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下数学教案47(新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5618458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二下数学教案47(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师版二下数学教案47(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师版二下数学教案47(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5页例题及课堂活动。【教学过程】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3.在他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能积极地参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是重点,小组合作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难点。【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方格纸、小棒、三角尺、直尺、钉子板、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内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让学生观察后,交流发现了哪些图形。(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长方形?哪些地方有正方形?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交流。教师:好!同学们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点评:课题的引入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场景,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二、自主探索请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小组长要做好分工,并注意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准备汇报。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点拨,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点评:这一环节是很关键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互相走一走、看一看,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三、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实验,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情况,汇报时要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有选择地板书汇报的内容要点。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选用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直尺和三角尺。利用先数、再量、最后比的方法。通过数,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较长的两条边一样长,较短的两条边也一样长。用三角尺的直角比长方形、正方形的角,还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观察两条较长的边,它们的位置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相对边。同样,两条较短的边也是相对的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点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对于数学上一些规范性的东西,教师要给出正确的引导。(2)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尺。在研究正方形的特点时,是通过折纸得出的。学生这样折:正方形的4条边全部重合了,说明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学生这样折:正方形4个角完全重合了,说明正方形的4个角都相等。(3)选用钉子板。通过数格子,发现长方形长边、短边所占格子个数不同,而正方形的4条边都占相同的格,说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点评: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态度的数学目标落实到实处。(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师生共同整理结论,形成以下板书)长方形边:有4条边,对边相等角: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边:4条边都相等角:4个角都是直角四、巩固拓展1.拼图游戏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你能拼出来吗?试一试。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交流。(1)请在()内填上适当的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2)对于上面的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如果能折出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对于(2)题,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3)请你把下边的图形用一条线分成1个长方形和1个三角形,试画出这条线。(4)中有()个长方形,()个正方形。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要重视学生学习策略的展示。点评: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练习,进一步深化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五、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了什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要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说一说。教学后记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及课堂活动第14题。【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感受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2.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与长方形的联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木条做的长方形。【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以前认识过哪些图形?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教师:其实在几何这个家族中还有很多图形等待我们去认识。想认识更多的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二、自主探索1.认识平行四边形播放课件,内容设计到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如果没有多媒体,可以展示挂图或举例)学生看过课件后教师提问:在录像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学生可能回答有长方形、正方形等,但估计大多数同学会感受到有很多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有的同学说不出平行四边形的名称。这时,教师有意把录像中的有关平行四边形突出显示,并用不同的颜色闪动实物中的平行四边形。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平行四边形。教师把平行四边形画在黑板上,或显示在屏幕上。教师:看一看,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它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些角是什么角?学生交流后,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地方有平行四边形?学生举例。点评:在情景的影响下,学生通过看录像,感知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促进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2.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教师出示一个用木条钉的长方形。教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好朋友,它们互相之间可以变换,你相信吗?