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应急通信指挥装备项目质量管理(参考)

上传人:蕉*** 文档编号:97953050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应急通信指挥装备项目质量管理(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型应急通信指挥装备项目质量管理(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型应急通信指挥装备项目质量管理(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新型应急通信指挥装备项目质量管理新型应急通信指挥装备项目质量管理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一、 项目中的质量控制过程4二、 质量的适用性5三、 规划质量管理6四、 实施质量保证10五、 坏质量的代价23六、 什么是质量24七、 项目基本情况26八、 产业环境分析29九、 总体目标29十、 必要性分析30十一、 投资计划方案31建设投资估算表3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4流动资金估算表3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3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38十二、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3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4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4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47一、 项目中的质量控制过程我们来总结一下前面有关质量控制活动的要点。明确质量目标,作为质量控制活动的参照基准。在产品构造过程中实施质量检验活动,包括两种类型:验证,即检查产品是否符合预先定义的质量规范;确认,即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用户的最终需要。对质量检验活动所发现的缺陷进行记录并跟踪修复过程。对修复的缺陷进行检验,并确保没有产生其他影响。项目的质量控制活动和交付质量直接相关,很少被完全忽略,但可能忽视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确认活动必须有客户参与。并且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客户能够进行有效的检查来确保项目的交付目标和需求之间没有偏差,第二,缺陷跟踪。发现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流程来跟踪处理极容易被遗忘。这一活动一直到确保该缺陷经过验证之后为止。同时,有关缺陷产生的数据也有利于项目质量的趋势预测。第三,返工结果的验证。这一活动要求不仅仅是对已发现缺陷的修补,还需要去检查修补工作是否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后一点经常为人所忽略,因为修补而引发更大损失的例子不在少数。质量控制活动还有一个提高效率的问题。所谓提高效率,并不是单纯减少质量控制活动的投入,而是如何使其更有效率地发现并解决缺陷,但这依赖于工程领域的技术和手段。作为管理者,其主要责任在于为质量控制活动分配足够的资源,以确保其有效开展。如果管理者对工程领域本身有丰富的经验,则非常有助于去细化质量控制的具体手段,帮助提高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但如果管理者没有经验则必须借助相关资源,高度关注质量控制活动。二、 质量的适用性简单来说,质量就是需要达到的要求,没有达到就是偏差,需要被纠正。这就是质量控制活动最主要的目的,但是这个判别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质量控制参照什么来判定是否符合要求?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产品应该符合预先规定的规范和标准。任何一件产品,其本身必须有相应的、应该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只要产品符合这些要求就算满足标准。这一质量观点始于“质量管理”概念的早期阶段,即20世纪40年代,我们把它称作“符合性质量”阶段,其基本的观点就是:质量是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符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水平。很显然,要想达到这个要求,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首先定义产品的规格标准,并且这些规格标准可以被有效地检查,以确定其产品的符合度。显然,“符合性质量”概念更适合于标准化的产品。例如,商店里出售的各种货物和产品,因为每一个产品都可以用一个显性的规格定义和明确其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但这一观点也有明显的问题,因为技术标准是由生产方定义的,会不会出现符合技术要求,厂方满意的产品,而顾客却对其并不满意呢?三、 规划质量管理(一)质量活动和质量成本质量活动包括事前预防,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尽可能一次性把工作做对,减少错误的产生。事后检查,利用质量控制活动对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检查。这部分工作也被称作质量控制或评价。出错后的补救活动。这3种类型的活动构成了质量活动的主要内容,它们的执行都是需要成本的。其中,预防活动称为P成本,检查活动称为A成本,补救活动称为F成本。3种成本构成了质量成本的PAF成本模型。(二)质量经济性质量的不一致性成本发生在偏差被检查出来之后,它可能是被客户或者是内部的质量控制活动所发现,但只要发生这种情况,这部分成本就必然会被花费。这部分成本是被动产生的,很难事先估计。质量的一致性成本发生在偏差被发现之前,也就是说,还不知道是否会“做错事”,但必须假设可能会出错,从而预先作出一系列的预防和检查活动。这部分活动是一种主动性的保障措施,是可以事先计划的。事实上,一致性成本和不一致性成本之间是存在着关联的,一致性成本是主动因素,而不一致性成本是被动因素。如果一个项目在一致性成本上投入比例较大,那么其质量也会较高,不一致性成本会相应较低;在一致性成本上投入较低,其质量会较差,从而不一致性成本就会相应升高。项目的质量成本是两者之和。显示了一个最佳平衡的原则,控制一致性成本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可以取得最佳的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但在现实操作中,这一点并不好把握。