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高三地理调研卷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9283335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盐城市高三地理调研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盐城市高三地理调研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盐城市高三地理调研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某某省苏、锡、常、镇四市2006年高三年级教学情况调查试卷地 理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须知事项:1回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某某栏内写上自己的某某、考试科目、某某号,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一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请将第2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完毕,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1卷 (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路线剖面图(图1),t回答12题:图11图中、所在的大运河河段南下运输的主要货物是 A稻谷 B铁矿石 C石油 D煤炭2此工程完成后,如不合理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次生盐碱化 B海水入侵C水旱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甲 丙乙 丁读右图,x完成35题。3假如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为水平气流,为垂直气流,如此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丙丁甲D乙甲丁丙4假如甲为某城市,乙为其郊区,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A玩具厂B家具厂C造纸厂D水泥厂5假如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如此处为A副热带高气压带B西风带C赤道低气压带D信风带 图3地区外商投资多,民营经济兴旺,经济增长迅猛,城市化速度快,大中小城市数目多,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读图回答68题。6图3中丙、丁与甲城新区的人口已突破百万,且甲城新区引进的都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引进这类产业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开展、劳动力廉价7甲城新区百万人口中一局部是“老外,他们把母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经验带入其分支机构,这种企业文化扩散属于8乙、丙两城和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为首批著名优秀旅游城市,04年第一季度他们各自接待的境外游客数量相当,但乙、丙城接待的境内游客远大于某某和某某,其主要原因是A.乙、丙城的旅游资源比某某和某某更具非凡性B.乙、丙城距离旅游客源地近,交通便捷C.乙、丙城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是地学方面的价值D.乙、丙城旅游配套设施好,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大读某某省内部区域划分图和某某岛轮廓图,回答913题。9改革开放以来,某某省区的区域经济开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A.地形与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较大差异 10某某西部沿海和某某岛都是重要的北运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热量 B.交通、热量C.市场、水分 D.交通、水分11根据图某某息判断,某某岛的地势特征是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12某某岛的制糖和制盐工业都很兴旺,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13关于我国海岛开发的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某某岛和某某岛的淡水资源丰富,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很小B.目前,我国主要海岛的经济开展主要依赖于本岛资源的加工利用C.保护好某某岛中部山地植被,对全岛水资源供给至关重要D.为保护生态环境,开展旅游经济,某某省始终限制开展重工业读下面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415题。图6 14某某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 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B. 农业引水灌溉C. 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D. 有支流汇入15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A. 折线 B. 折线 C. 折线 D. 折线某同学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测当地的经纬度,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时间正好是14时40分,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如图6图中阴影局部表示黑夜,读图做1619题。16P地的地理坐标为A、120E4326N B、160E 50N C、80E 40ND、80E2326N17此日,正午影子朝正南的地区是A、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B、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地区C、20N以南的地区D、20N 70S之间的地区18P地所在的地形单元是A、塔里木盆地B、青藏高原C、东北平原D、准噶尔盆地19如下表示中,为P地所在地形单元地理特征的是A 地形区内的河流有明显的春汛现象 B夏季降水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C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 D农业开展中的缺水现象严重20在下面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列顺序正确的答案是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一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长期以来,某某境内只有四条主要公路,目前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是某某第一条铁路。据此回答2122题。21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是 A促进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展 B扩大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经济腹地 C加快某某油气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和输出 D合理布局全国铁路网22一般来说,高原和山区优先开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是 A铁路对坡度的限制性比公路对坡度的限制大 B铁路路线较平直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地区 C公路选线和建设比拟灵活方便 D铁路的效益远不如公路的效益大23地形地貌条件是决定青藏铁路选线的重要因素,青藏高原的中部地区和东南边缘地带地貌的差异主要有 A青藏高原中部戈壁广布,东南边缘地区石峰林立 B青藏高原中部有溶洞分布,东南边缘地区地下暗河典型 C青藏高原中部的河谷宽浅,东南边缘地区的河谷狭深 D青藏高原中部冰川侵蚀地貌广布,东南边缘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典型某某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某某、苏锡常、某某)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据此回答24-26题。24、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C处在季风气候区 D海运便利25、关于目前某某省城市化的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城镇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 B三个都市圈全部在我国南方地区C城市化开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省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26、在某某省城市化过程中,如下说法可行的是A建设兴旺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区B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开展为目标C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开展D提倡居民购置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某某省某某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漏斗区不断扩大。据此回答27-30题。A浅层地下水 B深层地下水 C动态水资源 D静态水资源A水土流失严重 B用水量需求量大 C旱涝灾害频发 D地面径流缺失A引发地震 B引起地面沉降 C引起沿海地区突然盐渍化 D引发风沙危害A停止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增加水资源 C进展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第2卷 (非选择题8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总分为80分31,如下图阴影局部表示夜半球,根据图中所给条件,完成如下各题。