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枢纽四分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5638852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6.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枢纽四分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合肥枢纽四分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合肥枢纽四分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铁路枢纽新建XX北城至XX站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专项方案中铁四局集团XX枢纽1标四分部二零一二年三月XX铁路枢纽新建XX北城至XX站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专项方案 复核:中铁四局集团XX枢纽1标四分部二零一二年三月目录一、目的- 5 -二、编制依据- 5 -三、工程概况- 5 -四、工程重点及难点- 6 -五、工期安排- 7 -六、人员组织机构、机械、小型机具配置- 7 -6.1 人员配置- 7 -6.2 机械、设备配置- 9 -七、施工准备- 10 -八、劳动力组织及物流组织- 10 -8.1 底座板施工- 11 -8.2道床板施工- 12 -九、主要施工方案- 15 -9.1 施工工艺- 16 -9.2 主要工艺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6 -9.2.1 桥面凿毛- 16 -9.2.2 桥面清理、植筋- 17 -9.2.3 桥面底座板施工- 18 -9.2.4 聚丙烯土工布施工- 21 -9.2.5 道床板施工- 22 -十、工期保证措施- 40 -10.1 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40 -10.2 技术措施- 41 -10.3 劳动力保证措施- 41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 42 -10.1 质量目标- 42 -10.2 质量保证体系- 42 -10.3 质量保证制度- 43 -10.4 质量保证措施- 43 -十二、安全保证措施- 45 -12.1安全目标- 45 -12.2安全保证体系- 45 -12.3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45 -12.4 临近既有线安全保证措施- 49 -危险源分析- 49 -12.4.2 一般要求- 49 -12.4.3 既有线防护人员- 51 -12.4.4 大型机械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2 -台风季节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53 -夜间及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54 -十三、应急预案- 54 -13.1成立预案专项小组- 54 -13.2 专项小组职责- 55 -13.3 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及分工- 55 -13.4 各项应急预案事故后处理工作- 56 -13.5 各项应急预案- 56 -13.5.1 影响铁路运营的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56 -13.5.2 事故处置与救援- 57 -13.5.3 高空坠物打击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58 -13.5.4 混凝土供应及浇筑中断预案- 59 -防火灾紧急预案- 60 -十四、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创建文明工地规划- 61 -. .一、目的对中铁四局集团XX枢纽四分部蚌福联络线双凤特大桥24#192#墩的CRTSI型双块式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工序进行控制,确保工序的最终产品符合设计及验收要求。二、编制依据1、 设计图纸2、SK-型枕通线20082251-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4、无砟轨道施工要点手册5、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7、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8、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1041号9、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10、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11、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12、 建设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三、工程概况XX枢纽I标四分部蚌福联络线双凤特大桥CRTSI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起讫里程为:BFDK008+600BFDK014+100,全长5.5km,位于XX省XX市长丰县双凤开发区及XX市庐阳区内,线路两侧为厂房及屋舍,局部为旱地,线路经过区域以河谷平原和岗地为主组成的地貌单元,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一般在14.3258.66m之间,地势西高东低,既有线两侧分布有填土,水塘零星分布。其中BFDK008+781.135BFDK008+926.835为40+64+40m连续梁。桥梁CRTSI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从下到上的顺序为桥面植筋、C40钢筋混凝土底座、聚丙烯土工布、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钢轨。我分部负责蚌福24#192#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其主要工程量见表1:表1 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桥面植筋孔1682底座板m36676C40混凝土3聚丙烯土工布m2307134SK-II型轨枕根169545道床板Km11单线6道床板混凝土m37055C40混凝土四、工程重点及难点工程重点:无砟轨道施工精度。