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长需要知道的内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20342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家长需要知道的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生家长需要知道的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生家长需要知道的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家长需要知道的内容交往篇与老师沟通要讲技巧孩子上学期间,老师和家长是他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家长一定要把握和老师的配合,共同搞好孩子的学习。 女儿在幼儿园、小学、初中时,我和老师们的互动挺多,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女儿小学阶段,我还是她班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女儿上了高中以后,如何跟老师沟通,却着实让我纠结了一阵子。上高中后,学校总是在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重在分析整个年级和班级的考试情况,让家长明白孩子的位置,思考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学习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学校照例开了家长会。成绩条发到我手里,我有些傻眼,女儿在年级排第256名,而年级总人数500多人,其中还有将近100人是中考成绩比较差,交了高价的择校费进来的。这样推算的话,她的成绩在中游,如果不算那100多人,那就是下游了。再仔细看各科成绩,她的数学排在年级第454名,在班里就是倒数了。我知道,女儿的数学从初中以来就一直是弱科。虽然她初三的时候为她请了家教,她也一直花最大的工夫在数学上,但收效并不理想。女儿的数学成绩一直不能提高,就是因为我们在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贸然给她报了奥数班,严重伤害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中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家教的帮助下,她的中考数学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一上高中,数学的难度大大提高,她就招架不住了,第一次就考了个倒数。我心里有些急,家长会一结束就去办公室找数学老师,想问问他女儿的数学该怎么办。当时也有几个家长围在老师那里,当我说出女儿姓名的时候,老师说:你女儿得努力啊,她这成绩实在是太差了!然后他对旁边的一个家长说:你家的那个没有问题。然后眼睛朝我这边看着说:她家女儿,压根就跟不上,要是再不想办法,就彻底完了。当时,因为家长太多,我跟老师也没有说上几句话。然而,老师短短的两句话,立马让我觉得脸上火烧火燎,心里乱糟糟的。回家的路上,我就在琢磨数学老师的话,他所谓的彻底完了的意思无非就是说照这样下去,将来女儿连大学都考不上。再一想,老师的话虽然直白了一些,却是事实,女儿的数学成绩确实让我担心。我更加忧心的是回家后如何跟女儿谈她数学的问题,我明白肯定不能把老师的原话告诉她,我要做的是既让她明白现实又不打击她的自尊心,还要能激发她的自信心。晚饭桌上,我告诉女儿我去找了她的数学老师,她的神色立刻黯淡下来,我一下就知道她已经在为数学着急了。我跟她说,数学老师说了,数学其实是挺好学的一门课,她学得不好,是因为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窍门而已。我告诉她老师建议我们找一个家教,再好好针对性地补一补,数学一定会好起来的。女儿虽然没有十足的信心,还是答应找一个老师。非常庆幸,后来我们找的一个老师,课讲得很好,女儿一直跟他学到高三,数学成绩也慢慢赶上了,并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一个高中生的家长,有时挺矛盾的。如果不跟老师交流,又觉得应该让老师关注到孩子。做过老师的我知道,一般老师都喜欢好学生,对中下游的学生爱莫能助,并不是他们无心,而是他们带班都很忙,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兼顾到。女儿高一时候的成绩排名就属于老师关注不到的那一类。所以我知道必须让老师注意到她,让他们有意识地在教学中照顾到她。但是找老师沟通,有时候又很受打击。老师们总是盯着缺点,你去找他,他就说孩子这里不行那里也不行。原本自己觉得孩子还挺好的,这一问反而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在一般家长的心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最具权威性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被老师的话暗示,认为自己的孩子百般不是。找老师沟通是有学问的,而且要讲究技巧。高中三年,女儿从中下游进步到中游,再从中游进步到上游,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每一个阶段,就她的学习情况,我都和老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而且得益于这些沟通。对于如何去找老师沟通,我这里有些心得,跟大家分享。第一,单独打电话或者单独找老师面谈。那次家长会后,我找老师,再也不在家长会前后人多的时候了。一是因为女儿的学习成绩并不好,老师当众赤裸裸的表述让我有时候脸上挂不住;二是因为人太多,并不能深入就女儿个性化的问题跟老师交换意见。第二,找老师,一个学期一两次即可。之所以这么少,我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体谅老师。知道中学老师的辛苦,明白他们平时的时间都很紧张。家长频繁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很可能打乱老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学里老师的课排得都很满,通常一个主科的老师都会带两个班,一个星期十多节课,课余要批改作业,班主任还要做学生工作。每天都要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因此,我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找老师的。二是我觉得孩子大了,许多事情应该自己找老师沟通解决,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学习上的事情我都鼓励女儿自己找老师。三是我非常信任老师。每次去开家长会,几乎每个老师都在强调,让孩子有空就去找他们答疑。其实,家长找老师无非是想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的,既然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都那么上心,家长也就没有必要那么紧追不舍了。四是凡事不在多而在有效,跟老师沟通的时候,争取一次就把问题解决。第三,不见得每个老师都去找。女儿高中三年,我从内心感谢每一个老师,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找过。我觉得孩子哪门功课存在问题,才去找该科老师交流一下,跟老师商量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而那些孩子已经学得很好的科目,就没有必要再去给老师添麻烦了。我就从来没有单独找女儿的地理老师和历史老师聊过,因为女儿的地理和历史学得都很好,而且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我相信她只要跟着老师走,认真学,一定没有问题,所以就没有再问过老师她这两科的问题。第四,去找老师前,先想好要说的话。我每次跟老师交流之前,自己都先在心里备备课,想好了自己要说的话。老师每天管那么多孩子,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总是在跟老师打电话前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顺一遍,甚至在一个纸条上写好要问的问题,既不浪费时间又不会漏掉关键东西。