但我们却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过高的质量会带来高成本,因为有高昂的一致性成本;但过低的质量并不意味着低成本,因为其后期有高昂的不一致性成本。两者的差别仅仅在于高质量是先期高投入产生的,而低质量则是先期低投入产生的,但后期会带来不得已的高返工成本。所以在没有把握产生最恰当的一致性控制成本时,偏向过高的好处总是大于偏向不足。在一个成熟的产业中,工艺和技术都比较稳定,其一致性质量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是一定的,这往往可以作为一种对质量活动评估的重要参考数据。(三)制订项目质量计划正如在前述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中所介绍的那样,项目的质量计划就是确定项目所要实现的质量标准,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去达到这些标准。这份在项目初始阶段生成的“项目质量计划”,其内容应包括:项目和产品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的各项资源分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为了达到质量目标,项目所应遵循的过程和规范。在相应的阶段对产品所实施的质量控制活动。确保过程和规范被遵循的质量审计活动。在项目的进程中所实施的质量改进活动和机制。达到质量目标的度量方法。为达到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他措施。编制质量计划的方法通常有质量费效比法、质量标杆法、质量流程图法、质量实验设计法等。质量费效比法,就是利用前述的质量经济性原则,分析质量的投入成本和所获取收益之比,选择那些对项目最有价值的质量活动。能够采用质量费效比法来制订质量计划的项目,必须具备大量的历史数据可供参考,且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活动过程是高度可重复的。这样才能帮助本项目去识别最有效的质量活动。质量标杆法,是寻求本行业中的最佳实践。在很多类型的项目中,由于产业本身的成熟度问题,还无法得到准确的量化数据来反映质量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而同时,精确地获取和分析数据也会产生较高的代价。这个时候,通过在组织中或者行业中寻求横向对比,直接吸取和继承别人的优势,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目的。质量标杆法依赖于在行业内部建立基准比较的机制,也就是说必须可以获取行业内的最佳实践。但这一活动一般依赖于独立的咨询组织,可以在整个行业内部建立标杆基准进行比较。质量流程图法,是指按照顺序分别描述工作过程各个阶段的图表。在这些过程中特别标注出质量形成和产生的工作环节,包括质量产生活动、质量控制活动、坏质量修复活动等。质量实验设计法,是指在一些大型项目中,为了确定哪些因素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在确定质量计划之前进行某些实验活动,来识别和确认那些对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以便于更好地建立质量计划。(四)项目的质量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包括对交付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实施过程的质量要求两个方面。产品的质量要求是指那些衡量产品的质量属性,这一般和产品的工程技术领域高度相关,但是也可以从一般性的原则出发来考虑。四、 实施质量保证(一)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活动从质量保证的概念中我们发现,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已经从,“关注产品本身”提升到“关注产品被制造的过程”上来。也就是说,好的过程确保了好的产品,这一点也重复验证了前述的“过程起到了经验传承的作用”。对过程的保障就是对产品的保障,其根源也在于“过程就是制造好产品的经验”。在项目中,质量保证活动都是围绕着项目执行过程展开的,但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确保约定的过程被遵循,也就是质量审计活动。其活动内容是检查项目实施活动是否遵循了约定的过程。如果发现偏差,需要及时纠正。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寻找过程改进的机会,改进质量。上述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其本质还是不断去完善过程来产生“好产品”。但项目本身的实践经验传播和继承并不局限于项目内部,而是和组织级的活动有关。这既包括在制定质量计划的时候参照组织过去的经验,也包括把自身的实践经验贡献给组织。(二)质量审计质量审计的目的是确保项目遵循所约定的实施过程、规范和标准。这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被认可的经验得以传承。对组织来说,有序的生产活动显然更有效率,但获得这种结果的前提是个体遵循约定的制度和过程。质量审计活动就是对生产活动进行检查,以确保制度被遵循。般来说,这种检查集中在过程符合度上。质量审计大多是由独立的质量保证人员来实施的,可以是内部人员,也可以是外部人员,但必须遵循独立的原则。审计中所有发现的不符合项目都会被记录下来,项目经理应该在后续工作中尽快纠正这些不符合项目。质量审计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确保流程被实施,其项目活动的行为才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大多数企业在初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时候会遇到来自一线的阻力。在没有开展质量保证活动之前,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会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做事习惯,并且都认为自身的做法是最有效率的。但现在却被要求去遵循一个预先约定的流程,同时还被定期地监督和检查,这显然会遭到他们本能的抵触。质量保证活动的推行需要的是一个概念、意识和习惯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质量保证人员和一线的项目实施人员经常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事实上,大多数阻力都是来自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遵循的流程是否就是最佳实践经验?”这个疑问经常困扰着流程的遵循者和流程实施的监督者,特别是在企业建立流程体系的初期,其流程制度并不一定完全是自身经验的总结,而很可能来自其他企业或者收集来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流程的优势被大打折扣,而引来的副作用却被放大。