工程难点:施工临近既有线及营业线,施工安全隐患大;BFDK009+025.115BFDK009+515.84036#51#、BFDK012+609.850BFDK012+839.725146#153#、BFDK013+513.210BFDK013+897.965174#186#施工便道位于桥墩底部,BFDK013+930.665BFDK014+094.165187#192#施工段无便道,蚌福线施工与合蚌线施工存在交叉作业,如何合理组织物流及施工顺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是一个难点。五、工期安排根据京福公司要求,我分部蚌福联络线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从20XX3月1日开始至20XX6月30日结束,总工期96天,主要的节点安排如表2:表2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节点工期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数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1CPIII网测设km5.52012-1-52012-1-152桥面清理、植筋km5.52012-3-12012-4-203底座板孔1682012-3-252012-5-254SK-II轨枕铺设块169542012-4-22012-6-275轨道粗调、精调km112012-4-62012-6-29单线6双块式轨枕道床板km112012-4-102012-6-30单线六、人员组织机构、机械、小型机具配置6.1 人员配置根据工期,具体人员配置见图3。一架子队工作面作业班组项目经理:李继良物资:薛登位图3 人员机构配置图现场负责人:李全红技术负责人:龚国洪试验:胡立辉现场:吴勇、周芳明技术:江川测量:黎命中二架子队工作面作业班组施工分为4个工作面,每个工作面116人,分成底座板施工、钢筋绑扎、轨道板铺设、轨道精调及道床板施工5个作业组,具体的人员配备如下:表4 施工作业人员配备表序号施工项目工种人数主要职责备注1底座板施工模板工10立模、加固模板、拆模砼工10浇筑混凝土、抹面、收光、拉毛、混凝土养护钢筋工16底座板钢筋绑扎普工4辅助施工2钢筋绑扎钢筋工16底层钢筋绑扎及板粗铺后剩余钢筋绑扎普工43轨枕粗铺技工4轨枕存放、运输及粗铺普工204轨道精调技工4数据采集、处理及轨道精确调整5道床板施工模板工12模板清理、立模、加固模板、拆模混凝土工10浇筑混凝土、抹面、收光、混凝土养护普工6轨枕及钢轨上混凝土清理6.2机械、设备配置表5 主要机械工装设备表 序号工装设备数量备注1底座板模板17套2道床板钢模板1200米3SK-II轨枕16954根4WJ-8B扣件33908套5夹板96套6竖向调整螺栓665套7横向调整螺栓665套8无级链条千斤顶8个9工具轨1200米60kg/m10轨检小车2台11精测设备2套12移动发电机50kw4台13万能道尺2把14吊车4台25t、50t各2台15撬棍若干16螺栓松紧机4台17塞尺2套最小0.5mm18三角支撑架1200个七、施工准备 做好无砟轨道施工前的现场调查。做好预制件、原材料、加工料的生产、存放与运输、气候条件的现场调研,并根据现场调研与相关接口工程的要求,制订无砟轨道施工组织和物流管理预案。 做好施工人员配置和岗前培训。做好现场操作、技术、质检、测量和管理等所有参建人员的岗前培训。 配备无砟轨道成套施工设备。 开展各项工艺性实验,达到熟悉设备,摸索和完善工艺。 工序之间进行严格的交接检验。严格执行无砟轨道施工与质量检验的有关要求,规范各个工序的施工操作工艺和质量要求。要配齐质检、测量设备,做好相关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技术、质检、测量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做到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做好原材料的进场检验,确保材料合格,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做好试验抽检、验证工作,指导施工。八、劳动力组织及物流组织无砟轨道施工每个施工循环按主要工序划分为九个作业区:底座板作业区、测量清理作业区、散枕及底层钢筋安装作业区、轨排组装作业区、轨道粗调作业区、道床板钢筋及模板安装作业区、轨道精调作业区、道床板混凝土浇筑作业区、混凝土养护和工具轨模板拆除倒运区。混凝土养护及后期清理工作等辅助工序可在以上主要工序作业间隙穿插进行。8.1 底座板施工底座板施工每个工作班组至少40人,第一个工作班组从24#梁开始施工,向大里程施工一直施工至34#梁。主要周转料从25#上桥,钢筋等其它材料按就近原则从桥下直接吊至桥上,倒运至施工工作面。第二个工作班组从34#开始向大里程施工至48#,共14孔底座板,配2套直线模板,模板等周转料从35#上桥,一直向大里程周转,由于35#-50#便道在合蚌和蚌福之间,材料上桥采用就近原则,分别从36#、51#两边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分别在37#、41#、45#、48#搭设地泵管道支架,采用地泵浇筑混凝土完成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左右线同时施工。第三个工作班组从48#开始想里程施工至88#,共40孔底座板,配4套圆曲线模板,模板等周转量从50#上桥,48#50#模板钢筋等材料从50#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周转料一直向大里程周转。50#88#直接从桥下吊至桥上,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采用泵车在各个工作区便道上完成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左右线同时施工。第四个工作班组从192#向小里程施工至175#,共17孔底座板,配2套直线模板,因179#-186#、187#-192#施工便道在合蚌和蚌福之间,材料上桥采取以下方案。187#-192#模板、钢筋等材料从187#吊至桥上,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179#-187#材料上桥采取就近原则,分别从179#、186#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分别在181#、184#、189#、191#搭设地泵支架,采用地泵完成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左右线同时施工。第一个工作面施工完毕以后,从175#开始施工向小里程施工至140#,共35孔底座板,事先配2套直线模板,待第三个工作班组施工完毕以后,再配套2套圆曲线模板。