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的看法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9563831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教育的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养成教育的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养成教育的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养成教育的看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家庭养成教育是重中之重 长春工业园实验中学贺晓凤论文摘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其中 家庭养成教育是重中之重。关键词:家庭养成教育学校养成教育社会教育幼儿学生 品性行为习惯我有一个亲戚,在外地打工,孩子没人看管,暂时寄宿在我家里。 我对孩子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就容许了下来。孩子读小学五年级, 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已经是读五年二期的学 生了,几乎没学到什么知识,写出的字已乎无法识别,爱游戏爱漫画 爱零食爱玩具,爱零花钱爱撒谎爱玩爱咬指甲,不知道什么叫学习。 要改掉这些习惯谈何容易,愁得我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不来。费尽九牛 二虎之力也难以完全凑效,最后只得放弃,因此我生出诸多感慨一一 对孩子的养成教育真的太重要了。最近看了几个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报道、 访谈,主持人谈到最多的 是“子弟教育问题,说要在学校教育方面下苦工夫。而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完全没有提到,甚至连政府、公安部门都这么认为。把儿童 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的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缺乏 与失误,这包括学生平安、犯罪等问题。就连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务 劳动等的教育都让学校负责,这样就无形地把家庭养成教育等同了学 校教育。夸大和泛化了学校的功能,把过重的任务放在学校的身上, 让它担负着本身的压力和越俎代庖的压力。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开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 教育成效往往都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 如果三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在三方面的教育中,家庭的养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看到过一那么资料: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 位当过大学校长, 100多位是教授, 80 多个是文学家, 60 多个是医生,还有1 人当过副总统, 1 人当过大使, 20 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 7个是杀人犯, 60 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 400 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这两个家族的历史说明什么?良好的的家庭环境、 父母优良的家庭教育、父母的素质如何, 对下一代的影响很大,或者说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养成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 婴儿落地到幼儿上学前首先接触的是家庭, 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 家庭是在这个过程中进入的最根本、 最初步教育的社会群体, 特别是早期的养成教育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 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 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从心理学的解释中,可以认识到 :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响倾向或活动模式、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还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 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 家庭的养成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底,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助手和补充。福禄贝尔说过: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这句话哲理性很深, 它深刻地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养成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尤其是近年来家庭养成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家庭养成教育可以理解为由家长按国家、 社会的要求, 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 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养成教育,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由于实施的家庭养成教育不同,其效果也不同。 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养成教育, 是由家长和其他年长成员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培养人才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配合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案、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因此, 正确的家庭养成教育应该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参照园、校的教育教学方案、要求进行,以配合园、校教育,使之完美。使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家庭养成教育有着早期性、根底性、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善于模仿、意识单纯、是非能力差,行为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俗话说: “染于苍那么苍,染于黄那么黄,良好的家庭养成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分清对错、善恶、美丑等,会使人终生受益, 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根底。 我们要克服把家庭养成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协助老师催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而应看成是促进孩子全面开展的一个工程。教育的重点应以品德、习惯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包括家务劳动、 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等方面,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养。古往今来, 有许多名人志士都是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养成教育, 日后才成为名家、 大家的。 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养成教育。家庭成员的态度、习惯、素养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总有一些走向两个极端的家庭,如有些家长遵循“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 总认为严格就是好的,对儿女的教育采用防范的方法,生怕儿女变坏,于是整天盯着,看着,跟着,说着,于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这无疑是最坏的家庭教育。还有的家长那么对孩子却是百般迁就、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在家庭养成教育中, 往往会制订一些“规那么,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晚上 8: 30 前睡觉、上床后听半个小时故事等等。 对于这些规那么要保持前后一致, 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比方:星期天的晚上,妈妈正在赶第二天要急用的材料, 6 岁的儿子一个人觉得没事可做, 一会儿一会儿跑来问妈妈: “你陪我出去玩,好不好?“妈妈,你什么时候好啊?“妈妈,我的雷达车找不到了,你来帮我找找好不好?不到 3分钟,儿子就来了 4趟,妈妈觉得真的是很心烦,实在无法安心写材料了。这时,妈妈想到了儿子平时最爱看?奥特曼?了,而且一看就是很长时间,非常专注平时,妈妈是绝对不让儿子看的。于是,妈妈帮儿子开好了影碟机。