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48629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设计 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3、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重点: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自主预习案】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准字音,积累文中生字词,在下面写一写。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小组内展示读课文,把握字音、重音与节奏。4、译读课文,合作交流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5、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谏:接受 。) 能谤讥于市朝: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期年之后:讽:讽谏,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谏:接受 谤讥: 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面刺:当面指责。谏:规劝;劝谏。 期:一周年。【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唐太宗李世民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大意是说如果用铜做镜,则可以使自己穿戴端正、得体;如果以历史为镜,可以知晓国家之兴盛与衰亡;如果以人做镜,敢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则可以明知自己的优点与过失,也使自己在做人和待事方面更加完美,当时,直言敢谏的宰相魏征就充当了这位贤帝的镜子。我们知道:历代君王要成就一番大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凑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的齐威王就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师:“课前同学们都已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一块来听著名播音员方明朗诵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老师要求同学们要认真听,听清生字字音;注意朗读的停顿、节奏、语气、语调、语速;有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播放录音)生认真听范读,在书上做标记。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都听清了吗,会读了吗?还有困难吗?”师生交流,学生说说感觉困惑的地方,暂不做解答师:“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这几个加点字字音,同学们能读准吗?谁来试一下。”( 投影出示生字:昳丽 窥镜 暮寝 朝服衣冠 谤讥 市朝 间进 期年)生踊跃举手读。读完师生共同纠错、评价。师:“会读生字词,是能准确朗读课文的前提,下面,老师想听一听同学们课文朗读得怎样了。”指生试读课文,读完师生共同评价,指导改进。师:“听同学们朗读的这么带劲,老师也想参与进来读一段可以吗?”师生配合朗读课文。学生点评。(二)翻译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师:“读准课文,是理解文意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同桌为单位讨论解决。”生先自己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然后同桌交流。师巡视,适时进行指导。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还有通过工具书,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吗?”生将同桌两人都有困惑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交流解决,扫除理解障碍。师:“课文中有几个词句不好理解,老师将它们挑出来,看看同学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投影出示几个课下注释里没有的词语,两个重点句子,)词:朝服衣冠 妻之美我者 闻寡人之耳也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生试着翻译。(在学生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强调明确:“服”,本义是衣服,在这里名词活用作动词,穿衣服;“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为美;“闻”使动用法,使听到。后面两个句子:第一句要翻译时要注意句式是倒装句;第二句要结合语言环境采取意译法。)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简洁的概括一下课文内容?”指生概括大意。(三)探究重点句段,体味邹忌的讽谏艺术,分析人物形象。师:“邹忌讽齐王 和齐王纳谏是本文中心事件,哪些段讲“邹忌讽齐王”这层意思,哪些段讲齐王纳谏这层意思呢?”生浏览,明确答案:第二段中心意思是讲“邹忌讽齐王”,第四段的中心意思是讲“齐王纳谏”。品读邹忌讽齐王句段,体味邹忌的讽谏艺术。(投影邹忌讽齐王4句话)师:“请同学们读第二段,思考问题:邹忌怎样讽谏齐王的?使用了怎样的手法?”学生朗读,列表帮助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明确答案。邹忌 齐王妻 私 宫妇左右妾 畏 朝廷之臣客 有求 四境之内受蔽 类比推理、设喻 受蔽(甚矣)(明确:由日常生活小事入手,联想到国家大事,采用了比喻、类比的手法,向国君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娓娓道来,形象生动。)师:那么,想象一下,邹忌会用怎样的语气劝告齐王?请以邹忌的口吻读一下。(师生交流明确:从“诚知”二字可以看出邹忌的诚恳,对国事的忧虑,应当以一种郑重恳切,又易于让国君接受的语气来读。)小组试读,每组推荐一人来读给全班同学听,师生评议,指导读好。品读齐王纳谏句段,把握齐王性格特点。师:“齐王对邹忌进谏第一个反应是什么?”(生答师板:善)第二个反应呢? (生答,师引导得出板书:三赏,)师:“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给齐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生答师板:三变)“王之蔽还有没有?”(生答师板:除弊兴利)齐国最终走向了大治之路。(师板书“大治”)师:“历史上,比干因进谏而被剜心,司马迁蒙受腐刑之辱,比起他们,邹忌真是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位明君,臣善于进谏,君善于纳谏,正是君臣之间的这份默契配合,是齐国走上了大治之路,为以后的称霸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那么,从这一部分的描写中,你看出齐王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词句来谈一谈。”(提示学生抓住重点句,如“善”、“ 乃下令”、三赏的具体措施等把握齐王的形象。学生答出爽快干练、有所作为、从善如流、善于纳谏等均给予肯定。)揣摩关键词语,展开想象,感受邹忌的形象。师:“读课文第一段我们可以得知,一件与徐公比美的日常生活小事却让邹忌“暮寝而思之”,那么,同学们联系课文,想象一下,他心里都想了什么?”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描述。(鼓励学生大胆而合乎情理的想象,师适当引导:注意联系上下文,身为一国之相,由比美这件小事,他会有怎样的感悟?考虑到进谏的必要性,他会向齐王进谏,他会考虑以何种方式进谏,进谏会给齐国带来怎样的变化等等,或许,怎样进谏,齐王会有怎样的反应,进谏会产生的效果,齐国的大治,这一切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师:“读到这里,邹忌的人物形象在我们是不是更加丰满了呢,联系整篇课文说说你觉得邹忌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各抒己见,鼓励畅所欲言,像善于思考、知微见著、做事讲究方法等都要给予肯定)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诽谤(fi)进谏(jin)宫妃(fi) B衣冠(gun)畏惧(wi)寝室(jn) C蒙蔽(b)间进(jin)期年(q) D邹忌(j)窥视(ku)昳丽(y)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A邹忌纳谏讽刺 B昳丽孰与窥镜 C畏怯偏爱寡人 D面刺蒙敝伫立 3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组是()C A邹忌讽齐王(婉言进谏) 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B朝服衣冠(穿戴) 孰视之(通熟,仔细) C客之美我者(美丽) 谤讥(诽谤) D王之蔽(受蒙蔽) 皆朝于齐(朝见)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 A邹忌是个爱美之人,经常与城北徐公比美,妻妾和客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 B邹忌能从与徐公比美的事中发现与人比没好处。 C邹忌从切身感受讽喻齐王,齐王虚心纳谏。 D齐王听从邹忌的讽谏后,两年后达到内政修明。 5翻译下面句子。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拓展检测案】(一)课内阅读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词错误的一项是()B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能谤讥于市朝(诽谤,污蔑)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广开言路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此”指的是“国内修明政治”。 “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国内修明政治,不必用军事力量就可以使敌国畏服。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二)课外阅读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曾子,名参,孔子的学生。女,同“汝”,你。彘(zh),猪。婴儿,小孩。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A女还(回来)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耳(开玩笑)D遂烹彘也(烧煮) 2下列加点字“之”,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曾子欲捕彘杀之(它,指猪) 妻止之曰(他,指曾子) 听父母之教(的) ABCD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D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A今天儿子被欺骗,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 B今天儿子被欺骗,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 C今天你欺骗儿子,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 D今天你欺骗儿子,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B、C A曾子之妻答应“杀彘”,只是为了哄骗儿子。 B曾子要“捕彘杀之”,是为了使妻子信守诺言。 C曾子认为,孩子是无知的,全靠有学问的父母来教诲。 D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从小养成诚实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