模板等周转材料从174#上桥,一直向小里程周转,146#-153#采用就近原则分别从146#、153#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剩余梁所需材料直接从便道,利用吊车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采用泵车在各个工作区便道上完成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左右线同时施工。第二个工作面施工完毕以后,从140#开始向小里程施工至119#,共21孔底座板,事先配2套直线模板,待第四个工作班组施工完毕以后,再配套2套圆曲线模板。模板等周转材料从140#上桥,一直向小里程周转,所需材料直接从便道,利用吊车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采用泵车在各个工作区便道上完成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左右线同时施工。第三个工作面施工完毕以后,从109#开始向大里程施工至119#,共10孔底座板,事先配2套圆曲线模板,模板等周转料从109#上桥,一直向大里程周转,其他材料直接从便道,利用吊车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采用泵车在各个工作区便道上完成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左右线同时施工。第二个工作面施工完毕以后从88#开始向大里程施工至109#,共21孔底座板,配4套直线模板,模板等周转料从88#上桥,一直向大里程周转,其他材料直接从便道,利用吊车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采用泵车在各个工作区便道上完成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左右线同时施工。每个工作面分成钢筋绑扎、模板施工、底座板混凝土施工3个作业组。8.2道床板施工道床板施工分4个工作面,每个工作面至少76人。小里程分配400m工具轨,大里程分配600m工具轨,待4月21日再进200m工具轨分配给小里程。第一个工作面从24#左线开始施工,工具轨、模板等周转料从25#上桥。第二个工作面从192#左线开始施工,工具轨、模板等周转料从187#上桥,人工倒运至192#。待左线施工超前右线施工200m小里程、300m进行右线两工作面施工,工具轨、模板等周转料分别从25#、187#上桥,人工倒运至施工工作面。四个工作面分别从大小里程向管段中部施工,完成道床板施工。每个工作面分成散枕、粗调、钢筋绑扎、精调、模板施工、道床板混凝土施工6个作业组。轨枕采用卡车运输,从轨枕厂运输至现场。左线SK-II轨枕利用25t吊车直接上桥存放在右线的底座板上。对特殊地段采取一下方式进行物流组织: 31#32#连续梁跨工业大道施工段,平板车将31#32#所需SK-II轨枕运至BF30#、BF33#便道上,人工分别从30#、33#两侧利用25t吊车将31#32#所需的轨枕吊至桥上,人工配合小平板车运至指定位置; 35#50#便道位于便桥墩底部施工段,平板车将35#43#所需的SK-II轨枕运至BF35#,将43#50#所需的SK-II轨枕运至50#便道上,人工分别从35#、50#两侧利用25t吊车将35#43#、43#50#所需的轨枕吊至桥上,人工配合小平板车运至指定位置; 147#154#粮库墙角便道在桥墩底下施工段,平板车将147#151#所需的SK-II轨枕运至BF147#、将151#154#所需的SK-II轨枕运至BF154便道上,人工分别从147#、154#两侧利用25t吊车将147#151#、151#154#所需的轨枕吊至桥上,人工配合小平板车运至指定位置; 179#186#便道在桥墩底下施工段,平板车将179#183#所需的SK-II轨枕运至BF179#便道上、将183#186#所需的SK-II轨枕运至BF186#便道上,人工分别从179#、186#两侧利用25t吊车将179#183#、183#186#所需的轨枕吊至桥上,人工配合小平板车运至指定位置 187#192#孙岗道口便道在合蚌和蚌福之间施工段,平板车将187#192#所需的SK-II轨枕运至BF187#便道上,人工从187#利用25t吊车将187#192#所需的轨枕吊至桥上,人工配合小平板车运至指定位置。左线吊至桥上的SK-II轨枕存放在右线的底座板上存放2层,每层5根,两垛连放,每个支座存放20根轨枕,轨枕采用彩条布包裹围护,并做警示标志。右线SK-II轨枕存放在桥下指定存放位置,要求每层存放4根,存放5层,轨枕采用彩条布包裹围护,并做警示标志。对特殊地段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存放: 31#32#连续梁跨工业大道施工段,分别在31#、32#墩附近硬化一块6*2m的场地分别存放50根SK-II轨枕,存放5层,每层4根。待右线施工时分别从31#、32#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 35#50#便道位于便道底部施工段,在35#附近硬化一块4*25m的场地存放35#43#右线所需的402根SK-II轨枕,每垛存放4排,每排存放5层;在50#附近硬化一块4*20m的场地存放43#50#右线所需的352根SK-II轨枕,每垛存放4排,每排存放5层。待右线施工时分别从35#、50#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 147#154#粮库墙角便道在桥墩底下施工段,在147#附近硬化一块4*10m的场地存放147#151#右线所需的202根SK-II轨枕,每垛存放4排,每排存放5层;在154#附近硬化一块4*10m的场地存放151#154#右线所需的150根SK-II轨枕,每垛存放4排,每排存放5层。待右线施工时分别从147#、154#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 179#186#便道在桥墩底下施工段,在179#附近硬化一块4*15m的场地存放179#183#右线所需的202根SK-II轨枕,每垛存放4排,每排存放5层;在186#附近硬化一块4*10m的场地存放183#186#右线所需的152根SK-II轨枕,每垛存放4排,每排存放5层。待右线施工时分别从179#、186#上桥,人工运至各个工作面。 187#192#便道在桥墩底下施工段,在187#附近硬化一块4*13m的场地存放187#192#右线所需的252根SK-II轨枕,每垛存放4排,每排存放5层。右线施工时,将指定的SK-II轨枕采用25t吊车吊至桥上,人工用小车运至指定位置。九、主要施工方案CTRSl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案如下:桥面植筋、底座板采用双幅双侧进行施工;道床板采用左线先施工然后施工右线,通过工作面的逐步前移,完成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先施工左线,将左线的施工所需的钢筋、混凝土、轨枕、工具轨、螺杆调节器、模板等物料由施工便道运输到现场,存放至桥梁中部或右线底座板上,由现场的吊车拆卸物资,上桥物资利用小车运至各个施工工作面。