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复习五:课内阅读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49847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复习五:课内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复习五:课内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复习五:课内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复习五:课内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怀疑与学问(节选)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解答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章句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章句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 . 下列是对选文中心论点的把握,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2 . 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何作用?_3 . 本文为了证明中心论点选择了哪个事例作为论据?_4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哪些是正面说理?哪些是反面说理?_5 .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两句中的两个“这样”指代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_课内阅读。(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6 . 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7 .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_8 . 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文段前四句话是并列的关系。(_)(2)文段以李鼎铭提意见为例,说明只要是正确的批评,我们都接受。(_)(3)文段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任何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_)9 . 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A是否符合革命队伍的利益B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课外阅读住在母亲的掌心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二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三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10 . 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_;(2)_;(3)_;11 . 文章中写了“我”问儿子和妻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及他们的回答,看上去没作用,可以删掉吗?为什么?_12 . 作者说“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为什么要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_13 . 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句带点的词语。(任选一个)_14 . 文章题目“住在母亲的掌心”改为“细心的母亲”好不好?请简述理由。_15 .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像文中“母亲”这样的人,他们在细节中无比深挚地爱着自己的孩子。而我们生活中往往忽视了这些细节,请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_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发现。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秘密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很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发觉)真理。16 . 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不_(秘密神秘)不_(遥远很远)(解决解答)_了若干个问号(发现发觉)_真理17 .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顺序重新调整。_18 . 找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原因的句子。_阅读短文生活中的小镜头,回答后面的问题。生活中的小镜头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沉思,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似乎不看个够是绝对不罢休的;几个孩子趴在桌上,_。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声无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19 . 填上合适的词语。(_)的手(_)的手(_)的手 (_)的手(_)的手(_)的手20 . 根据第、自然段回答。(1)作者抓住八组镜头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到图书馆看书的人,第二自然段一组写_,一组写_。第三自然段写了_、_两组镜头。(2)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_。21 . 根据第自然段回答。(1)用“_ _”划出表示联想的句子。(2)请你学习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方法,在下面的横线上照样子把这段话中“几个孩子”是怎样看书的写具体。_22 . 请写一句你最欣赏的有关读书的名言。_。23 . “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作答。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当官的不能搞特殊1930年夏,彭德怀带领红五军转战鄂东南,由于战事频繁,加上生活艰苦,他的身体日渐消瘦起来。警卫员看到这种情形很是焦急。有一天,他暗地里让炊事员下了一碗汤面端到了彭德怀面前。看到面汤里还有几片猪肝,彭德怀问:“哪里来的?”“我看到你连日熬夜操劳,怕身体拖垮了,特地请炊事员做的。”警卫员回答。彭德怀听后,非常严肃地说:“谁给你这个权力?我一再强调,红军官兵平等,当官的不能搞特殊!”警卫员还想再解释,彭德怀猛地站起命令道:“不要说了!你快给我送回去!”这时炊事员连忙过来打圆场:“军长,面已做熟了,不吃也是浪费,还是吃了吧!下不为例就是了!”“不能就是绝对不能!这个先例决不能开!否则就不能说服人。我彭德怀闹革命不是为个人吃好的。如果只为享福,我就呆在国民党里,享受好吃好喝的了!”说完,他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缸子掉在了地上。炊事员看到军长怒气冲天,顿时不敢吱声了。过了一会儿,彭德怀才缓缓地说:“同志哥,你将这碗猪肝面送给重伤员吃吧。”转头又批评警卫员,“以后约法三章,谁也不准违反。”24 . 本文中,“打圆场”的意思是_。 25 . 彭德怀与警卫员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指的是_。 26 . 文章主要是抓住彭德怀的_进行描写,表现彭德怀高尚的品质的。27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_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根据要求作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韵的深厚积淀( ),千年民族梦想的yn( )切期望,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 )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了只有百日的期待,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tn( )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漂扬在北京的上空。28 . 依次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29 . 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汉字。30 . 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依次改正。(_)(_)(_)(_)文海拾贝除夕夜的年夜饭守岁酒节选除夕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祈望将来,迎接新年的特殊意义,当全家老少合欢团聚,共进年夜饭的时候,其乐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细说。在上海的风俗中,年夜饭这顿丰宴,同样很隆重。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好名堂。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称。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除夕之夜的吃,在年夜饭之后,饭莱虽撤去,但守岁酒和果品之类却是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关于守岁酒,唐人诗中有首守岁,表达了一年又将伊始的辞旧迎新之情:“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届时,家里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烛于灶前。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响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31 . 选文按顺序先后介绍了上海人家年夜习俗,包括、等。其中,对的介绍最详细,列举了、等,还引用了两句俗谚。民间俗谚生动形象,我也知道一些(写出两条)32 . 读划线部分,理解成语“无稽之谈”:_33 . 关于“守岁酒”,文中引用了唐诗守岁。有关新年(或其它节日)的诗词,我也积累了一些。这是其中一首:_二、文言文阅读34 . 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注释)曾:却。未:没有。得:学会。仿佛:大概。故步:原来走路的步法。遂:于是。匍匐:爬行。归:回去。耳:语气词。1文中的“学步于邯郸者”去邯郸学步的结果是_。(用自己的话来回答)2选一选,填一填。(填字母)A鹦鹉学舌B标新立异C独辟蹊径D东施效颦(pn)(1)选出反义词。邯郸学步( )( )(2)选出近义词。邯郸学步( )(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古文阅读。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注释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闻:听。退:回去。了:清楚。大旨:大意,主要意思。自是:从此。35 . 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司马光生七岁。(_) a.出生 b.生长 c.生活(2)至不知饥渴寒暑。(_) a.至于 b.到达 c.甚至36 . 根据你的理解填空。司马光听到有人讲_,非常喜欢,回家后马上_。从此_。37 .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B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C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D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38 . 根据短文内容,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是个不怕寒暑饥渴的孩子B司马光是个爱给别人讲故事的孩子C司马光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D司马光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39 . 我认为学习古文的好办法有_。(至少写出两条)三、诗词曲鉴赏课外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0 . 首句用“_”和两个“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41 . “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42 . “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的具体内容了。43 . 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体会。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3、4、5、6、7、8、二、文言文阅读1、2、三、诗词曲鉴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