学生分组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木条钉的长方形,把他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你们发现长方形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你们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吗?学生再次分组活动。教师: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特性?(容易变形)教师:你现在知道生活中有的自动门为什么要做成平行四边形了吗?(此点只让学生有一点感受)点评: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准备。三、课堂活动,深化认识(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活动第2,3题,然后交流。(2)完成练习五第1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辨别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3)分组活动完成练习五第2,3,4题。(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5题,然后交流。(5)在小组里讨论怎样做思考题,然后全班汇报交流。四、反思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了解到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还有什么想继续探索的问题?教学后记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65页。教学目标: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准备教具:CAI课件、长方形和长方形活动框。学具:学具袋。激趣揭题视频:生活中各种平面图形的应用。观察感知问题:在刚才的画面中,你看到有哪些图形?哪些你们认识?哪些不认识?组内交流,向全班汇报。小结并揭示课题。把生活中各种平面图形的应用编成短片,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达到激发兴趣、增强感知、引出课题的目的。实践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平行四边形?组内讨论并做好记录;向全班汇报。通过记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材料制作长方形框架。小组合作,成果展示。评价:在刚才的成果展示中每组都是几个人一起拿出来大家观赏的,这说明同学们非常合作,谁能用一只手拿出来给大家看?再次展示,全班观察(哈哈,变了!变了!)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通过成果展示中图形的变化,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体验(故作惊奇状)变了?什么变了?大家都试试看。实践验证。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组内交流,汇报。深化认识指导学生在钉板上围各种平面图形和用长方形纸片剪出平行四边形。组内先讨论怎样做,然后再操作实践。通过先讨论,后操作,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摆放的平面图形。在学具袋中取出卡片涂色、分类、展示。出示第34页第5题。组内交流,汇报。通过涂色、分类、数图形,加深认识,拓展学生思维。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应用这么广泛?它到底有些什么特征呢?同学们课后可以向你们的老师、父母请教,也可以到书店或者网上查寻。拓展知识的学习空间,把学生的探究兴趣向深处延伸。注:学具袋中装有长方形纸片、硬纸条、图钉、小钉板、橡胶圈、剪刀10把、图片等。拼组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页例3及课堂活动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教学过程】一、引出问题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教师:看了刚才的录像,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想试一试吗?板书:拼组合图形。点评:把教科书上的数学文化制作成课件播放,首先让学生感受到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总的课题印象,有利于下一步的探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索1.看一看,拼一拼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可能有的说是这样形状,有的说是那样形状,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如鱼可以这样拼:点评:教学按先看、再想、后拼的程序进行,既让学生掌握了拼组合图形的方法,又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2.拼一拼,说一说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学生闭眼自由想象。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点评:让学生发挥想象,先拼一拼,再说一说拼的图形像什么,在想象程度上比第一环节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课堂活动(1)完成第66页课堂活动的第1,2题。(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总结。教学后记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1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小白兔家要来客人了,它采了许多花,要把这些花插在三个花瓶里,可是不知道怎么放,你们能帮帮它吗?点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的兴趣。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70页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式:123=4(枝)教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数)表示什么?(表示一共有12枝花)3叫做什么?(除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成3份)这个4枝叫什么?(商)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4枝)。教师: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你们会列竖式吗?自己先试一试。学生自己试写,教师巡视,如果有写出来的可以让他说一说,如果没有写出来就直接由教师板演出示。讲述:12除以3的竖式是先写被除数12,然后写“丿”表示除法,在“丿”的左边写除数3。想一想,把12枝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花?(4枝)就在除号上面对齐2的位置写上4。教师:有3个花瓶,每个花瓶分了4枝花,算一算,一共分了多少枝花?学生:一共分了12枝花。教师:这个12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34=12。教师:好。我们把算出来的12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想一想,小白兔一共有12枝花,分了12枝,说明什么?学生:说明花正好分完,没有剩余。教师:一共有12枝花,减去分掉的12枝花,得数是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板书: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上面的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点评:通过学生尝试和师生对话交流,使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竖式的意义。自主练习,做“试一试”的两道题。2.教学例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横式:455=9(只)。教师:如果写成竖式,应该怎么写?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竖式。教师:对着自己写的竖式,想一想,商9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被除数下面的45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点评:充分放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形成对除法竖式的完整认识。教师小结:除法的竖式表示一个完整的分一分的过程。有45个桃子,每只猴子分5个,可以分给9只猴子,所以9应写在个位上。用一共45个桃子,减去分掉了的45个桃子,得数是0,表示全部分完,没有剩余。三、巩固练习课堂活动1,2题。教学后记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2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2.通过分一分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圆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孩子们,我们来口算几道除法题。