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2春《小学语文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3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99809387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小学语文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小学语文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小学语文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小学语文教学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1. 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等美育因素大多存在于课文中。(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 “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个体地位”这点在业内已达成了共识。有人认为既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而教材中较少提供助读材料,提倡学生自己去收集也有人认为学生要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要靠教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因而教材用大量的笔墨编写助读系统。这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催生了两种教材的不同风格。(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来安排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实践性的特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 语文课程的特点有( )。A.内容的时代性与知识的综合性B.要求的实践性与选材的规范性C.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D.学科的模糊性性参考答案:ABCD6. 识字教学改革的方向是( )。A.识字教学要树立长远观念,即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要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听说教学相结合,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单方面追求速度和数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B.识字教学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要研究学生认知汉字的规律和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汉字教学的科学规律C.识字教学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要研究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从观念、方法、手段等方面锐意改革,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D.识字教学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各种识字教学法都有独特的优势,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要经常交流,互相借鉴参考答案:ABCD7. 百家姓是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 )代人的作品。A.唐B.宋C.秦D.明参考答案:B8.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口语属于外部言语,它是用于交际的言语,一般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 语感品味型强调语感训练。主张优化课堂教学基本程序,强调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新模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 依教育观念区分的教材分为:文学本位的教材社会本位的教材个人本位的教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 语素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2. 语文教材依语体区分为:( )文言文教材A.原版交际教材B.培训类教材C.白话文教材D.指定交际教材参考答案:C13.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训练小学生掌握语文基本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 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起源于( )的“愤启悱发”这一思想。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参考答案:B15. ( )是构成听话能力的核心因素。A.注意力B.理解力C.辨析力D.记忆力参考答案:B16. 作文教材这种类型的教材以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内容为主体来编写,主要体现作文能力训练的体系,这类教材也有的名为写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7. 美国学者艾斯纳(EwEbon:r)认为应该分为( )三种类型。A.认知性目标B.行为目标C.问题解决目标D.表现性目标参考答案:BCD18. 语文教材编写的标准要有:统一性教学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9. 精读和略读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阅读方式,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但不论精读还是略读,突出的都是一个“读”,每个训练阶段都离不开读, 读贯串阅读教学的始终。(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 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的有( )。A.整体性B.主体观C.实践观D.多样化参考答案:ABCD21. 使用语文教材应:( )A.端正审美追求提高语文素养B.树立正确的教材使用观C.提高自主使用教材的水平D.掌握自主使用教材的方法参考答案:BCD22. 在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中必须注意( ):A.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B.要从严要求,严格训练C.按教材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训练,注意课内外结D.对不同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参考答案:ABCD23. 在进行传统美德教学时,可以选择切入点有:利用语言切入利用涵咏文中的关键语句切入利用介绍选文的背景资料切入利用分析人物形象与事件切入利用相关知识点的引申切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4. 造字法多样不是汉语言文字的一般特点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精神中主要确立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6. 火烧云这课作者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色彩、大小、变化等方面的特点来展示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7. 下面对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综合性的训练B.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分段进行的C.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直线式上升的D.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完成需要经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参考答案:C28. 诗歌的表达技巧有:( )。A.抒情方式B.表现手法C.象征手法D.情感表达参考答案:AB29. 完整的口语交际活动必然包括以下三个构成要素:( )A.交际主体B.交际载体C.交际的环境D.交际客体参考答案:ABC30. 不懂诗歌文体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欣赏诗歌的( )。A.文字美B.语言美C.意境美D.节奏美参考答案:BCD31. 词汇是语言结构规律,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2. 语文教材就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制作、遴选、组编的具有与目标相适应的语文知识和( )的训练体系。A.核心能力B.语文能力C.思维能力D.记忆能力参考答案:B33. 语文科,作为专门课程,始于清末,时称“国文科”。(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4. ( )构成语文能力的整体。A.听B.说C.读D.写参考答案:ABCD35. ( )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称“癸卯学制”。A.1904年B.1908年C.1903年D.1949年参考答案:C36.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包括( )。A.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B.具有知识性和味性C.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D.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服务参考答案:ABCD37. 下列选项中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的是( ):A.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B.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C.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D.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参考答案:ABCD38.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9. 小学语文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是( )。A.检查学生作业B.辅导学生学习C.评课D.听课参考答案:CD40.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从外在的内容形式转化为内在实际的结果,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段到结果的统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1. 阅读教学强调,要让学生自觉使用( )读书法。A.初读B.细读C.精读D.评读参考答案:ABCD42. 新课程标准规定,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语言鲜明应表现在:表述明确,不含糊,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4. 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取离不开能力,能力(程序性知识)的培养和使用也离不开知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5. 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确立的主要依据,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6. 语感品味型是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师感情充沛、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震撼力量。师生关系融洽,教学配合默契,强调教学中人的情意因素的作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7. 识字教学的质量标准( ):A.会读B.会讲C.会写D.会用参考答案:ABCD48. 扎实的口语交际应该兼容并蓄,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把学生各种时间、空间获得的经验唤起、激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9.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追求美的方法,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鉴赏、表达美的文章、美的社会、美的自然、美的人生,从而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