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升学考试-小升初-语文考试全真模拟卷28(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住在****他 文档编号:99810376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升学考试-小升初-语文考试全真模拟卷28(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升学考试-小升初-语文考试全真模拟卷28(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升学考试-小升初-语文考试全真模拟卷28(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升学考试-小升初-语文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研读语句,体会蕴含的哲理:“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这里的“正面抗争是指_,“弯曲是指_。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_;_,那是启示我们_。答案:与压力面对面地抗争、作出适当的退让、要谦虚、大海能容纳百川、应心胸开阔 本题解析:前两空这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后两空考查概括语段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2. 填空题:泊船瓜洲一诗中,名句“_,_”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我还知道诗句“_,_”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答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题解析: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3. 问答题: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1)星期天上午,第十二车间里的汤姆修好了破旧的机器。(缩句)(2)爸爸开了这家火锅店后,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增强。(修改病句)(3)上网课时,难道我们就可以开小差吗?(改为陈述句)答案:(1)汤姆修好了机器。(2)爸爸开了这家火锅店后,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3)上网课时,我们不可以开小差。 本题解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删掉“星期天上午、第十二车间里的、破旧的”这些修饰限制的成分。(2)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语义重复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此题用词不当,把“增强改“提高”。(3)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问号改为句号;删掉疑问词“怎.能.呢?等。肯定可以改为否定“不可以”。4. 问答题:新句子学习:(1)我会找(对比两个句子,找出不同之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食。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一件事才是买各种玩具。”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2)我会说,句子将句中的”_和”_,换成了”_和”_,更加显出这些“京味儿语言特点。(3)我会用,在走,去重庆吃火锅的场景中,我会选择用句_的方式,采用川渝味儿这样说:”_,让你会感受到_的心情。答案:(1)这些零食、零七八碎儿、各种玩具、各种玩意儿(2)这些零食;各种玩具;零七八碎儿;各种玩意儿(3);走,去重庆吃川渝味儿。;开心激动 本题解析:(1)细读两个句子,通过比较找出不同之处。这些零食、各种玩具零七八碎儿、各种玩意儿。(2)通过比较可知句子将句中的“这些零食、各种玩具分别换成“零七八碎儿、各种玩意儿。更加显出这些“京味儿语言特点。(3)“走,去重庆吃火锅属于非正式场合,此时选用“川渝味儿这样说:“走,去重庆吃川渝味儿。,让你会感受到开心激动的心情,气氛更更轻松,更适合休闲。5. 填空题:老师时时用“青,_鼓励我们要有超越前人的勇气答案: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本题解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通过蓼蓝提取出来的,但是颜色却比蓼蓝更深。此句常常用来比喻学生如果能努力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拼搏,就能够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出自荀子劝学篇6. 问答题:无独有偶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p)里的玫瑰花开了。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ru)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节选自叶永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_指气味直冲着鼻子而来。_(2)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波义耳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_,比如,紫罗兰遇到盐酸会变成_色,石蕊地衣提取液遇碱会变成_色,制成了 _。(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4)结合画线的句子,说说你从波义耳的发明过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案:答案为:(1)无独有偶 扑鼻而来;(2)颜色 红 蓝 石蕊试纸;(3)本文主要写化学家波义耳,在一次意外的事情中发现了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4)我们要善于观察,要有敢于质疑、大胆探索、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 本题解析:(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扑鼻而来:指气味直冲着鼻子而来。(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ru)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从这句话可知答案。(3)考查了课文内容的概括,如果一个段落只有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主要写化学家波义耳,在一次意外的事情中发现了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4)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可知,我们要学习波义耳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大胆探索、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7. 问答题:在你身边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发生?请举出一个例子并就这一例子谈谈你的见解。答案:有,有人经常开车打电话,有的甚至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我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不文明,还不安全。只有大家都准守交通规则,人与车各行其道才会安全有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实践能力。写的时候,注意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即“有”,然后再举出相关的一个例子,最后再谈谈对这个事例的见解。注意写见解时要观点分明,如可以围绕这种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的危害展开谈。本题是开放性题,语言通顺、合理即可。8. 问答题:按要求写句子: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我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缩句)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改成夸张句)他非常着急。(改成比喻句)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修改病句)答案:因为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所以我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形象铭记心头。他的家乡是一个巴掌大的小镇。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篇文章内容很丰富。 本题解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形式”与“丰富”不搭,去掉和形式都”。9. 问答题:看到下面的词语,你联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写几句话,描述你想到的画面。美妙绝伦、风卷残云、斜风细雨、银装素裹答案:美妙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联想:太阳在蓝蓝的天空上微笑着看着草地上的小动物。啊,风纯吹着白云飘飘,树叶在枝头上欢快的沙沙的响,小河静静地流淌着,是那样湛蓝,那样平静。在小河岸边,在太阳底下,在树叶沙沙的响又能听得到的地方,有一块广袤的草地,小花猫正在那块草地上与母鸡静静地躺在草地上欣赏眼前这美景,聆听着树叶沙沙的美妙声音,感受着微风吹抚过面庞的美妙。啊,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本题解析: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描述你想到的画面10. 填空题:“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诗出自古诗_,作者是_朝诗人。全诗表达了_的思想感情。答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作者得知失地收复后,非常高兴,急于回乡 本题解析:“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流寓于梓州的杜甫在听闻收复蓟北的消息后所作。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