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C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912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要塞(si)咆哮(po)娴熟(xin)屏息敛声(png)B轨迹(gu)澎湃(bi)镌刻(jun)殚精竭虑(dn)C吹嘘(x)佃农(din)不逊(xn)深恶痛疾()D诘责(ji)滞留(zh)和蔼(i)广袤无垠(mo)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祈祷(do)诧异(ch)婉转(wn)义无反顾B呼吁(y)后裔(y)敦厚(dn)狼奔豕突C暇想(xi)徜徉(chng)契机(qi)沁人心脾D贮蓄(zh)澄清(chng)恣睢(su)嫣红姹紫二、现代文阅读四、阅读仙人掌花 一文,回答下列小题。仙人掌花曹乾石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3 . 选文中作者对仙人掌花的情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梳理出这条线索,在下面的空缺处填上恰当词语。_嘲弄_4 . 请从修辞角度,第三段划线句子。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5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二段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仙人掌与众不同的生命特点,为下文赞美仙人掌的生命活力做了铺垫。B第五段,“我”无意中瞥见仙人掌,“忍不住大笑起来”,是因为“我”预见到它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C第八段中“奇迹竟发生了”,所发生的“奇迹”是指丑陋的仙人掌竟开出了异常漂亮的金色花。D第十三段所谓“令弱者肃然起敬”的“不甘泯灭的美”,是指仙人掌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E. 本文的主旨句是“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6 . 选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可见,阅读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和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这种能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7 . 请为本文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A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B阅读,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C阅读,是一项没有门槛的活动D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8 . 阅读文章,请概括阅读的作用。9 .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本文观点的理解。三、句子默写10 .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_,君子好逑。关雎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_。蒹葭青青子衿,_。纵我不往,_?诗经郑风海内存知己,_。(王勃_)气蒸云梦泽,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 . 甲文选自_,乙段文字作者是_。12 . 解释加点的词语。(1)余拏一小舟(2)雾凇沆砀(3)欣然规往(4)相与步与中庭13 . 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4 .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美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C乙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甲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15 . 古文游记大多数比较简洁,通常开篇直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亦是如此,甲文强调“痴”,乙文着重“闲”,你是如何理解这“痴”与“闲”的?五、诗歌鉴赏16 . 阅读下面诗歌答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_的处境,下阕写梅花_的品质。(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六、综合性学习17 . 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并采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轻而易举睿智开卷有益无与伦比旁骛恪尽职守七、材料作文18 . 阅读材料后,按要求作文为什么要别人承认我只要路没有错名利从来是鲜花也是枷锁节选自汪国真但是,我更乐意阅读这首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可抒发感想。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七、材料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