第五,跟老师说话要言简意赅,不要长篇大论。有时候开完家长会,不少家长都想好不容易见到老师了,想跟老师聊聊孩子。可有的家长总是缠着老师滔滔不绝说个没完,还说不到重点。一次,就有一个家长跟老师说了半天,老师问:您想要我做什么呢?既耽误了老师和大家的时间,到最后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说实在话,每个班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所有问题,家长跟老师交流,一方面是引起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另外一个方面要把问题聚焦在学习上,这样才会有效果。第六,跟老师沟通切忌指导老师的教学。的家长很有想法,跟老师聊天的时候,总是给老师的教学提许多具体的建议,要求老师怎么上课,这无疑是在干涉老师的教学活动。教学有教学大纲,而且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多年形成的方法。家长对老师在教学上提建议,有时候老师为了照顾家长的面子,都友好地表示接受,可实际上大多数老师是抵触的,觉得家长的手伸得太长。自然大多数老师是好的,不会因此而对孩子有不好的印象,但也不排除有的老师素质较差,会把对家长的坏印象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一般来说,我们找老师都是为了解决孩子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目的是要很好地落实到孩子身上。如果高一的那次家长会后,我不对老师的话进行一番演绎,女儿肯定会非常沮丧,她对数学的兴趣也会再次减少,那后果我真不敢想象。女儿高一的时候,我有一次看到她的语文老师,就问了问她语文学习的情况。老师说女儿看上去挺轻松的,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下工夫。回家以后,我跟女儿说:你们语文老师真逗。女儿问我怎么逗了,我就说:她说她太喜欢你了,看你每天笑眯眯的,特别可爱!女儿就问:老师没有说我的学习啊!我说:她说你作文写得很好,总是有声有色的,高三的时候把老师讲的技巧一掌握,肯定拿高分。女儿说:哦,那我得好好学语文了,要不就辜负老师了。后来女儿对语文老师的感觉一直不错,语文也学得挺好,我想跟我配合老师做她的工作不无关系。可见,跟老师交流以后如何跟孩子反馈老师的信息,也非常关键。孩子上学期间,老师和家长是他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家长一定要把握和老师的配合,共同搞好孩子的学习。心理篇爸妈的拥抱很受用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孩子,因为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等压力,情绪会经常反复无常。家长想办法缓解孩子的压力或者疏导孩子的情绪,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好园丁,不断“浇水”、“施肥”,对孩子顺利度过高中阶段帮助非常大。高中时期的孩子,生理、心理都处于快速成长期,本身就充满了矛盾,需要尽情地释放,再加上升学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就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支持。我学心理学的时候,一位老师说:“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女儿早恋,就让她的爸爸多抱抱她。”这位老师研究青少年问题多年,他说他对多位“早恋”的中学生进行过调查,当问及为什么要恋爱的时候,90%的少女都会说,是因为迷恋异性温暖的怀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家长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很少像孩子小时候那样亲近了。对于孩子来说,生理上的快速成长使他们已经有了成人感,然而在心理上他们却还处于半成熟的状态,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的时候,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个时候,家长的一个拥抱有的时候比语言的力量大得多,因为真诚的拥抱可以传递发自心底的爱和力量。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女儿刚上高二,而且刚刚经历了一场失恋的痛苦。我回想了我先生和女儿间的情况。女儿小时候,我先生非常疼爱她,她也很依恋爸爸,他俩经常打打闹闹。随着女儿长大,我先生跟女儿的身体接触就越来越少了,再也不像女儿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把女儿抱起来转圈了,女儿也很少动不动就腻在爸爸怀里了。当时我觉得很正常,认为女儿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不再跟爸爸那么黏是应该的。回家后,我和我先生讲了专家的话,跟他探讨女儿谈恋爱是不是跟他和女儿的疏离有关系,并让他以后保持和女儿的亲近。他将信将疑,但表示可以试一试。一天,女儿放学回家,我先生跑过去对女儿说:“来,宝贝,让爸爸抱抱你,看看还能抱得动吗?”女儿竟然乖乖地笑着让爸爸抱着她转了两圈,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以后,我先生和女儿一起出门的时候,会搂着女儿的腰或者把手搭在她的肩上,在家有时也会亲亲女儿的脸蛋。后来,女儿和爸爸一起走路爱挽着爸爸的胳膊,要是一家三口出去,她就会一边挽着爸爸,一边挽着妈妈。我在书里看到,这样温馨的亲子关系,会对孩子将来与人交往,尤其是与异性交往有非常大的帮助。仔细想想也是,在我的记忆里,我和父亲从来都没有过肢体接触,这使得我到现在和男性交往的时候都非常不自在,不仅是亲密关系,就连正常的交往也会有尴尬的感觉。因为和爸爸的关系进行了调整,女儿在后面的两年高中生活中,虽然也有和她走得很近的男生,但都是正常的同学交往,没有发生高一那样的恋爱故事。不得不说,做家长的也要学习,而且要不断地学习。我自诩是个学习型家长,却也总是在不同的阶段遇到措手不及的问题。不过只要肯虚心学习,就会多一些理智,少一些迷茫。我参加过一个“走进青春期亲子关系工作坊”的课程,来自加拿大的指导老师也专门提到了家长和孩子亲密接触的重要性。她说家长和孩子经常有肢体上的亲密接触,可以避免孩子出现许多问题,包括过早地恋爱、迷恋电子游戏等。一天下课的时候,她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就是回家后试一试拥抱孩子、抚摸孩子或者亲亲孩子,看看孩子的反应,让大家第二天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多数家长跟我家以前一样,也是因为孩子长大,就很少再和孩子亲密接触。带着这个作业,大家回家都做了实验。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大家各自进行了描述:一位妈妈说,她早晨叫16岁的儿子起床的时候,亲了亲儿子的额头,没想到儿子起床的速度比平时快了许多。还有一位两个儿子的妈妈说她回家抱了大儿子,小儿子便嚷着也要妈妈也抱他。大家都觉得非常神奇,表示能感觉到孩子们对父母的亲密接触是渴望的,而且感觉非常好。一位爸爸谈到女儿的时候,竟然哭了,他说他多少年都没有这么跟女儿亲近过了,他自己就能感觉到那份温暖,相信女儿也一样。这位爸爸是因为女儿变成了“问题少女”,才夫妻双双走进工作坊学习的。联想我们自己,平日里夫妻间的一个拥抱或者一个亲吻,就会让我们心情大好或者尽释前嫌,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家人的一个拥抱也会让我们觉得获得了精神上的支持。高中时期的孩子,生理、心理都处于快速成长期,本身就充满了矛盾,需要尽情地释放,再加上升学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就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支持。既然拥抱的力量那么神奇,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何不多给予孩子一些呢?心理篇尊重 亲子和谐的前提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孩子,因为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等压力,情绪会经常反复无常。