366=729=255= (学生回答)二、探究新知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20个圆片,我们一起分一分。1组、2组的同学每个同学都把20个圆片每5个分1份;3组、4组的同学每个同学都把20 个圆片每7个分1份。分完后相互交流,看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1组、2组的学生:我们把20个圆片,每5个分1份,分成了4份,刚好分完,算式是205=4。3组、4组的学生:我们把20个圆片,每7个分1份,分成了2份,剩下的6个不能分了。教师: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学生:因为没有7个圆片,不够再分1份呀。教师:那么怎么处理这些不能再分的圆片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教师:把20个圆片,每7个分1份。能写成除法算式吗?怎样写?引导学生写出207,并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师:分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分成了2份。剩下的6个不能再分了。教师:分成的2份在算式中叫什么?学生:叫做商。教师:我们就把剩下的“6”叫做余数。书写时在商的后面画6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数。教师边说边板书:207=2(份)6(个)。教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学生:分的时候,不够分1份,剩下的数叫余数。教师:对!一定是不够再分1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余数,如果还能分1份呢?学生:还要继续分下去。教师:好!翻开数学书第100页,按课堂活动上的要求,同学们用小圆片代替糖葫芦分一分,看哪些题有余数,哪些题没有余数。学生分小圆片。点评:通过组织“分一分”的活动以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余数”的含义,在交流对话中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算理。2.教学例4观察例4图。教师:孩子们,你们从这幅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学生:阿姨们在装羽毛球。学生:有57个羽毛球,每6个装一筒,可以装几筒?还剩几个?教师:真不错,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写出576,并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用竖式计算,怎么来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76教师:应该商几?请同学们思考。学生:576可以商9(教师板书)。教师:为什么商9?学生:6乘9等于54,54与57很接近。教师:我们把54写在竖式的什么地方呢?指导写出:576学生:可是有余数呀,写在什么地方呢?教师:请大家自己思考,看能不能解决。学生:应写在横线下面,因为商9后,还剩下3,而竖式上57-54=3。所以就应写在横线下面。教师:(补充完整)并板书5763(提出为什么要商9,而不商8)学生:如果是商8就要余9,而9可以再分1份。教师:商与除数的积要小于被除数又要最接近被除数。点评: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书写格式,理解商和余数的位置。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74页练习十四第3题。教学后记有余数的除法(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页例5、课堂活动1、2题及第102页练习十四24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培养学生初步的试商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324637549(2)把7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朵?还剩几朵?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上面的3道题有什么不同。(3)揭示课题:像第2题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除法,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5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同学的竖式有哪些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这两个同学的竖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还余8个没分;第二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8,还余2个没分。议一议:哪一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并汇报:第一个竖式,余数是8,比除数6大,还可以再分,把8平均分成6份,每份还能再分1个;第二个竖式,余数是2,比除数6小,把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不到1个了。所以第二个竖式得到的商是正确的。教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余数能不能再分的?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小结: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点评:本环节从学生对两种计算方法的分析、比较入手,围绕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深入探究,教师进行恰当的启发、诱导,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试一试”的题,指名板演,全班评价。三、课堂活动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大能填几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初步体验试商过程。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先观察竖式,引导学生比较题目中余数与除数的大小,找出错误原因,再改正。四、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找做题速度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验。点评:本设计是在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探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算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逐层深入,注重学生的内化与自主建构。学生在互动中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后记认识钟表(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7页例1、例2和第78页相关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1.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的多媒体课件(画面中设计有8时8分的钟面)或图片。2.实物钟面教具1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多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场景。(场景中有一个显示8时8分的钟面)教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简要介绍:这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的场面,在_8月8日晚8时8分,北京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教师:刚才我们从哪里知道开幕仪式是在8时8分进行的呢?(画面的钟面上)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板书:认识钟表。点评:教师利用庆祝大会这一课程资源,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较自然地引入了新知的教学。二、依托学生经验,感知钟面1.提问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板书:秒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秒针是哪根。(3)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数字和格子)(4)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系。3.分别说一说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了多少?(1圈)是多少小格?(60小格)就是多少分?(60分)思考讨论:1时等于多少分?板书:1时=60分。