大多数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初期经常把质量保证人员定位为“警察”,用以监督企业流程执行的符合情况。从功能上来说,这种比喻并没有错,但却让一线的实施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并没有对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质量保证人员无论是在项目初期帮助项目组确定项目应该遵循的流程,还是在执行中通过监督发现流程执行中的问题,其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所以我们可以把质量保证人员看做项目的顾问和咨询人员,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监督并发现问题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机会,这样流程反而会被执行得更好。(三)质量改进检查项目实施是否遵循流程的审计活动,不是为了“揭短”,而是为了寻找改进的机会。但机会从何而来呢?缺陷的预防是通过预定义的过程来实现的,即使如此,通过质量控制活动仍然可以发现很多产品缺陷,这些缺陷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类原因:预定义的过程是可以预防的,但是操作者没有遵守。预定义的过程并没有考虑到该类“缺陷”,也就是并没有对它进行预防。对于前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操作者进行更好的培训,或者对过程的遵循加强监督。但后一种原因则说明了所制定的过程存在改进的机会。所有人都不喜欢犯错,但不犯错误的前提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从而避免犯错误。有经验的人成功率高,是因为他们已经固化了正确的行为习惯。但这一优势仅属于他们自身。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它需要的是一个属于组织一级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组织通过定义的执行过程使得所有人都可以达到有经验的人的执行结果和能力。这里并没有简单地把出现的缺陷当做一个负面影响来处理,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可以被改进的机会。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复出现以前出现过的问题。对出现的缺陷除了进行返工外,还需要判断缺陷的来源。如果是实施的问题,则需要改进实施。例如,加强培训,提高人员质量意识,引起上级管理层重视等。如果是过程本身的问题,则进入过程改进的环节当中。(四)寻找关键性的少数质量工具:帕累托分析人们通常有这样的直觉:对一件事而言,所有的原因大致一样重要;对于一个商家而言,所有的顾客都一样重要,都需要关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某一范围内的所有员工大致有同等的价值;所有的生意、每一种产品、每一分利润对企业而言都一样好推而广之,所有的机会都有近似价值,我们应平等以待。可是,意大利人帕累托给了我们一个反直觉的失衡的世界。他得出这样的结论: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某一族群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该族群所享有总收入或财富之间有一项一致的数学关系,而且这种不平衡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会重复出现。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后人称为80/20定律或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的重点不在于百分比是否精确(实际上精确的80/20关系出现的概率很小),而在于告诉我们:以一个关键的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这是一个可预测的事实。在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80/20现象:20%的产品和20%的顾客,承担了企业约80%的营业额;20%的产品和20%的顾客,通常带来企业80%的获利;20%的朋友,占据了你对外交往80%的时间;80%的人、80%的时间,使用的是电脑或电器20%的功能;而在产品发现的缺陷中,80%的问题来源于20%的起因帕累托所发现的80/20原则强调了这样一个原则:“关键性的少数,其重要性大于次要的多数。”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关键而重要的事情上,其回报投入比要高得多。在质量改进环节中,需要利用80/20原则首先关注那些产生了80%问题的20%因素。其做法是,统计分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分布,并且按照发生次数由高到低排列,这样可以看出哪些情况比较重要,这样的图被称作“帕累托图”。Y轴左边表示某种因素发生的频数(次数),Y轴右边表示某种因素发生的累计频率。X轴表示影响项目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曲线表示各种影响因数的累计百分数。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要统计的因素的分类依据。(2)收集一定时间内影响项目质量的各因素的数据,统计各因素的频数,并计算其频率和累计频率。(3)根据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发生的频率,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在X轴上,各种影响因素在X轴上的宽度一致,以直方柱的高度表示各因素出现的频数。(4)将计算的各因素的累计频率逐一标注在相应的坐标点上,并将各点连成累计频率曲线。(5)一般将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累计百分数在080%为A类,此区间内的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累计百分数在80%90%的为B类,此区间内的影响因素为次要因素;累计百分数在90%100%的为C类,此区间的因素为一般因素,不作为解决的重点。所以,帕累托分析又被称为“ABC分类法”。80/20原则其实并不仅仅就是个质量工具,它也是一种工作和生活中的指导性原则,和其他一些管理理论相互呼应。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目标排列优先级,这就要求识别出对项目最有价值的那些目标并优先保障。约束理论中,强调识别瓶颈,并且投入资源首先全力消除它,也反映了寻找最关键要素的指导思想。在系统模式中,寻求解决根本的杠杆解也是要求去除表面的解,寻找关键的思路。