家长想办法缓解孩子的压力或者疏导孩子的情绪,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好园丁,不断“浇水”、“施肥”,对孩子顺利度过高中阶段帮助非常大。家长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平等地对待,这样才能促成亲子关系的和谐,也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独立见解且富有自我价值的人。女儿是个蕙质兰心的孩子。在她的房间里经常能够发现可爱的小东西,尤其是那些小本子。没事的时候,我爱翻看她的那些摘抄本、随笔本等,欣赏本子里印的精美的图画的同时,也被优美的文字和语句所感动。这于我,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一天,我在收拾女儿房间的时候,发现桌上又多了一个精致的小本子,随手翻开,只见扉页上赫然写着“家长自重”四个大字,后面还跟着三个大大的反复描过的感叹号,于是我赶紧把本子合上,从此再也不敢动这个小本子了。随即,我明白了女儿的这个小本子里藏着秘密,而且这些秘密不希望被我们了解。女儿没有把小本子藏起来,说明她是信任我们的,然而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才写了几个字特别做了提醒。当时,我在心里一笑:小孩就是小孩,仅凭几个字就能挡住家长的偷看?不过,我还是忍住了,始终没有打开那个小本子。小本子里到底是什么样的秘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尊重孩子的隐私是个老话题了,但却鲜有家长能够真正做到。作为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我非常注意孩子教育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并努力践行着。第一次面对女儿的秘密,我心里还是犹豫了一下,不过马上就理智了,女儿拥有了自己的隐私,说明她真的长大了。话说回来,家长只要用心,孩子有没有小秘密,是能够感觉到的,而且,如果家长和孩子关系好的话,孩子终有一天会把他的秘密告诉家长的。因此,家长大可不必“偷偷摸摸”地去了解孩子,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和孩子搞好关系上,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信任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一点上,我先生也做得非常好。有一段时间,他每周末都在北大听课,女儿在北大上自习。一次中午,他和几个同学吃饭的时候,远远看见女儿和一个男孩在一起。他当时觉得挺生气的,认为女儿在谈恋爱,但是他很理智,并没有打扰女儿,怕她尴尬。可是心里却很犯嘀咕,一回家就跟我说了这事。我们讨论后达成一致,由我出面跟女儿谈交友的问题,但坚决不提他在北大看到的一幕。后来,女儿在一次聊天时告诉我们,她平时跟几个同学一起在北大上自习,有个男生有北大学生食堂的饭卡,她就把钱给了那个男生,也用他的饭卡在食堂吃饭。这么一说我们就明白了,其实许多时候,女儿是和好几个同学一起去北大上自习且一起吃饭,我先生看见女儿的那次,正好就他们两个去吃饭了而已。多亏我先生当时的理智,也多亏我们没有小题大做,这件事情就这么平平稳稳的过去了。如果我们不问青红皂白地质问女儿是不是谈恋爱了,那女儿的心里该多么难过,后果会是多么难堪,真的不敢想象。现在的中学里,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正常,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单独在一起不见得就是谈恋爱。再说,就算真的恋爱了,我们也不能采取极端的手段,也得“和风细雨”,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有一次女儿告诉我,她的一个好朋友跟她说自己特别想离家出走。我问为什么,女儿说她朋友的家长怀疑她谈恋爱,就掐断了家里的网络,没收了她的手机,节假日也不允许她出门找同学玩。这个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都是女孩的家长,担心谈恋爱影响学习,担心女孩谈恋爱“吃亏”,这都正常。但是在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上,却值得商榷。如果事情并不是家长所想的那样,而家长硬生生地把一切和外界联系的通道都堵上,这是非常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没准会“弄假成真”;如果真如家长想象的那样,比较理智的办法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要把家长的看法告诉孩子,并告诉孩子恋爱是个严肃的事情,要把握好界限和分寸。我一直觉得,女儿总能时不时地把她的心里话跟我说一说,跟我们平日对她的尊重有很大的关系。从女儿一上小学开始,家里凡是有关她的决定,我们都会跟她商量,她同意了才会进行。有一段时间,我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电子琴、钢琴,也特别想让她学一种乐器。商量了好几次,她都坚决不同意,我们便尊重了她的选择,没有逼她。等她上了高中,看到周围好多同学都多才多艺,非常羡慕,表示上大学后有机会一定补上这一课。但因为她明白小时候是自己选择不学的,所以从来没有埋怨过我们。我们知道,许多家庭都会定一些规矩让孩子遵守,可为什么有的家里的孩子就愿意遵守十分规矩,而有的家里规矩虽然很多,却很少能执行,或者“屡战屡败”,规矩时时有,犯规也时时有?其实这取决于规矩是亲子之间商量后制定的还是家长一相情愿制定的,而往往前者的效果好,后者的效果很差。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家长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平等地理解、尊重、信任孩子,孩子也会理解和尊重家长的行为和言语,而这互相尊重的结果就是亲子关系的和谐,同时,孩子才能长成一个有独立见解且富有自我价值的人。学习篇父母在家里少谈学习每个孩子都在学习,效果有时却截然不同,关键在于孩子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是如何学习的,孩子是不是自主学习和享受学习。高中阶段,大多数家长已经不能具体指导孩子的功课了,却依然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站出来,只不过家长的角色应该由原来的教导者、指引者变为服务者、助手。课本知识、考试内容有老师来教导,生活中的各种学问,则需要家长日积月累地教会孩子。孩子回到家,多跟孩子谈谈发生在校园外的事,谈谈生活琐事,谈谈做人的道理,既是对学校教育的最好配合,也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放学后经常会有小朋友到我家和女儿一起玩。一个周五的下午,几个小家伙又来我家玩了。他们离开的时候,我正好在厨房里,就听一个小女孩说:“我真羡慕李若辰啊!”另一个小男孩说:“是啊!”我知道他们说的“羡慕”是什么。那个时候,班里的小朋友一到周末都像赶场一样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唯有我女儿只在周六学一个小时的芭蕾,其余时间就跟着我们去郊游或者到科技馆、博物馆等地方玩。女儿从小到大,我们都坚持让她在课余时间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就不再管“学习”。等女儿上了高中,我们给她请了家教,也让她上课外辅导班,但总是尽量把课集中在周六或者周日,然后空出一天的时间,一家人在一起,或者做家务,或者游玩。目的是让孩子一周有一天彻底放松的时间,为下一周的高强度学习做准备。跟小学和初中比起来,高中孩子的学习时间要多出许多。我算了一算,女儿早晨7点15分开始早自习,到下午5点放学,晚上还要在家里花两三个小时完成家庭作业,每天学习的时间都要十几个小时。到了高三,她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上自习到晚8点半,回到家就9点多了。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作为经历过高中学习和高考的过来人,我们深知高中三年学习的“苦”。于是,我和我先生约定,在家里少跟孩子谈学习的事情。我认为“学习”在学校里或在老师的教导下完成,就已经足够。