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6824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北京人B . 元谋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2. (2分)柳宇同学在假期参观了我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随手拍下了下列四张照片,其中,反映河姆渡、半坡农耕生活的照片最有可能是( )A . AB . BC . CD . D3. (2分)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 . 涿鹿B . 牧野C . 城濮D . 长平4. (2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定都 ( ) A . 镐京B . 洛邑C . 亳D . 牧野5. (2分)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长平之战盘庚迁殷牧野大战国人暴动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起了推动作用的是( )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A . B . C . D . 7. (2分)有一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记载了商朝的史事,这种文字是( ) A . 隶书B . 小篆C . 金文D . 甲骨文8. (2分)在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中,制度的改革、生产工具的发明、文化的出现等等都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以下事物所代表的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嵌绿松石的铜牌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北京人头像复原图 商代铜爵A . B . C . D . 9. (2分)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的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 商朝B . 秦朝C . 西汉D . 东汉10. (2分)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B . 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 . 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 . 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11. (2分)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 . 都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C . 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D . 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12. (2分)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这表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 . 学思结合B . 温故知新C . 态度诚实D . 因材施教13. (2分)与“卧薪尝胆”有关是哪一历史人物?( )A . 齐桓公B . 楚庄王C . 越王勾践D . 晋文公14. (2分)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 兴修水利B . 阶级变动C . 改革变法D . 铁器与牛耕15. (2分)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 春秋和战国是东周的两个阶段B .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C . 晋楚之战后,晋文公成为战国七雄之一D . 法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6. (2分)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 . 丞相B . 太尉C . 郡守D . 县令17. (2分)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B . 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C .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D . 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18. (2分)丝绸之路的出发点是( )A . 玉门关B . 甘肃C . 长安D . 敦煌19. (2分)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天下的是( ) A . 西晋B . 蜀国C . 吴国D . 魏国20. (2分)某同学在预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 A . B . C . D . 21. (2分)贾思勰与下列哪组人物是同一类( ) A . 孔子、荀子B . 张衡、华佗C . 管仲、商鞅D . 屈原、贾谊22. (2分)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A . 张骞出使西域B . 郑和下西洋C . 清军出兵雅克萨D . 玄奘印度取经23. (2分)下图是水排模型,其用途是( )A . 水上运输B . 引水灌溉C . 排水防涝D . 鼓风冶铁24. (2分)公元前209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是( ) A . 嬴政B . 刘邦C . 项羽D . 陈胜、吴广25. (2分)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 . 秦西汉B . 西汉秦C . 夏朝商朝D . 商朝西周26. (2分)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 )汉字的演变与成熟 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造纸术的发明 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A . B . C . D . 27. (2分)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 A . 曹操建立了魏国B . 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C . 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D . 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28. (2分)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药圣”孙思邈对中国医药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所处的时代是( ) A . 汉代B . 隋朝C . 唐朝D . 五代29. (2分)2017年3月14日,l200多名硅谷科技员工在“圆周率节”走上街头,用行动反对总统特朗普,我国古代为圆周率的计算做出巨大贡献的数学家是( )A . 祖冲之B . 王羲之C . 贾思勰D . 张仲景30. (2分)古书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精髓,想要学习了解北方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应查阅的古代书籍是( ) A . 伤寒杂病论B . 九章算术C . 齐民要术D . 水经注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60分)31. (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二:“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斓的时代(1)材料一中“繁荣局面”具体指什么?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局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此时的战争在客观上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3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最大不同是什么?你知道从谁开始出现了这种不同? (2)你能说一下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的区别吗? (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 (4)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3.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材料一:我曾读过商君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的书,其内容和他本身的作为很相似。但最终他还是落了个谋反的恶名被处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诏不得以鲜卑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两则材料分别说的是中国古代哪两次改革? (2)写出和材料二有关的改革的具体措施。 (3)请分析和材料二有关的这次的改革的作用。 34. (10分)阅读材料: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分析曹操取胜的原因?(2)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三国的名称是什么?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60分)31-1、31-2、31-3、32-1、32-2、32-3、32-4、33-1、33-2、33-3、34-1、3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