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 儿子再也没有来打搅妈妈, 妈妈终于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工作。从外表上看,这个妈妈似乎处理得很好,儿子终于不来打搅妈妈了, 她也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但我们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在此过程中妈妈在使用负强化手段, 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埋下了伏笔, 使他的行为也得到了稳固。 当他下次想看“奥特曼时,第一反映就是围着妈妈、烦妈妈。在家中所作的一些决定或叫规那么, 所有的家庭成员也必须保持一致。否那么,也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儿子在幼儿园能自己进餐,在家中却不能,每次都要奶奶喂。妈妈很着急,觉得这样下去总是不好的,于是,决定从今天开始,让儿子自己吃饭。到了晚餐时,妈妈说:“宝宝长大了,能自己吃饭了,是吗?宝宝点点头。由于习惯了有人喂,所以宝宝吃得很慢,奶奶几次想要喂,都被妈妈阻止了。 等大家都吃好了, 宝宝还没吃好, 而且弄得满桌都是,奶奶再也看不下去了:“还小吗,才 6岁,喂喂也没什么这次,妈妈再也没说什么。这样, 孩子的习惯不但没有养成,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试想:如果下次妈妈要再让孩子自己吃的话,孩子肯定采取的是相同的措施:反正有人喂的嘛,不急。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下家庭养成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其最大的误区,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定位上。定位不明确,职能不明确,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又管得太多,致使很多家长“错位现象严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我认为关键是两个东西: 一是品性,二是习惯。前者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是个好人, 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后者确保他一辈子成为一个好人。这两样东西正是家庭养成教育的主要任务。 现在, 做父母的大都只有一个孩子, 对教育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们没有把上述两个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孩子能识多少字,能背多少古诗,是不是能歌善舞,是不是能弹琴画画。社会上针对家长的关注点,开发出各种培训班来投其所好,于是,孩子从小就被迫接受各种培训操练,失去了童趣与天真。家长也参与其中,或当陪护,或当陪练,弄得身心疲惫。适当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本无可厚非, 问题的关键是, 实施家庭养成教育时,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不是其主要任务,更不能作为唯一的内容。从结果上看,这样做只能是劳命伤财,缘木求鱼。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人, 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是家庭养成教育的首要任务。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 如果一个人始终认定自己是个好人, 那么他这一辈子就不太会在人格上、 道德上出大问题。如果一个人在行为习惯上没有问题,不管他将来做什么,他都有可能走向成功。孩子是一张白纸,这张纸上呈现什么底色,绘成怎样的图画,关键在于他的童年成长期,关键在于家长的设想、设计。此外, 家庭养成教育的属性也要求家长须注意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情景化、生活化。譬如,看到花草树木,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尽量自己去做;教导孩子尊重老人,和同伴们和睦相处,养成懂礼貌的习惯。同时,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养成他们好动脑、动手的习惯,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鼓励。此外,家长的自身形象也很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比空洞的说教有用得多。现在的企业管理中常用到这样一句话: “细节决定成败。 我认为它对于教育人也有很大的意义,细节在人身上的表达就是“习惯。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局部是在幼年养成的, 人在 7 岁以前习惯、 语言、 思想、 态度、情绪都打下了根底,根底打得不好,健全人格就难以建立。我们都知道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 它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好习惯能使幼儿终生受益。 很多家长觉得培养幼儿习惯是幼儿园、是教师的事情,只要孩子会学习,那么吃饭、收拾玩具、整理书本家长都可以代替,家长们还说:“这些事情孩子大了就会做的,现在只管学习。虽然家庭不是专职的教育机构,家长也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士, 但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家长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家长在家庭养成教育中应该该怎样做呢?一、“以身做责:幼儿期孩子喜好模仿,并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习惯。家长应注意为孩子树立好典范,任何事情从自身做起,但凡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也必须做到,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要坚持下来, 却是更要考验家长持之以恒的毅力。 有个孩子每天上幼儿园迟到,而他入园的时间又是进餐结束的时候, 他每次都不能吃到热腾腾的食物,老师们看在眼里很是心疼,于是每天早上特别留一份,如果冷了就再热一下, 可是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将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并将其中的弊端很诚恳的解释给他听,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能够在晨间活动中看到孩子的身影。 可是好景不长, 没过几天孩子又迟到了,问及家长却将责任推到了孩子的身上,说他起不了床。可以说, 培养孩子习惯还得从家长自己做起, 更要防止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心情的影响。二、多用正面教育,慎用责罚:要多给孩子鼓励和赞扬,少责骂和殴打, 但是过于严格或是过于宽容都不适合孩子开展。 有个小女孩很乖巧,生活学习都不用家长操心,可就是胆小,缺乏自信心。在与孩子的妈妈交流了以后我们才知道, 孩子的爸爸对其特别严格, 他自己就是接受棍棒教育长大的, 他觉得孩子就得打更何况是个女孩, 不严加管教是不行的。 爸爸的态度使孩子唯唯诺诺, 在爸爸身边不敢做错事情,可是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爸爸又很吝啬去赞扬孩子,觉得表扬多了就会骄傲。 于是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 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犯错, 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懂得道理,所以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才是主要的。而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 正确的。三、教育态度一致: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常常不能保持 爱的度,对孩子的爱应是长远的,而不是溺爱、放任自流。家庭成员 中,不能一个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另一个却维护偏袒孩子,这会 使得孩子变成“两面派。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出现在三代同堂的家 庭,长辈已经完成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对于年幼的孙子喜爱大于责任, 还会常常拿出当年的育儿经说教,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是要 自己尽到责任的。还有的三口之家,或是妈妈或是爸爸总是扮演好人 的角色,使得对孩子的教育很难开展。但是,做为幼儿的监护人,有 责任和义务就孩子今后的开展与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讨论,让所有人意识到教育不是短暂的行为,而是长久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的。 我想为了孩子的明天,家长们要能够把对孩子的爱放在心里。 其实家 长教养方式的改变是为自己而变,为孩子而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就能为他今后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 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时机, 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 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 失去学习新技巧的 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 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时机。 