9.1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轨道粗调定位线下沉降观测评估合格铺设工具轨、组装轨排、安装调节器钢轨托盘施工准备轨道精调道床混凝土浇筑道床混凝土抹面、养生桥面清理、植筋钢筋网绑扎、综合接地焊接梁面验收CPIII网评估合格底座板施工轨枕中线位置放样摆放道床板纵向钢筋轨枕、钢筋的运输及存放工具轨、模板、调节器运输拆除模板、调节器、工具轨9.2 主要工艺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9.2.1 桥面凿毛植筋之前在梁面轨道中心线两边各1.3m范围内的梁面加高平台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为10mm,见新率不小于50%。9.2.2 桥面清理、植筋在进行桥面CRTSI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之前,对桥面进行清理,要求梁面、梁缝、泄水孔、侧向挡块、剪力齿槽等干净。桥面植筋采用20mm钻头进行钻孔,钻孔深度为250mm,孔位根据技术员所放植筋线进行钻孔。钻孔布置图详见附图1、2、3。9.2.2.1 桥面连接钢筋技术要求 通过在梁体内植入一定数量的倒L形钢筋,实现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与桥梁的整体连接性能。 无砟轨道底座与桥梁的连接采用植筋为16mm、HRB335级钢筋,植入加高平台顶面以下250mm,直线段外露高度为125mm,曲线段为148mm,钢筋埋设深度允许偏差为+5mm,与梁面的垂直度偏差为+2mm。 植入连接钢筋前,在梁体内钻孔,孔位纵横向位置允许偏差为+20mm,钻孔植筋为20mm,钻孔深度为250mm,允许偏差+10mm。 植筋胶采用改性环氧树脂胶,其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9.2.2.2 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前首先核实轨道几何、线路平纵断面、桥梁孔跨布置等相关基础资料,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设置连接钢筋前,首先在梁面上准确定位左右线轨道中心线,再根据连接件与轨道中心线的几何位置关系准确设置。 植筋前、采用钢筋探测仪等探测桥梁结构钢筋和预应力筋的确切位置,必要时在梁面上进行标识,确保钻孔不伤及桥梁结构钢筋及预应力筋。若连接钢筋与桥梁结构钢筋与预应力筋发生冲突,可适当调整连接钢筋位置。同时,在全面施工前进行植筋锚固强度试验。 钻孔后,必须将孔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土工布将洞口塞死,防止收到污染。植筋典型断面图如下:9.2.3 桥面底座板施工桥上无砟轨道的混凝土底座直接浇筑在桥上,并与桥面连接钢筋连接。混凝土底座采用分块式结构,底座设计宽度及分块长度均与道床板结构相同宽度为2800mm,长度分6400mm、6440mm和5750mm三种规格。原为II型板预留的监理齿槽及梁端高强度挤塑板的凹槽地段用同底座板相同的混凝土与底座同时浇筑。每块底座上设置两个凹槽,与道床板的限位凸台相匹配。凹槽四周设弹性缓冲垫层,其技术性能应满足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采用C40混凝土,运用泵车或地泵进行浇筑。底座板模板采用组合式钢模,根据不同超高进行配置。9.2.3.1 底座板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复测CP控制点,对桥梁中线、高程、梁缝进行复核。同时通过CP控制点测出底座和抗剪凹槽的平面位置。底座板钢筋均为10mmCRB550级钢筋,采用两块钢筋网片,通过连接钢筋连接制作骨架而成。钢筋网片预制钢筋网片分6370*2730、6330*2730、5680*2730间距为150mm*150mm三种,连接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加工,现场连接。 直线段底座施工前对凹槽底部梁面进行打磨,平整度最大满足10mm/3m的要求。9.2.3.2 底座钢筋施工底座钢筋施工在现场用已预制好的CRB550级钢筋网片与在钢筋加工场加工的联系钢筋焊接制作成钢筋笼。凹槽部位的网片钢筋必须剪去,并联系钢筋焊接。在不同超高段的钢筋笼高度由联系筋高度渐变。底座钢筋现场焊接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钢筋的规格及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半成品加工好后,分类存放,挂牌标识。 加工好的钢筋运输至施工地点,分类临时堆码在两线间。 先铺设底座纵向钢筋再铺设横向钢筋,钢筋绑扎完毕后,严禁踩踏,绑扎钢筋的绑扎线尾端朝向板中心方向。 保护层垫块采用和结构同性能同标号的混凝土预制块,每平方米设置不少于4块,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尺寸。9.2.3.3 底座和抗剪凹槽装置混凝土施工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采用钢模施工,正线及到发线桥上抗剪凹槽装置可采用木模,模板及加固方案要经过设计捡算,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底座和抗剪凹槽正线及到发线桥上装置模板通过CP采用全站仪放样,高程可采用水准仪测量。曲线地段放样时,注意超高旋转造成的轨道中心线平面位移及外侧模板的超高设置,使模板的空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提前完成伸缩缝设置。 混凝土底座施工前对梁面进行清洁,并提前2小时进行预湿但无多余积水。 底座和抗剪凹槽混凝土浇筑前再次检查确认模板、钢筋状态,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灌注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振捣,注意避免漏捣、过振。振捣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施工中严格控制底座顶面标高。 底座板混凝土采用分块进行浇筑。直线段采用一次性浇筑,曲线段分层浇筑每次按20cm30cm浇筑。混凝土浇筑时不得对底座钢筋的撞击。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混凝土暴露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混凝土初凝前按设计要求对表面进行拉毛。 底座板施工完毕以后,根据天气及混凝土表面失水情况,及时进行喷雾养护,防止混凝土龟裂产生。 底座和抗剪凹槽装置施工完成后,检查其外形尺寸偏差是否符合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底座顶面平整度容许偏差值为10mm/3m,底座顶面和凹槽面的高程容许偏差值为+10mm。