(五)寻找问题的根源一质量工具:鱼骨图通过帕累托分析可以得到那些最需要首先解决的80%问题,下一步就是寻找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工具鱼骨图,也称因果分析图,又因为其发明人为石川馨而被称为“石川图”。鱼骨图的目的是将原因和结果联系起来,并且对观点进行有效分类。一个经常采用的分析过程是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作为起点开始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原因查找:“人”,是指过程实施的人员。“机”,是指操作过程所需要的工具或者机器设备。“料”,是指原材料,也就是项目的输入。“法”,是指操作方法或者操作过程。“环”,是指实施活动所处的环境,包括工作环境,也可以指管理、市场等外部因素。这5个方面仅仅是帮助寻找问题根源的5个出发点,其目的是给出一个指引。鱼骨图强调的是发散性思维。也就是说,先不管这是否就是主要因素,只要是对问题的产生有影响,都可以在第一阶段中进行罗列,罗列的同时进行分类。从5大类开始,利用类似鱼骨的形式,“大刺”上生“小刺”,逐步细分。但总体来说,鱼骨图是通过发散来汇聚所有可能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强调的是“广”而“全”。实际操作上,鱼骨图往往仅是寻找问题根源的第一步,这种广撒网的方式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在罗列完所有的可能性之后,需要给出每一类因素对问题产生所占的权重。也就是说,还需要判断哪一类因素是最先要解决的,然后针对这类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即先“广”后“深”。(六)追根溯源质量工具:五个为什么有一项统计,对一个问题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就可以得到该问题产生的根源。相对其他质量工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正规化的方法,而更像是一种处事态度,但在实践中却非常有效。操作时,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看起来简单,但有一个技巧需要掌握。例如,虽然大多数人知道看书是好事,但未必做得到。我们就此作以下提问:问:为什么不看书?(第1个Why)答:没有时间。问:为什么没有时间?(追问,第2个Why)答:工作忙。问:为什么工作忙?(追问,第3个Why)答:因为老板分配的工作多(这个回答阻止了继续追问的可能性,因为问题根源被转移了)上面的示例具有普遍性意义。连续的“为什么”追问会在最后那个回答后终结,因为回答者把根源转移到他人身上。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别人”造成的,“我”无能为力。发问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特别注意,这说明:已经接近问题根源,因为回答者开始试图转移视线。可能问题真的需要从其他环节上寻找,可以照此继续追问他如果是上面第一种情况,我们说问题的根源基本上很接近了,但这个时候需要某种技巧处理这种转移视线的回答。例如问:你的工作效率还有提高的可能性吗?(把问题重新转移回来)答:可以。问:那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呢?(继续追问)答: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只从外部找原因。(找到问题根源)在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往往显示出这样一种倾向:人们常常把责任推脱到外部因素上。道理上这没有什么不对,特别是很多情形下,这也是一种客观现实。一件事情要想成功,其成功的依赖条件包括你所能控制的内部因素,也必然包含你所不能掌控的外部因素。这说明,就算你百分之百努力并做到位,也仍然存在使事情不成功的外部因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时你的处事态度有两种:一种是只关注外部那些不可控的因素,但这只会为事情不成功寻找理由,为自身不努力寻找借口。久而久之,不可控因素的范围会扩大,可控因素的范围会缩小,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了。另一种是忽视那些不能掌控的外部因素,仅仅关注自己所能影响的,这样就会继续努力。虽然事情的成功仍然存在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但由于你的争取,实际上影响事情成功的可控因素范围在扩大。由此可以看到两种处事态度的差异:前者称为消极的,因为其总在关注事情不利的一面;后者称为积极的,因为其即使存在不利因素,但仍然不放弃努力。虽然不能保证在某一件事情上后者一定会做成,但至少成功的概率总是比前者要高得多。虽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道理很简单,但体现在日常行为上面,上述的5个为什么追问往往受阻于人们的消极态度。(七)过程改进寻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通过制定或者改进流程来消除,这一过程被称为PDCA循环,由戴明博士最早提出。P、D、C、A四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D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以此类推。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统计的工具: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四个阶段就是P、D、C、A,而八个步骤是: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显然,PDCA循环强调改进是一种试探性的行为,结果被确认达到了目标,才会被引入流程中来固化。事实上,一次流程改进活动融合了前面所讲的几个活动,包括识别改进机会、确定改进范围、定位问题根源、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等。最初的过程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其目的是推广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以后这一思想在工业界被发扬光大。早期强调的是:贯彻和执行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率的标准化过程。但随着发展过程管理的重心逐渐从执行上转移到了确定最优过程本身上来。既然过程是过去最佳实践经验的集合,那也就意味着随着经验的累积,过程本身也会不断改进。强调遵循过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所遵循的过程确实是最佳经验。所以建立过程不断被优化和改进的机制就成了过程管理的核心。