所以,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物 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也就是让孩子有时机尝试失败的滋味。 在有的家庭中, 当孩子在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留神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时机,又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的开展。 因此, 在家庭养成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 对于事物的开展总有他的两面性, 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的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画,老师看了看,满怀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所有的父母们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肯定孩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 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 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 可是我有点担忧, 你走完 3200 万次以后, 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 3200 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 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 3200万次。 面对一只新装好的小钟,两只旧钟都有古道衷肠,可是,“一只旧钟有教育但没有艺术, “另一只旧钟是有教育又有艺术, 很容易让人想起生活中的许多教育现象。一个小男孩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长大,每长大1 岁,他就自豪地说:“我是大哥哥了!可是上小学一年级以后,他就非常懊悔自己长大了。因为老师说以后就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想学就学、想玩就玩,每天都得写作业,每天都得按时上学,不交作业或者迟到了就得挨批评,不团结同学要挨批评,不遵守纪律也要挨批评总之,要辞别无忧无虑的童年,做一个刻苦学习的好学生!男孩儿回家问妈妈上学是不是一直这样苦?妈妈说:“上学很快乐呀,写作业能学习更多的知识, 按时上学就是锻炼身体, 周六周日想睡懒觉就睡懒觉, 妈妈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上学! “妈妈不喜欢上班吗?“喜欢!我更喜欢上学的儿子,看到你快乐地上学,妈妈上班就像上学一样快乐! 听了妈妈的话, 男孩儿入学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其实, 妈妈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是一样的, 只不过老师像“一只旧钟一样从负面提出警告, 进而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害怕, 妈妈那么像“另一只旧钟从正面引导,让孩子感觉到轻松和快乐。于是,上学的事实并没有改变, 孩子上学的心态却改变了, 学习的效果自然随之提高。 学习就像钟表的滴答摆动那样漫长而简单, 只要每次付出一点点,最后就收获“ 3200 万那样巨大的进步与快乐。“另一只旧钟的教育艺术至少有两点可供家长模仿。 说正话不说反话,给孩子信心。教育就是期望对方接受忠告,怎样使自己的忠告入耳入心呢?首先就是给对方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是把对方吓倒。 “一只钟表的“担忧和“恐怕把刚要参加“工作的小钟表吓得事情还没做就说“办不到, 以后“吃不消了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这等于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的敌人,人为地形成心理障碍。而“另一只钟表鼓励小钟表“不用害怕,小钟表就决定“试试,一试果然没问题。 孩子学习会遇到大大小小很多困难, 家长要像“另一只闹钟那样给孩子多提供正面信息, 让孩子对困难形成积极的应对态度。说小数不说大数,指导孩子操作。小闹钟涉世尚浅,第一次听说“ 3200 万这样的天文数字,他还没有积少成多、化难为易的丰富体验,所以“吃惊不已,以至认为自己“办不到,而“另一只钟表指导它: “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小钟表能够操作这种“简单的事情,最后他完成了“ 3200 万的工作任务。平时家长不但要给孩子提出正确的要求, 更要善于指导孩子可行的操作过程, 这样孩子才能像小钟表一样, 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地完成各种任务。还有个这样的故事: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 因为他三个儿子的 渔技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 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 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根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 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 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但凡我常年辛辛苦苦总 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存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 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 “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 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 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 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 器!岁月的沧桑让渔王攥了一大把捕鱼的经验和窍门,他想把这些秘笈传给儿子,渴望他们通过捷径再速成一个渔王。 但是“招数不 对路,导致欲速那么不达。做父母的也拥有像渔王一样珍贵的人生财富, 又何尝不急迫想地 传授给孩子呢? 一位妈妈牵着儿子快走到幼儿园门口了,妈妈问儿 子:“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走的时间短一些? 儿子点了点头。 “你知 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 “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以前咱们绕 了一个弯,今天没绕弯。你再跟妈妈重复一遍,“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儿子重复了一遍,妈妈赞赏地摸摸儿子的头说:“对了,以后记着, 啊? 儿子又很乖地点了点头。其实,孩子虽然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点头了, 但他只是一种被动的附和与生硬的记忆, 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几何原理。 这位妈妈和渔王一样忽略了有效教育的一个关键词:体验。对于幼儿和年龄比拟小的学生来说,教育的重心在于丰富他的“体验,即直接经验。学习理论研究成果发现,孩子的知识来源并不是父母耳提面命传授的直接结果, 而是主动积极建构的成果, 这就是说,他必须获得真实完整的生活、游戏与学习过程,既积累经验也遭遇教训, 而只有经验没有教训的学习结果不能内化为孩子的认知结构,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没有获得“真才实学, 顶多只是死记硬背但不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这位妈妈可以换个方式让孩子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体验,比方说: 走到铺垫瓷砖的人行道上,妈妈在地面上圈出两米见方的正方形,指出正方形的任意两个顶点,然后问孩子:“这两点之间, 我们怎么走最短呢?然后让孩子量步, 走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步数肯定少,走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步数肯定多。这种方式更加直观地向孩子展示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含义。 妈妈用手表或者 与孩子一起计算两条路线所用的时间当然走两条路的速度要一样,孩子通过亲自观察、比拟可以得出“抄近路更快一些的结论, 其科学道理的实质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一样的。 这样即使孩子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等词汇不明白,但这三个词有机联系起来的几何原理他已经有所体验和领悟了, 这才是教育的关键。在重点谈了家庭的养成教育发后, 学校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青少年在上学这段期间, 受到教育是最集中、 最系统、 最牢固的,它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根底, 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青少年教育中心在学校,因为学校教育有很多优势。