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169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在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之后,坚强的海伦被我深深地感动了。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活的爱。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受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1)第句有标点符号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提示:1.本文共1568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2.阅读材料,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内容,注意每位专家回答的重点。在阅读中成就青春之中国阅读,既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当我们静下心来,点灯开卷,这是个人的小时光;当城里洋溢着书香,乡间回荡着书声,这就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和风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仅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也不断适应着阅读方式的演变,思考着人类与书籍的关系。特别是青年的阅读,更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期我们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和出版专家来就为青年分享读书体会。Part 1新技术带来新气象(记者)城市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青年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您认为,在形式、内容、渠道等各方面,当下的阅读呈现了哪些新气象、新问题?(朱永新)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的出现,为阅读的多样化、便捷化提供了条件。阅读的渠道多了,形式和内容丰富了,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走向移动终端阅读、听书等各种形式的阅读。但是也出现了阅读的碎片化、浮躁化等新的问题。(张颐武)互联网这种新的平台在迅速地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和路径。在阅读方式层面,现在网络阅读固然还不足以动摇纸面阅读的地位,但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种方式的改变使阅读更加便捷,阅读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是相当积极的。阅读方式越多,人们接触文字文化的途径也越多。我们面临着选择的焦虑,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其数量前所未有的巨大,海量信息涌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却又充满了选择的困惑和焦虑,什么都读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读。这些新的情况既有新挑战,也有新机会。Part 2 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的前提(记者)推动全民阅读对国家或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积极的作用?(朱永新)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城市最美丽的风景也是人。人的气质,人的素质,人的精神发育,都离不开阅读。全民阅读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关键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最廉价的提高国民素养与国家竞争力的途径。(臧永清)国民、市民阅读程度如何,首先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创造力密切相关。阅读是创造力之源,都说犹太人聪明,其实他们的聪明源于大量阅读。以色列是世界上国民阅读水平最高的国家,人均年读书60多本。城市也一样,一座城市的市民爱阅读,这座城市的创造力就强。深圳就是这样的城市,市民阅读水平高,城市不断地创造经济奇迹。国民、市民的阅读水平也决定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阅读可以增长知识,也可以让人变得文明。多知书达礼之人,这个国家、城市的文明程度必然高。Part 3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记者)人们不断适应阅读方式的演变,也在思考着人类与书籍的关系。您有哪些读书的体悟和好的阅读建议跟青年朋友们分享?(张颐武)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多读久经考验的经典,这些经典其实已经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对人类有重要的价值。二是多读些闲书,在生活中熟悉“非功利性”的阅读,也就是并不直接和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相关的书籍的阅读。这一方面包含着经过了时间检验的公认的经典,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各种有趣的书。这种阅读会对人生发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一个人对于文字的敏感和熟悉,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而不觉得乏味,其实是人修养和气质的关键的部分。今天的青少年基础知识并不差,各种技艺的训练也比我们当年要全面得多。但人们还常常抱怨青少年的人文修养、文化视野还存在相当多的缺陷,这其实与“非功利性”阅读缺乏有关。(尹昌龙)第一,要多读经典。一本好书对一个人的积极促进作用很有可能会持续一生。经典好书经过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检验,是人们传承下来的最有质量、最值得读的出版物,是我们深度阅读、自我提升的首选。第二,要边读书边思考。带着思考阅读,有利于我们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将阅读引向纵深。最重要的是,只有经过思考,所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我们吸收,成为我们的知识和价值观念。第三,要将读书培养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学习习惯。我们倡导全民阅读,正是希望每个人都养成读书求知的习惯。(记者 俞海萍)单项选择题2 . Part 1中提出,阅读的新气象是多样化、便捷化,新问题是阅读的( )A碎片化、浮躁化和选择焦虑B碎片化、选择焦虑和海量信息C碎片化、浮躁化和海量信息D碎片化、选择焦虑和效率低下3 . Part 2中提出,全民阅读有助于一个国家提高( )A国民素养、国家竞争力、聪明程度、阅读水平B国民素养、聪明程度、创造力、经济达平C国家竞争力、创造力、阅读水平、文明程度D国民素养、国家竞争力、创造力、文明程度4 . Part 3中两位专家的共同观点是( )A“非功利性”阅读B多读经典C边读书边思考D养成读书求知的习惯5 . 阅读Part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经典书籍就是已经经过历史的筛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书籍。B“非功利性”阅读就是阅读和自己的工作、生活无关的书籍。C带着思考阅读,有利于将阅读引向纵深。D倡导全民阅读,就是希望每个人都养成读书求知的习惯。6 .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三、句子默写7 . 古诗文背诵(选填10处即可)(10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崔颢黄鹤楼)(2)学而不思则罔,。(论语12章)(3)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4)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5),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6),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7),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8),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9)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仓劲,意境雄浑(10)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说:“,”。四、对比阅读(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蒲松龄狼)(乙)有一车夫载重登坡,方竭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恐货敝压身,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片肉而去。乘其无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亦黠而可笑也。(黠狼)(注)敝:摔坏。龁:咬。脔(lun):小块的肉。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屠大窘(_)(2)其一犬坐于前(_)(3)则狼已龁片肉而去(_) (4)屠自后断其股(_)9 . 翻译下列句子。(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方竭力时,一狼来啮其臀。10 . 两文的“狼”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请分别举例。11 . 甲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乙文中狼的行为,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五、名著阅读12 . 有人说,回忆其实是对人生的思考。你读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时读出鲁迅对人生的思考了吗?你是用什么读书方法读出来的?请从以下篇目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内容和阅读方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A五猖会B藤野先生C父亲的病六、综合性学习13 . 某学校八年级(3)班开展以“畅谈上网利弊”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文明上网我宣传活动中,班级对文明上网活动进行了宣传,请你运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标语。_(2)上网利弊我来谈下面是两位同学对上网利弊的看法,请你按照要求修改。学生甲:上网可以让我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A】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学生乙:【B】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二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毒害。【A】处画线句有歧义,应改为“_”。【B】处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应将“_”一词改为“_”。(3)沉迷网络我来驳同学们在采访中发现,个别同学因沉迷于网络给学习、生活、健康和安全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反驳。一位女生说:“网终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这是我倾诉的最好平台。”一位男生自豪地说:“网络太爽了,我天天在网上玩游戏,与朋友一起合作,打败对手,成功感让我很满足。”_七、作文14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的故事为题,写篇作文。要求:填完整题目,写自己真正的见闻感受。不要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名著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