但经验的继承和传播不仅仅是项目一级的活动内容,必须上升到组织级层面才有更有效率和意义。五、 坏质量的代价质量目标是工作结果所需要达到的要求,但如果没有达到要求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显然,客户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例如,你去商店里买了一台不工作的电视机,你肯定会要求商店调换一台。但对厂家来说,不仅仅是给你更换了一台新机器,更麻烦的是原来的坏机器必须采取措施处理掉,或者维修,或者报废。但无论怎样,生产厂家都要花费额外的代价处理这些“没有达到要求的结果”。我们把这类活动称为返工。事实上,交付给客户后出现质量问题,其代价绝不仅仅是修复产品本身的问题。这个客户很可能会拒绝购买同一生产商的所有产品,而且会影响他周围的人,使企业产生更大的隐性损失。对生产商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没有达到质量要求后所产生的返工代价。因为这会侵蚀企业运作的本质目标获取利润。促使人们关注质量的真正动机其实是如何减少返工的代价,至少要避免把不合格的产品交付客户,所以产品在出厂之前要做一次检查。如果措施得当,这将避免交付给客户后出现质量问题。但如果在出厂前发现了不合格产品呢?同样也面临着类似的返工活动,或者修复产品,或者报废后重新生产一个合格的产品。无论怎样,都引起了新的活动成本。为了进一步减少返工代价,人们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条极具指导意义的COPQ曲线。这条曲线度量了缺陷修复成本和缺陷产生与被修复阶段之间距离的关系。返工成本与缺陷产生和修复阶段之间的距离呈迅速上升的指数关系。也就是说,项目初期的一些小错误,如果不及时修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和大多数人的直觉经验是相似的。由于COPQ曲线的存在,使得人们意识到:仅仅在最后关头检验工作结果,虽然可以避免交付不合格产品给用户,但仍然会导致高昂的内部返工成本,所以还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检验措施,以期在产生错误的早期阶段就纠正错误。这些检验措施被称作“质量控制”。六、 什么是质量学习质量管理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质量?我们在讨论项目目标的时候说过,所谓质量目标,就是完成的结果所应该达到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通常认为产品没有毛病,经久耐用就是好质量。我们再看看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质量所作的定义: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的或隐含的需要的能力特性总和。显然,这个定义要形式化得多。这个定义包括以下三个含义:含义一:实体是承载质量属性的具体事物。这可以包括:产品,提供各种享用功能的有形实物;过程,带来某种享受的服务;活动,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中所开展的工作。含义二: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特性总和,表明质量高低并不取决于实体的各种能力特性是否最好,而只要满足需求(明确的或隐含的)即可。含义三:不同实体,质量实质内容不一样。例如,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所具备的功能特性,服务质量是指服务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活动质量由工作结果来衡量。回过来看我们最初的定义,“结果所应达到的要求”可以说是ISO定义的通俗表示。只不过,这里有几个需要引申的地方:第一,完成结果不仅仅指有形的产品,也可能指并不交付任何物质产品而相对无形的“服务产品”;第二,应达到的要求不仅仅是明确的、显性的需求,还包括隐含的需求。当我们去一家餐馆吃饭时,该如何理解这里面的质量概念呢?如果是狭义的质量概念,那么我们仅仅会关注餐馆所提供的食物是否符合要求。但如果是广义的质量概念,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更在意餐馆的环境是否卫生,是否有情调,背景音乐是否听着舒服,服务是否周到等。如果从这一点上看,大家或许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认为麦当劳的汉堡包并不好吃,但不能阻止它成为最赚钱的“餐馆”。有关质量概念的另外一个误解来自对技术指标等级的认识。衡量质量的标准来自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它是衡量相对性的指标,和绝对性的技术等级没有直接的关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4万元的夏利车和40万元的宝马车哪一个质量好呢?有人可能会回答“宝马质量好”。其实这个回答混淆了质量和等级之间的区别。我们说,4万元的夏利车如果实现了4万元所要求的所有技术指标,它就是高质量;40万元的宝马车如果只实现了38万元所要求的技术指标,虽然每一项指标都比夏利车高,但我们仍然认为宝马车的质量不高。七、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投资管理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23.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027.9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327.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17%;建设期利息187.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7%;流动资金1512.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76%。(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9027.9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205.37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3822.55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5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2082.10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500.7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0.73%。