谁不明白高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取得好的高考成绩,进一所好的大学?孩子们听完课以后,就反复做枯燥的习题,这个过程没有任何趣味可言,而且非常耗费脑力和体力。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家长应该把“学习”的那个钮关掉,让他换一换脑筋。女儿回到家,她爸爸会和她讨论国际、国内的大事,他们经常会因为对一件事情的观点不一致争得面红耳赤;我会和她探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大到最近老家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哪个姐姐新谈了男朋友,小到我买了个新发卡,也会告诉她,拿给她欣赏。我们一家会为某个笑话一起放声大笑,我们会一起看一篇好文章,我们会一起做游戏。我发现,在这样的气氛下,孩子才会彻底放松,精神也会变得愉悦。女儿在家里的时间,我们会安排一些事情提高她的生活技能,比如让她帮我做做饭、洗洗衣服;也会鼓励她找朋友聊聊天,和同学一起出去锻炼身体,或者去看电影等。因为我们在家很少谈学习,不强迫女儿学习,她在学校里总是能集中精力,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我想许多家庭都有类似这样的情形:本来孩子兴高采烈地跟爸爸妈妈聊着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情,妈妈突然来一句“今天的作业多吗”,或者“今天语文讲到哪里了”,孩子的情绪立刻跌到低谷,随即噘起嘴,再也无话可说。反应强烈的孩子会很不耐烦地回击:“每天就知道学习学习,还有没有别的事情了!”或者“烦不烦啊,又说学习了!”孩子每天从早学到晚,跟你聊天只是想放松一下,说完这段他就又会去写作业,你不合时宜的打断,而且是用他“深恶痛绝”的事情来打断他,很容易造成他的抵触情绪,许多家长所说的“叛逆”便也由此产生。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愿意跟家长交流,亲子关系也就出现了问题。其实,高中孩子不愿意听父母对自己的学习评头论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家长已经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功课辅导方面,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已经失去了权威的地位。况且,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能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不需要你去提醒。你的干涉会让他认为你不信任他,怀疑他的能力,所以你的一句话才会引起那么大的震动。一个人将来要在社会上“闯”,靠的并不是你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你的性情如何,以及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的高低,而所有的这些只能在学习之外得到锻炼。生活处处皆学问。孩子的人生路很长,而且离开学校的日子才是他人生的主要历程。课本知识、考试内容有老师来教导,生活中的各种学问,则需要家长日积月累地教会孩子。因此,孩子回到家,跟孩子谈谈发生在校园外的事,谈谈生活琐事,谈谈做人的道理,既是对学校教育的最好配合,也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高三学生要调整心态 树立信心冲出迷茫我有被抛弃的感觉?问:最近我总有一种孤独感,觉得很难受、很抑郁。在我们那桌,一点都没有说话的氛围,而周围的同学也都各成一堆,大家彼此间都不怎么靠近,我觉得自己都快窒息了,感觉在班里没有哪个人能真正了解我,夸张点说,我好像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答:只要是考生,就能体会到高考的压力,不仅要应付紧张的课业、高强度的复习,你身边的同学也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大家都有“各自为政”现象,只顾着自己的复习进度,对周围变化漠不关心,同学间的交流也少了。很多同学都会在复习阶段变得烦躁不安,又苦于无法倾述而觉得压抑、苦闷,还有的同学因为缺少互动、交流而觉得孤独。如果可以的话,你不防抽出片刻尝试做一些自己想做的或是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运动、听音乐、和信任的师长、家人聊聊天,对于释放压力缓解情绪很有帮助。我觉得上天不公平?问:我觉得上天好不公平,我付出那么多也没回报,别人好像不用付出,成绩也很好。从上高三起我就很努力很用心地去读书,上课的时候不敢开小差,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不敢落下,每天都是十二点过了才睡觉。可是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了,上天还没有回报我?看班上有的同学,作业不做上课经常打瞌睡甚至还不来上课,期中考的成绩还是很好,想想真的很认人沮丧!答:面对高考,大家都可能出现信心不足的情况,你觉得别的同学复习得比你好,别的同学说不定认为你复习得比他好。尤其眼下期中考刚过,这是进入高三以来第一次大考,大家都想通过成绩来证明自己、彼此优劣,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越发普遍了。实际上,你要想清楚,高考是竞争没错,但竞争的对手并不局限于班上的同学。所以,在复习时,不用去和别人比较复习进度、成绩高低,也没有必要拿别人的标准当成自己的标准。要相信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最了解,关键要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自己究竟做到了多少,和前一次相比自己这次有没有进步。 我怀疑自己越来越笨?问:我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越来越笨了?复习的时候不懂的地方我就问,问同学问老师,请教了那么多人,好不容易老师上课讲的我都能听懂了,作业也没问题了,但期中考试后,我感觉自己还是不懂,题目还是不会做。我在想,是不是上帝在睡觉所以没让我开窍?答:很多学习很刻苦的学生都很苦恼这个问题:为什么课堂听懂了,考起试来还是一窍不通?这里的诀窍就是你不懂得灵活运用,老师课堂上讲的只是教会你使用工具的方法,课后你还要懂得掌握工具做出一个新产品,所以只懂得听,不懂得用,就很容易在考试中一败涂地。期中考的成绩只能是你前一阶段的复习成果,这时候该做的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借此机会找出自己的薄弱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不知道有没必要坚持?问:高四了,面对似曾相识的学科、周而复始的学习,一切都是曾经的重复,可我却觉得自己的学习状态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学习成绩也没有达到我期望中的水平。我不知道当初做出“复读”的决定对不对,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必要坚持下去。答:这两年,高分复读很普遍,很多复读生的底子不错,成绩也不错。这也造成不少复读生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学习实力,认为只要我复读了我一定会如何如何。结果等到考试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后,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复读决定。其实,作为复读生,你也是普通的高考学生,你有优势,一样也有不足。在学习上,有你会的也有你不懂的,考试同样有发挥正常也有发挥失常。所以,你不是特殊的,过去曾经在高中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现在依然可能在复读的时候出现。关键是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就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要涉及到其他与之无关的事情上。