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复习课《等值线的判读》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94150397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专题复习课《等值线的判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轮专题复习课《等值线的判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轮专题复习课《等值线的判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轮专题复习课等值线的判读一观议记录(地理教研组长、资深高级教师)王老师的课整体流程值得我学习,尤其是复习前的高考图表类的能力要求课件展示,指向明确,非常钦佩。这里宏观层面的问题各位老师前面均已有所阐述,我想在微观即细节方面有几点建议:一、什么是等值线?这一点需要说明,等值线应该是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等在空间分布上信息的体现,其表现的方式因空间尺度的差异可能有所不同。若采用学案,可以在学案上列出主要的等值线类型(可以让学生来完成,互动有了!)二、等值线的判读读些什么?!首先应该是从整体读分布的大势,再看局部地区的异常(数据的大小、弯曲闭合等)。另外只能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不能是等于”!三、此图中贺兰山、黄河等”信息学生没有必要完全知道,高考也不需要知道,仅从图示信息就可以做出正确回答,这就是高考对读图能力的考查。四、Q”地降雪日数大于10日”,只是表明Q地降雪日数比周边地区多,并不代表Q地区降雪量比周边地区多”,这是两回事,王老师不应该这样错误的表述。另外,Q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表述不当,没有这种说法,这里有没有西风气流的影响呢?!能知道是地形因素影响足矣!五、最后的反馈练习题,是09年江苏高考题,那是个错题,小尺度区域内气压梯度太大,严重违背科学,建议抛弃该题!六、王老师用的05年北京高考题,气压场下移动的移动的天气系统对A的未来风向、风力、气温的变化趋势”,A点风向的变化你的表述有误,应是由偏北风转偏东风再转为偏南风”。七、王老师的课堂气氛很沉闷,鲜见师生互动,复习的效果应该可以预见,要积极的、热情的鼓励调动学生。(还是师傅厉害!我只看到两方面表述有违科学,师傅却观到了四五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宏观架构体现的更多可能是教师的教学理念、策略技巧方面的素养,可微观的教学细节最能彰显老师的专业素养!师傅评点高人一筹、令人叹服!)与会老师认为,罗赋老师的小专题复习课有四大优点:一是课型与内容的结合好,小专题复习简短、灵活,容易突破、操作性强,比较适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学生的易混易错点多和知识交叉点、知识节点较多的内容。特别是部分高三学生学习困难但又属于高考常考点的内容。二是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的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是课堂教学理念新一一注重在训练中对地理技巧和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罗老师还注重学情的观察和学情反馈。四是课堂训练注重实一一罗老师的课堂有讲有练,讲练结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去体验、感悟、收获和巩固,这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同时,罗老师的语言干净,简洁。是一堂值得肯定的好课。叶澜教授的评价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第一,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第二,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第三,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第四,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第五,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五实”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在追求五实”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心胸也博大起来了,同时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评课稿河流,因为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加上它与自然、人文地理知识联系的紧密性、广泛性,这恰好符合了高考考察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这一要求。龙老师在对本部分考纲的解读和近年来高考的考查频次的统计中突出了一个“多”字,恰恰就这一个“多”字,涵盖了这类试题的许多方面,像考查的内容、理念、应用乃至技术层面的一些东西。而接下来由考纲解读到试题趋势预测到河流地貌这部分知识的传授、知识体系的达成,学习能力的生成可以说是由浅入深、层层铺垫、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随着最后的知识体系的展示,就是课堂内容的戛然而止的总结,才再次让我们感慨、领悟到了这次第,怎一个“多”字了得的深远境界!纵观这节复习课:余音绕梁、耐人寻味,亮点颇多,示范性强,在此,我只拣其中几点略作分析:1 、从教学目标上看,高考内容和考查形式就是我们航行的灯塔,前行的路标。这节课的复习模式和实际效果与近年高考试题考查的总体要求是趋同的、接轨的、一致的。虽然我们每个人对目前的高考制度和这一制度组织的方式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虑、质疑甚或反感,但那不是需要我们考虑的事,好在近几年的地理高考题的许多方面都一反常态,让我们窃喜:地理高考终于回到了它的本源性的一些地方,试题设置凸显地域性,时效性,灵活性和简单化,而且我坚信这一理念会在特定的时期内具有延续性、传承性和基本稳定性。说的简单些,就是我曾经给学生说的,高考,你可以不选我,但你没有必要伤我自尊!这正是近年高考地理试题呈现给我们的特点、亮点、优点。从这方面来说,龙老师的这节课对这点的把握很是到位,很漂亮的打造出一节成功的地理复习课模式:那就是强调基础、抓住重点、轻轻松松、挥挥洒洒、不拘一格、形散神聚但顺应自然,顺应高考。2 、从设计思路上看,符合本届学生的地理基础、认知规律和基于此衍生出来的高2014届地理组复习课的总体要求:那就是超低空巡航、地毯式轰炸、拉网式排查,潮水般推进。龙老师的这节课以近乎很完美的姿态贯穿了上述理念。复习课能降低起点,梳理基础,落实双基,兼顾全体,抓住重点,稳步推进,有效练习,强化训练,构建体系,培养思维,提升能力。尤其河流地貌时空差异的分析更是做到了擒贼先擒王,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整个课堂的安排思路围绕高考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们都深有体会的是以上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教学风格犹如其人,厚重、稳健、朴实无华!3 、从具体实施上来看,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爱好需求。注重体系的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地图语言这一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问题的设置到解答不是简单的罗列和给出结论,而是通过筛选海量的信息后有计划的分步设置,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图文互换、图图互换、以图示文、以文释图,胸有成图。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也符合地理高考无图不成题的特点。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层层铺垫,勇于探索,乐于实践,打破了原有教材的框架体系,避免知识在低层次上的重复而产生得视觉、听觉疲劳,将相互联系的知识重新整合,建立知识的纵横联系,总结出具有共性的规律和特征,并运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龙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能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罗列在黑板上。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板书设计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教态明朗,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叶澜教授说过,没有完美的课堂。仔细来看,龙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在试题的选择方面,虽然多选择了历年的一些经典高考试题,但缺乏自己的原创题,缺乏乡土地理、热点地理、时事地理。尽管我们自己出的题在能力尺度把握不是很准,但结合了基于地域特色和时事特点等的试题也许会更加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做到学以致用。我认为毕竟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乡土是教学的切入点。2、部分知识点未完个讲迄且多数仅仅只需鉴那么彊后一饗头:丰硕的果实就完美的呈现在眼前了,如3、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各知识需要的时间要提前预设,做好预算、要优化设计,要过日子。4、要多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女口5、二轮复习切勿贪多,要点点入地,步步为营,讲求实效,注重落实。总之,龙老师这节课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符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总体目标要求即以考纲为指导,以教材为核心、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以完善体系为要义,以提升能力为追求。虽然存在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但并不能影响到它的示范性的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