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57260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以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徐默凡 与数学、外语等科目相比,语文的高考成绩一直不高。以上海2008年高考为例,有近10万人参加高考,数学最高分是满分150分(2人),英语最高分是146分(7人),语文最高分只有132分(1人)。这个132分折算成百分制是88分,我们一般把百分制的90分以上看作是优秀,也就是说在上海,近10万高中毕业生中找不到一个语文成绩达到优秀水准的学生。而且我们知道每年的高考语文平均分就是90分多一点,折算成百分制也就是刚及格。 语文高考成绩差的原因很多,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的,这篇小文章只打算谈谈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命题语言问题。 撇开考核内容不谈,细读2008年全国18份高考试卷,可以发现命题语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尤以现代文阅读题型为最,我们以此为例,整理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下: 1.语言表述不清 命题的语句必须避免歧义、含混、晦涩,尽量用简洁明白的句式和词语阐明答题要求。但是有些题干仍未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如: (1)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辽宁第17题) 此题前一个问句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两个问题,一个是“雨韵的内涵是什么”,另一个是“通过何种方式去理解雨韵的内涵”。即使加上后一个问题,歧义仍未消除。如果前一个问题问“是什么”,则后一个问题是追加问;如果前一个问题问“通过何种方式”,则后一个问题是重复问或提示问;两种情况都是合理的。这道题目有8分之多,这样的提问方式叫考生无所适从。 再如: (2)第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上海第9题) (3)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山东第22题) 上面两道题的表述是简洁的,但又过于宽泛了。上海卷所谓“这句话的含义”指什么?可以是直接理解的字面意义,可以是推理出来的言外之意,可以是富有哲理的象征意义缺少必要的限制和提示,考生根本无法领会命题者的出题意图。同样,山东卷所谓的“突出特色”,也可以是人言人殊、众说纷纭的。 2.关键词含义模糊 每个题干中都有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语,它必须明确揭示答题的方向和方法。如果关键词语有问题,那么整道题目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有些题干的关键词语过于模糊了,如: (4)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北京第18题) (5)比较第五段中的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指出它们在境界上有哪些相同点。(湖南第19题) 这两道题的关键词是“好”、“境界”,但是这些词语的意义是不明确的。一个词语的用法好在哪里?好在它和上下文音韵和谐,好在它含意精当准确,好在它隐含了拟人的修辞格,好在它的使用突破常规、富有新意这些回答角度不同,但应该都算对。如果都给分,这道题就失去了区分度;如果有的给有的不给,凭什么?而什么是“境界”,有几个人能回答这个词语的准确含义? 在命题语言中使用一些学科术语充当关键词,如语言学、文字学、文艺学术语,可以使题干既准确又简练。但是有时候恐怕也会事与愿违,如: (6)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北京第19题) (7)文章的第、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湖北第16题) (8)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江西第18题) (9)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上海第11题) (10)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广东第17题) “文章主旨”、“艺术效果/艺术表达效果”、“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看上去都是经典术语,不难理解,但实际上这都是一些意义磨损、定位不清的含混术语。人人都知道它们的意思,但具体包含哪些角度、哪些内容没人说得清。即使让专家学者来回答,也无法保证有统一的回答角度,这让学生如何是好? 3.内容分析和写作分析无法区分 文章的阅读包含了两个分析角度,一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一是对写作技巧的赏析。这两个方面反映了不同的阅读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如有些试题要求同时从两方面作答: (11)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全国第17题) 此题前问和内容有关,后问和技巧有关。两问并列,意图明显。 但是有些试题却含混了两者之间的界线,同时隐含了两种要求,如: (12)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全国第14题) 这个问题从表面看是倾向于从文本内容角度回答的,但在没有上下文限制的情况下,其实是两可的:既可以从文本内容的层面回答,即根据上下文语境说明作者有孤寂之感的具体原因;也可以从写作技巧层面回答,即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作者设置“有孤寂之感”这一语句的作用。 再如: (13)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全国第16题) 此题从表面看来是倾向于从写作技巧角度回答的,但细究之下仍是两可的:既可以从文本内容的角度说明大院内生活与文章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可以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说明作者这样安排的艺术手法和写作技巧。 