老师介绍: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时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5完成第106页的填空内容点评:教师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力求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自主构建新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以及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给学生搭建了探究的平台。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教学例2。教师: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学生分组活动1:(1)1分大约从1能数到几?(2)1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3)1分大约呼吸多少下?学生分组活动2:(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2)1分大约跳多少下?(3)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汇报交流活动情况。点评:各种活动形式的设计,便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亲身感受1分的实际长短,从而体验并建立1分的时间概念。四、活动拓展(1)用1分(老师看时间)读一段话,看看读了多少个字。(2)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3题。你能在1分内完成吗?(3)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第108页第1题,读一首你喜欢的儿歌,看大约用了多少时间。点评:通过1分所做事情的多少,让学生再次体验1分的时间长短,这对于学生建立1分的时间观念又提供了机会。五、总结回顾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后记认识钟表(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例3、例4及第79页相关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拨钟等活动,继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参与1时、1秒的活动,体会1时、1秒的长短,初步建构起1时、1秒的时间观念。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索1分等于60秒的形成过程。4.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各1个实物时钟。【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出示钟面。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2)说一说:1时等于多少分?(3)汇报。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看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谁来汇报一下你读的是什么儿歌,用了几分?同学们感受了1分的长短,那1时有多长呢?板书课题:1时有多长。点评:从学生对1分的时间长短的感受,引出“1时有多长”这个问题,这样处理自然、合理。二、操作探索,建立1时的观念教学例3。(1)说一说:1时有多长?我们上1节课是40分,加上课前和课后两个课间休息,时间就正好是1时。(2)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生活中做哪些事情的时间大约是1时?学生充分表述。点评: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让学生感知1时的长短,初步建立起1时的时间观念。三、实践感知,建构1秒的时间观念教学例4。(1)教师:我们拍皮球1分大约拍60下,那拍1下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呢?用什么时间单位恰当?教师: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2)听一听,说一说。教师:大家安静后,听一听自己带来的时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滴答声)教师指出:“时钟滴答1次是1秒。”(3)看一看,议一议。教师: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就是1秒。分组观察钟面:秒针走1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当秒针走1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了多少格?思考: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板书:1分=60秒。教师:秒可用s表示。请学生跟读字母s,并书写。(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要用到秒作单位?点评:通过听、说、看、议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秒的时间,同时有利于学生建立起1秒的时间观念。四、课堂练习,实践体验(1)完成教科书第79页第3题,填一填。(2)户外活动,完成第78页第1题,走10步大约用了几秒?(3)请同学们课后用1时帮助妈妈做家务,看看1时能做多少家务活,或向大人了解1时大约能走多长的路,小汽车大约能行驶多远。点评:体验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1时、1秒时间的理解。五、课堂总结教学后记认识钟表(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的例5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我们早上是几时到学校的?学生齐声答道:8时。(出示可以拨动指针的钟)教师:8时在钟面上怎么拨?(在学生说的同时拨动指针)学生:时针指到8,分针指着12。教师:那看看我现在拨出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4时半)学生们大声答道:4时30分(4时半)。教师:(再拨指针到大约7时)这个是几时呢?学生高声答道:大约7时。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几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点评:复习旧知、引出新知、简洁明快。二、教学新课教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我拨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2时55分)学生:这大约3时。教师:对!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说成是大约3时,但是今天我们要有个小小的约定,大家都不说“大约”。那这个时间是几时呢?和你同桌的伙伴商量一下,怎么说这个时间呢?同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学生1:3时不到。学生2:2时多很多。教师:能再具体一点吗?3时不到,差多少才到呢?2时多很多,是多了多少呢?学生3:分针走了1大格就是5分,现在分针指着11,从刚才的2时到现在分针就走了11大格,也就是走过了55分。所以可以说是2时55分。学生4:分针再走5小格就到3时了,1小格就是1分,5小格就是5分,所以是3时还差5分。学生5:分针指到6时就是半时,也就是30分,分针从6到11,分针走了5个大格,5个5分就是25分,30分加25分就是55分,所以就是2时55分。点评:对于2:55的表述,不是老师直接塞给学生,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逼近、感悟,最终掌握辨认的方法,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1)教师拨(几时几分),学生观察回答是几时几分,并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2)同组的同学互相在钟面上拨(几时几分),互相说一说是几时几分。教师:我们今天认识的几时几分怎样书写呢?例如:2时55分。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教师拨的时间2时55分说一说)。教师示范:2时55分,2:55,并说明意思。教师分别拨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学生用两种方式写出来,并交流。5.活动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第79页试一试,完成后交流。点评:对于时间的书写方法,体现扶放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80页第2题。2.完成教科书第80页第3题。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3.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几时几分的知识?四、反思总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教学后记问题解决(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1。【教学目标】1.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德育教育。