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08880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在隋朝统一前,北方多个政权分立,其中有二个少数民族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这二个政权是( ) 曹魏 西晋 前秦 北魏A . B . C . D . 2. (2分)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 ) A . 国人暴动B . 陈胜、吴广起义C . 黄巾起义D . 李自成起义3. (2分)河姆渡先民居住的房屋特点为( ) A . 地穴式B . 半地穴式C . 砖瓦结构D . 干栏式4. (2分)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 深邃的战国思想百家争鸣B . 壮观的雕塑艺术魏晋南北朝时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C . 辉煌的唐朝文化耀眼的诗坛:李白、杜甫、白居易D . 创新的明朝科技本草纲目、天工开物5. (2分)下列政策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 A .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B . 颁布“推恩令”C . 减轻刑罚,废除肉刑D .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诛钱6. (2分)2017年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下面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向西到达西亚,最远到达欧洲A . B . C . D . 7. (2分)“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A . 都江堰B . 长城C . 大运河D . 赵州桥8. (2分)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 . 天子依附于诸侯C . 鲁国与齐晋结好D . 周王室地位衰落9. (2分)李平一家利用暑假去古都洛阳旅游。在洛阳八景之一龙门山色,他们看到断崖上有许多佛像。你知道他们浏览了什么名胜古迹吗( )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B . 云冈石窟C . 龙门石窟D . 花山壁10. (2分)“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中这段话所描述的“宫室”最早应出现在什么时候( )A . 河姆渡人B . 半坡人C . 元谋人D . 北京人11. (2分)“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 . 汉朝B . 唐朝C . 两宋时期D . 清朝12. (2分)“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 ) A . 沉重的赋税B . 繁重的徭役C . 严刑酷法D . 繁重的兵役13. (2分)下图所示的工具是我国古代先民耕种使用的铁锄头,它最早出现于( )A . 商朝B . 西周C . 春秋D . 战国14. (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 A . 汤B . 黄帝C . 禹D . 舜15. (2分)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图片所示,表中应填入( )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动荡为富国强兵,各国变法A . B . C . D . 16. (2分)“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这一史书记载下列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A . 张骞出使西域B . 丝绸之路的开通C .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D . 昭君出塞17. (2分)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支持( )A . 分封制B . 三省六部制C . 郡县制D . 金瓶掣签制18. (2分)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A . 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省元谋县B . 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C . 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D . 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19. (2分)2016年2月25日,房山区人民政府网发了一则招聘信息:2016北京周口店某原始人遗址博物馆招聘11人公告。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20. (2分)两汉时期,手工业技术的成就不包括( )A . 用水排鼓风冶铁B . 发明使用耧车进行播种C . 丝织业中使用提花机D . 用植物纤维造纸21. (2分)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 . 大兴土木B . 大兴文治C . 休养生息D . 平抑物价22. (2分)暑假期间,小历实地参观了浙江余姚一处原始人类遗址,这是她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23. (2分)西晋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标志是( ) A . 西晋灭蜀B . 西晋灭吴C . 西晋代魏D . 少数民族的内迁24. (2分)汉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 )A . 提倡节俭B . 发展农业生产C . 以德化民D . 加强中央集权25. (2分)1986年在北京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内部有铭文,其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这件青铜器可以印证的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郡县制C . 分封制D . 井田制26. (2分)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年龄及寿命。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A . 统治者实行暴政B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 . 陈胜吴广起义D . 诸侯割据一方27. (2分)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与诸侯的出现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A . 禅让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世袭制28. (2分)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西汉政府反对 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 . 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C . 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D . 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 的斗争 29. (2分)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A . B . C . D . 30. (2分)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的出现 家畜饲养战 聚落 宫殿 磨制工具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31.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材料一中,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趋势?哪一历史事件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现?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3)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3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 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上述材料提及中国古代哪次著名的改革? (2)除材料的规定外,这次改革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3. (15分)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是张骞,他不畏艰难险阻曾两次出使西域,那么他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呢?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31-1、31-2、31-3、32-1、32-2、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