这样的问题,学生从哪个角度答好呢? 4.命题术语不统一 在全国卷中,同样是根据语境来回答问题,有的用“根据文意”(第14题),有的用“根据上下文”(第15题),有的用“结合文中的描述”(全国第16题),不知这些表述有何区别。 更有甚者,上海卷一篇现代文阅读共7个小题,其中使用了“辨析”(第7题)、“简析”(第9题)、“分析”(第10题)、“赏析”(第11题)和“评析”(第12题)5个解题要求。这5个要求之间是否有区别?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别?出题者也许是刻意回避重复,但使人如坠雾中,不知其玄妙所在。 高考命题不是创作文学作品,所以不怕重复,相反,重复使用同一个命题术语,反而会使表述清晰、要求明确,统一的题干用语应该成为命题语言特有的风格。 联想到民间流传的“语文能力强的学生高考都考不好”的说法,联想到作家、大学教授、中学语文教师都做不好语文高考卷,再加上上面的一些分析,我觉得高考命题语言存在较大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然而,这又不仅仅是命题语言的问题。在现代语言观中,语言不是一个表达的工具,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的问题往往反映了更本质的思维问题。解决高考命题语言的问题,恐怕不是多请几个语言学家来把把关改改错这么简单。一些根本性的语文教学理念如不加以革新,高考的命题语言永远不会澄清。 我们试图来揭示高考命题语言混乱背后的原因,即中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的一些问题: 1.文学教育目的不清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其目的究竟何在?撇开所谓的提高精神素养不谈,就具体的文本分析而言,究竟是提高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品位,还是学习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 我觉得我们的文学教育对技术层面的东西重视过头,动不动就要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文本结构、修辞技巧,这就造成了命题语言苦苦挣扎于“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这两个层面,纠缠不清。 2.文学理论知识不全 重视写作技术已经是一个误区,若还没有全面准确的技术方案,而是随文论理、泛泛而谈,就更加可怕了。我们关于文学的分析还停留在“艺术效果”、“语言风格”、“修辞技巧”、“人物形象”这样一些老掉牙的、说不清理还乱的术语上,以己之昏昏怎么能使人昭昭呢? 3.文学能力考核错位 文学是个性的,文学理解也是个性的,文学能力更是个性的。这里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只有各种声音的交流,各种思想的碰撞。然而,我们的考核方式是标准化的,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每个标准答案都有几个得分点,这种考法岂不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批评总是容易的,建设却很困难,但是根据以上所论,我们至少可以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要充分重视语文教育的基本调查和研究工作。 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要具备哪些语文能力,达到怎样的程度才算合格?这些数据应该有一定的量化标准,也应该是我们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出高考试题的最基本的出发点,这需要大量的调研、讨论、实验、修订,但目前这种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出高考试卷时如果没有这样一张能力量表在背后起作用,考卷质量只能是碰运气。 凭个人直觉,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对文学能力的考核要求过高,分值太大(不要忘记作文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文学写作能力),脱离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中学生除了极少部分考上中文系的,今后文学阅读恐怕只能是业余爱好。他们将来读的更多的是专业论文、应用性文献、新闻等,这些文本的阅读讲究的不是联想和感悟,而是速度和精度;他们将来写的更多的是各种实用文体,讲究的不是抒情或雄辩,而是准确和得体。高考应体现这方面的导向作用。 而保留下来的文学教育,具体教什么、考什么,恐怕也是要深入调研,并引进最新知识体系的。 第二,严格区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制定并遵循各自的评分标准。 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区分不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而是有标准答案还是没有标准答案。现在把不应该有标准答案的考题硬要搞出标准答案来,会让广大语文教师无所适从,考基本没法教,也根本教不好的东西会大大降低语文学科的地位和语文教师的威信。 一方面,有标准答案的试题要把考核的各种目标指向表达得更明确,不妨适当增加题量,以考核阅读速度。另一方面,要减少主观题的数量,但同时增加每道题的分值,考一道是一道。但要灵活控制评分标准,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有自己的想法,表达合逻辑有条理,文字顺畅,就可以得高分。具体操作应该不是一个问题,现在作文的多人打分制已经能做到基本的公平公正,只要把每一道主观题当作是一个材料小作文来改,应该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无非就是增加一些阅卷工作量。这还能杜绝仅靠背几篇作文就混到一个高分的现象。文学赏析题、对阅读内容的进一步思考都可以通过主观题型来考核。 高考是一个威力巨大的指挥棒,请不要再拿它来胡乱挥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