【教学重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课件,答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说,针对性地板书1时=60分,1分=60秒)对于时、分、秒,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一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板书课题:问题解决二、教学新课教学例1(1)了解跑得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关系教师: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乌龟、兔子和小狗它们三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瞧,比赛开始了。课件播放:第一次比赛情景,并出示比赛成绩表。乌龟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教师:谁得了第一?为什么?小结:谁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就少。当时间的单位统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点评: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教师: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课件播放:第二次比赛的情景:小兔中途睡着了。教师: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到底谁跑得快?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乌龟:我跑了1时。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了120秒。教师: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好比较吗?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3)组织交流汇报教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学生:1时=60分,120秒里面有两个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乌龟用了60分,小狗跑得最快。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小结: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如果把单位换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点评:创设出三种动物赛跑的情境,并且三种动物跑的时间单位不统一,没有办法直接比较,这就引发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的认知需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方法的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83页课堂活动第2题。(2)判断对错。2分7秒=27秒1时25分=125分90分=1时30分(3)比一比。谁跳得快?在()里画。小红跳100下绳用了40秒。()小兰跳100下绳用了1分5秒。()谁拍得快?在()里画。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小刚拍100下球用了65秒。()谁踢得快?在()里画。小丽踢100个毽用了120秒。()小江踢100个毽用了1分25秒。()(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姓名小刚小红小丽小明小勇时间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点评:本组巩固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反思总结教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教学后记问题解决(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5页例2、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经历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学生激动地高声答道:去过!教师: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学生1: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我最喜欢玩过山车!学生2:还有海盗船、旋转木马。我喜欢玩旋转木马!教师:有这么多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学生们肯定地答道:嗯!教师:你们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板书课题:问题解决。点评: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二、探究新知教师:二年级(1)班的小红在下午2:004:00(板书:2:004:00)去了游乐园,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全班汇报。学生1: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学生2:我用减法做,4-2=2时,小红在游乐园里面玩了2时。教师小结: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点评:学习新知识开始,就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进一步建立时间概念。教师:第二天,小红去上学。算一算,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课件出示例3图,引导学生观察:小红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方法一: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方法二: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教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说出喜欢的理由。尝试练习:“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红所在的学校在周末举行了春季运动会。(课件演示运动会的场景)看,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拔河比赛从8:30开始,9:40结束(板书:8:309:40)想一想,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谁愿意介绍你的方法?方法一: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00是30分,9:009:40是40分,30+40=70分。方法二: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30是1时,9:309:4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方法三:可以用减法,9时减去8时是1时,40分减去3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教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哪一种?说一说,单项赛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小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三、巩固深化(1)课堂活动第1题。生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经过的时间。(2)小强的星期天。先计算经过的时间,再填在书上。(3)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情境图,说一说有哪些活动,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时间,课后再实际验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对于时间,你想说些什么?点评:该设计以小红的活动为主线,从几时到几时,几分到几分,再计算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层层深入,有条不紊。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过程,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教学后记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记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二)使学生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初步掌握简单的计算(口答)一日内经过的时间。(三)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难点: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掌握有关时间的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提问导入请带了手表的同学举手!请你告诉大家现在的时间是多少?下午2:40谁还能说说下午2:40还可以怎么说?刚才大家其实就用了两种不同的表示时间的方法“下午2:40”这是我们用的普通记时法;14:40用的是24时记时法。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24时记时法。新课(一)感知24时记时法你都知道哪一些关于24时记时法的知识?