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新编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10020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 . 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A. 载(zi)载(zi) B. 载(zi)载(zi)C. 载(zi)载(zi) D. 载(zi)载(z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A.勾 沿 B.勾 延C.沟 沿 D.沟 延2 . 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_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3 . 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A(甲)句号(乙)句号B(甲)句号(乙)分号C(甲)冒号(乙)句号D(甲)冒号(乙)分号4 . 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_。5 . 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束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_。(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6 . 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小题。(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皇甫诞碑怀素千字文选帖争座位帖熹平石经选帖A. 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B. 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C. 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D. 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2)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A从路线示意图上看,丝绸之路是一条迷人的曲线,扣人心弦,使人赞叹,感人肺腑。B每当想到张骞、郑和、马可波罗等奔波于丝绸之路的先贤,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C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物精品,虽然经过千百年岁月,却依然像璀璨的珍珠,弥足珍贵。D“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必将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奏响和平、繁荣、文明的新乐章。(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驼铃 ,古道徐行,一路丝绸连 ;波涛 ,汪洋横渡,千年文明耀 。A滚滚欧亚悠悠乾坤 B滚滚乾坤悠悠欧亚C悠悠欧亚滚滚乾坤 D悠悠乾坤滚滚欧亚二、现代文阅读阅读白杨礼赞(节选)茅盾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7 . 第段描述的顺序(结构方式)是,本段的中心句是。8 . 说说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9 . 第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哪些词语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10 . 第段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11 . 概括第段“”前后两层的内容。12 . 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山西民间剪纸流淌在刀尖上的舞蹈民间剪纸是山西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一把小小的剪刀,上下翻飞,运转灵活,将人类美好的情思、才华和心愿都刻在一张张雪白的宣纸上。山西民间剪纸艺术,被誉为流淌在刀尖上的舞蹈。 山西人将“剪纸”称为“铰花花”。贴在窗户上的叫“窗花”,贴在墙上的为“墙花”,挂在院门上的称“门签”,贴在神龛上的曰“神幔”。山西民间剪纸作品创作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往往与日常生活中的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紧密相连,伴随着丰富的民俗事象,装点着老百姓多彩的生活。春节时,剪纸把窗户、白墙映衬得红彤彤的。屋里屋外,院内门外,春意盎然,气象万千;二月二,家家门上贴龙,祈求龙王降雨;端午节兴贴“虎除五毒”的剪纸。戏曲人物、草虫鱼兽等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美不胜收,深为群众喜爱。更为可贵的是,这些剪纸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极具寓意的艺术画面。如“龙凤呈祥”象征婚姻的美满与神圣;“鱼和鸡”,暗喻“吉庆有余”;而虎可能和中华民族对虎图腾与虎宇宙观的崇拜有关;肥猪身上的装饰花纹,用一群小猪组成,以比喻“多子”等等。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的能工巧手尽可以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描绘出理想的世界,以形传神,表达这一份巧意、一份新意和一份美意。 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粗犷豪放、简练淳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大同中仍有小异。山西吕梁地区的剪纸含有汉代石刻艺术所具有的质朴、粗犷、雄浑、博大之气;晋南剪纸刀笔遒劲,酣畅淋漓,且具有粗中见细、拙中藏巧的特点;大同的广灵、灵丘剪纸凝重而艳丽,既有塞外之野趣,又存关内之隽秀;而地处山西腹地的晋中剪纸,则呈圆润秀丽、纤巧精细的风格。其中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流行于大同地区的染色剪纸,则婉约典雅、富丽堂皇。 剪纸能延续迄今,固然不能排斥传统的生活习俗,也不能忽视剪纸的作者是农村广大劳动妇女这一人的因素。这些民间艺术家是生活美的创造者又是表现者,最懂得人民的愿望和审美习惯。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一张张鲜红的剪纸、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是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山西民间剪纸这朵山花,深深扎根在民间,扎根在晋文化、晋风情的土壤中,连着民族传统的根脉,连着民俗风情的经纬,连着三晋大地人民的爱美之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散发着艺术的芬芳。13 . 文章到段依次介绍了山西民间剪纸的分类、内容、和传承。14 . 文章第段说:“剪纸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极具寓意的艺术画面。”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揭示其寓意。15 . 大同广灵剪纸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阅读下面材料,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广灵剪纸的特点。 材料一:广灵剪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上溯历史,相传,周成王把桐叶剪成“圭”形赠给弟弟叔虞,并封他为唐王。这个桐叶“圭”就是最早的剪裁艺术品。材料二:塞外广灵,重峦叠嶂,染色窗花流行于此。彩色剪纸采用生宣纸,用刀刻不用剪。塑造物象以线为主,剔去细线留出块面,然后染色。色彩艳丽的剪纸装点着寒冷单调的冬季。广灵剪纸的特点:16 . 今年4月山西旅发大会在大同正式启动,请你为外地来的朋友推荐一种大同特色美食,并写出推荐理由。 17 . 我们山西不仅民间艺术深受国内外朋友喜欢,而且地上文物是全国荟萃最多的地方,请你向外地游客介绍一处山西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 ,不少于100字。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18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仿佛若有光 悉如外人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自恨不如远甚也19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20 . 翻译下列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21 .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四、句子默写22 . 默写填空。(1)_,_。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2)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通过“_,_ ”的优美诗句,把江南浩渺平阔、清风和顺、波平浪静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湾北固山下)(5)傍晚时候,上灯了,_,_。(朱自清春) (6)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 论语五、诗歌鉴赏古诗赏析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3 . 本诗中的一个“”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24 . 请自选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六、语言表达25 . 语言综合运用。世界需要爱。没有了爱,谁也无法不面对人生的风雨。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1)给第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2)“谁也无法不面对人生的风雨。”有语病,请改正过来。(3)给第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仿造文中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七、名著阅读26 .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要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选段出自名著_,作者是_,这里所写的是_(写出人名)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细腻逼真,令人感同身受。八、作文27 . 请以“与牵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补全标题,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悟;叙事具体清楚,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等信息。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