建议:高三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在平常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中的学生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是比较轻松的两个学期,这是因为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一方面需要适应老师,另一方面需要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还有一方面需要在同学面前建立威信,所以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比较紧张的;到了高二下学期,随着高三的临近以及学校和各科老师的宣传,不少同学开始注重学习和开始排名了,在这种氛围的促动之下,每个学生逐渐由轻松向不断给自己加压的方向发展,进入高三之后,所有的同学都进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备考的状态,你追我赶,争时间抢进度,于是不少同学感到了竞争的激烈,压力的增大,心情也随之紧张了起来。 这个时候家长首先需要的是明确高三考试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讲,高三考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然后通过自我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找出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的方法,进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之中更好的加以运用,以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对于学生来讲,高三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看看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扎实,那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做题是否符合规范等等),然后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以求在高考考场上最大可能的减少失误;对于家长来讲,高三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孩子找出考试所暴露的问题,比如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课本,预习听课课后复习的方法不正确或不到位,不会科学用脑学习效率不高等等,然后诱导孩子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发现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作为家长来讲对孩子的关注并不在于分数和排名,而在于孩子试卷上所出现的缺漏的引导和指点之上。其次,要认识到家是身心得到修养和调整的地方,对于有高三孩子的家庭来讲这种认识以及相应的行为尤为重要,所以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家庭生活中多聊一些有趣而开心的见闻,少谈或不谈高考相关的话题,生活的方式方法一如往常,家长之间要保持情绪稳定,要创造和谐和睦的关系,使家里充满温馨的心理气氛,以此来感染孩子的情绪。父母之间有什么争议,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论,以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尊重孩子的志向、复习方式和学习应对策略。再次,对于孩子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感觉自己反映也迟钝了,做题、听课都跟不上了的情况,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孩子的性格之上多多注意、发现其优点,不放过每一个优点和每一次进步,多多给予欣赏、肯定、表扬和鼓励,要经常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发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有进步和闪光点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夸奖,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成就感而越来越主动地加强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良性心理暗示更进一步激发孩子向上追求的自信心;当孩子考试结束告诉我们成绩的时候,不要去问排名而是让孩子看看试卷上反映出的是什么问题,同时鼓励孩子去与关系融洽的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切磋讨论、查补缺漏;当孩子情绪波动的时候,要用放松的心绪和口吻来疏导,同时充分利用饭后空余的时间陪孩子到户外走走,一方面通过轻松的聊天舒缓孩子的心绪,另一方面通过呼吸新鲜空气调整大脑疲劳,比如到公园散步、做一些跑步幻觉放松跑步时利用自己的幻觉来达到放松身心目的。找一个绿茵草地、旷野或林荫小道,安详宁静的四周来进行慢跑,在跑的同时想象一股清水流过我们的背,冲过我们的肩膀,使我们的整个身心都沐浴其中;想象我们每落下的一步都踩在柔软蓬松的海滩上,舒适自然;当我们上坡时想象有一双巨大的手在推我们前进,我们承受的是外界的力量,而不是自己用力;跑步时双眼微闭,使自己有一种一直想睁大眼睛的感觉。请注意,跑时别歪道,别低头看脚下的地,让脚自己走路。不要过多地过问孩子的学习或复习情况,过多地督促其实就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给孩子怎家焦虑和烦躁情绪,这个时候鼓励或鞭策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当孩子与你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你要多听少说。不要说哪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你只是带着耳朵听,不要去说什么“不要怕,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只要尽力了就行”等)孩子给你说压力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你的信任,其实他自己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关注和支持。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其实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籍,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你都是妈妈/爸爸的最爱,妈妈/爸爸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在平常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中的学生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是比较轻松的两个学期,这是因为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一方面需要适应老师,另一方面需要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还有一方面需要在同学面前建立威信,所以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比较紧张的;到了高二下学期,随着高三的临近以及学校和各科老师的宣传,不少同学开始注重学习和开始排名了,在这种氛围的促动之下,每个学生逐渐由轻松向不断给自己加压的方向发展,进入高三之后,所有的同学都进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备考的状态,你追我赶,争时间抢进度,于是不少同学感到了竞争的激烈,压力的增大,心情也随之紧张了起来。