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14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侯 椰瓢 响午 鬓发B . 催促 兀自 商贩 勾当C . 劈手 朱砂 端地 絮絮甛甛D . 打劫 柳荫 死心塌地 黄泥岗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 (2018九下沂水月考)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默写出诗歌的原句。 (1) 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句子是_,_。 (3) 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将士思乡心切,却心系国事的句子是_,_。 (4)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用_,_两句写出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战歌的悲壮场面。 (5) 苟全性命于乱世,_。出师表 (6)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作者杀敌卫国、定边安民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3. (13分) (2017七上来安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不亦说乎 说:_吾曰三省吾身 省: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_逝者如斯夫 斯:_博学而笃志 笃:_(2) 翻译下面的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 下列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习关键是要思考,要“知新”。B . 曾子自我反省的三个方面内容意在强调自省是儒家弟子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方法和途径。C . 孔子认为“学”与“思”的关系中“思”更重要,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入迷茫。D .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例的。“知之”“好之”“乐之”三者成递进关系,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4) 孔子认为交友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合自身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4. (11分) (2017八上徐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快看啊!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颚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这里又是一群穿着黑丝绒衣的泥水匠蜂,它们是做水泥与沙石工作的。在我的哈麻司里我们很容易在石头上发现它们工作用的工具。另外,这有一种野蜂,它把窝巢藏在空蜗牛壳的盘梯里。还有一种,把它的蛴螬安置在干燥的悬钩子的秆子的木髓里。第三种高手,利用干芦苇的沟道做它的家。第四种高手更高明,直接住在泥水匠蜂的空隧道中,连房租都省了。(1) 文段选自法国昆虫学家_的_。 (2) 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3) 选文第二段四种蜂中“高手”都很“高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 (10分) (2017八上徐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1) 作者要“礼赞”白杨树,但作者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 划线的三句话能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6.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伟大的谎言张森凤这是一对深山里的父子。父亲是个乡村医生,他常教导儿子,做医生讲求的是诚实,有时一句谎言可能会断送病人的生命。打儿子懂事时起,他就没见过父亲讲过半句谎言,父亲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真理。12岁那年,父亲带着他进山采药。父子俩进入了密林,莽莽苍苍几百里大山,父子俩带足了干粮、帐篷等生活用品,打算在这里多呆一些日子,多采一些好药。谁料就在第三天晚上,一场灾难向他们袭来: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密林,然后又爆发一场山洪,大水卷走了他们所有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辨别方向的指南针。“我们还能走出密林吗?”儿子问父亲。父亲说,能,当然能,虽然没有了指南针,但我们还可以看太阳、看北极星群的方向,饿了,我们可以采野果子吃。只要我们不失去信心,就一定能走出去!从父亲的话中,儿子受到了鼓舞。父子俩上路了,他们从太阳的起落中辨别方向。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就啃一口野山楂;困了,就躺在厚厚的落叶上睡觉。然而,第四天上午,爻一场灾难向他们袭来:一条毒蛇偷袭了父亲,毒液迅速地弥漫了他的全身,他的口中吐出了白沫。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儿子绝望了,没有了父亲这个主心骨,他真不知何去何从。这时。密林下,一丛白色的小花映入了父亲的眼帘。父亲微笑了,断断续续地说:“孩子,我们有救了!这是一种叫还魂草的小花,是专门医治剧毒蛇毒的,你出山去。找个医生,让他带着金银花速来救我还魂草跟金银花捣在一起,可治蛇毒”看到儿子担心的目光。父亲又说,“放心,这种蛇毒,三天之后,才会死人,你速去速回”看到父亲那么肯定的眼神,儿子深信不疑了。他采下几株“还魂草”,发狠地往密林外跑去。顺着父亲交代的落日的方向,两天后,儿子终于跑出了密林。母子俩一起去镇上找了个医生。可医生只看了那“还魂草”一眼,就摇头说:“这只是一种无名的野萝卜花,根本不能解除任何毒性。金银花虽有解毒功用,但也只能解除茵毒,根本不能解除蛇毒啊!”可是母子俩不信,他们带上这两种药草。带着一群人,按照父亲的“三天”期限重新赶回密林时,父亲的尸体发出一股恶臭,早已死去。那个医生也去了,他看了看死尸紫黑的面容,摇摇头说:“这是中了剧毒的眼镜蛇的毒气,三个时辰内必将暴毙而亡!孩子,你父亲是医生,他不会不知道。他是骗了你啊!”刹那间,儿子泪如泉涌。如果没有父亲这个谎言。他想他真的能走出密林吗?答案是,不能!他想他会一直陪在父亲身边,因六神无主而困死密林。谁说谎言可怕?当谎言中融入一股浓浓的亲情时,谎言就会给人无穷的力量,就会变得十分伟大!(1) 文章开头写父亲教导儿子不要说谎和儿子从没听父亲说过谎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2) 文中“发狠”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3) 文章的结尾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5) “当谎言中融入一股浓浓的亲情时,谎言就会给人无穷的力量,就会变得十分伟大”,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你的看法如何?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1)半命题作文我是这样(可以填写:开心、难过、自信、不舍、无辜、努力等),要求:感情真挚,600字左右。(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与人之间最难的是沟通与理解,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误解的事比比皆是。而当了解到事实真相后,你或许会发现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或许你一直讨厌的、抱怨的却是另一个人的良苦用心。你与父母、与同学、与师长之间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事情的结局是什么呢?如果没有,如果你遇到这样事又会如何处理?请以“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不少于600字。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1、2-2、2-3、2-4、2-5、2-6、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3-1、3-2、3-3、3-4、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4-1、4-2、4-3、5-1、5-2、6-1、6-2、6-3、6-4、6-5、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