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5164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B在学习上,他非常勤奋,总是不耻下问,经常连老师都被他问倒。C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D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2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 ( chu ch)宰割( zi )哺(p)育鲜为人知(xin )B讪笑(shn)嫉妒(j d)殷红(yn)锲( qi)而不舍C瞬息(shn)伫立(zh)炽痛(ch )气冲斗(du)牛D祈祷 (q do)亘古(gng)戏谑(xu)义愤填膺(yng)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万li俱寂摩su人迹罕至挑衅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人类不能生活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然而,声音太响太杂,人们又难以忍受。任何声音,不论是乐器还是机器发出来的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们形成干扰,就被称为“噪音”。医学界将噪音给人体带来的病症称为“噪音病”,这是人的整个机体受到噪音污染的临床综合症,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最突出;此外还常常伴有胃肠系统症状,如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胃酸降低、食欲不振等;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也会因人而异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突发性重病,噪音还会影响人们之间的相互关心、同情和友谊。有人曾不无幽默地说,如果人类再不设法控制噪音,那么到2100年,就没有噪音问题了,因为到那时大家都成了聋子,谁也听不到宣布22世纪到来的钟声了。由于噪音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人类在不断地利用高新科技来消除噪音。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噪音污染的治理表示了关注和重视:空中飞行的新式飞机比60年代和70年代初生产的飞机所产生的噪音降低了许多;笨重的煤动力火车已被内燃机车和电力火车所取代;汽车的噪音也较前大大减少了;各国主要城市的街道都安装了噪音监测装置,禁止超噪音标准的车辆通过市区。美国已研制出第一代反噪音自动消音器,将它放在直升机驾驶员的头戴授话器内,可以降低噪音20分贝。1986年,2名驾驶“空中旅行者”飞机绕地球进行不着陆飞行的美国驾驶员,用的是马萨诸塞电子工厂制造的头戴授话器来保护耳朵。美国生产的最新潜艇其噪音之低,使其他国家的声纳监测系统难以分辨。在一些先进的工业国家,反噪音装置可以对特定的噪音加以排除。例如,将柴油机的噪音减少99,而在柴油机旁工作人员的说话声却不会被消除掉。在建筑业,消音装置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日本东京建成的一座拥有5.6万座位的室内棒球场里,由于使用了消音装置,噪音并不比普通电影院的大。另一种消除噪音的新技术,是用镜像声波来回击声波本身,当这两种声波相撞后,就会产生一个静音区。在应用中,人们只要分析出噪音的波长,就可制造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镜像波长来,这样,即使身处噪音区内,也有对付的办法了。据悉,这一新技术已在医疗中崭露头角。人类消除噪音的努力还将继续进行下去。4 . “噪音病”会影响人体的哪些系统?请依次答出。5 . 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6 . 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7 . 第段中“之”指代的是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大师如何诞生陈平原“大师”这个概念内涵与外延很模糊,不好统一界定。在“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与“六亿神州尽舜尧”之间,我倾向于阅读、阐释、追摹那些离我们比较近的“相对的大师”。我相信,真正的大师,不是一时一地的政治需要或传媒捧场就能制造出来的。个人潜能如才思敏捷、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德才兼备等,并非本文讨论的对象;我想追问的是,在众所周知的“天赋才情”以及“废寝忘食”外,还有什么因素,促成了“大师”的诞生。翻阅人类文明史,时常感叹命运不公,造化弄人有的时代天才或曰大师成批出现,竞相争奇斗艳,让你应接不暇;有的时代则平静、平淡、平庸得让后世的阅读者昏昏欲睡,所谓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也都不过尔尔。几年前,我写过“少年意气”与“家国情怀”北大学生的“五四”记忆,其中提及:“阅读北大校史资料时,我感触最深的是:同一个中国文学门(系),直接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学生(1916、1917、1918级),明显比此前此后的同学更有出息。为什么?依我的观察,各大学各院系大都如此。当初的同学少年多好事,以及日后的追怀与阐释,成为其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昔日的口号或学说,早就被后人超越了,但那种追求真理的气势,以及青春激情与理想主义,永远值得你我追慕。”四年前,北大中文系举行百年庆典,需要梳理一下系史,当时我就感叹这三届“人才辈出”。事后仔细想想,认可老话所说的“时势造英雄”不管从政还是治学,那都是一个“关键时刻”。思想潮流、历史机遇、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等,都直接指向了政治舞台的更换以及学术范式的革新。身处此临界点,改革障碍小,社会期待高,发展空间大,实在是再幸运不过的了。一代新人,就这么携着风雨雷电“闪亮”登场了。读黄宗羲思旧录与钱穆的师友杂忆,你会感叹师友之间在精神上及学问上的相互支持,对于学者来说是多么重要。大约十年前,我在清华大学谈论如何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讲题是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谈及国学院的贡献,大家都着力表彰四大导师,这当然没错;可我认为,国学院能有今天的名声,与众弟子的努力分不开。弟子们的贡献,包括日后各自在专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也包括对导师的一往情深,更包括那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凡开疆辟土者,因精力与寿命所限,只能着力于“发凡起例”,已经完成的部分,大都只是“半成品”。这个时候,有无得力且才华横溢的弟子接棒,是其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不是所有“大师”都能在生前得到社会承认并获得表彰的。人类历史上,多的是被埋没的天才、被误解的先知以及被怠慢的大师;1935年,鲁迅为叶紫的短篇小说集丰收作序,称:“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伟大的作品不为时人所接纳,一是因为社会生活变迁,一是因为批评框架转换。之所以突出“漫天塞地”的“留学生”不懂儒林外史,就因为后者喜欢套用西人的“文学概论”。而借助西人的文学眼光,可以欣赏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但很难理解文人味很浓、更多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儒林外史。世人之谈论“大师”,是在表彰那些“被认可”的人物。知音难求,彩云易散,倘若你的学问得等五十年乃至两百年后才被发现与尊崇,那么,当下的你,听不到任何掌声,是非常寂寞的。学者与社会的互动,不是越密切越好;做大学问的,往往不太为当下的一般民众所理解。既能准确预见未来,又能拿捏好分寸,让自家功名得以在当世兑现,是一种本事。若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学章学诚,“未有不孤行其意,虽使同侪争之而不疑,举世非之而不顾”。( 有删改)8 . 阅读段,直接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学生,为什么明显比此前此后的同学更有出息?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成批的天才出现B同学少年多好事C身处时代临界点D有大批的追慕者9 . 下列与作者观点表述不一致的一项是( )A大师,不是一时一地的政治需要或传媒捧场就能制造出来的。B“高徒”使“名师”的学术思路得以拓展,学术精神得以延续,学术业绩得以发扬光大。C作品是否“伟大”,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时代风气、理论框架以及读者趣味。D学者若要自己的功名当世兑现,就得预见未来,拿捏好分寸,且保持思想的独立性。10 . 下列哪一项不是大师诞生的主要原因( )A时势造英雄。B高徒出大师。C为时人所接纳。D耐得住寂寞。四、文言文阅读【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 . 解释加点字。(1)晓雾将歇(_)(2)相与步于中庭(_)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3 . 简答: (1)从表达方式上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议论(或抒情);(2)从思想感悟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人。(均填写选 文中的一个字)14 . 选文【二】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五、句子默写15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2)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语句是:_,_。(4)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最能表现烈日之下劳动者在田间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六、作文16 . 作文。半命题作文:_让我回味无穷(划线部分可以用短语等补足),字数不少于600字;体裁自选(诗歌除外)。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文言文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