这个时候家长首先需要的是明确高三考试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讲,高三考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然后通过自我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找出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的方法,进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之中更好的加以运用,以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对于学生来讲,高三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看看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扎实,那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做题是否符合规范等等),然后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以求在高考考场上最大可能的减少失误;对于家长来讲,高三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孩子找出考试所暴露的问题,比如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课本,预习听课课后复习的方法不正确或不到位,不会科学用脑学习效率不高等等,然后诱导孩子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发现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作为家长来讲对孩子的关注并不在于分数和排名,而在于孩子试卷上所出现的缺漏的引导和指点之上。其次,要认识到家是身心得到修养和调整的地方,对于有高三孩子的家庭来讲这种认识以及相应的行为尤为重要,所以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家庭生活中多聊一些有趣而开心的见闻,少谈或不谈高考相关的话题,生活的方式方法一如往常,家长之间要保持情绪稳定,要创造和谐和睦的关系,使家里充满温馨的心理气氛,以此来感染孩子的情绪。父母之间有什么争议,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论,以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尊重孩子的志向、复习方式和学习应对策略。再次,对于孩子“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感觉自己反映也迟钝了,做题、听课都跟不上了”的情况,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孩子的性格之上多多注意、发现其优点,不放过每一个优点和每一次进步,多多给予欣赏、肯定、表扬和鼓励,要经常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发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有进步和闪光点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夸奖,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成就感而越来越主动地加强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良性心理暗示更进一步激发孩子向上追求的自信心;当孩子考试结束告诉我们成绩的时候,不要去问排名而是让孩子看看试卷上反映出的是什么问题,同时鼓励孩子去与关系融洽的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切磋讨论、查补缺漏;当孩子情绪波动的时候,要用放松的心绪和口吻来疏导,同时充分利用饭后空余的时间陪孩子到户外走走,一方面通过轻松的聊天舒缓孩子的心绪,另一方面通过呼吸新鲜空气调整大脑疲劳,比如到公园散步、做一些跑步幻觉放松跑步时利用自己的幻觉来达到放松身心目的。找一个绿茵草地、旷野或林荫小道,安详宁静的四周来进行慢跑,在跑的同时想象一股清水流过我们的背,冲过我们的肩膀,使我们的整个身心都沐浴其中;想象我们每落下的一步都踩在柔软蓬松的海滩上,舒适自然;当我们上坡时想象有一双巨大的手在推我们前进,我们承受的是外界的力量,而不是自己用力;跑步时双眼微闭,使自己有一种一直想睁大眼睛的感觉。请注意,跑时别歪道,别低头看脚下的地,让脚自己走路。最后,不要过多地过问孩子的学习或复习情况,过多地督促其实就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给孩子怎家焦虑和烦躁情绪,这个时候鼓励或鞭策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当孩子与你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你要多听少说。不要说哪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你只是带着耳朵听,不要去说什么“不要怕,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只要尽力了就行”等)孩子给你说压力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你的信任,其实他自己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关注和支持。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其实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籍,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你都是妈妈/爸爸的最爱,妈妈/爸爸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高考家长必读:不同状态考生的应对方法高考快要开考了,许多考生家长比考生还要重视孩子的高考,在这个时期家长更要小心应对孩子的心里问题,介绍不同状态考生的考前安抚。 一、焦虑紧张型这类孩子敏感、自卑,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另外在知识的掌握上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他们,现阶段首要是通过老师的帮助弥补知识漏洞。同时要注意家庭气氛的轻松-不要多问学习情况,不要刻意去强调成绩无所谓之类的话;吃饭时候开开玩笑,讲讲家长里短或社会新闻,如果可能吃饭时打开电视机,边听边吃,适当评论;吃过饭时聊聊天,问问班级有什么好笑的事,带孩子出去散散步;和孩子走在一起时可以拍拍他的头,搂搂他的肩,给他一些积极轻松的暗示。临考前几天,一定不要再做新试卷,而是多看做过的试卷和书。因为新试卷中很可能有些做不上的新题目,这会对其脆弱的心理带来更多的忧虑。而做过的试卷则可以增强信心。不要担心错过新题,其实题型千变万化,但所考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往往是一样的。温故而知新是不错的。晚上睡觉前喝杯热奶。二、骄傲自大型:这类孩子聪明,自信,好胜;但往往容易粗心,考试中总会丢掉不失的分;最后关头喜欢做题目,忽略书本知识点的梳理;而且家长的话听不进。对于他们在最后的时间内一定要回归书本,注意细节。可以采用一定的形式,激发他的好胜心,促使其主动查漏补缺。一)激将法:儿子,今天和我们单位某某在一起讲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说你自己有把握考到第几名,他竟然不信,把我气坏了。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你粗心大意,而且基本功不扎实,如果题目难你很厉害,但如果题目简单,你肯定考不过某某,呵呵,试试会有什么效果?二)专家说:找其他人冒充专家,给孩子分析一下试卷(当然事先说好孩子的主要缺点),然后针对他的缺点提出改进建议。三、精力转移型:由于学习的单调紧张,以及前些时用功过度,有少数同学在最后关头出现松懈,精力开始转移。这当中最常见的是最后关头竟然有早恋的苗头出现;这可要慎重处理。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横加指责。