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10595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海口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海口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口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 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空气液化制氧气B . 用石墨制取人造金刚石C . 日晒海水制取食盐D . 压缩二氧化碳气体制取干冰2. (2分)在研究气体的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右图所示操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种研究物质的方法属于实验法B . 这是一种符合题意的闻气体气味的方法C . 该操作利用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D . 研究有剧毒的气体物质时也可用此方法3. (2分)下列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 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B . 过滤和煮沸均可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 . 农业上使用滴灌和漫灌均可节约用水D .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属于空气污染物4. (2分)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C . 红磷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 .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5. (2分)下图是实验室对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实例解释A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钠离子BCO具有可燃性,CO2不能燃烧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苯分子苯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A . AB . BC . CD . D7. (2分)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A . 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 . 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C .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D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8. (2分)如图所示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B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隔变大A . AB . BC . CD . D10. (2分)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通过实验绘制得到的溶解度曲线A . AB . BC . CD . D11. (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BO2(C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Mg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Mg(OH)2 , 过滤DCuO(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A . AB . BC . CD . D12. (2分)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 用100mL量筒量取7.5mLB . 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52C .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gD . 用烧杯量取200.0mL盐酸13. (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B .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14. (2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灵魂,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检查气密性B . 量取液体C . 水的净化D . 干燥氧气15.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 (2分)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 发现屋内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B . 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涂NaOH溶液C . 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即用锅盖盖灭D .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17. (2分)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B .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C . 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在保障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 . 城市环境日益严重,都是化学惹的祸,化学在改善生活环境中有害无益18. (2分)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密封保存石灰水B . 白磷在冷水中保存C . 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D . 密封保存浓盐酸19. (2分)为预防新型禽流感蔓延,可用 ClO2 进行环境消毒。制取 CO2 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物是 NaClO2 和 Cl2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 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D . 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20. (2分)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 由此可知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C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属于物理变化D . 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区别开来21. (2分)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 二氧化碳B . 氧气C . 氮气D . 稀有气体22. (2分)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 二氧化碳B . 氯化钠C . 氧气D . 金23. (2分)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了( ) A . 蜡烛中有水B .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C . 蜡烛中没有水D . 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24. (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或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烷和乙醇的组成元素相同B . 火碱、纯碱都属于碱C . 钙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 . 钢、盐酸都属于混合物二、 多选题 (共1题;共3分)25. (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可以干燥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B . 上下移动装有二氧化锰的燃烧匙,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C . 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a导管口处验满D . 若用装置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三、 填空题 (共1题;共2分)26. (2分) (1)用化学有语填空 2个氮原子_; 五氧化二磷分子_; 缺_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 (2)如图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有_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或“失”),所形成微粒的符号是_,该微粒与钠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四、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27. (3分)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B、D、E三种物质;B和G均是黑色固体,B和白色晶体F混合加热后也能产生D;D和J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J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用于灭火。 (1)J的化学式是_。 (2)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 _ ;_。五、 实验题 (共2题;共7分)28. (4分)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实验时,红磷的量要足量的目的是_若把足量的红磷换成足量的镁条在集气瓶(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细沙)中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且实验操作规范无误。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还有_。据此可推断出,为达到实验目的,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所用药品除了要求量需足量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_上图中a点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B.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29. (3分)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 (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若B装置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加入_可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可用C或D装置制二氧化碳, D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有_。 (5)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端通入 (选填“a”或“b”)。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30. (1分)某兴趣小组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邀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有关内容 【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假设】猜想: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 两个实验,: 中软塑料瓶变瘪, 中气球膨胀变大(1)小明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 (2)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 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_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3)【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二、 多选题 (共1题;共3分)25-1、三、 填空题 (共1题;共2分)26-1、26-2、四、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27-1、27-2、五、 实验题 (共2题;共7分)28-1、29-1、29-2、29-3、29-4、29-5、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30-1、3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