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757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我酌油知之水陆草木之花B山门圮于河尝射于家圃C安能辨我是雄雌尔安敢轻吾射D但当涉猎但微颔之2 . 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得志,与民由之由:遵从B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错误C惩山北之塞惩:惩罚D上自劳军劳:慰问3 .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寻求、偶尔、宝贵、风景”这几个词的词性依次为: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B“阳光明媚”“吃了三碗”“除恶扫黑”“批评指正”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4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空乏其身(财资缺乏)B杂然相许(许诺)C已而之细柳军(到,往)D烽火连三月(战事)5 .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腰白玉之环(腰佩)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就)B斗折蛇行(北斗星)以其境过清(因为)C横无际涯(广远)然则何时而乐耶(表修饰)D忧谗畏讥(讥笑)或异二者之为(或许)6 . 下列有关文化及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中的“太元”是年号纪年。B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和品德所给予的称号。欧阳修谥号“文忠”,范仲淹谥号“文正”。C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乐府诗中篇幅较长的叙事歌辞,它和陌上桑一起,堪称乐府诗中的“双璧”。D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被称为“最完备的俄国官吏病理解剖教程”,其作者是果戈理,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死魂灵。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月色入户_其实湖光染翠之工_怀民亦未寝_月景尤不可言 _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安可为俗世道哉!9 . 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虛,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乙)乐广字彦辅,迁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膝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注)阔:阔别,离别,疏远。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意:意料,想。豁然:形容心怀舒畅。意解:心里的顾虑被打消。沉疴(k):久治不愈的病。疴,重病。10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因往晓之(2)身亡所寄(3)方欲饮(4)酒中复有所见不11 . 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间其故B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C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D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2)复置酒于前处。13 . 寓言(甲)讲的是成语“杞人忧天”的故事,它用来比喻_,寓言(乙)讲的是成语“_”的故事,它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两个成语相似但不相同。三、句子默写14 . 根据提示填空。(1)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2)知之者不知好之者,_。论语(3)不知何处吹芦管,_。夜上受降城闻笛(4)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5)复习旧的知识,就会有新的发现和新认识。论语中阐述这一道理的名句是_,_。(6)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爱国情怀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5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百里奚举于市(_)必先苦其心志(_)曾益其所不能(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恒过,然后能改。17 .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8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五、课外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钱塘梁山舟先生同书,尝南归,将渡黄河。河督某公,留住署中。山舟屡欲行,某公言水势甚溜,宜稍停待。山舟不得已,诺之。留住斋中,甚苦岑寂,居停主人又不时出,惆怅无聊。偶睹架上,罗列佳纸名笺,案头笔砚,亦复精良。遂日写字消遣,匆匆将纸用罄。俄主人出,言水势稍减,可以迳渡,已为具舟楫矣。梁拱手称谢。将行,忽主人顾架上纸,问仆曰:“此间纸皆何往?”仆惶悚若不能置辞。梁乃白实己所书,因指案头书示之。主人怒曰:“吾此纸特使人至南中购求,供己临池之需,不意乃为汝用去。”遽叱仆取出,一一碎裂之。梁怒甚,然无可如何,忿忿别去。盖河督为京官时,尝托人请山舟书,山舟迟延不作,故为此以报之。其言水涨水减,咸饰说也。且仆取纸出时,即已藏山舟所书,碎裂者乃他纸。(选自清孙静庵栖霞阁野乘)(注)梁同书: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河督:河道总督的省称。岑寂:寂寞。居停:寄居之处。寄居之处的主人,指房东。俄:短时间。南中:地名。19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诺之(_)已为具舟楫矣(_)忽主人顾架上纸(_) 咸饰说也(_)20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意乃为汝用去A故不为苟得也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为其来也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21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因 指 案 头 书 示 之22 . 翻译下列句子(1)遽叱仆取出,一一碎裂之。_(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_23 . 河督挽留梁同书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他怎样精心设计从而达成目的?(用自己的话概括)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24 . 下列内容与孟子无关的一项是 A儒家经典B记录孟子言行C编年体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出处2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比其反也。26 . 孟子巧问诘难齐宣王,其根本目的是_。六、诗歌鉴赏诗词鉴赏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27 . 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8 . 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七、综合性学习29 . ”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A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地吸引了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B数百年来,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C从“乌托邦”到“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的平衡与和谐。世博会,D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而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 A句语序不当,正确的表述是:_ B句句子成分不完整,修改后句子应为:_ C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改为_ D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修改后句子应为:_文中有一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不当,应删去。这个句子是:_八、作文30 . 作文若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若是有一颗善于感受的心灵,那么,我们身边处处有美景,我们每天都可以在各种“美景”中享受人生。请以“身边的美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对比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课外阅读1、2、六、诗歌鉴赏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