9.2.4 聚丙烯土工布施工在混凝土底座表面及凹槽底面铺设聚丙烯土工布,土工布接缝与轨道方向垂直,采用对接方式并用胶带粘贴,注意不能出现折叠和重叠。铺设土工布时,在土工布边缘处采取固定措施。注意限位凸台的凹槽底部也要铺设聚丙烯土工布。9.2.5 道床板施工 9.2.5.1 SK-II轨枕运输、验收及存放1轨枕的运送轨枕采用卡车运输,使用汽车吊装卸。轨枕间采用10cm*10cm方木支撑,枕木垛绑扎牢固。 2轨枕的验收在轨枕卸车前,轨枕的检验项目有:运输中损坏、裂缝、钢筋变形、伸出的钢筋长度,具体要求见下表6。表6 轨枕质量指标3轨枕的现场存放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卸载轨枕垛。轨枕垛按相应标记卸车,存放在右线底座板上或线下桥梁外侧。轨枕采用彩条布包裹围护,并做警示标志,防止行车时碰撞。层间采用10cm*10cm方木支撑,枕垛绑扎牢固。每垛存放2层,每层5根,两垛连放,轨枕垛间距12m。在道床施工前,按20根轨枕需要量,将钢筋存放在轨枕垛间,纵、横向分开,同一截面纵向钢筋为1组。9.2.5.2 道床工作面清理、施工放线1工作面清理采用空压吹风机将验收合格的底座板表面进行清理,再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干净。2施工放线在轨枕运输存放和钢筋到位前每隔13m测设并标记出一个轨道中心控制点,并以此基准点弹出轨道中心线及道床板纵向边线,在道床板纵向边线的位置每隔65cm标出每个轨枕具体位置的中心线,便于粗铺。同时放出第1根轨枕的位置,便于散枕时就位准确,减少人工调整的数量。9.2.5.3 纵向钢筋铺设按测量放样位置和轨枕下纵向钢筋设计数量,将纵向钢筋一次散铺到底座板上,在钢筋吊装、运输过程防止钢筋弯曲。9.2.5.4 轨枕铺设轨枕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粗铺,根据已放好样的轨枕位置中线,在对应每根轨枕的两个轨枕块的正下方、对应轨枕块底部不铺设钢轨的位置,分别安放一个150x150x100 mm大小的垫块,然后将双块式轨枕按放样位置在线路上摆放好。人工挂线采用撬棍调整每块轨枕的具体位置,为了保证摆放位置正确,在轨枕混凝土块两端做好中心线标记,横向偏差在10mm以内,轨枕间距采用钢尺检查,检查完毕后在每根轨枕承轨槽位置安放好扣件垫板。 9.2.5.5 铺设工具轨、组装轨排 检查工具轨工具轨在进场后用蓝色油漆进行编号,对每根钢轨质量描述并归档。如果检测合格,则在钢轨两端贴上合格标识待用;否则不得使用。工具轨采用平板拖车,分层码放整齐后运至现场。现场使用时,工具轨的运输采用平板运输车,采用吊车吊装。运输中,码放在平台上的工具轨不得超过3层,层与层之间用方木垫平,保证工具轨不变形。工具轨检验标准见表7,工具轨进场后存放在底座板边。 表7 工具轨检查标准表 铺设工具轨利用25t吊车采用吊带将工具轨吊放到轨枕上,在钢轨放到轨枕上之前轨枕表面要清理干净,扣件齐全;对面钢轨的安装与第一根钢轨的程序一样。两个钢轨的端部接缝必须在同一位置;两工具轨之间的轨缝控制在1530mm。后期工具轨转移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将工具轨吊装到滑轮小车上向下一个工作面倒运。 组装轨排铺设完工具轨后,使用方尺检查轨枕与工具轨的垂直度,需要时进行凋整;检查工具轨的轨距,不合格时进行调整。使用扭矩扳手将扣件定位,轨枕的扣件孔需要进行注油润滑,螺栓拧紧扭矩不要大于220 N m,使钢轨与垫板贴合,弹条两端下沿必须压在轨脚下。检查标准为弹条与轨距挡板的间距不大于0.5mm,使用塞尺进行检查。施工中注意事项:扣件损坏应更换;检查并记录轨距,不合格时应予以处理。轨排组装验收标准见表8表8 轨排组装验收标准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1轨缝1530mm尺量2螺栓拧紧扭矩120180N.m螺栓紧固器3轨距1mm轨检尺9.2.5.6 轨道粗调1采用徕卡1201+,利用附近8个CP点作为自由测站的后视点,后视误差控制在2mm之内,对轨排横向进行调整,高程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复核,调整后的标高应低于设计标高25mm,横向偏差为2mm。轨排粗调采用无级变速千斤顶每隔9根轨枕设置一对对轨排进行粗调,完成轨道粗调后,安装调节器螺杆,用方正尺对每根轨枕的垂直度进行检查,采用钢筋对轨枕间距进行检查,间距误差控制在5mm以内,检查完毕后采用螺栓松紧机对扣件螺栓进行紧固,紧固力为120180N.m,保证扣板底与钢轨底密贴,最大缝隙不超过0.5mm。轨排粗调验收标准2安装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在轨排粗调的同时安装钢轨螺杆调节器,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应安装到轨底,在每个轨排端的第一、二、四根轨枕前或后需要配一对螺杆调节器,之后每隔3根轨枕安装一对螺杆调节器;螺杆调节器中的平移板应安装在中间位置,以保证可向两侧移动。最大平移范围约为50mm,每一边的中心偏移量为25mm。竖向螺杆调节器横向螺杆调节器竖向螺杆调节器底部采用5cm*5cm*1cm钢板支垫,防止在调节时破坏支承层混凝土,螺杆外采用PVC套管进行保护,平移板在精调前涂油并活动自如;托轨板涂油防锈;精调前横向移动的平移板应在中间位置,螺杆调节器托盘设在两轨枕中间位置,两个螺杆调节器托盘在轨排两侧对称平行安装,所有螺杆调节器托盘必须容易拆除。横向螺杆调节器两端与轨枕桁架同一根钢筋相连,横向螺杆调节器立杆采用植筋锚固的方法进行加固,锚固深度不得小于15cm。9.2.5.7 钢筋绑扎、接地焊接1钢筋绑扎钢筋绑扎顺序:绑扎底层纵向钢筋与轨枕桁架下弦筋绑扎底层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绑扎上层纵向钢筋与轨枕桁架上弦筋绑扎上层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为了保证道床板上下层钢筋绝缘,满足线路电路要求,道床板钢筋在每个节点处采用小型绝缘卡进行绝缘处理,道床板钢筋在为了保证钢筋绑扎的精度及速度,根据钢筋布置图用木板制作钢筋定位尺,在纵向钢筋位置设置标记,钢筋绑扎完成后抽出。先架设双块式轨枕间距内的横向钢筋,然后铺设顶层的纵向钢筋轨枕块之间及外侧。钢筋绑扎时处理好纵向、横向钢筋之间的绝缘,在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的交接处安装好绝缘卡,保证完全绝缘。2钢筋绝缘与综合接地道床板结构内纵横向钢筋必须进行绝缘处理,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进行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测试检查,以满足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要求。无砟轨道中的接地钢筋利用道床板内结构钢筋,每块板设3根纵向接地钢筋,即在节点内中间位置约50m处,接地间距为约100m布设横向钢条50mm5mm与三根1#线路外侧、9#、18#纵向接地钢筋相连,连接之处采用焊接处理,横向接地钢条与其他的钢筋的接触采用完全绝缘处理。