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5004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B . 这次学校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 ,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C . 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 , 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D . 江东公园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2. (2分)阅读,可借用诗文名句进行批注。对下面这段话的批注,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慣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炮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选自红星照耀中国)A . 烈十暮年,壮心不已。B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D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 (2分)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两句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B .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戏剧茶馆龙须沟等。D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一本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4.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B . 几年前我就断定我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估计能顺利通过验收,因为当时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创文活动。(删去“估计”。)C . 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难易结合,化整为零,知识归类,注重训练。(在“注重训练”的后面加上“的措施”)D . 催化剂在化学化工的许多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控制反应时间,提高反应速度。(将“许多”移到“化学化工”的前面)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5. (4分)选词填空: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_ , 动物的养育往来。( ) A . 发荣B . 荣枯C . 枯落(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得多。( ) A . 灵活B . 灵敏C . 机灵D . 生动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8分)6. (28分)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殷,完成下列各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心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哉。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注释】烽燧:报警的烽火,白天称燧,晚上称烽。斥堠(hu):原指探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瞭望。犒(ko):犒赏。殆:通“怠”,懈怠。(1)解释选文中划线词的意思。望其旗靡_用人不尽其所欲_(2)解释选文中划线词的意思。望其旗靡_用人不尽其所欲_(3)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公与之乘凡战之道B . 故虽并天下公问其故C . 既克既胜养其心D . 登轼而望之而士不厌兵(4)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公与之乘凡战之道B . 故虽并天下公问其故C . 既克既胜养其心D . 登轼而望之而士不厌兵(5)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6)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7)【乙】文中哪一句与【甲】文的“夫战,勇气也”表达的是相同的战略思想?(8)【乙】文中哪一句与【甲】文的“夫战,勇气也”表达的是相同的战略思想?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7. (17分)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你好!海洋!邢强中国第一个临海发射场海南文昌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长征”7号运载火箭,而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下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人们给AG600赋予了大量任务:海洋巡逻、水上救援、灭火救灾等等。而此时此刻,“雪龙”号科考船正在北冰洋海域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近期,中国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仿佛是一下子就亲密了起来。无论是今后可堪大任的“蛟龙”,还是如今正在北极奋进的“雪龙”,都再次唤醒了国人对海洋的种种期待和梦想。天空与海洋、水与陆的关系向来是辩证统一的。而相对于陆地来说,海洋往往能够给予飞行器一种更加包容的胸怀。地球上超过70%的面积被水所覆盖。早期陆上机场数量不多,许多机场的跑道并未经过适当的整理,而且早期的起落架容易产生意外。即使有跑道的机场也会因为风向的关系限制飞机起降的方向,水上飞机受到的限制较小。对于陆地面积较小但是被水环绕的地区,或者是远距离航线上没有可以使用的机场时,只有水上飞机能够到达这些地点。有些需要跑道特别长的飞机,像是大型客机或者是竞速机,水面给予它们良好的起降场所。因此,卡普罗尼、道尼尔、波音、别里耶夫等大师或者大公司的早期杰作,往往都和海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31年拿下施耐德杯竞速赛冠军创下6512千米/小时速度记录的S6B飞机也是在水上起降的。通常的说法是中国从历史上不太重视海洋权力的夺取,而实际上,且不论公元1405年就开始的郑和下西洋,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起点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能够充分说明中国人与海洋的关系不一般。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积极寻求海上发展的道路。借助夏冬两季的助航季风,中国人将丝绸、瓷器、糖、五金等货物送出,把香料、药材、宝石等货物运进,建立起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正如海军史学者章骞说的,“海权并不是去争夺,而需要去维护。”能够有常态化的海洋经济活动存在,也就为海洋权益的保障做好了铺垫。中国是个海洋大国。宏观上来看,中国海域辽阔,原油、散货等商品的运输借助繁忙的海上航路;从微观上来看,老百姓的餐桌早已离不开海洋。发展中国家的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为188千克,发达国家为268千克,而中国人的人均消费量为379千克。这个几乎超出了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平均数乘以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之后,我们会发现,中国人消费了世界上将近四分之一的水产品。既然我们的吃穿住用早已和海洋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那么发展水陆两栖飞机以及其他与海洋活动息息相关的船舶和飞行器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然而,就在迈向蓝水的海空力量刚刚执行了一些护航、救援任务的时候,噪声就出现了。这正好应了巴尔扎克的那段话:“你不久就可以知道那些庸俗的人对天才所发动的可怕的、无休止的战争。如果你集中优势兵力来对付这些侏儒,你的最好的朋友便要叫嚷,说你想鲸吞一切,说你有意横行霸道,压制别人。总之,你的优点都会变成缺点,你的缺点变成罪恶,而你的德行都成了犯罪。”文章写得好,会有谣诼;飞机造出来,颇受猜忌;大船将下水,恐起波澜。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美好的事物诞生所必经的阵痛吧。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已经做好了再次拥抱海洋的准备,因为海洋里不仅有海鲜,有资源,还有无限美好的梦想。(选自航空知识2016年10月刊)(1)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一说为何“相对于陆地来说,海洋往往能够给予飞行器一种更加包容的胸怀”。 (2)请说一说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段划线词“早期的”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根据文章内容,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第一个临海发射场海南文昌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长征”7号运载火箭,而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下线担负起重要任务以及今后可堪大任的“蛟龙”和正在北极奋进的“雪龙”都说明我们与海洋之间的关系很亲密。B . 我们的生活与海洋密切相关,因此,理所应当发展水陆两栖飞机以及其他与海洋活动息息相关的船舶和飞行器,并且发展得很顺利。C . “海上丝绸之路”充分说明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积极寻求海上发展的道路。D . 第段中引用学者章骞的话说明常态化的海洋经济活动的存在,为海洋权益的保障做好了铺垫。8. (1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IntellectualResponsibili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第一是要有自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饱爱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由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 . 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B . 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C . 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D . 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坚持真理时不惧牺牲,是出于对知识的责任感。E . 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A . 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指挥物质生活”,同样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B . 从艰苦困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C . 某科学家 经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划时代的科学真理,虽然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但他同样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D . 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 先哲的伟大遗留,这样的人就配称作知识分子。(3)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4)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5-1、5-2、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8分)6-1、6-2、6-3、6-4、6-5、6-6、6-7、6-8、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7-1、7-2、7-3、7-4、8-1、8-2、8-3、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