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916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共7题;共25分)1. (2分) (2019八下长春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归省(shng) 羁(j)绊 蓦(m)然 船橹(l)B . 行(hng)辈 斡(w)旋 闭塞(s) 恬(tin)静C . 撺掇(du) 亢(kng)奋 晦(hu)暗 糜(m)子D . 凫(f)水 连翘(qio) 褶(zh)皱 幽悄(qio)2. (2分) (2019罗平模拟)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晨曦 猝不及防 郑重其事 如释重负B . 旁骛 稍纵即逝 置之不理 兵慌马乱C . 惋惜 不攻自破 造遥生事 顶礼膜拜D . 遮蔽 重峦叠障 棱角分明 矫揉造作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滂沱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把刚长出的瓜秧子都打蔫了。B . 家乡的荔枝花开了,荔枝树上蜂围蝶阵,这些小精灵呼朋引伴 , 吮吸着仙露琼浆。C . 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经常显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D .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 , 鸟儿回来了。4. (2分) (2019八下番禺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广州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如何将广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进行融化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B .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精品醒狮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震撼登场,让上海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C . 现在通过“羊城慧调解”微信小程序,广州市民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利用其中的“人民调解在线”排忧解难了。D . 番禺大小祠堂约有399间,它们不仅能引发参观者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思考,还能让人有直观的视觉享受5. (2分) (2019七下襄汾期末)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 .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 . 登幽州台歌这首曲风格明朗刚健,视野开阔,诗人的自我形象鲜亮感人;语言富有感染力,展现出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D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告诉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6. (10.0分) (2018九上阳江开学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烈士暮年,_。 (曹操龟虽寿) (2) 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4)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 (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 _。(杜甫春望) 7. (5.0分) (2019九下枣庄期中) 阅读三国演义选段,完成(1)-(3)题。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A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A曰:“A肉眼安识英雄?”B曰:“休得过谦。”A曰:“A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B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A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B笑曰:“家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A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B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A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B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A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B曰:“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A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B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A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B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A曰:“舍此之外,A实不知。”B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A曰:“谁能当之?”B以手指A,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B耳!”A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等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A乃从容俯首拾等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B笑曰:“丈夫亦畏雷乎?”A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1) A是指_。B是指_(2) 概括选段故事情节。 (3) 简要概括文中人物(A或B)的性格。 二、 阅读与理解(45分) (共4题;共45分)8. (4分) (2019椒江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瑞鹧鸪宋卢 炳客里惊嗟(客居他乡,贫困潦倒,如今不觉又是一年将除,如何不“惊嗟”?)又岁除。萧萧寒雨滴茅庐。山深溪转泉声碎(甲),夜永风摇烛影孤。冷甚只多烧木叶,诗成无处写桃符(乙)。强酬节物聊清酌,今岁屠苏自取疏。【注释】瑞鹧鸪:词牌名。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 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屠苏: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础上,给(甲)(乙)两处作赏析性批注。