而后横向钢条与接地端子相连,钢条的长度恰好使接地端子抵在钢模板内侧,并垂直于钢模板轨道。接地钢筋不得构成电气环路。接地钢筋与其它钢筋交叉处进行绝缘处理。接地端子的螺栓孔内塞满海绵或塑料螺杆,防止后续施工时有混凝土渗入孔内。分块道床板两端设接地端子GB00Cr17Ni14Mo2,接地端子间采取截面不小于200mm2不锈钢缆连接,每根不锈钢缆一般情况下长0.4m,如遇到道床板间距较大的,连接的不锈钢缆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道床板接地每100m形成一个接地单元,接地单元中部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可靠连接,相邻接地单元之间的接地端子不连接。接地钢筋焊接 接地端子9.2.5.8 模板安装调整 道床板纵向模板采用30cm高的组合式钢模,横向模板采用2.8m,宽10cm的定型钢模。每块道床板为一个单独的工作小区,先施工板缝处的横向模板,然后施工其他纵向模板,模板用撑杆进行固定。模板检验标准模板安装标准9.2.5.9 轨道精调 准备工作轨道精调轨检小车在首次使用前,首先应严格复核接收到的轨道设计中心线数据,确保设计数据准确无误。然后把设计数据输入到测量软件中,再次检查设计线形输入是否正确。CP控制网复测时,保证是最终的平差成果,复测前应先检查成果的所有测量和计算数据,把复测合格的坐标成果导入全站仪和测量软件中轨排组装检查,无砟轨道精调作业前应对作业区段进行精调前的检查,包括轨枕的方正、轨枕与工具轨的垂直、工具轨的清洁及轨枕扣件的扭力等情况;工具轨的平直度应满足1m小于0.2mm;工具轨一定要清洁;轨枕扣件的扭力应在设计范围内,在确定无松动的扣件后方可进行精调作业。轨道精调前对螺杆调节器进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轨道的调整主要通过螺杆调节器的调整来满足轨道几何尺寸的要求。其主要作用是:在螺杆调节器安装位置对轨道进行测量,将其调整到其设计位置mm级精度。测量轨道位置、计算其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以控制轨道精调后偏差接近于零。对所有的轨枕进行顺序编号。编号采用红色油漆喷于轨枕上,如下图所示。 轨道调整 轨道的调整主要包括轨道的轨向、轨距、中线、超高、高低、高程等六项指标。轨向调整要求轨向允许偏差为2mm/10m弦。我国规范采用10m弦长为基准对轨道和轨向幅值进行测量检验。采用小车进行轨道测量时,需要对每根轨枕间距采集轨道数据,每隔5m测点的高低或轨向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均不应超过2mm即表明轨道的高低或轨向的幅值满足10m弦正矢不超过2mm的规定。但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的精调中相隔5m测点的高低或轨向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均不应超过0.7mm。轨距调整要求轨距允许偏差为1mm,变化率1,表明小车对每根枕木采集数据时,轨距要求在1mm范围内变化,而且每根枕木的轨距相对于其前后各测点的轨距差值不能超过0.65mm。现场调整利用轨距撑杆和斜拉杆进行控制。中线调整要求中线允许偏差为2mm,轨道中线偏差控制应该和线间距偏差0,+5mm的要求结合;轨道的中线计算基准即从高轨到公称轨距的一半。水平调整要求水平允许偏差为1mm,轨道的水平超高是指轨道两个钢轨之间的垂直高度差。高程调整要求高程为允许偏差2mm,轨道高程是指以基本轨非超高的钢轨为计算基准。 轨道调整流程第一次精调:快速测量整个设站测量区间约60m,如果偏差较大超过5mm,使用多套调整工具,对整块轨排进行调整,将多数点偏差控制在2mm以内。第二次精调:逐一测量螺杆调节器处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使用螺杆调节器尽可能将偏差调整到0。浇注前精调:逐一测量螺杆调节器处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使用螺杆调节器尽可能将偏差调整到0,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此处轨道不能上人或受到外力撞击。在调整过程中根据轨检小车上显示的数据利用双头扳手及套筒扳手对调整螺杆调节器进行高低、中线调整,将轨道调到0偏差位置。轨道会在螺杆调节器的调节下发生移动。移动量最大的是螺杆调节器本身所在的位置,螺杆调节器前后某一距离内的轨道也会发生微小的移动,所以每根螺杆调节器都要调整两次,以将轨道调整到其设计位置。 接头调整 每个钢轨接头部分应该精确调整,并用靠尺检查轨面与轨底,错台不能超过0.5mm。对某一节钢轨调整完以后应用平板尺1m直尺检查上一节钢轨轨头是否和下节轨道前进方向钢轨轨头平顺,如有错牙错牙不能超过0.5mm,应该退至上节钢轨检查,尤其是在粗调效果比较差的情况下。如果两节钢轨相连轨头在同一个轨枕上,在调整过程中必须两节同时调整。 搬站连续将轨检小车停在当前设站区间的最后一对螺杆调节器上,将其偏差尽可能调整到0,在下一站开始测量前不要移动轨检小车;全站仪搬站并重新设站,全站仪设站完成后,先不用采集数据查看偏差,两站测量同一个点的差值不能超过0.7mm,否则需重新设站,或检查控制点精度质量。如果中线和标高在0.7mm以内,在上一站最后一个点处再次采集数据,软件将自动开始进行交叠补偿。 采集数据在进行完一节轨排调整后进行二次复测,在复测的同时根据轨检小车电脑显示数据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工作。如在复测过程中还存在个别点超限,需重新调整,调整原则为将轨检小车后退至少5根轨枕后进行调整,待调整完成后才能进行复测并采集数据,禁止对未经整改的不合格轨道进行数据采集。 报表输出浇筑前测量结果应该以电子表格形式输出,并由监理签字后整理存档。小车电脑中的原始文件要及时备份;小车输出测量报表的内容包括:里程、轨距、水平、中线、左右轨面高程。 后续工作精调后的轨道应作警示标识,严禁撞击、上人。如果精调后的轨道受到撞击,需重新检查后方可浇筑混凝土。轨道调整完成后,要认真按照仪器的拆卸程序拆下后放回仪器箱内,注意在拆卸过程中严禁粗鲁莽撞,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坏。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保管 指定专人保管仪器。全战仪与小车电池应及时充电,以免对施工造成影响。仪器设备应该轻拿轻放,避免撞击。小车测量轮需定期涂油、清洁。 检查轨道的几何尺寸 利用轨检小车配合全站仪测量轨道的高低、轨向、水平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精确。混凝土施工前,对钢轨扣件位置加以覆盖,防止混凝土污染。9.2.5.10道床板混凝土施工在施工便道允许的情况下,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施工地点,利用大型泵车直接将混凝土灌入模板内。对条件不允许地段,利用地泵完成混凝土浇筑。