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5146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和给加点字注音“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yn ning_,鸟儿将窠巢_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_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o ling_的响着。二、现代文阅读2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心上的圣经朱成玉奶奶打过我之后,流露出深深的悔意。她揉着我的屁股,不停地问,疼吗?我摇头,心里却疼得厉害。其实我不过是弄脏了她的圣经而已,她便当着上帝的面惩罚我,这时的我是痛恨上帝的,因为他把奶奶的心全都占满了。村子里发生了火灾,唯一的一所小学在一夜之间变成废墟。我们32名学生在秋风中瑟瑟发抖。那些日子,我们坚持在秋风中上课,整整齐齐地站立,大声朗读着课文,广阔的天地成了我们的课堂。可是天气一天天冷了,眼看冬天就要来临,但我们却没有一个人旷课,照常整整齐齐地站立,像一座山一样,挺起了村子的全部希望。那几天,天总是下雨,我们没办法上课。闲着无聊,我就把奶奶用红绸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圣经搬出来,描摹插页上那些精美的长着翅膀的天使们,结果就弄脏了奶奶这本神圣的“心灵读物”。奶奶是个极其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没念过书,可让我惊讶的是,为了看懂圣经,她总是整夜地翻弄着一本已经磨破了边的新华字典。回想起来,奶奶那股子学习的劲头就是我在高考的时候也难以望其项背。在奶奶的影响下,村子里加入基督教会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奶奶建议盖一个自己的教堂。果然,村里的教徒们你一砖我一瓦大张旗鼓地盖起了自己的教堂。奶奶是最卖力的一个,她把父亲准备盖猪圈的砖瓦都搬走了。她甚至说服了爷爷,将家里的一个小仓房拆掉用来盖教堂,直到父亲以为“奶奶疯了”,奶奶才有所收敛。她讪讪地向父亲赔笑说:“等教堂盖好了,俺天天给你祈祷,让你有好日子过,天天有酒喝,行不?”父亲立马精神了,说:“行。”即将完工的时候,奶奶病倒了,医生说是因为劳累过度导致奶奶肝病复发。教堂终于竣工了,可是奶奶却让人把学校的木牌挂到了门口。她用歉疚的口吻对教徒们说:“把这房子给孩子们当教室吧,总得让孩子们有地方读书写字啊,要不然都跟咱们一样,连个圣经都念不下来”面对乡亲们疑惑的目光,奶奶接着说:“咱们哪,只要把圣经放心上,随便找个地儿,哪怕是个仓房也能当教堂,你们说是不?”就这样,奶奶的教堂成了我们的课堂。它很简陋,但一群叽叽喳喳的快乐的心却把它装点得异常美丽。其实即使到现在,我还一直认为奶奶和乡亲们对基督教不过是一种盲目的信从,他们很难懂得教义,更无法理解那些著名的典故,他们只是太缺少文化生活,用这种方式来活跃一下他们死气沉沉的日子罢了。但我真的没想到,就是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乡下人,竟然误打误撞地点破了一个真理:把圣经放心上,仓房也能当教堂!回乡过年的时候,父亲领我们走进一座约有二层楼那么高的房子,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告诉我这是一座教堂。我们惊讶地发现,雪白的墙壁上挂着奶奶的遗像!一个朴素的中国老太太竟然和圣母玛丽亚做了邻居,显得那么不伦不类。父亲说,那是乡亲们执意要挂上去的,就因为当初奶奶把盖猪圈的砖瓦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盖教室。一个人奉献得越多,得到的尊敬也就越多。看来乡亲们已经理解了圣经的内涵,只不过是用他们最淳朴的思想和方式罢了。在你的心上建一座教堂,你就会放飞更多善良的鸽子。在你的心上放一本圣经,你就会撒出更多爱的花瓣。(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围绕奶奶写了哪些事情。(2)说说文章第自然段的作用。(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上有一本圣经,只要我们心存善意,就会撒出爱的花瓣。B第段中,奶奶把学校的木牌挂到了教堂门口,奶奶是希望在风雨中读书的孩子们,能有一间像样的教室来安心读书,写出了奶奶的善良。C第段划线的句子讽刺了奶奶这一群乡村野夫的愚昧无知,只有缺少文化生活的人才会去信仰圣经。D第段中,写村里人将奶奶的遗像和圣母玛利亚的画像挂在一起,村民们是要通过这个方式来表达对奶奶的尊敬和怀念。(4)比较文章第段划线句子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两段文字在人物描写手法上的相同点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点。(链接材料)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现代文阅读读书莫忘做笔记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蔡元培晩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也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3 . 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一项是( )A读书莫忘做笔记B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C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D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4 . 下列对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B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C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D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5 . “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 )A第段B第段C第段D第段6 .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B学者、作家都时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C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D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三、文言文阅读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陈涉世家)_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_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_四、句子默写8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成功的花,_。 _,自将磨洗认前朝。松间沙路净无泥,_。 梅雪争春未肯降,_。_,各领风骚数百年。差之毫厘,_,无以至千里。为者常成,_。次北固山下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_,_。五、对比阅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游沙湖)注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9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相 (3)盖竹柏影也(4)溪水西流(5)是日剧饮而归10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11 . (甲)文中所说的“闲人”有着怎样的含义?12 . 细读选文,说说(甲)(乙)两文中作者心情的异同。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归嵩山作(唐)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薄:草木丛生之地。迢递:遥远的样子。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13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记叙了诗人辞官归隐嵩山这件事情。B颈联选取典型景物,描摹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C描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表现了萧瑟的景象。D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悠闲凄凉淡然”的内心变化。14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凄凉又恬淡的感情。B首联,使用叠词“闲闲”,表达了诗人归隐时轻松悠闲的心情。C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D尾联“闭关”一语双关,既描写关门的动作,也表达诗人闭门谢客、远离俗尘的决心。七、名著阅读15 .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旁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 A横推倒拽,恰是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摘自水浒传)选段中A处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会“入节堂”?请简述。八、作文16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开过;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过又忘记岁月匆匆,但总有一些记忆是挥之不去的。请以“依然留在我记忆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3)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4)字数不少于5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对比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