9. (14.0分) (2018七上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含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无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目:“非人战!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释】管宁、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捉:检,拾。尝:曾经,轩冤: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尊君在不 _元方入门不顾 _华捉而掷去之 _宁读书如故 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3)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 10. (9分) (2019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和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国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大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和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或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1) 以上选段出自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_。 (2) 结合选段说说“我”在制作陶器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3) 选段体现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11. (18.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家书舒怀玉十九岁入伍,父亲便阔别故土,多地辗转。一家人也跟着他,忽而南至深圳,忽而北迁京城,不断地变换居住地。每次搬家,都要苦着母亲对家用进行取舍。哪双鞋子可丢,哪把凳子应留,哪套盘碟送人,决定权都在母亲手里。只有一样东西例外。那就是父亲保存的一麻袋家书,无论走到哪里,父亲都带着它。它带给父亲的慰藉与日俱增。父录的数百封家书,安静而温暖地躺在家中某一个角落。它们斑驳、浸渍、堆放,娓娓诉说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这些文物般的家书,是父亲和祖父母的来往书信。当父亲打起背包去军营时,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那是一个在邮局打电话都要排队的年代。自此,多少年军旅岁月,祖父母从未去部队探望过他们的儿子,家庭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方式。写信成为祖父母那一段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父亲每个星期给家里写一封信,这个频率一直保持到手机出现。十本信纸,写尽父亲青少年时代的悲欢。如今,父亲的人生开始踏入念旧、怀旧的阶段,他是那么喜欢读那些略显稚嫩的文字,翻来覆去,不厌其烦。而且似乎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得与我交流,或勾起曾经以为忘记或放下的往事与我分享。祖父母用的“信纸”,是如此特别这些纸,有不规则的糊窗户纸,有香烟盒包装纸,有会计用的账本纸,有小孩用的田字格作业纸,还有那个年代杂货店包食品用的黄草纸它们被祖父母写上文字,寄给他们长年漂泊在外的儿子后,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手捻这些恍若隔世的信纸,读着祖父的文字,我不禁正襟危坐。也许是祖父的字,横折竖钩,点提撇捺,一丝不苟。也许是信中有太多的教和训的字眼、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透过信纸,依然能感受到祖父那严厉的语气,眼前会浮现戴着高度近视镜的祖父训话的样子,不苟言笑,不客置疑。袁凯在京师得家书中说:“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祖父却在信中反复告诫父亲,不要念家,不要回家,不要太早成家,在部队扎下根来,改变命运,建功军营。不久前,一档读信的文化节目见字如面在一片叫好声中大量圈粉。这些家书,讲述的就是中国故事,抒发的就是中国情感。我读祖母写给父亲的信,就时常会静静地泪流满面。这种跨代解读,因为血脉相通而没有任何困难。、有一封信,祖母用的是香烟包装盒纸,纸上有一大片污渍,她的笔就躲着这片污渍绕着写。如今,时间让这片污渍不断浸染扩大,它已经吞噬了大部分文字。隐约中,只见到四个字:我儿勿念。我推断,这文绉绉的四个字,是祖母从祖父那里现学现用的。因为祖母的一生,识字不过百十来个。但祖母敢于提笔,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支撑着她。我合计过,祖母给父亲写的每一封信,都只有七八十个朴素的字。朴素到每封信都要告诫父亲“要听党的话”“要相信组织”干工作不要怕脏怕累”。所以,我有时候必须哭着读!“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七八十个朴素的字,字字牵肠挂肚,句句有泪不弹,时时催人奋进。有几封信,祖母写在黄草纸上。当年,这类黄草纸是杂货店用来包红糖的。现在,这些纸已经极度脆弱,它们安静地睡在信封里,我都不敢打开,害怕心中有一个地方再次“决堤”。当时,乡下人家里不会常有糨糊,更没有现在用的固体胶棒。有时候,祖母写完信,干脆用饭粒粘住封口。这些饭粒,因为祖母,因为岁月,因为与字和纸的缠绵,在我的视线里变得如此圣洁,甚至有些神秘。“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最懂信的人,莫如游子。而之于我,感谢岁月,让我最终得以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他的思维频率与情感路径读懂世间很多东西。(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我最终得以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父亲的行为方式”具体指什么? (2) 揣摩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那是一个在邮局打电话都要排队的年代。(划线词语表现了祖父怎样的心理)现在,这些纸已经极度脆弱,它们安静地睡在信封里,我都不敢打开,害怕心中有一个地方再次“决堤”。(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 文章多次提到祖父母简陋的信纸,有什么作用? (4) 作者读祖父的信“不禁正襟危坐”,而读祖母的信却“有时候必须哭着读”。请分析原因。 三、 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12. (50分) 任选一题作文:(1)半命题作文:爱在_请补充完整标题(如在横线上可填上“那杯牛奶里”、“春光烂漫时”等)。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2)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让我们难以忘怀,请以“这样的画面,让我刻骨铭心”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共7题;共25分)1-1、2-1、3-1、4-1、5-1、6-1、6-2、6-3、6-4、6-5、7-1、7-2、7-3、二、 阅读与理解(45分) (共4题;共45分)8-1、9-1、9-2、9-3、10-1、10-2、10-3、11-1、11-2、11-3、11-4、三、 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