 破旧 黑暗 黯淡 粗陋B . 寒伧 黯淡 粗陋 破旧C . 黯淡 破旧 寒伧 粗陋D . 寒伧 黯淡 破旧 粗陋2. (2分) (2019七上大庆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B . 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C . 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倍受欢迎的。D . 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3. (5分) (2019七下大同期末) 今年8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在山西举行,目前广大群众的健身热情高涨,这对于我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最好的契机和抓手。请将以下文字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 青春的约会,拼搏的舞台4. (1分) (2018九上东营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站在黄山山顶上,眼观云卷云舒,耳听八面松涛,更闻仙乐冉冉,一切尘间扰攘_、名缰利锁、宠辱得失俱化为乌有。这境界与缘分多么让人留恋忘返,却又是如此可望不可j_。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5. (1分) (2018七上长春期中) 名著阅读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狗烹兔死!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1)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人名)。 (2)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遭师父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惨”,叫苦不迭。孙悟空为何如此伤感委屈? (3) 作者用奇特的笔法塑造了孙悟空经久不衰的形象,不但家喻户晓,还远播海外,其艺术魅力深入人心。本选文体现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7八下龙口期中) 默写。(1) 斜晖脉脉水悠悠,_。(望江南)(2) _。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3) 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胡马依北风,_。(行行重行行)(5) _,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6) 手中各有携,_。(羌村三首)(7) _,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8) 苟全性命于乱世,_。(出师表)(9) 对饮食,_,食适可,_。(弟子规)(10) 见人善,即思齐,_,_。(弟子规)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9八下嵊州期末) 语言运用。 上图是嵊州小吃的LOGO,请你就这个LOGO的寓意向刚刚来你家做客的表弟作一个介绍。(80字左右)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 (15分) (2019鹤岗模拟) 繁花似锦,馨香满园。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你所在班级开展了“书香满校园”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 【请你积累】读书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 【请你推荐】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下面的横线上推荐一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 世界文学长廊中好书迭出,一部好书就是一段精彩的历史:水浒传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官逼民反”的斗争史;_。(3) 【请你策划】为了使这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并阐明理由。 (4) 【请你探究】我们应该怎样读书?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材料一:各方面的书都要看,文学、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天文、地理、历史、科普、艺术都应该成为我们涉猎的对象,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日益完善。材料二:“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因此好书总需要反复阅读,这样就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材料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读,也肯花些时间护,而在讲话、写作时却不用,那么,我们充其量也只能是一只“书虫”。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 (2019七上遵义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 请分析“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好在哪里。 (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B .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C .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 . 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八、 课内阅读 (共1题;共9分)10. (9分) (2019七上大庆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注】既望:农历十六日。属:致意,引申为劝酒。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冯(p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1) 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念无与乐者_但少闲人_水波不兴_出于东山之上_(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 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 (5) 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闲人如吾两人者 ”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B . 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C . 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D . 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1. (16分) (2018九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阮直2018年4月4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现场,此前备受关注的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最终以无敌的心态“小宇宙爆发”,击败北大硕士,拿下的本季总冠军。总决赛诞生前的“最后三分钟”也被认为是本季最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甲】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乙】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重溫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选自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1) 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2) 下列关于“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脱颖而出”原因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形象表达等方面能与当下个体的人生、命运产生共鸣。B . 当代很多诗人的作品不能给予人们诗意的审美感受。C . 古典诗词所创造的“中国意境”使中国古典诗词作品的价值大于散文。D . 许多人能从重温古典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3) 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甲】【乙】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12.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东西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1) 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2) 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3) 第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 (4) “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 十、 作文 (共2题;共6分)13. (1分)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请以“和谐之美,美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14. (5分) 题目:责任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 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 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3-1、4-1、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5-1、5-2、5-3、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6-1、6-2、6-3、6-4、6-5、6-6、6-7、6-8、6-9、6-10、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1、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1、8-2、8-3、8-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八、 课内阅读 (共1题;共9分)10-1、10-2、10-3、10-4、10-5、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1-1、11-2、11-3、12-1、12-2、12-3、12-4、12-5、十、 作文 (共2题;共6分)13-1、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