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35545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5题;共28分)1. (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辨别。雄bin_感ki_木乃y_2. (7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2)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总有一种情怀会触动我们的心灵:离别让人感伤,可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却用“_,_”表达了离别时的开阔情怀。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小孩愉快生活的句子是:_,_。 (5)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_。(范仲淹岳阳楼记) 3. (8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世隶耕 _泯然众人矣 _稍稍宾客其父 _父利其然也 _日扳 _贤于才人远矣 _对镜帖花黄 _双兔傍地走 _4. (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长江风平浪静 , 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风平浪静:_。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业已:_。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溃退:_。5. (7分)走进名著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 (2)名人传的作者是_,小说中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_才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伟人的人物。 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2分)6.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故乡的沉沦耿立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彻肤彻骨,透到了骨髓。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有删改)(1)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2)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 (3)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4)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 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会报警的植物1952年12月5日,英国伦敦地区的天气突然出现异常。空气沉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浓重的烟雾混合着怪味在街区四处弥漫。往日喧嚣异常的闹市如今人烟稀少,警察都全副武装,戴上了防毒面具在岗位上指挥交通。那些不得不出门办事的人被刺鼻的味道和烟雾呛得泪水直流。仅仅7天时间,就有七百多人因这股烟雾引起气管炎发作而死亡。这是一次典型的氟气泄露事件。其实在毒气出现之前,自然界已经发出了预警,只是粗心的人们没有发现,那就是来自剑兰叶子的警告。氟气泄露的那些日子,本该亭亭玉立的剑兰像得了大病一样,它的叶子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斑痕,如同长了癞疤疮,看着让人揪心,只有当它氟中毒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空气中氟浓度达到亿万分之四十,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剑兰的叶子就会变得萎靡不振,继而斑痕成片,出现伤痕累累的状态。而人只有在氟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十才会受到伤害,可见剑兰是多么敏感!它是空气中氟含量最合格的检验员!会报警的植物有很多,我们身边常见的有苹果树、棉花、紫茉莉、向日葵、大麦、荞麦等。如果它们的叶子发黄或有黑斑出现,则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过高;木棉、青苔受伤,则意味着空气中的氯气超标。水中也有植物报警器,那就是水葫芦。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多年生草本,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上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现广泛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10多个省自治区市。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向水体大量排放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使水体氮、磷元素过多,造成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疯长。水葫芦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实验证明,水葫芦在1公顷的水域里,24小时内可以从污水中吸附34公斤钠、22公斤钙、17公斤磷、4公斤锰、2.1公斤酚、89克汞、104克铝、297克镍和321克锶,还能将氰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等。 水葫芦不仅是水质污染的报警器,更是解决问题的过滤器。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发现,地震前,某些植物竟然也会发出预警,出现机体紊乱或突然改变生活习性等异常情况。比如某些植物会在冬季突然开花,其中蒲公英、山芋藤、杏树最为典型。唐山大地震前夕,天津郊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柳树成片枯死。一些果树明明秋天刚结完果,转眼枝头又繁花盛开。最奇怪的是含羞草,正常的含羞草是白天开放,夜里闭合。而地震前,它的习性完全颠倒:白天闭合,夜里开放。这些植物的反常是它们对所处环境发生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如果地温、地下水、大地电位、电流、磁场等出现变化,植物体内就会发生紊乱。当它们突然改变习性,很可能意味着地震即将来临,从而给人们现世安稳的生活敲响警钟。如果抱着尊重、敬畏的态度观察研究,我们就可以通过植物的细微变化,尽可能地把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1)文章开头写伦敦氟气泄露事件有什么作用?(2)植物是如何进行报警的?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回答。(3)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第段划线句子用打比方的方法,只是为了说明水葫芦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第段中划线的“竟然”和“可能”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竟然”一词,说明在地震前人们已经意识到植物会发出预警;“可能”一词,说明植物报警具有一定的准确性。(4)请根据本文中介绍的关于植物会报警的情况,谈谈我们如何科学地利用植物的这个特点。8. (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有删减)【注】午、未、申:中国传统计时的时间名称。染:染成。 设色:涂色,用颜色描绘。夕舂(chng)夕阳。(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念无与为乐者_相与步于中庭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安可为俗士道哉_(2)请用“/”符号给划线句子划出停顿。其 实 湖 光 染 翠 之 工 山 岚 设 色 之 妙 皆 在 朝 日 始 出 夕 舂 未 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景尤不可言。(4)【甲】文中苏轼自称“_”,【乙】文袁宏道称游湖的“杭人”为“俗士”。这样的称谓分别寄寓两位作者怎样的感情?_9.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之情。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三、 写作 (共2题;共6分)10. (5分)下列一段话中,老师说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在足球世界杯比赛期间,初三某班的很多学生每天晚上看到十点多钟,第二天还利用课间时间评头论足,而课堂上却精神不振,听课效率下降。班主任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说:“同学们,听说你们这段时间很用功,每天晚上很晚才睡,白天课间休息时间也不放松。”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11. (1分)请以“那一天,我与_相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5题;共28分)1-1、2-1、2-2、2-3、2-4、2-5、3-1、4-1、5-1、5-2、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2分)6-1、6-2、6-3、6-4、7-1、7-2、7-3、7-4、8-1、8-2、8-3、8-4、9-1、9-2、三、 写作 (共2题;共6分)1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