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预测二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658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预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预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预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预测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缭草馥郁融汇贯通纷至沓来B瑕疵颤粟浑身懈数矫揉造作C胡茬取谛壁垒森严深居俭出D决计皱缬问鼎苍穹扶摇直上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法律需要通过惩戒和警示来教育和引导人们。B政府在政务微博上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准确,是保证政府公信力不受伤害的关键。C经济的高速度,带来环境的高风险,这是不争的事实。D因为被评为“三七之乡”,使文山的知名度越来越高。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聒噪(gu)加冠(gun)游弋(y)自吹自擂(li)B惭赧(nn)亵渎(xi)怯懦(qi)蹑手蹑脚(ni)C恪守(k)宽宥(yu)单薄(bo)天仑之乐(ln)D豢养(hun)瞥见(pi)模板(m)振聋发聩(ku)4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B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C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中国墨一文,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墨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苏东坡尤喜浓墨,对用墨的要求是:“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儿一睛。”认为用墨光而不黑,失掉了墨的作用,黑而不光则索然无神气。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胧的墨趣。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现代墨汁以炭烟、胶料、添加剂等为主要原料,机械加工而成。它制作工艺简单,生产量大,方便使用和保存。但这种用现代技术化学合成的墨汁固定胶着,创作的艺术作品缺乏层次变化和透明度,没有呼吸的空间,使东方美学的追求有所缺失。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明代魏学洢核舟记中就有“其色墨”的句子;“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5 . 本文开头引用古代文人的话有什么作用?6 .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7 .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8 . 阅读第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9 .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课文第一段作者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文章第25段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这是结论是怎样得来的?(3)小水鸭实验带给人们的笑谈是什么?三、句子默写10 . 古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_。(2)_,随君直到夜郎西。(3)海日生残夜,_。(4)夕阳西下,_。(5)正是江南好风景,_。(6)孔子强调要把学与思相结合的句子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幺,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肃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节选自岳飞论马)(注释)介冑:披上战甲。褫(ch):解除。11 .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故常奇之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介冑而驰C食之未能尽其材致远之材也D不以千里称也不幸相继以死12 . 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13 . (乙)文主要使用了对比手法,说说其表达作用。14 . (甲)(乙)两文均是借马说人,说说两文分别包含着怎样的寓意。五、诗歌鉴赏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5 . 这首诗从体裁上来说属于( )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七言绝句D古体诗16 . 整首诗围绕一个“_”字来写,表现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17 . 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点题,写诗人在异乡漂泊,夜宿建德江。B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C第三句中“低”和“旷”更显得小船周围的天地广袤而宁静。D第四句写诗人寂寞的愁心因明月的亲近而不再孤寂。六、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8 .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B水浒传中武松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雪夜上梁山。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D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 “黑旋风”,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爱憎分明。19 . 下而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同答问题。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后来孙悟空又是怎样救出师父的?七、作文20 .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在阳光里奔跑要求: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2)题目:记得_的味道要求: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