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94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5627.24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5333.00约23.00亩1.1总建筑面积24972.56容积率1.631.2基底面积8433.15建筑系数5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02.372总投资万元9027.922.1建设投资万元7327.652.1.1工程费用万元6091.57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995.802.1.3预备费万元240.282.2建设期利息万元187.312.3流动资金万元1512.963资金筹措万元9027.923.1自筹资金万元5205.373.2银行贷款万元3822.554营业收入万元15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2082.106利润总额万元3334.387净利润万元2500.788所得税万元833.609增值税万元696.0610税金及附加万元83.5211纳税总额万元1613.1812工业增加值万元5544.7413盈亏平衡点万元5627.24产值14回收期年5.94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0.7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296.09所得税后八、 产业环境分析2019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九、 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省应急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完备的应急产业体系,具备提供高端装备和服务产品的能力,应急保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1、产业规模加速壮大。力争到2025年,全省应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6000亿元以上,其中应急装备产业占比60%以上。2、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深入推进唐山开平、张家口怀安2个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6个省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壮大20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应急产业特色集群,形成“2+6+20”的产业格局。3、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培育超百亿元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急产业龙头企业5家左右,超十亿元的重点行业骨干企业50家左右;培育50种以上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应急装备、优势产品。4、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建设100个省级以上应急产业相关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基本构建起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于一体的创新研发体系。5、服务保障不断强化。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建设3-5个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应急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十、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十一、 投资计划方案(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本期项目建设投资7327.6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6091.57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3038.52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2901.40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151.65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995.80万元。(五)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240.28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3038.522901.40151.656091.571.1建筑工程费3038.523038.521.2设备购置费2901.402901.401.3安装工程费151.65151.652其他费用995.80995.802.1土地出让金560.52560.523预备费240.28240.283.1基本预备费119.61119.613.2涨价预备费120.67120.674投资合计7327.65(六)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3822.55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187.31万元。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1借款1.1建设期利息187.3146.83140.481.1.1期初借款余额1911.2751.1.2当期借款3822.551911.281911.281.1.3当期应计利息187.3146.83140.481.1.4期末借款余额1911.2753822.551.2其他融资费用1.3小计187.3146.83140.482债券2.1建设期利息2.1.1期初债务余额2.1.2当期债务金额2.1.3当期应计利息2.1.4期末债务余额2.2其他融资费用2.3小计3合计187.3146.83140.48(七)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1512.96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流动资产0.006735.877698.149622.671.1应收账款0.003031.143464.164330.201.2存货0.002357.552694.343367.931.2.1原辅材料0.00707.27808.301010.381.2.2燃料动力0.0035.3640.4250.521.2.3在产品0.001084.471239.401549.251.2.4产成品0.00530.45606.22757.781.3现金0.00538.87615.85769.811.4预付账款0.00808.30923.781154.722流动负债0.005676.806487.778109.712.1应付账款0.002043.652335.602919.502.2预收账款0.003633.154152.175190.213流动资金0.001059.071210.371512.964流动资金增加0.001059.07151.30302.595铺底流动资金0.002020.762309.442886.80(八)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027.9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327.