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88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九下广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经过讨论、推举和表决等一系列程序,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 . “用药之痛”能否切实缓解,关键在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所反映问题,抓紧采取有效措施,特事特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C . 又是一年科技文化节,绿树蓊郁,凤凰花开,越秀、番禺和铁外三校区将联合举办“厉害了我的校园”。D .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可有些人因为沉迷游戏,走上了暴力犯罪的歧途,乃至于荒废了学业,产生人际交往困难,又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8七上端州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 bi_。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 png yn bn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jn g_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hi rn tng wn_了。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 (2017杭州模拟) 古诗文名句填空。_ , _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_ ,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子夏曰:“_ , _ , 仁在其中矣。”(子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中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 , _。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 , _。2016年8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杜甫“_ , _”那样的雄心壮志,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世界之巅。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1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欲辨己妄言_次北固山下_乡书何处达_天街小雨润如酥_角声满天秋色里_半卷红旗临易水_5. (17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 ,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夹岸数百步 又夹百千求救声B . 便舍船,从口入 同舍生皆被绮绣C . 悉如外人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D . 寻向所志 必先苦其心志(2) 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B . 其中往不种作 此之谓失其本心C . 闻之 , 欣然规往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 . 后遂无问津者 似与游者相乐(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以看出,桃源人害怕见到外面的人。B . 桃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既表明他们生活富足,又表明他们热情好客。C . 文中的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出入;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D . 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4) 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6. (1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1) 文段选自 的散文集 ,他的一生有许多著作,如小说集 、 等。(2) 选段中讲述“郭巨埋儿”的故事是作者反感的两件事之一,请说出另一件,并结合文段及作品的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反感这两件事?(3) 结合文本说说本篇散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7. (16分) (2019七下北碚期末)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袁哲生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青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父亲个性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述写下“忍一时,凤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球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客本声,父亲沉重的呼吸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日光来打破沉默。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海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轻生的念头。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高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失去生活勇气的念头,接近高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制,日光打管把救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进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我悄悄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而心里渴望着时光永远停止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饭盒批开,然后为我撕开获子的封套。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国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餐巾纸放在我面前各用,他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令我终生感激。我知道父亲拙于古峰,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想起那个卖蒸饺的老人坐在圆凳上,被一团团白色水汽模糊了脸孔的形象;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饭盒,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落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 , 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那天晚上,是个寒冷的夏夜,父亲和我相对无语,临走前,他时我说了一句话:“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因墙,骑坐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领时热泪盈眶。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远不可再有绝望的念头,要好好活下去。(有删改)(1) 为什么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2)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句中“从来”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我想到那些落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 第段详细描述了父亲夜里来“我”房间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 仔细揣摩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父亲当时是怎样的心理? (5) 文章标题为“父亲的轮廓”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请你对“轮廓”的理解.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9九上浦东月考)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颈联中,诗人以“_”“_”自比。 (2)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B . 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C . 诗人借闻笛赋来表达对向秀的怀念。D . 诗人在酒乐之中忘却了被贬之悲痛。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9七上嵊州开学考) “达人”是指在某方面比较精通的高手。作文写得好是“写作达人”,游戏玩得好是“游戏达人”,菜做得好是“厨艺达人”,钢琴弹得好是“钢琴达人”想一想你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是哪方面的高手,是什么“达人”,动笔写一写吧!题目自拟,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语句通顺连贯,事例具体,希望你笔下的“达人”是名副其实的。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3-1、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1、5-1、5-2、5-3、5-4、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6-1、6-2、6-3、7-1、7-2、7-3、7-4、7-5、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