首先说明能够理解,是完全正常的。(现在大学都可以结婚了,高中谈恋爱真是再正常不过了)还可以说说笑话,比如自己当年什么什么的。2、分析利弊关键是现在这个时候太不合适了。分析一下,如果继续下去会如何?成绩下滑,考不上好的学校,爱情可能也没有了。或者你没考上,对方考上了,即使别人不嫌弃自己,时间久了也会自卑。或者两人都没考上,继续爱着,最后即使走到一起了可能生活品质也不如考上更好的学校好吧。举例说明、3、冷处理建议初恋的激情是不可忽视的,何况这个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比较好的处理建议是:冷处理。可以比较轻松的开开玩笑:我也觉得这孩子不错啊,要是以后有这样的媳妇还真挺好。但是如果你考不上大学这份爱情不见得长久。反之如果考上了,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去追求爱情了。如果你怕因为自己努力学习而丢失了这份感情,那就说明它原本就不属于你,不值得你为之付出任何代价。4、提前预防最后关头的学习使人觉得很单调,感情的事很容易发生,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调剂,提前预防。比如有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组织简单的体育活动,或者适当看看电视。家长平时可以抽空到学校来接接孩子,一定要减少男女生单独接触的机会。如一起回家啊,互相补课啊什么的。家长必读:高考考生最不愿听到的十句话2012高考开考在即,对于考生家长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在考场外等候时,帮孩子准备一些不能带进考场的必需品,如雨伞、饮料等。第二,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及时解决堵车、没拿准考证、突发疾病等问题;中午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就餐地点和休息场所;午休的时候及时叫醒他,以免担误考试。第三,就是为孩子营造轻松的考试气氛,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考试期间多和孩子谈论一些与考试无关的话题。第四,则要察言观色注意聆听,及时给孩子鼓励和安慰,这个时候只有鼓励才是最有意义的。 高考第一天结束后,孩子出了考场后往往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一些考生如果感觉不好,常常耿耿于怀,一直会牵挂着前一科考试的某些失误而自责,或会觉得考砸了,影响总分,产生慌乱心理。这样会直接影响接下来其他科目的正常发挥。这时候家长要学会引导,不要询问孩子的考试情况,与孩子聊天,话题尽量避开高考。回家后可以让孩子听听轻音乐,舒缓的音乐对稳定情绪非常有利。考生最不愿听到的10句话忌语一: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这样的话考生听老师们讲过无数遍了,不希望家长在答题策略上再做什么评价,毕竟每个考生都不愿意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丢分。忌语二:祝你成功!这句话含有太多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期待,倒不如换成路上小心、注意安全等嘱咐,让考生听着更加温暖。忌语三: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付出了太多,也自然希望得到孩子的回报,因此就会认为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而很多家长也一厢情愿地将孩子高考是否成功与将来的命运挂钩。忌语四: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都说这成绩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这是没有认清模考和高考的区别造成的乱下评论。模考好并不意味着高考一定行,另外,四处向外人炫耀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考生反感的原因之一。忌语五: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这又是一句让人感到家长只关心考分不关心考生死活的句子。很多家长太看重高考的结果,认为如果孩子上不了一个好的大学,前途必将黯淡无光。忌语六: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很多考生家长一直把孩子送到考场外,还不停地嘱咐。其实,每个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绩,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忌语七: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每位考生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把握住机会,但是听到家长这么说,多半会感到压力倍增,仿佛会听到隐含的意思你平时是否认真复习还不一定呢,现在检验的机会终于来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忌语八: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这是家长的攀比心理在作怪。作为家长的正确心态是,不管别人家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忌语九: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考生往往对这样的话特别反感,他们觉得还没高考家长就这么说,这是家长对他们学习能力的一种否定。忌语十: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这句话往往会让考生感到自己是整个家庭的负担,仿佛爸妈的辛苦都是由于自己的存在而造成的,无形中增加了考生心中的不快不说,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父母,伤害双方的感情,也影响到考生临考情绪的稳定。高三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高三父母通过与老师沟通可以无形中赢得老师对孩子的更多关注,因此父母要提高与老师间的沟通意识,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联系。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呢?我建议父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沟通: 第一,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备考状态如何。要知道,孩子的备考状态直接说明了备考效果。在高三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孩子的任何细小变化,老师都能感受到。而这点恰恰是父母不具备的。所以,首要的就是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自己的孩子有无异常举动。第二,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心理变化。老师往往只了解学生在校这段时间的心理变化,父母往往只了解孩子晚上在家的心理变化,缺乏对孩子心理上的全面了解,所以需要父母和老师多配合,相互合作,共同疏导孩子心理。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一些具体问题和老师共同商量,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父母要主动承担孩子存在问题方面的责任,主动配合老师,因为老师和父母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课教好,使孩子学好、考好。如果父母不和老师及时沟通,很容易凭对孩子的片面了解,提出建议或批评,那就会起到负面作用。第三,向老师询问孩子是否有偏科现象。孩子出现偏科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一些靠平日积累才能得高分的科目,倘若在备考过程中偏科,那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弥补。