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7596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C三峡作者是南朝齐梁地理学家郦道元,本文选自他的水经注,这是一部文笔深峭,语言清丽,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D艾芙居里是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课文美丽的颜色就是选自其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2 .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正襟危坐井然有致B眼花缭乱络绎不绝响彻云宵亭台轩榭C锐不可挡层峦叠峰摩肩接踵无动于衷D举箸提笔触目伤怀殚精竭虑天翻地覆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初春,乍暖还寒。我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仍觉得不寒而栗。B美国挑起贸易战,不择手段地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引起多国强烈不满。C解放军的攻击锐不可当,如开了闸的洪水,阻遏着敌人,让敌人溃不成军。D一代代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强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脸颊(ji)孪生(lun)热忱(chng)絮絮叨叨(x)B哺乳(b)干涸(h)禁锢(g)花团锦簇(c)C偌大(ru)风筝(zhng)肌肤(f)神采奕奕(y)D较量(ling)滑稽(j)澄澈(ch)杞人忧天(q)6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故乡的作者是鲁迅,和曾经学过的阿长与都选自呐喊。故乡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情景。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是雨果,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们都是法国文学家,。来源:学_科_网Z_X_X_KC敬业和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在文中作者先后谈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认为有业是做人之本。D我国史传文学源远流长。隆中对 选自晋朝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三国志。范进中举选自明朝小说家吴敬梓撰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7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ABC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怒从黄河来蒋建伟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 芦苇荡的美,不只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 风,往风的漩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的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 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荡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时候也显现了出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一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 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 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行的五个人了。 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 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 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8 . 通读全文,并联系标题和结尾段,说说作者写了哪两个方面的“怒”。9 . 阅读第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此行观景的“遗憾”和“收获”分别是什么?10 . 赏析句子。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11 . 第自然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有什么作用?12 . 联系课文黄河颂,谈谈芦花骨子里蕴含着我们民族怎样的伟大精神? 附录: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合欢树史铁生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13 . 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很少偶尔推说B没有一次说C很少一次推说D很少偶尔就说14 . 文章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B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形象构成对比。C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D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15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悲伤也成享受”,是说母亲的早逝是令人悲伤的,但想起与母亲在一起生活的往事,又让人感到温馨。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字、比获奖更重要。D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是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涉史随笔)(注释)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事。允:符合。16 . 请给加点的字注音。(1)选贤与能(_)(2)休为人峭直(_)17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讲信修睦(_)(2)上常临镜(_)(3)矜、寡、孤、独(_)(4)及为相(_)(5)是故谋闭而不兴(_)(6)何不逐之(_)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19 . 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怎样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20 .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四、句子默写21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_。闻天语,_。(李清照渔家傲)(2)_,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伯牙善古琴)(3)知不足,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_。(4)孔明在诸葛亮集提出“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执政理念,这与出师表中“_,_”的主张一脉相承。五、诗歌鉴赏夏 意 【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22 . 这首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树阴满地、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的心情。23 . 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六、名著阅读傅雷家书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哩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不由得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你走后,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24 . 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25 . 第一段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26 . 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七、综合性学习27 . 漫步湖心岛,小嘉看到鉴亭旁边碑石上刻有“嘉禾八景诗”,摘录了其中三首,带领同学们开展“碑石探美,古诗寻意”活动。汉塘春桑处处清溪处处桑,绿云低护古时塘。鸣鸠唤醒黄梅雨,知否江村四月忙。杉闸风帆苏州估客布帆轻,买醉枫桥趁晓睛。一路东风吹酒醒,夕阳红泊秀州城。南湖烟雨湖烟湖雨荡湖波,湖上清风送棹歌。歌罢楼台凝暮霭,芰荷深处水禽多。(1)下面是小嘉与小舟的赏读对话,请你一起参与。小嘉:吟诵汉塘春桑,让我想到了赵师秀约客中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_”。小舟:杉闸风帆中“一路东风吹酒醒”有豪放派词人_定风波中“_”的影子。小嘉:诗人常以“风雨”入诗,或营造萧条苍凉之境,如许浑的“_,_”;或勾起家国命运之思,如“_,_”。小舟:没错,而南湖烟雨却描绘了南湖烟波荡漾、清风送歌的美景,“棹歌”“水禽”“暮霭”,“_,_。实是欲界之仙都”。(2)小禾整理出了四组诗句,你觉得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_)A处处清溪处处桑,绿云低护古时塘。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B苏州估客布帆轻,买醉枫桥趁晓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八、作文28 . 作文题目:有一种记忆叫温暖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认为“万能”的金钱就是财富;有人认为美丽的精神家园是财富;也有人认为某种痛苦的经历是财富。其实亲情、友情、挫折、青春也是一种财富。请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