在模板侧面定出混凝土的高度,施工混凝土时不超过这个高度。混凝土自两轨枕间隔位置放料,直至混凝土自然流动到轨枕底部并充满,移到下一轨枕间隔内继续放料。 混凝土采用振捣棒振捣,保证轨枕下方混凝土的密实。振动棒要快插慢拔,控制振捣点之间的间距,使拌和物不致漏振。间距控制的标准是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掌握振捣的时间,以粗骨料不再下沉、表面泛浆、被振的部位大致被振成水平状、拌和物中的气泡不再冒出来为准。振捣时注意要使振动棒避免直接振动钢筋、模板和预埋件,以免钢筋受振位移,模板变形,铁件移位。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在枕轨下侧不能形成孔隙。为了避免这个情况,采用振动棒进行捣实,直至枕轨下部的混凝土流向下一个枕轨为止。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枕轨间隔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以后,必须对混凝土承载板表面进行刮光。因此要注意,混凝土将向枕轨方向进行工作。设计的横向坡度,也将在这一步骤中完成。在抹面过程中,注意混凝土面与轨枕混凝土的接缝处理,做到棱角分明,同时对轨枕混凝土块进行清理,保证清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竖向调整轴从硬化的新浇混凝土中拔出。只用将轴拧一圈就能取出,另外,钢轨扣件也将松开,这样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钢轨纵向变形,不会对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枕轨产生任何影响竖向调整轴将通过调高从混凝土中拔走旋拧大约-周。然后再松开夹板连接。接着就可以将轨道校准横梁和竖向调整轴从混凝土中拔起。由于轴是圆锥形的,所以可以从混凝土中毫不费事地拔出。留下的孔及时用低收缩性灌注砂浆灌注抹平。抹面注意事项:表层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混凝土入模后半小时内用木抹子完成粗平,一小时后再用钢抹抹平至少2遍。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在混凝土入模三到四小时后进行二次抹面,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抹面过程中药注意加强托盘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的施工。抹完面后,及时清刷钢轨、轨枕和扣件,防止污染。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1顶面宽度+20,-52顶面高程0,-53平整度10/4m4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顶面高差55中线位置29.2.5.11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在初凝前,根据天气及混凝土表面失水情况,及时进行喷雾养护,防止混凝土龟裂产生。混凝土浇筑后0.51小时,螺杆放松1/2圈,螺杆调节器的放松始终沿逆时针。混凝土浇筑后24小时,提松横向模板和施工缝模板,松开全部扣件,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变引起的变形。操作时不得扰动轨排。混凝土初凝后松开钢轨扣件,然后进行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土工布,然后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9.2.5.12拆除模板、螺杆调节器、工具轨人工进行拆除模板,先拆除横向,再拆除纵向模板,对模板进行清洗、上油,转移;螺杆调节器的拆除:先旋转取出螺杆,再将调节器钢轨托盘与工具轨分离,逐一清洗、涂油保养,转移; 拆除工具轨:解开全部工具轨扣件,清洗扣件、涂油,采用吊车吊装人工用滑轮平移工具轨至下一个工作面单元。9.2.5.13封堵螺杆孔工具轨拆除完毕后,将螺杆调节器螺杆孔洞内的波纹管或PVC管等隔离材料清理干净、人工用高强度无缩水泥砂浆将螺杆调节器螺杆在混凝土中形成的孔洞进行封堵密实,并将表面抹平,必须保证空洞内无积水、杂物等。9.2.5.14 施工注意事项 到场的轨枕必须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混凝土施工前进行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实验,合格方可施工。 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度不得高于30度。 浇筑混凝土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扣件。 不得在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时拆模,拆模后不得立即浇水。 混凝土浇筑后尽早全面覆盖及保湿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所采用水泥品种及相对湿度来确定,最低不得少于7天。十、工期保证措施10.1 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建立双块式无砟轨道管理机构,统筹安排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力调配、组织施工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期兑现。 保证足够的施工队伍,配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坚决杜绝返工现象。 根据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度、施工难度、外部因素等,编制施工计划并严格执行。 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工序交叉配合不到位等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点,攻克难关,优化资源组合,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10.2 技术措施 认真作好施工准备,做到材料、设备及时到位。组织人员、材料、机具尽快进场,尽快形成施工能力。 积极采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 加强施工阶段的工期控制,确定施工阶段进度目标分解图及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 加强施工工序验收和工序间的紧密衔接,及时组织验收工作,交下道工序施工。