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268228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缘由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普遍传统文化知识欠缺。各种发达媒体使学生对外来节日耳熟能详,对中国历史典故,流传至今的名著文章却漠不关心,身处传统文化氛围中却视为无聊,老土。长大成人后没有稳定的价值观,世界观,必然导致心理空虚浮躁,遇事偏激自私这些都反映了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何向现代的中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使他们成为具有中国文化印记的中国人。 纵观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中考试题,越来越侧重综合素养的考察,尤其是对具有传统文化涵养的文章、古文和诗句的考察,因其有一定深度,学生对相关知识知之不多,失分不少,就应考来讲,传统文化的渗透迫在眉睫。 随着国力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中国风”,但大多数人处在观望欣赏的状态,对于传统文化中深层次的道德观、处世态度仍是隔膜的。利用中学时期青少年易于塑性的特点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对提高学生个人素养,培养他们高品位鉴赏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未来国家的竞争其本质是文化的竞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雅从容,他们自然会敬仰崇拜祖国文化的。有这样优秀的这祖国,怎能不爱她。二、课题开展的条件(一)学校重视 学校领导重视教研工作,从资金、人力等方面提供支持,并将本次教研课题作为校本教育的一部分,这些都为本次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本校地处白鹿原长安和蓝田交汇处,白鹿原有淳朴的民风民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积淀深厚,身处其间,学生周围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踏青,参加农村节日,观摩婚丧礼俗,既有实践又有体验,这些元素一旦进入学习视野,传统文化学习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了,是必不可少的性格积淀。(三)互联网开拓了学生视野,使他们不局限于本地所见,将信息来源扩大至全中国,全世界,以比较意识去想学习,对比,站在更高层次去理解传统文化,民族性格。(四)学生对此次教学研究也很有兴趣,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表示愿意听从老师指导背诵大量诗文,开展各项研究活动。三、课程目标的设定(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由一知半解到有系统印象。积累200篇左右古诗文基础。(二)养成积累古诗文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出传统文化现象并分析其思想内容,能用传统文化思想解读生活现象,有一定的分辨意识。(三)建立诗词诵读库(500篇),使学生出口成章,能撰写小型文化论文,将所学思想用到生活中,指导自己为人处世。四、课题研究方法1、讲述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的大量的传授密集的文史知识,既节省时间,又能系统的讲述。2、背诵积累 积累古诗词最后的方法莫过于背诵。3、实践法 主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的总踪迹并用语言表现出来。4讨论法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探究结果,和他人家交流分享学习成果。5比较法 和其他信息比较,总结各自优点。五、课题研究对象 九年级三班 九年级二班六、课题研究步骤第一阶段 2009年9月。确定研究课题及研究对象,申请课题立项。第二阶段 2009年10月到2009年三月积累阶段。通过大量诵读积累,素材积累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是文明结晶。第三阶段 整合提升阶段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整理,建立诗词诵读库,指导学生撰写文化论文。第四阶段 反思总结阶段将优秀作文结集完成课题研究,撰写学科论文,总结研究成果,申请课题评审。七、课题实施过程(一)注重积累,由感性感知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传统文化是思想意识领域的内容,思想意识必须依托一定的内容形式才能为外人所感知。传统文化最丰富的载体莫过于古诗文了,精神内涵包括有重视文化教育,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注重个人道德修为,如仁孝诚信、公平正义、坚持理想内容十分丰富。古诗文又浩如烟海,如何取舍呢?根据学生的喜好和老师的经验进行筛选,要相信学生的审美眼光。这些营养丰富的原料必须让学生熟读牢记,才会在脑海中扎根,长出那棵叫传统文化的苗来,所以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背诵。要求学生背诵耳熟能详经典文学作品200篇左右。学生在背诵时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意会其理,涵咏其味,久之,在学生心中会形成朦胧的审美意识,朦胧意识的表达必须借助一系列行为使之外化,逐步明晰。如指导学生编辑专题诗集,写鉴赏文章,为诗词配画,根据诗词编话剧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对文化的认识,也使积累更具主动性,条理性。(二)传统文化来源于历史的积淀,深深地影响着生活在其环境下的人们,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因而在生活中感受、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更易使学生接受,其效果也更佳。比如北方人很重视婚丧大事,礼仪过程纷繁复杂,提示学生记录每道礼仪程序,进而通过采访、分析、猜想方式了解每道礼仪设置原因及其代表意义,找出传统文化的影子。现代人重视休闲,大节小节都要过,在节日里引导学生观察有何代表食物,有那哪些风俗,有什么文化活动,在这些中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饮食、绘画、建筑、舞蹈,书法中都蕴藏着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蕴藏在人们的生活中,每人的一颦一笑中,寻找传统文化必然要在生活中找。(三)互联网是信息来源最快捷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它了解大千世界自己想知道的一切信息。如比较日本服饰和唐朝服饰、分析韩国端午节和中国端午节异同、欣赏园林建筑,书画、文物图片。在这里感受文化,了解文化。特别注意的是传统文化和封建社会相伴相生,发展过程中自然也融进了一些糟粕,我本着时代需要和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双层标准来衡量。(四)知识只有输入没有表达,不会进入人们心中,必须使学生将心中感悟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传统文化才会在他们头脑中深深扎根。我选用的形式是让学生写文化小论文。八、课题研究取得的教学效果(一)学生合作编辑了一部初中生必备诗词曲文集,收录学生喜闻乐见,有代表意义的诗词曲文约500篇。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小论文集,还有同学自编的戏剧,自编的诗集等。(二)学生养成了朗读和背诵古诗文的习惯,很多同学出口成章,在作文中引用的十分恰切。同学之间交往比以前更礼貌了。对班级中不良现象往往群起而攻之,说明同学们已对传统文化中有些思想学以致用了。(三)在传统节日里再也没有人喊“无聊”了,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表达对老师,家长,朋友的关切和问候之情。更有同学提议:端午节采芦苇叶做粽子,重阳节采香蒿做香包送人。九、课题研究成果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教研试验,我把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的渗透方法总结为“四部渗透法”分别为兴趣导入,背诵积累,亲身体验,感悟提高。(一)兴趣导入初中生活泼好问,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有刨根问底精神,紧抓机会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会使他们茅塞顿开,心服口服。 (二)背诵积累初中生正处于人生黄金记忆阶段,背诵的东西可保持一生,诗文中的思想也会影响他们一生。(三)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找传统文化的影子,学生会因自己的发现而非常兴奋,学习效果自然就达到了。(四)感悟提高,让学生将自己思想认识条理化,理性化。他们就会将传统文化有意地放在自己头脑中,不自觉地按其要求自我完善。十、研究反思本次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不足之处。(一)条件所限,九年级学生功课很紧,投入时间有限,影响研究效果。 (二)初中生感受能力强但分析能力弱,文化小论文写得水平不高。另外诗画集中学生欠缺绘画基本功,无法达到图文并茂。(三)教研力量不足,单靠几个人的力量完成本次研究,视野不够开阔,总觉得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够。传统文化是个很大的命题,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所有初中语文教师共同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结题报告王娜吴村庙中学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一、课题提出缘由二、课题开展的条件三、课程目标的设定四、课题研究方法五、课题研究对象六、课题研究步骤七、课题实施过程八、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九、课题研究成果十、研究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