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21778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6 开国大典 主备人:韦斌苓 时间:2011年9月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耸、渠、钮、枳、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枳、融、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断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点句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向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通过分析比较,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 (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 (1)教师适时引导 (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很多。)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 理解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看书上插图:这是董希文的著名红色经典油画开国大典,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诞生了的生动而宏大的场面。 指导朗读: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 自己读、朗读、齐读 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理解2“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理解3“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理解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想象描绘的画面,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4体会写作方法: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二、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三、总结全文四、小练笔: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教学反思 :执教开国大典一课后,我反复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自己有了可贵的进步,也留下了些许遗憾。结合香港友谊学校的领导、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老师点评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整节课,我时时留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的教态,语言都比较得体,学生在相对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和谐课堂”。执教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较明确。在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概括出开国大典的几个场面,然后直奔重点,学习“典礼”这一部分。既整体把握,也紧扣重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中,我结合预设的学习目标,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7*望大陆主备人: 韦斌苓 时间:2011年9月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2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认识诗人。简介诗人生平及写作本诗的背景。 二、学习诗歌 1自学生字。注意字的音和形。 “兮”“殇”都是一声;“殇”Shang,翘舌音。 2自己读课文,注意把诗读正确、流利,了解每一小节诗的大意。 3体会诗歌感情。 (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 (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3)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节。 (4)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 指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山之上,国有殇” (体会诗人愿以身许国的情怀。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指导朗读 三、引导学生阅读“学习链接” 体会诗人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体会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乡亲人相见的痛楚。 四、指导朗读、背诵 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首诗 朗读后试着背一背。 五、布置作业 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教学反思:望大陆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作,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念家乡、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情怀,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在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质疑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我让学生质疑和评价他人的读书情况。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引导。 8 明天更辉煌主备人: 韦斌苓 时间:2011年9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读“缀、汁、荆、棘”4个生字;会写7个,掌握“骨肉分离、自强不息”等词。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诗句领悟文章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会诗,背诵第三小节。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表达出的香港回归给作者和全国人民带来的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相关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吗?谈话: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徐徐上升,香港终于回归了!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人们以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其中一首诗歌,它就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题目是“明天更辉煌”(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句子读得通顺,在文中的逗号、分号、句号及顿号处有恰当的停顿。且还要多读几次。2说说第一节诗主要讲什么。3根据要求自学。三、集体反馈,学习课文1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2结合上下文理解“耻辱”“荆棘”。3概括每小节的意思。(第一小节:忆往昔,盼归航;第二小节:寻发展,血脉连;第三小节:绘航向,望未来)四、指导学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香港回归是民族的一件大事,让无数人兴奋与自豪。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二、精读,体会(一)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感受最深的部分。2反复朗读: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企盼着你的归航。3指导学生读出被迫离开时的悲愤与日夜思念。(二)学习第二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感受最深的部分。2反复朗读:不管你离开多少岁月,母亲的血在你身上流淌和力量(香港的繁荣离不开母亲大陆的支持)(三)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感受最深的部分。2反复朗读:有亿万炎黄子孙,有一们伟人永志不忘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了祖国的统一)3练习背诵第三小节。三、拓展出示香港近年来的成绩。及有关香港的赞美诗。教学反思:明天更辉煌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一首赞歌,全诗充溢着为香港回归祖国而无比兴奋、鼓舞的浓浓深情,字里行间无不 着作者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结合本单元的主题-爱我中华,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不管香港被分割多久,它都是祖国母亲的一部分,香港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祖国的帮助,是全国人民对香港的关心和爱护,才使香港有了今日的辉煌。9 山海关主备人: 韦斌苓 时间:2011年9月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巍然耸立、蜿蜒、无垠、碧波万顷、盔甲、捍卫”等词语。2.懂得作者按“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采和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整体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录山海关的局部行文思路。3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这个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怀。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去过万里长城的山海关吗?“天下第一关”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建于公元1381年,这里依山傍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古城的东城门,又名“镇东楼”,箭楼格式,城高台宽,与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在长城之上一字摆开,形成五虎镇东之势,充分展示了山海关这座古代军事要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伟气势。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俊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整篇课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3.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三、检查生字,理清条理1.指明读生字,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认读情况。2.教师强调字音、字形。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巍然:本课形容山海关高大雄伟的样子。蜿蜒:本课指长城弯弯曲曲的延伸。思慕:思念(自己敬仰的人)。捍卫:保卫。扰攘:骚乱,纷乱。广袤无垠:土地的面积没有边际。4.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总起:赞叹山海关。