10.3 劳动力保证措施 认真做好劳动力的统筹,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施工劳动力能满足工程生产的需要。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施工劳动力人员定岗定责,严格技术标准、工艺措施,严明施工纪律,按设计要求施工。 全面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熟练程度。十一、质量保证措施我项目部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质量方针追求卓越管理,筑造精品工程,针对本工程技术较为复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使全过程的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程具有一流的施工质量。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特点,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结构安全、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下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机械物资部试验室安质部工程技术部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10.1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达到中华人民XX国、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创部优工程。10.2 质量保证体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工程施工工序上严格把关,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10.3 质量保证制度坚持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策划,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认真落实贯彻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测量复核制度,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和测量复核制。现场工程测量坚持闭合复核和换手复核制,测量放样资料必须由技术主管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建立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施工规范、规则、规定和验标,要求所有参建员工理解工程特点,熟悉施工的程序和质量要求,了解并掌握易产生质量隐患的重要工序及重要环节。10.4 质量保证措施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应按技术质量要求由专人采购与管理,采购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对各种原材料应有交接记录。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模板质量模板要高精度制造、高标准验收。模板接缝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工艺,确保接缝满足外观质量要求和混凝土耐久性需要。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混凝土入模前,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指标;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本技术条件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式进行,浇筑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混凝土振捣质量混凝土振捣可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振捣设备。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铁件。混凝土振捣应按事先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进行,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均匀振捣密实,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超过30s,避免过振。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混凝土浇筑完后,应仔细将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混凝土养生质量混凝土振捣完毕,应及时采取保湿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生。当新浇混凝土具有暴露面时,应先将暴露面混凝土抹平,再用麻布将暴露面覆盖,并及时采取喷雾洒水等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生7d以上。当混凝土采用带模养生方式时,应保证模板接缝处混凝土不失水干燥。十二、安全保证措施12.1安全目标施工伤亡零事故;无铁路行车险性事故。12.2安全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本标段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中,把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和既有线既有设备安全,作为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轴,紧紧围绕这一安全核心问题,全面进行安全施工管理。12.3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任的施工安全委员会,对既有线施工安全负责。严格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维修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信号维护规则和有关规范等各项安全生产规定。不及时,机械和料具侵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