首先,学校,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应该是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品行等更为全面的补充教育。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一天中除了睡觉、吃饭, 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进行学习, 全身心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和各种知识的传播。 学校有着积极向上的气氛, 它给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优雅的校园、整齐的校舍、干净的楼道,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环境的布置,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有着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发奋向上,努力拼搏。学校的育人功能是按国家的德育?规程?来进行,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学校的教育是主体,它对一个人起着动力、导向、保证作用。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试试:一、组织学习,标准训练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标准,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那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校风校纪,让学生明白在学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内奔跑、追逐,放学跟路队,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每日一诗每日一句鼓励的话,经典诵读,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把训练贯穿于学生的一日活动之中, 因为学生年纪小, 常常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 但这时假设能给予他们很好的训练, 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那样做的好处,等到他们长大了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时,良好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了。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 但要养成好习惯, 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那么是一个十分艰苦甚至是 “痛苦的过程,要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的练习。特别是针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矫正起来比拟难,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我们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训练, 如果孩子光是苦练,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厌烦。所以,不妨 “苦练与 “趣练相结合,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例如培养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来进行,抓住去商场购物、乘车买票、外出游玩等时机, 提醒和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好礼貌用语。 如乘车时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要诚恳地向对方抱歉,说声 “对不起 ;售票员递过来车票,最好道一声 “谢谢 ;中途下车跟朋友分别,要记得说 “再见,等等。这种自然的生活场景对孩子培养良好习惯十分有利。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 即使学生们不愿意, 也要鼓励他咬着牙坚持下去。训练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好的习惯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稳固,不可能一蹴而就。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 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人的行为往往具 有惯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情况就会出现反复。 所以,在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反复抓,不能放松,即使学生在某种行 为上已经表现很好了,也要反复抓。二、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学校一一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 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播种行 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 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 是学生轻松、快乐、有序、 有效地学习的必要前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收益终生。 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 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培养。社会教育又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开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 社会教育无 处不在,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极为广泛,社会教育既是多方面的,也 是终生的。但凡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人际关系等, 都会对学生浸透 着许许多多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侵染、平安诚信、 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危害, 所以要积极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社会信息进行反响,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生要深入到社会的大课堂, 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 学习社会标准, 扩大社会交往, 养成现代素质。学校面向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只有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好,才能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需要, 也才能使人的智慧、 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展。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当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思想, 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社会人。 他的性格、 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开展起来的, 当走进学校时, 已经是在一定教育根底上的继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引申、补充和完善,是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 其中, 良好的家庭养成教育对学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补充和促进。 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地与社会联系, 使社会了解学校的状况, 发动社会力量为学校的教育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消除不良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使人知古鉴今、博览群书;社会的教育让人知书达礼、和谐共处;家庭的教育让人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之间是需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虽然有一定分工,但其又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视了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要想使孩子全面健康开展,必须树立整体教育思想,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民族的希望, 少年强那么中国强,培养好我们的后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