那你们知道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有什么不同吗?1.你们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从那一个时刻开始算起的吗?我说到谁的名字,就请那个同学站起来用24时记录时法说出屏幕上的时间。课件出示(1)现在是旧的一天结束,新的一天的开始的时刻,老师看了一下钟表,现在正好是晚上12点,作为新的一天来说,这一时刻就是0时。这个时候,同学们早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请大家都在桌子上伏好)看!同学们睡得好香呀!(2)外面的天已经渐渐亮起来了,小鸟在枝头鸣叫,太阳公公露出了半边笑脸,同学睁开眼睛一看时间:(叫了名字的同学站起来看时间),现在是6:30了,同学们该起床准备上学了。(学生都坐好揉揉眼睛)(3)现在是什么时刻呢?看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同学看看手表告诉大家8:10。对呀!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第一节课。(4)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现在已经是中午了。同学发现,现在正好是中午12:00,从0点开始,时钟正好转了1圈。这个时候很多同学正在吃中饭呢!(5)大家请看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1时)如果用24小时记时法来表示是几时呢?你是怎么推算的?(6)又是下午放学的时间了,同学们准备放学回家罗!同学看了一下钟表现在正好是下午4:20 也就是16:20,你是怎么推算的?(8)晚上8:00 同学们都在做作业呢!看同学们做得多认真呀!晚上8:00用24小时记时法也就是几点呢?(9)时间一晃就到夜间9:00了,24小时记时法也就是几点呢?这个时候,我们又改上床睡觉了。(10)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又是午夜12时了也就是24时夜深人静地时候了。一天又过去了。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一天的24时又正好是第二天的几时呢?(0时)那我们到底管这个时刻叫24时还是0时呢?我们习惯上常常只说0时而不说24时。 这样,一昼夜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二)巩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换算1.组织教学:北京时间xx:xx 三甲班这个时候最认真的是:2.很多同学都喜欢看湖南经视的电视节目。现在我就请各位同学来担当经视的主持人,在各个节目时段为大家报时(出示晚间段节目预告)6:15 经视新闻6:57 FUN4娱乐7:30 笑傲江湖8:30越策越开心10:40 经视夜新闻12:00 经视剧场(21)(重播)(三)课外知识介绍1.组织教学:北京时间xx:xx 三甲班坐得最好的一个大组是2.各位主持人辛苦了,下面是请您欣赏时间出示记时工具以及记时方法的发展相关知识(电脑出示)(四)计算时间段1.现在我们表示时间就非常准确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时间的计算也非常重要:2.出示课件:一个小孩的图像:时刻:现在是18时20分,爸爸在22时40分将下火车,你说小强在火车站要等多长的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出示书上的营业时间指示牌 这样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还有一个商店是挂着这样一个牌子,你说哪个商店的日营业时间长?(五)综合应用同学们,五一长假快到了,老师决定组织同学们去一个地方北京。下面,我们一起乘火车出发吧! 长沙岳阳武汉南昌北京 (在这个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同时根据不同的站点计算出之间经过的时间,适当进行思想教育)(六)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24时记时法。今天晚上的作业是:请大家回家用24时计时法制作一张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看谁的作息时间最科学!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的双休日哦!教学后记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目标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每个星期天你都是怎么安排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记录。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和大家一样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 多媒体显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明明吃早饭用了半个小时;因为从8:00-8:30经过了30分钟,就是半个小时 我还想知道明明做什么事情用的时间最长?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做每件事都用一些时间。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3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分组学习,集体交流。学生汇报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谁来说说7:00-8:00 早锻炼所用的时间。交流计算方法:8时-7时=1小时,“时”和小时“的区别。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答案是1小时,不写1时?)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因为几时表示的是某个时刻,(如:教师说出现在时间是几时几十分)而几小时表示的是段时间(如:从几时到几时所经过的一段时间)8:00-7:00中的8时、7时分别表示某个时刻,而8时-7时表示的是经过的一段时间,所以要用1小时表示。师: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1小时或者几时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请大家算算到少儿图书馆借书用了多长时间? 9:50-11:50到少儿图书馆借书(分钟部分相减,小时部分相减)。师:小明看完书准备吃午饭,他看到了这样的牌子营业时间:上午6:009:00 中午10:001:00 下午 5:309:30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小明也想了一个问题?(每天经营多长时间)学生说说怎么算。(11:001:00的时间计算,1:00就是下午1:00,所以应改写成13:00,再把13:0011:00=2小时)小结: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难点)那明明吃饭用了多长的时间呢?学生说:(从11:50到12:30)进行线段图类似,讲述11:5012:30。在11:0012: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看吃饭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吃饭所用的时间。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11时50分到12时经过了多少分钟?(10分)从12时到12时3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10+3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吃饭所用的时间吗?(学生口答)11:50到12:50用了1个小时,60-20=40分练习:算算明明做作业和看电视用了多长时间?8:409:30 做作业17:3018:05 看电视那么17:3020:00这段时间又是怎样计算呢?分组讨论,集体交流。(4)显示学生所说的各种可能计算方法:17:3019:30是2小时,再加了30分钟就是20:00所以是2小时30分;17:3016:00是30分钟,再加上2小时就是18:00,同样也能得到答案2小时30分;20:00就是19:60,从20小时中借1小时转化为60分钟,再用19:6017:30=2小时20分练习:各个商店都有自己的营业时间,请算算新华书店的营业时间(出示CAI)学生独立完成。 8:30-19:00经过多长的时间?学生反馈。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请小朋友说说 师: 小明星期天过得真充实,既玩了又学习了,星期一的早上6:30起床了,请你算算他睡了几个小时? 交流计算方法:先算晚上8时晚上12时所经过的时间,再算出(晚上12时)0时早上6时所经过的时间,再把这两部分时间加起来就是他休息的时间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1.师:通过对一些经过时间计算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2.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这节课我们通过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找一找、算一算的方法学习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板书中课题),学会了运用了不同方法计算不同的经过的时间,明白了时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5.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