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浅论医疗改革

上传人:d**** 文档编号:96275128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中医角度浅论医疗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中医角度浅论医疗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中医角度浅论医疗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中医角度浅论医疗改革两会开完已经很久了,对于老师的这个作业我很赞同。我们是大学生了,不再像初高中生那样有那么大的压力,有时间也应该关注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两会,因为它与我们息息相关:房价、食品安全、教育等等,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我认为在大学里学会培养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凡事都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是很重要的。在这个互联网盛行的年代,你可以凡事百度一下,但一定要在看过以后不仅要学到一些东西,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哪怕一点点。今天看两会的新闻,那么多的议案,似乎哪个议案都想说些,但又不知道具体该写些什么好,后来想既然是学药的学生,就写和药相关的医疗改革吧。上网搜了些资料,查知: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正式推出。此后不久,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三年方案也随之出台。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正式进入新的篇章。2010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医改的实施情况发表了意见和看法,规范药品招标缓解“看病贵”难题,明确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当年的热点话题。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实现全覆盖,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医改三年,各方面的成果已经显现。总体上看,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应该看到,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财政卫生投入不足、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初级医疗服务体系的不完善,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医疗服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购买者使患者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两会代表委员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一、看病难看病贵:多角度入手全方位改革1、医生探索医生多点执业加强基层人才培养2、医院做强基层吸引引资本缓解医患供需矛盾3、医药及医疗器械切断医药利益链条引导价格良性回归4、医保推行全国统一联保解决异地报销困难二、公立医院改革:公益效益双行职能效率并重三、农村医药卫生事业: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解决村医后顾之忧四、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安全:完善药品法律发展社会药房五、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研发创新国务院办公厅于3月29日前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从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五方面明确了17项具体工作任务。在上网查看这些基本的资料后我有一些疑问想法:首先国家财政的投入比例与一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距离。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投入医疗健康的费用比例能达到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而我国只有百分之一点几,很多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1年是中国医改近三年重点实施方案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怎么能保证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其次,从总体上看,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覆盖了超过12.6亿人,正在向着全民医保的目标迈进,可提高保障水平、力度和深度呢?新农合补助水平总体来说相对比较低,去年是120元,今年是200元。现在生一次病动不动就得花三五百,实在是杯水车薪,还不一定没治好,由此可见医疗事业发展的体制、结构仍存在不合理。新医改实施后,看病难、看病贵仍然以超过五成的入选率位列“目前看病就医存在的最大问题”之首。,另外,随着国家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制度包括社会保障的一些制度都已经不能适应现状了,这势必也会增加整个社会的压力。在这些方面,政府又有什么措施?最后,医改的最终目标让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得病后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病有所医。这是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今天对当前医改宗旨的通俗解释。我想问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多少年?这些疑问也许我上网一查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也许它们能够暂时解释我心中的疑惑,可我想追本溯源:从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提这个医疗改革?1978年!那1978年之前我们怎么花钱治病呢?不,你想的还不够远!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由于当时主要传人的只是传教士浅显的解剖生理知识,而且西医在临床治疗技术上并不优于中医,故影响不大。西医开始对中国医学发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牛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的传入,随着西医传入的扩大,近代西医学的成就相继引入中国,200多年后的今天西医医院遍布中国,几乎找不到一个纯的中医医院,是医疗手段完全不如西医吗?是因为与中医相比西医更科学吗?不,中医流传了五千年,是我中华的瑰宝,拯救过无数的性命,给百姓带来过实惠,不然不会有“杏林“,不会有“悬壶济世”,可现在呢,不断有跳梁小丑扬言中医不科学,甚至要废除中医,当你用发展了几百年的所谓的科学去解释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时,你就会感到不安,想把它踢出去,好维持你所谓的“科学”,国人也不信任中医,导致中医的不断萎缩,我不敢想象50年后的中医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已经变成了”韩医“。与中国对中医中药的不够重视相比,这两样在韩国在日本是十分的受重视,很多学中药的会去日本留学,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已远远超过了我们,我们呢?不仅不想着去继承,去发扬光大反而是一味的批判它、诋毁它,甚至扬言废除它,真令人寒心啊!在我看来与西医相比,中医有很多的优势。拿诊病手段来说,中医的望闻问切博大精深,比如诊脉:左右受的寸、关、尺的确可以反映一个人身体状况,否则古人怎么下方子?看病加开药下来也就是几十元!而西医得用超声波,核磁,对人体有害不说,还十分的贵,一次好像得一两百,还不一定治得好。比如最简单的睡眠不好,西医会给你开安眠药,那东西很有依赖性的,也许你一辈子都离不开它了,花钱不说还受罪,悲剧吧,而中医会关心你的胃,“胃不和则卧不安”,也许几副半夏泻心汤就可以给你良好的睡眠,可能也就几十块钱!我不是特别的懂中医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但我觉得这个例子能说明问题。西医讲究的是“抗”,抗不了的就割掉!那是我们的身体的一部分啊,它存在就有一定的作用,怎么可以随便就割掉?就是得了癌症,可割掉也还会转移啊!中医讲究的是“和”,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只有阴阳调和了才能正常的运转。在这里我不是说中医万能,也不是说西医一点优势也没有,相反,它有很多中医没有的优势,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可现在的现实是中医日渐萎缩,全国甚至找不出一家像样的中医院来!这不能不说是我中医的悲哀、中华的悲哀!为什么现在所有学习中医的大学生反而西医的课程很多?中医的未来是西医吗?!为什么大家生病都不会去看中医而去看西医?为什么放着便宜、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中药不吃去吃去吃昂贵、副作用大、只能起一时作用的西药百姓有选择的余地吗?!为什么很多有几十年丰富经验的老中医没有行医资格证?仅仅是因为他不符合行医的标准政府标准吗?!什么是医?能治人救命的就是医!有人会说中药便宜但不管用,我想说的是,当中药市场里敢用用萝卜代替人参的时候,就是华佗在世也无济于事,国家相关部门这时候在哪里?!这样的纵容和无视,中医怎么被继承和发展,百姓怎么干去看中医,怎么敢吃中药,又怎能不去看西医、吃西药,医疗改革又怎能不给中央给当地政府带来巨大压力!医改的最终两个目标又什么时候实现!也许有人会说就是重视起中医来,医改也不一定能成功,我想说的是在医改这方面中医的一套医疗系统相比西医更有优势,首先中药丰富度是西医远远不能比的,一个西药的产生往往需要投入很多,最让人失望的是它的疗效会降低,不知道感冒药更新到第几代了,呵呵。其次,一个优秀的中医是可以不借助大型的检测设备的,望闻问切。足矣,难道古人人做的到,我们做不到吗!最后,我中华从古至今不知出过多少名医,他们就是榜样,不仅是医术的榜样,更是道德的榜样,现在医患关系的紧张一定程度上和医德的逐渐沦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我们树立了榜样,那些丑陋的人和事一定会消失的。因为没有他们滋生的土壤。如果国家可以大力支持中医中药的发展,那么国家政府投入医疗健康的费用即使不增长,其比例一定会大大提高,其保障水平、力度和深度也会比现在更进一步,至于实现的两个目标的时间就让时间自己给出答案吧。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幟、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一一药王爷孙思邈的训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望老师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