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偏科情况刚刚出现的时候就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防偏科情况的恶化。这就需要父母积极主动配合,提供信息,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父母要非常巧妙而委婉地与任课老师讨论孩子的薄弱学科学习成绩下降原因,把孩子的意见转达给老师,任课老师就会比较主动地关心该生的学习,给予更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因此有明显提高。孩子进入高三后,父母就要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勤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陪同孩子走过高考。高三家长应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绩高考冲刺阶段,说高三生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说父母没有压力,那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遇到孩子考试成绩下滑的情况,父母着急、焦虑是难免的,但关键还在于如何帮孩子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首先要求父母自己以平常心看待第一次月考,只有自己能正确对待这次考试的成绩,才能更好地开导孩子。如果因孩子成绩不好而唠叨、责备,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高三一年,孩子学习上可能不会一帆风顺,考试成绩有高峰就有低谷,偶尔考不好也是正常的。在第一次月考后,还有期中考、期末考、一模、二模等重要考试,随着高三复习的推进,大多数考生成绩都会有所进步,父母没必要为一次月考过分紧张。因此,父母要以平常心看待第一次月考,正视考试成绩,帮孩子发现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学习策略,避免孩子日后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争取在今后的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准。在学习方面,多数家长能帮孩子忙的非常有限,但是,所有父母都能够做到的就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孩子成绩的起伏,不给孩子增加思想负担,不给孩子添加心理压力,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总之,高三父母要让孩子在紧张的学校学习过后,回家有一个放松心情的空间。这就需要父母以平常心看待月考,注意说话方式方法,多理解孩子的心情,多给予鼓励,帮孩子树立信心。2012年高考提前做好高三考生心理调整高考提前做好心理调整随着高考的临近和模拟考试的即将进行,考前这一阶段成为高考压力集中爆发的时期。很多考生会在这期间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例如:突然在做题时感到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起来了;越来越不敢面对考试,甚至害怕去学校;考试成绩上下波动时,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等。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在考前帮助孩子解决这些困扰,具体的工作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从历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导致这些突发状况的根源主要在于考前焦虑处理不当、考前学习的高原困扰和自信心受挫等方面。因此,对于高三家长来说,帮助孩子做好考前应对工作需要从消除焦虑情绪、做好考试冲刺的各项准备、树立良好的考试信心等方面入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高考任务。这个任务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高考发挥,每年都有考生因此出现发挥失常,造成很大的遗憾。事实上,考试焦虑是由于担心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是由“考试”这一特定事件所引起的。研究证明,在高考前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属于正常现象,而且适度紧张有助于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但如果紧张过度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正是因为意识到考试焦虑对学习的负面影响,所以许多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表现出焦虑症状时就急得不得了,结果却往往会因为比孩子更加紧张而增添了孩子对考试的恐惧体验,这显然违背了初衷。所以在此,我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如果您的孩子正在面临考试焦虑的困扰,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再采取一些科学的积极方法帮助孩子尽快地走出考前焦虑的困境。“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了,全家人都特别关注,尤其是作为母亲的张女士更是紧张得不得了,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复习的后勤工作中,她几乎取消了自己的所有活动,不仅力求做到生活照顾方面的无微不至,而且还到处打听学习辅导方面的相关信息。如果孩子的状态不错,她会异常兴奋,做什么事情都很有劲头,但如果出现考不好或学习效率下降的情况,她就开始着急上火,焦虑万分,经常会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还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孩子还没怎么呢她就已经开始发作了。她也知道自己这种表现很不好,不仅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而且还会给孩子增添更大的压力,但是却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为此很是苦恼。”以上情况,家长首先需要做的是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在面对高考这一问题上,要时刻牢记自己只是高考的助跑者,而非运动员本身!所以家长只应该起到辅助作用,切忌喧宾夺主,避免加重孩子的焦虑感。第二:千万别把自己所有的快乐和幸福都建立在孩子高考这一件事上,而要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活动内容,要适时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积极情绪带动孩子的积极体验,只有自己放轻松了,才会平复孩子的紧张情绪,让他们以一种更专注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三,关心要适度,监督有分寸,对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家长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相信他们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没必要事事过问,否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实际上,孩子的学习成绩主要与以下的几方面因素有关:自我认同和自信心、目标和成功预期、情绪控制等,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