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6956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称为单义词,有的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称为多义词。B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令堂”、“垂问”、“赐教”、“高见”、“劳驾”都属于谦辞;“家母”、“小女”、“敝人”、“寒舍”、“见谅”属于敬辞。C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好像”“仿佛”“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词语连接,是暗喻。D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二、基础知识综合2 . 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答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在四季轮回流淌,不曾虚度。这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轮四季,与你邂逅二十四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一期一会,映刻每一日的美与妙,不曾(g)负。匆匆过客,且(zh)足去触摸,诗意生活完全可能。(1)根据拼音写汉字。(g)负,_(zh)足_(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秋处露秋寒霜降”中的“处”读作_(A.chB.ch),“处”指节气“处暑”,标志着暑天的结束。(3)清王泰偕有诗曰,“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 )天”,括号中的节气名正确的一项是(_)A.清明B.小满A白露(4)2019年12月22日是_(填节气名),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古人称之为“小年”。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传统窗文化窗子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人说它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审美意象的体现。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的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老祖宗贾母领着刘姥姥参观了林黛玉的闺房潇湘馆。贾母来到潇湘馆就对窗户上的绿窗纱提出了意见。贾母说,窗外现在外面种的是翠竹,绿窗纱和外面的翠竹重叠在一起,效果不好。于是,贾母指示人把窗纱换成银红色。这样,窗纱是银红色的,很薄很透,外面是翠竹,红绿搭配,看起来就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古时审美要求窗框就是画框,看出去得是一幅画,那么如果窗框外面没有自然风景的话,就要有人造风景,比如立一块太湖石,养一只仙鹤,墙角种爬山虎,等等。中国古代对窗的第一个心理需求就是,它必须是一幅画。我们到苏州园林里面会发现,很多的窗子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有实用功能的窗子,它不在房子里面,在廊里面。这就是中国传统窗的第二个特点,它本身应该具有装饰趣味。西方是很注重窗的采光性,比如西方的落地窗。中国古典窗,为了追求唯美,获得审美愉悦,它可以牺牲掉采光性和透气性,并要求它本身就是一个图案。这样的窗子不仅在苏州园林有,在北京颐和园长廊也有。中国古典窗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不要求严密。西方从古典窗始,就追求窗扇闭合时要十分严密,尽量做到隔音、隔气息以及一切窗外的信息。但中国古典窗不但不追求严密隔绝,相反,还追求窗里窗外的沟通,“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对于从窗外渗进的地气与虫声,不但不反感,而是倍觉欣慰。有一首唐诗更充分地说明中国人对窗的审美需求了,就是唐朝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四句:“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傍晚归来的诗人将屋子里的窗户都打开,然后闲适地躺下享受窗给他的乐趣。池塘里的荷花的香味,通过窗户传递了进来,又听见庭院里竹叶尖上所凝聚的露珠,一滴一滴往下滴,像是一段曼妙的音乐。他从窗所获得眼、耳、鼻、舌、身、心的全方位享受和诸多的美感,这就是中国文化当中的窗文化的精华。(选文有改动)3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窗子既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审美意象的体现。B古时审美要求窗框就是画框,看出去得是一幅画,窗框外面必须要有风景。C苏州园林里有很多的窗子不在房子里面,而在廊里面,都是些具有实用功能的窗子。D中国文化当中的窗文化的精华,就是指能够从窗所获得全方位的享受和诸多的美感。4 . 选文第段引用红楼梦中的情节,有何作用?5 .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体现了中国古典窗的哪一特点?请说明理由。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从“苦读”到“乐读”读书有苦读和乐读。历史上苦读的事例很多。比如东周纵横家苏秦,“兵法之书,昼夜勤读。每值更深夜静,昏迷眼闭,乃引锥自刺其股,使醒又读”;汉代政治家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乐读的事例也不少。比如,孔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宋代诗人韩驹也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这两种读书的形式本应是互补的。现在人们多认同后者,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事半功倍。因为有兴趣,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情况多半是“乐读”时发生的。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曾说:“幼时酷嗜小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此外,如果一个人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容易使知识结构畸形。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一个人要读自己“厌恶”或毫无兴趣的书,当然会觉得“苦”,但若不放弃地“苦”上一阵子,自然有所收获。