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采以及山海关的动人历史。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歌颂山海关。 5.整篇课文中,第3、4、5三个自然段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第6、7、8、9四个自然段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俊青写的课文山海关。我们了解了课文按照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采和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行文思路贯穿全篇。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导入:万里长城是世界的奇迹,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由天下第一关之称。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著名作家峻青去认识那享有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二、初读全文,整体把握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山海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读课文后的整体印象)(威武的雄关、天下第一关、天下第一关、独一无二)三、细读,感悟理解过渡:为什么说上海关是一座威武的雄关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1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看看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海关是一座威武的雄关,在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做上批注。2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抓重点的句子:“巍然耸立于白云之间、高耸云天、气势磅礴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体会山海关的雄伟壮观。“北面是燕山山脉,重重叠叠,万里长城连绵起伏;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山海关,耸立于万里长城的脖颈上,进出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的确是名不虚传的天下第一关”。通过“脖颈”“咽喉”这两个词让学生感觉山海关险要的地理位置。3结合学生发言指导有感情朗读过渡:这样威武的雄关,当作者站在这雄关上心情又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6、7自然段。(精神振奋、心胸开阔慷慨悲壮、涌遍全身)4站在这雄关上作者想到了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5师生接轮读。(师读:我真想 我又想 我还想)6这句话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7作者又联想到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指导有感情朗读。过渡:山海关不仅雄伟险要,还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课文8、9自然段。9默读课文的8、9自然段,看看山海关在历史上又起什么作用?(找出相应的句子感受、体会)。“这高耸入云的坚固的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撒上过我们英雄祖先的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有埋葬过入侵着的累累白骨?”10把上面两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作者在这里为什么用反问句呢?如果改为陈述句行不行,为什么?(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加表现了山海关在历史上的重要作) (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谁来谈谈自己读了这句话后的体会?11作者赞颂的仅仅是像山海关一样的英雄吗?从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到什么?12指导朗读过渡:山海关在历史上有如此的重要作用,那么现在又有什么作用呢?学习课文的10自然段13齐读课文10自然段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各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总结全文1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感情朗读全文,背诵(35自然段)五、拓展延伸同学们,假如有一天你也站在山海关面前,你面对山海关最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发挥,把想要说的写下来)教学反思:完成山海关的教学后,我有一种“下岗”的感觉: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我讲到“假如有一天你也站在山海关面前,你面对山海关最想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此刻,课堂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大胆阐述。这不证明了课标指出的“课文课程丰富的人 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此时老师再多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10* 太阳与士兵 主备人: 韦斌苓 时间:2011年9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之情。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3对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读后练习,用书信的形式写出读后感。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之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导读。谈话:生活中,有各种对话儿子与母亲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可是,你听过这样的对话吗?板书:太阳与士兵二、初读对话。以个体自读为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一共有多少次对话。三、再读对话,一边读,一边想:每次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东方一哨”士兵怎样的形象?1读第一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清晨高唱上岗,在太阳照耀下升旗的情景。2读第二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凉的小哨所上建起升旗场的情景。3读第三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年复一年在冰天雪地迎风站哨的情景。四、巩固练习。1注意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想想这样写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北国的松,江南的竹,中原的月季,陕北的向日葵每一料种子都带着战士的馨香在这里落户。我们要将我们全部的光和热,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您伟大的祖国!2为课文插图配一首小诗,题目是太阳与士兵。3给“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倾吐你心中想说的话。 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太阳与士兵这篇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下课时学生都说这节课怎么这么短呀? 看到学生们的这种反应,我非常高兴,我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 ,你们感到时间短,说明你已经爱上了我的语文课了,希望你们以后能更喜欢哦.这堂课我让学生两个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读太阳和士兵的某一次对话 ,并讨论这次对话的内容和体会到什么思想感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朗读很有感情,讨论也很激烈 。最后,我让学生谈谈你想对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战士说什么时,学生更是兴奋,都举起了小手,就像雨后的春笋 . 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的快乐幸福,我也感到了从所未有的满足。 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7奴隶英雄主备人: 韦斌苓 时间:2011年11月教学目标: 1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勇武机智、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初读课文,引导发现课文特点。1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奴隶英雄。这篇课文和以前读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自己去发现。2 出声地读课文。注意正音,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3 汇报自己的发现。老师说明剧本的特点,指导读剧本的方法。剧本,与平常所见的文章表达形式不同:一般在开头,先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剧中人物和布景等,然后写人物对话。故事中情节的发展变化,人物的动作、感情、语气等,一般都在括号里用小字注明。用这些不同的表达形式共同表现剧本的内容,所以在阅读剧本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家印的人物对话,应该把开头的说明、人物的对话和括号里的小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展开想象,边读边在头脑里演戏、看戏。二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1 用老师指导方法读课文,想一想,什么是奴隶,奴隶的生活命运怎样?他们为什么起义?谁是奴隶英雄?他哪些地方值得你佩服?2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斯巴达克与众奴隶对话和起义的部分,读出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控诉,读出斯巴达克的英雄气概。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剧中的情景。1 指导分角色试读。注意读出剧情和人物的思想感情。2 分角色排练,准备表演。10至15人自愿结组,群策群力研究读好。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踊跃参加表演,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先是初读课文,引导发现课文特点;再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这一方面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方法读课文,想一想:什么是奴隶,奴隶们的生活、命运怎么样?他们为什么起义?谁是奴隶英雄?他哪些地方值得你佩服?让同桌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相继点拨。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斯巴达克与众奴隶的对话和起义部分。读出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控诉,读出斯巴达克的英雄气概。最后让学生进行表演,表演后相互评议。这样教学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