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17%;建设期利息187.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7%;流动资金1512.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7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9027.92100.00%1.1建设投资7327.6581.17%1.1.1工程费用6091.5767.47%1.1.1.1建筑工程费3038.5233.66%1.1.1.2设备购置费2901.4032.14%1.1.1.3安装工程费151.651.68%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95.8011.03%1.1.2.1土地出让金560.526.21%1.1.2.2其他前期费用435.284.82%1.2.3预备费240.282.66%1.2.3.1基本预备费119.611.32%1.2.3.2涨价预备费120.671.34%1.2建设期利息187.312.07%1.3流动资金1512.9616.76%(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9027.92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3822.55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数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9027.92100.00%1.1建设投资7327.6581.17%1.2建设期利息187.312.07%1.3流动资金1512.9616.76%2资金筹措9027.92100.00%2.1项目资本金5205.3757.66%2.1.1用于建设投资3505.1038.83%2.1.2用于建设期利息187.312.07%2.1.3用于流动资金1512.9616.76%2.2债务资金3822.5542.34%2.2.1用于建设投资3822.5542.34%2.2.2用于建设期利息2.2.3用于流动资金2.3其他资金十二、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55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10850.0012400.0015500.002增值税0.00544.82622.65696.062.1销项税0.001410.501612.002015.002.2进项税0.00865.68989.351318.943税金及附加0.0065.3874.7283.523.1城建税0.0038.1443.5948.723.2教育费附加0.0016.3418.6820.883.3地方教育附加0.0010.9012.4513.92(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696.06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12082.10万元,其中:可变成本10133.98万元,固定成本1948.12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11504.91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6659.077610.379512.962工资及福利费0.00621.02621.02621.023修理费0.00232.57232.57232.574其他费用0.001138.361138.361138.364.1其他制造费用0.0073.4073.4073.404.2其他管理费用0.0070.0070.0070.004.3其他营业费用0.00994.96994.96994.965经营成本0.008651.029602.3211504.916折旧费0.00378.68378.68378.687摊销费0.0011.2111.2111.218利息支出0.00187.30187.30187.309总成本费用0.009228.2110179.5112082.109.1其中:固定成本0.001948.121948.121948.129.2可变成本0.007280.098231.3910133.98(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83.52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3334.38(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34.3825.00%=833.60(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3334.38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833.60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3334.38-833.60=2500.78(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10850.0012400.0015500.002税金及附加0.0065.3874.7283.523总成本费用0.009228.2110179.5112082.104利润总额0.001556.412145.773334.385应纳所得税额0.001556.412145.773334.386所得税0.00389.10536.44833.607净利润0.001167.311609.332500.78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0.001050.582393.929可供分配的利润0.001167.312659.914894.7010法定盈余公积金0.00116.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