尝到了“苦”的滋味也就会有了兴趣的萌芽,再“苦”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可见兴趣并非凭空而来,也是可以培养的。这培养的途径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阵子。当然,苦读和乐读的境界和目的不同。“十年寒窗无人问”,苦读的目的是“一举成名天下闻”,既是为了自身求取功名、出人头地,也是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过,无论是苦读还是乐读,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要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身本领或者自身修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书呆子。”“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也会从开始的苦读逐渐升华到乐读的佳境。6 .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7 . 第段能删除吗?为什么?8 . 文中引用胡适和鲁迅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9 . 除了苦读和乐读,你还有哪些好的读书策略?试简要解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心怀理想,不懈追求李梓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张载这句话,表现出何等的生命正气?一个人的人生理想、生命价值,往往通过其精神内涵体现。纵观每一位成功人士、伟大人物,谁的身上没有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海子说:“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正是启示世人,在心田深处,培植一颗理想的种子,执着地追求,忠诚地守护,空虚、迷茫的内心会变得丰盈而充实。在人生的旅途中,即使一点微光,也能够照亮人生的方向;即使一点烟火,也能够点燃生命的激情。理想,能让我们鼓足生命的信念。胸怀理想的人,往往能够在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成就非凡的人生,展示生命的精彩。因为有着“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的理想,才有了特蕾修女天使般美好的梦;因为有着“足不强则迹不远,锋不铦则割不深”的理想,才有了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展示出的思想魅力;因为有了冲击五岳之巅的理想,才有了无腿青年马陆靠双臂登上“五岳四山”的英姿理想,支撑起的是一颗颗顽强的心。然而,现实中,很多人的理想却渐渐在生活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消磨殆尽,还未真正追求,就已宣布放弃。2018年伊始,“佛系”一词红遍网络。佛系“粉丝”、佛系员工、佛系学生、佛系玩家、佛系恋人或许,坚持“佛系”生活的人会说,人生应该多一点平和,别计较输赢。从表面上看,这确实体现了一种生命的理性,但实际上,这是对责任的逃避,对理想的放弃。在他们的眼中,生命虽然很美,但是如果一味进取,便会感觉身心疲惫。但试想,这么年轻的生命,如果一味怕苦怕累,失去进取之心,社会又如何前行呢?从个体角度来说,没有理想的支撑,看似避开了一些压力和责任,其实内心却总是感到彷徨、迷茫。我的耳边时常会响起一首熟悉的曲子:“在那不遥远的地方,埋着你的梦想,散发出微小的光芒,那是属于你的土壤。”人生就是一个旅途,也许结局并不完满,但心怀理想,会激励我们朝着终点的那个目标奋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领略道路两旁绝美的风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心怀理想,不懈追求,生命因理想而精彩纷呈。10 .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1 . 第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12 . 海子说:“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13 . 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4 . 第自然段能否删去?为什么?四、对比阅读(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诗人玉屑)(注释)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15 .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的词语。名之者谁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六一居士初谪滁山_聊以志吾之乐尔_16 . 翻译下面句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_17 . 根据(甲)(乙)的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_18 . 比较(甲)(乙)两文,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概括。 _五、句子默写19 . 默写(1)雄兔脚扑朔,;,?(2)士别三日,!(3)我亦无他,。六、诗歌鉴赏(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成粱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释】陆游公元1172年,陆游曾在西北前线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退隐山阴故居,此词即作于期间。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代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20 . 本词上阙中“_”两句与“铁马冰河入梦来”所表达的情感是相似的,全诗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1 . 请赏析结尾“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一句。七、名著阅读22 . 朝花夕拾全书中主要涉及六个人物,请你根据原著进行梳理,填写表格。八、作文23 . 请以_的早晨或_的四季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突出景物特点;不得抄袭、套用;不少于5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