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课程学习的心得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0403297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理论课程学习的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理论课程学习的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理论课程学习的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理论课程学习的心得 时间过的好快 一转眼 都已经跟老师学完了中医基础理论 已经好 几年都没动过笔写过东西了 开始老师说让交作业 我都不知道如何写 如何下笔开始 考虑了许久决定写写中医相关的感想 主要是自己的感受 学习中医 就要先学做人 医德很重要 这一点对我来说深有体会 刚开始讲课 老师就和我们讲解 大医精诚 主要就说学中医要精 深 入探究医理 专心勤奋 还有就是医德 文中说到 若有疾厄求救者 不 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媸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 之想 这几句说的就是 有患者疾病痛苦来求治 不管是贫富贵贱 老 幼美丑 是亲人还是普通朋友 不管什么样的人 都要一律同等对待 最 后也说到不能依仗自己专长一心谋取财物 学医的目的是在于帮助救治别 人 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 而忘记了最初学中医的那颗心 听着老师的教 导 蓦然发现自己早已迷失在现实的生活中 忘却了原来自己学医的原因 在这次的课程中很庆幸自己能发现自己的过失 现在重新开始找回初心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 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 富发展 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医的三大学说的哲学基 础 来源于对宇宙不同层面的思考 精气学说着重于天地从哪里来的宏观 思考 探求宇宙的本源为出发点 因为天地从精气来 而人从天地来 所 以人的精气活动感应天地精气 精气足 身体抵抗力强 阴阳学说以研究 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为重点 着重于考量事物的变化之规律 世界是物质 的整体 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人体任何疾病状态都是阴邪和 阳气相争的结果 只有阴阳平衡 也就是阴平阳密才是健康状态 五行学 说把宇宙的一切事物构成归类于木 火 土 金 水五种基本物质 各种 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侧重于 研究一种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及其变化对其他事物的影响 也就是牵一发 如何动全身的考量 三大哲学基础研究都有所侧重 病人本身精气足吗 精气学说 疾病目前处于一个什么状态 阴盛还是阳盛 阴阳学说 一个脏器的疾病会对其他脏器是产生什么作用 相乘还是相侮 五行学 说 我们对同一疾病的判断应该三种方法并用 不能割裂开来 并融会贯 通来判断人整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的藏象理论以象识藏 就是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 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映 来认识人体的生理 病理规律 所以中医可 以通过对象的认识 在西医学没有发现脏器有异常变化时 可提前介入 以防治疾病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 在不同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基 础上 发展成不同的医学体系 两种医学体系对于人类的健康都作出了重 大贡献 中医学是宏观整体医学 西医学是微观分析医学 对人体的认识 上 西医学认为人体是各组织器官组合而成的 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中医 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任何组织器官都不能脱离整体存在 整体大 于部分之和 在诊断上 西医学重视局部改变 强调实验室指标变化 突 出机器的作用 中医学重视整体反应 强调医患结合 突出四诊合参 无 创诊断 在治疗上 西医学强调对抗 中医学重视 调和 调整阴阳等 等 虽然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 但是服务的对象都是相同的病人 因此我 们在诊疗行为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不是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吗 现在 有很多人片面强调西医的技术而忽视中医的优势 或者一味强调中医传统 而抵触西医办法 我觉得都是不可取的 也是不理性的 应更多地汲取生 命科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新理念 新技术手段 提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水平 强调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有的医学模式 通过学习 中医内科 我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 冠心病 慢 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具有良好的前景 独特的优势 中医与西医不同 它 遵循的是 阴阳平衡 即矛盾的统一 中西医结合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 既用西药又用中药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观念 主要是吸收中医和西医治疗 中的特点和优势 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融会贯通 各取所长 从而达 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取得优于单一疗法的更好效果 临床上 有相当 数量的病人 应用降压药 抗血小板药 利尿药治疗心内科疾病 直观效 果固然肯定 但临床症状如口干 头昏 四肢倦怠 胃部不适等症状未得 到改善 甚至还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药物反应 这时按中医理论分析病情 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辩证施治往往可以更好的为患者解决痛苦 在这一系列的课程中 我最感兴趣的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中医养生方 面的知识 中医养生 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 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 藏之变化规律 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 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 指通过怡养心神 调摄情志 调剂生活等方法 从而达到保养身体 减少 疾病 增进健康 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认为 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 亦称七情 其中怒喜思 忧恐为五志 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 内经 有喜伤心 恐胜喜 怒 伤肝 悲胜怒 思伤脾 怒胜思 忧伤肺 喜胜忧 恐伤肾 思胜恐 等理论 此 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 对于情志调摄 防病祛疾 益寿延年起 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在饮食方面根据体质的不同来说 饮食的调配应当 因人制宜 根 据个人不同的体质特征进行不同的匹配 找出最适宜的养生饮食方案 通 过学习我了解到 人的体质可以划分为平和体质 气虚体质 阳虚体质 血虚体质 阴虚体质 痰湿体质 湿热体质 气郁体质 淤血体质和过敏 体质 不同体质的饮食注意都各不相同 因此我们要能够明确自身的体质 类型 搭配以合适的饮食规划 例如经过测试和比较 我发现自身倾向于 平和质的人 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 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 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 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 对于饮食调理 首先要 谨和五味 饮食应清淡 不宜有偏嗜 因五味 偏嗜 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 如过酸伤脾 过咸伤心 过甜伤肾 过辛 伤肝 过苦伤肺 其次 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 平和质的人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 四时阴阳变化 顺应此变化 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 再则 平和质的人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 以增强体质 这类食 物有 粳米 薏苡仁 豇豆 韭菜 甘薯 南瓜 银杏 核桃 龙眼 莲 子 鸡 牛 羊等 平和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 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 而 不宜食酸收之味 宜食韭菜 香菜 豆豉 萝卜 枣 猪肉等 夏季心火 当令 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 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 宜食菠 菜 黄瓜 丝瓜 冬瓜 桃 李 绿豆 鸡肉 鸭肉等 秋季干燥易伤津 液 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 而不宜食辛散之品 宜食银耳 杏 梨 白 扁豆 蚕豆 鸭肉 猪肉等 冬季阳气衰微 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 而不宜寒凉之品 宜食大白菜 板栗 枣 黑豆 刀豆 羊肉 狗肉等 通过饮食调整自己的体质 让身体更加健康强壮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日常 生活中常见的食材 就可以帮助我们调理到身体的最佳状态 再次 根据季节来划分 一年四季中饮食要顺从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做 出相应的改变 以适应身体四季的不同需求 正是所谓的 因时养生 因时养生 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 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 健康长寿的方法 这种 天人相应 顺应自然 的养生方法 是中国养生 学的一大特色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古人总结出的四季养生方法是科 学的阐释 通过这次学习 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医是一种生活态度 用中医的理念 影响生活 同样 生活中的经历更能深刻地体验中医 活里顺境时 学会 告诉自己 这是人生曲折的缓冲 在逆境时候 也要告诉自己 这个时候 正好磨练心境 人生用功正在此时 每一个专业 用心学习 都是对人生 的修炼 每一个人是通过不同的事情来历练自己的 我想 我该是中医药 这条路上的修行者 也享受着中医这门文化瑰宝的神秘和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