1A点经度是,B点经度是。2C点的日出时刻是,日落时刻是。D点的昼长是小时。3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F点正午太阳高度是。4此时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是,的气候特点是。5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附近,南太平洋等温线向凸出。6此时,的地方时是月日时。2、读“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以与流经地区主要河流流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径流季节分配和补给类型图回答有关问题;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判断依据。2对照A、B两图,请你说出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并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3请你比拟甲、乙两图中主要河流的补给类型和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在甲图中,假如此时昏线恰好通过00C纬线和东经200C的交点,并与东经200C斜交成23026的交角,且图中a地昼长于夜,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应在;此时乙图中b地的时间应为;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此时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昼夜状况分别是。5乙图所示地区的东、西两侧,有哪两个面积较大的地形区?它们在农业生产类型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3,读“某河流流程示意图回答如下问题:1该河流发源于哪里?上、下游名称是什么?上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什么?2该河流有哪些主要水文特征?形成原因有哪些?3与该河流上游并流的是哪两条江?它们最后分别注入哪个海洋? (4)该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在经济开展方面具有哪些资源与位置优势? (5)请说明以上地区在文化景观方面的主要特色。34、图10是我国西南某省图,读图完成如下各题: 图10 (1)为什么图中A处能看到低纬雪山和类似于赤道到两极的动植物景观,而B城却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景象? (2)图中C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世界上在此纬度附近多为大面积热带沙漠,但此处是茂密的热带雨林,为什么? (3)图中D处有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_ 地貌,图中E处为_板块和_板 块碰撞地区,多火山地热的分布。(4)E处的地质作用主要属于A 内力作用 B 外力作用 C 褶皱 D 断层35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如下问题。丙丁(1) 位于甲省的大型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有_ ,修建C工程的首要目标是_ 。该工程是否能成功的关键是_ ,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 。(2) 位于甲省的我国农业商品粮基地是_ ,简述其建立的有利条件_。 (3) 丁省市位于_填地形区名称 ,该地形区的突出地形特征是_ ,简述丁省市政府所在地夏季气温特别高的原因_。 (4) 横贯乙、丙两省的我国铁路东西干线是_ ,向西依简述该铁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_。 (5) 我国东部降水地区差异较大,为弥补不足国家正在该区域实施的工程起止点分别是_和_。 地理参考答案1D 2A 3B 4D 5D 6B 7A. 8B 9D 10A. 11D 12B13C 14A 15D 16C 17D 18A 19D 20B21AD 22AC 23CD 24BC 25AD 26BC 27AC 28BD 29BC 30CD二、综合题31,1点A的经度是,B的经度为。2点C日出时刻是地方时6点,日落时刻是地方时18点。昼长为8小时。3坐标是,46524开普敦在南半球,气候类型为地中海式气候,夏至日为南半球的冬季,因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在北半球,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暖热多雨。t5远日点,南太平洋等温线向南凸出。6的地方时是6月22日9时04分 321都是面积较大的外流盆地。判断依据:一是两图经纬线的跨度较大;二是两图的等高线都呈封闭状,且四周高、中间低;三是两盆地中部有外流河流流经甲图中为刚果河,乙图中为长江2A图是冬暖夏热,降水比拟丰富且主要集中夏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应属乙图所示地区某某盆地的气候类型特点;B图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应属甲图所示地区刚果盆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甲图所示地区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高温多雨;乙图所示地区因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气候特点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3两河均以雨水补给为主,还有小局部地下水补给。所不同的是乙河流在春、夏季节有高山冰雪融水,这是因为长江上源地区流经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在春夏气温较高的季节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甲图河流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这是因为刚果河的支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上源多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因此流量较大的时期南北交织,北侧各支流流量较大的时期是3-10月,南侧各支流流量较大的时期是10-3月,9-10月秋季正是南北两侧支流流量较大的季节。乙图河流径流量以夏季最大,这是因为长江流域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x4直射点的位置是23026N、700W,次日0点40分;较慢;黄河站为极昼、长城站夜长昼短、某某站为极夜。5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土壤肥沃,农业生产以水田种植业为主;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峻、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冻土层较厚,农业生产以高寒畜牧业为主,有小X围的河谷种植业。331该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上游名澜沧江,下游名为湄公河流域面积狭小是因为流在高山深谷之中,两岸山高坡陡,悬崖峭壁,水深流急,没有支流汇入,所以流域面积狭小。2上游水流急,落差大,水量丰富,下游进入平原,流速减缓。上游所经地区为横断山区,下游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3怒江和金沙江,怒江流出中国称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金沙江即长江,注入东海。4湄公河流经地区热带经济作物与天然植物资源丰富,如热带林木、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等,矿产资源有锡、石油等。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正当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和大洋州交通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5湄公河流经地区主要有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文化景观方面深受佛教影响,佛教建筑如佛寺、佛塔,信教者僧侣的服饰等为突出特色。341A处纬度较低,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很大,垂直地带性明显,在山项因海拔较高而出现永久冰雪 B城虽纬度较低,但因海拔较高,夏季不太热;冬季处在单一的西南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温暖天气 2C处虽处于回归线附近,但由于位于大陆东岸,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形成了热带季雨林环境 3喀斯特;亚欧;印度洋 4A351葛洲坝、三峡、隔河岩、丹江口; 防洪;移民;本地就地后靠和外迁安置相结合,实行开发性移民。2江汉平原; 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耕作,土壤肥沃,水网纵横,灌溉条件好;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水热充足且配合较好雨热同期,单产高复种指数高;有京广线、长江航运内河,为该地提供运输条件,保证商品粮外运;附近与长江沿岸是我国的工业城市,人口密度大,有较大的、稳定的消费市场;有很好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工业兴旺,提供先进农业机械与先进农业科技。3某某盆地川东平行岭谷区;四周为高原山地环绕,中部低四周高,起伏较大,东部平行岭谷,中部丘陵,西部平原;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处于东南季风背风坡,下沉增温;两江交汇,空气湿度大;盆地、河谷地区气流不畅,热量不易散失。4陇海陇海兰新线;连接东西,促进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完善我国铁路运输网;利于沿线矿产资源开发;成为我国与亚欧各国联系的陆上通道,利于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答促进沿线经济开展也可。 5三峡;。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