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卷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913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卷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卷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卷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卷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茫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A唤醒勇气不仅还B震撼勇气虽然但是C震撼喜悦因为所以D唤醒喜悦即使也2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是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真是不胜枚举。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孝行”贯穿其发展的各个阶段。ABCD3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他在沙漠中独自行走了一天一夜,最后如饥似渴实在走不动而倒下了。B这次研制开发的项目由于资金短缺搁浅了,但我们一定会卷土重来取得最后的成功。C姚明身材高大,在NBA赛场上可以说是顶天立地。D你可以看到他们面向市场去跟外国同类商品竞争是如何地马不停蹄。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田圃(p)挫折(cu)喑哑(yn)廓然无累(li)B谀辞(y)创痛(chung)逃窜(cun)书声琅琅(lng)C拮据(j)棱角(lng)勾当(gu)吹毛求疵(c)D星宿(xi)处境(ch)果脯(f)前倨后恭(j)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B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D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如果屠呦呦没有发现青蒿素,人类与疟疾已持续千年的战争,也许依旧一眼望不到尽头。在抗疟新药品尚未问世的时代,每年大约有五十万人死于疟疾。如果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科学家的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由于她的发现,过去二十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在85岁生日的前20天,她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奖的奖章和证书,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A)_1930年的冬天,一名女婴降生于浙江宁波开明街的屠家。屠家继三个儿子后喜得千金,喜不自胜的父亲吟诵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吟完诗又对仗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父亲没有想到,随口吟出的诗句,仿佛是一种预言,不仅吟出了女儿的名字,也冥冥中为女儿一生的事业埋下了伏笔。屠呦呦理想的萌发,来自青春期的一场大病。16岁的她患上肺结核,不得不休学,经过两年多的治疗才得以康复。 “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屠呦呦回忆。几年后,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这一工作,屠呦呦便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搭进去”了。(B)_屠呦呦的个性,像极了她手中的一株青蒿。这种不起眼却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植物,几乎在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山谷、河边、路旁,甚至在石缝里也能看到它顽强生长的身影。“执着”,是屠呦呦身边的同事对她一致的评价。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1969年承担抗疟中药研发的任务,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品”名单进行世界范围的推广,屠呦呦花了整整三十年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直到发表诺奖获奖感言时,屠呦呦对这些经历依旧记忆犹新。在接受研发抗疟中药的任务后,她开始马不停蹄地搜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编写出以640种中草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要从640种药物中筛选出对疟疾真正有效的药物,其难度可想而知。在青蒿之前,屠呦呦还研究过190种样品,但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研究一度走入了死胡同。屠呦呦后来回忆道:“我也怀疑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对了,但我不想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却意外在古籍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灵感,开始了对青蒿素的日夜研究。当时实验室设备简陋,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但任务时间又很紧迫,屠呦呦为了加快提纯速度,甚至用水缸取代实验室常规提取容器来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没有防护装备的科研人员接触大量对身体有害的有机溶剂,出现了各种程度的病状,屠呦呦也得上了中毒性肝炎,但她并没有退缩,终于在实验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为了确保青蒿素用于临床的安全性,屠呦呦甘当“小白鼠”,以身试药,住进了东直门医院。她向领导提交志愿试药报告时 地说道:“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对于她的选择,丈夫李廷钊既心疼又理解:“一说到国家需要,她就不会选择别的。她一辈子都是这样。”(C)_耄耋之年,屠呦呦的声音终于被全世界听到了。在发表诺奖获奖演说时,这位85岁老人的声音并不算十分有力,一如她颤颤巍巍的走姿。在获奖后,荣誉也纷至沓来。2015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在宇宙中遨游的第31230号小行星命名为屠呦呦星。2016年,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她被授予 “改革先锋”称号。她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2019年9月17日,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对于人生进入第89个年头的屠呦呦来说,她更在意的事情是“在这座科学的高峰上,我还能攀登多久?”获奖后的这些年,这位年近90的科学家没有停歇,依旧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面对荣誉,她只是摆摆手:“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有删改)注:耄耋(mo di):八九十岁,指年纪很大的人。6 . 阅读全文,依据文意,请将下面的三个小标题分别填入(A)(B)(C)处。 蒿草青青 向医而行 呦呦晚鸣(A)_(B)_(C)_7 . 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文章叙述第段有什么作用。8 . 阅读第段,依据上下文内容,为画线句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和标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答:_(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铿锵有力)_(句号/问号/感叹号)理由:_阅读议论文,放弃是种收获完成小题。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如何努力、如何坚持、如何永不言放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学会如何放弃。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蜡烛放弃完美的躯体,才能拥有一世的光明;心情放弃凡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要想得到野花的清香,必须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得到永久的掌声,必须放弃眼前的虚荣。放弃了蔷薇,还有玫瑰;放弃了小溪,还有大海。放弃了一棵树,还有整个森林;放弃了驰骋原野的不羁,还有策马徐行的自得。A 。没有果敢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与其苦苦挣扎,拼得头破血流,不如潇洒地挥手,勇敢地选择放弃。歌德说:“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 B“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只有学会放弃,才能使自己更宽容、更睿智。放弃不是噩梦方醒,不是六月飞雪,也不是优柔寡断,更不是偃旗息鼓,而是一种拾级而上的从容、闲庭信步的淡然。C人生是艰难的航行,绝不会一帆风顺。当必须放弃时,就果断地放弃吧。放得下,才能走得远!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追求。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放弃时髦,是为了追求更前卫的特立独行;放弃热闹,是为了追求更丰富的心灵盛宴。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放弃难言的负荷,方能解开心灵的枷锁;放弃满腹的牢骚,方能蕴蓄不倦的威力;放弃纤巧的诡辩,方能拥有深邃的思想当我站在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上,顿感世间的一切权势纷争、金粉豪华都不过是过眼烟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何必让身外之物、无聊之事困扰终生?电影卧虎藏龙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懂得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放弃失落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怨,放弃无休止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辩解;放弃对感情的奢望,放弃对金钱的渴求,放弃对权势的觊觎,放弃对虚荣的纠缠。只有当机立断地放弃那些次要的、枝节的、不切实际的东西,你的世界才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你才会豁然开朗地领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的真谛。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放弃其实也是一种美丽的收获。9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10 . 下面三句话是A、B、C三处摘出来的,请结合语境把它们依次还原到适当的位置A_B _C_(1)放弃是一种灵性的觉醒,是一种慧根的显现,一如放鸟返林、放鱼入水。(2)放弃是一种智慧。(3)人生就是选择,而放弃正是一门选择的艺术,是人生的必修课。11 . 谈谈你对文章第段划线句子“要想得到永久的掌声,必须放弃眼前的虚荣”的理解。12 . 请你在第(7)段的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饱含哲理的句子,使之与前句构成排比。13 . 结合文章,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放弃是种收获的理解。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丙)三文,完成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选自袁宏道的西湖) (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选自柳宗元的江雪)14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5 . 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16 . 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17 . 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18 . 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表达的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四、句子默写19 . 默写填空。(1)_,在河之洲。(2)蒹葭萋萋,_。(3)祸兮福之所倚,_。(4)_,正是河豚欲上时。(5)_,春风不度玉门关。(6)烈士暮年,_。(7)_,并怡然自乐。(8)中秋刚过,那一轮明月自古以来就寄寓了诸多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写一组古代诗人词客借月抒怀的完整诗句或词句:_,_。五、诗歌鉴赏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诗中的“它”指的是,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的向往和追求。六、作文21 . 请以“我终于说了公道话”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体符合要求;(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或套作;(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