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部分模拟卷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524681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部分模拟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部分模拟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社会心理学部分模拟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述家庭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是学前期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个体的社会化可以说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无疑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原因分析:(1)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父母对儿童有足够的权威和支配作用,这一时期儿童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3)家庭是社会的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家庭的作用主要在于教化和养育,举例说明相关理论:如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认为现代家庭教育中,积极正确的教养方式可用八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关爱。 2、 试述幼儿如何从感觉活动中发生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即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关于人我关系的意识。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这是人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婴儿刚出生时,不能区分自己的与不是自己的东西,对自己的手脚与周围的玩具视为同样的性质的东西并加以摆弄,这时是没有自我意识。但当他表现出抓、咬、摸自己的手脚的行为时,就发生了被抓、咬、摸得各种感知活动,而当他抓玩具时,却并不会有类似的感觉,于是对这些食物逐渐加以区分 出生后一年,儿童冲动作对象中能够区分出自己的动作,并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动作、动作的目的和动机,也就是发生了初级的自我意识。后来,儿童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分开。也就是儿童意识到它所作的动作是他自己的动作,知道其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约在出生后第二年,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儿童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位,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儿童约在两三岁的时候,通过言语交际开始掌握代名词。当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做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3、 试述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影响原因:因为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能充分享有自由的机制:(1)同辈群体中的伙伴不是由成年人指定或强加的(2)同辈群体的活动不是由师长硬性规定的(3)在同辈群体中,个体间彼此敞开思想,自由探讨任何想探究的问题(5分)积极影响(实例)(5分)消极影响(实例)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一一、单向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B )。A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 B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C冯特的民族心理学 D列朋的群众心理学2、人们在自己的意识中觉察到自己的那个心理过程是( A )。A.自我意识 B.角色扮演 C.社会自我 D.社会化3、“美的就是好的”这句话反映了了印象形成中的 ( A )。A.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 C.投射效应 D.首因效应4、学习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准备叫( B )A发展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5、以下哪个不是社会认知所包括的内容:( C )A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B对人际关系的认知C 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D对他人性格的认知6、自我意识中不包含下列的哪一项:( C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现实自我 D心理自我7态度的核心是( B )(A)动机 (B)情感 (C)信念 (D)价值8、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 B )。A. 社会抑制 B.社会促进 C.社会扩散 D. 群体极化9、曹操的“望梅止渴”属于( D )现象A 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10、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过程是( B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交往 D社会影响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20分)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 ABE )A社会哲学阶段 B经验描述阶段 C社会评价阶段 D前科学阶段 E社会分析阶段 2、社会知觉有哪些特性( ABCD )A直接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E间接性3、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分为( ACD )A.生理自我 B. 意志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E. 观察自我4、由于旁观者介入而影响了个体的利他行为,其可能原因是( ABD ) (A)责任扩散 (B)社会抑制 (C)角色期望 (D)从众 (E)自尊5、社会化的种类包括 ( ABCDE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 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E.反向社会化四、简答题:(每题10分,40分)1、 比较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和累加模式 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累加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是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2、 简述人际关系的原则交互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功利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都希望人际交往是值得的。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在人际交往上,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自我价值保护:自我价值保护是指个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3、 简述社会态度的组成因素有哪些?社会态度的定义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因素,是个人对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等情感意向因素,是个人对对象的反应倾向4、简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是有相互关系的。有相互关系的认知因素之间有的呈协调关系,有的呈不协调的关系。当人们认知体系呈协调关系时,就会设法保持这种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矛盾的信息。当人们认知体系不协调时,就会设法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的关系。五、论述题(20分)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了解实际谈谈你对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解态度形成的三阶段为:服从、同化、内化服从的解释: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称为服从。服从行为是一时性的,如果报酬或惩罚的可能性消失,则行为就会马上终止。同化的解释: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而是出于自愿。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是很重要的。内化的解释: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内化在态度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是最持久,最难转化的。 (3分)三者关系:表面的服从虽然是被迫进行的,但它可能是转 变态度的必经阶段。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事物的态度都完成这个过程的。社会态度转变方法有:说服宣传积极参加活动群体规定了解实际情况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二一、单向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D )提出的:AE米德 B麦独孤 C费斯廷格 DF奥尔伯特2、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 A )。A自我意识 B角色扮演 C社会自我 D社会化3、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称之为( A ) A态度 B动机 C印象 D社会偏见4、印象形成中的核心特性是( A )。A热情与冷淡 B聪明与冷淡 C热情与轻浮 D聪明与轻浮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是( 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6、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过程,称为( A )。A政治社会化 B民族社会化 C法律社会化 D道德社会化7、归因理论的创始人是( B )。A 凯利 B海德 C维纳 D琼斯8、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 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的现象,称为( D )A. 群体思维 B.冒险转移 C.社会扩散 D. 群体极化9、看到大人们抽烟,小孩子也跟着吸烟,这属于( C )B 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10、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关系是( A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交往 D社会影响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20分)1、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有( ABC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D意大利的个体心理学 E美国的行为主义2、个体在认知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总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主要有( ABCDE )。A.首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光环效应 D.投射效应 E.近因效应3社会印象的特点包括了( ABD )A间接性 B综合性 C直接性 D固执性 E选择性4、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了( ABCD )A.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B.功利原则 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 D. 交互原则 E.自我中心原则5、态度的包含哪几种因素( ACD )A认知因素 B.动机因素 C. 情感因素 D.意向因素 E.行为因素三、简答题:(每题10分,40分)4、 比较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和累加模式 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累加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是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5、 简述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论三阶段理论为:服从、同化、内化服从的解释: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称为服从。服从行为是一时性的,如果报酬或惩罚的可能性消失,则行为就会马上终止。同化的解释: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而是出于自愿。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是很重要的。内化的解释: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内化在态度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是最持久,最难转化的。 (3分)三者关系:表面的服从虽然是被迫进行的,但它可能是转 变态度的必经阶段。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事物的态度都完成这个过程的。3、比较分析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作用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这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就叫做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而凭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4、请简要描述社会动机的特点动机的强度动机的清晰度动机的选择性动机的活动性动机的复杂性四、论述题(20分)20世纪30年代克拉克夫妇将一只七个月的黑猩猩同他们九个月大的儿子一同生活,两者的生活、学习环境全部相同,经过八个月后,孩子已经会说20多个单词,和人有简单交流,而黑猩猩只能听懂指示作出70多个简单的动作而已。而世界各地也同样发现了许多由动物养大的孩子,如“狼孩”“猪孩”等,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完全都是按照动物的方式进行的,即便是重新回到人类社会中,他们也仅仅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类的生活习性,并不能完全的适应人类社会。试通过上述的两种现象来分析社会化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基本特点。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个体的社会化是以其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结合题中实例分析。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通俗一点说就是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括衣食住行等用物的整理方式、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等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等等.2、家庭:家庭是学前期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家庭是社会的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3、学校: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作为重要的社会机构之一,其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2)学校还是一个独特的结构,使儿童由家庭开始进入社会(3)在学校首次接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4、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这是因为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能充分享有自由的机制:(1)同辈群体中的伙伴不是由成年人指定或强加的(2)同辈群体的活动不是由师长硬性规定的(3)在同辈群体中,个体间彼此敞开思想,自由探讨任何想探究的问题5、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时代,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影响了儿童自身的发展,也由此改变了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三 一、单向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D )提出的:AE米德 B麦独孤 C费斯廷格 DF奥尔伯特2、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 D )。A自我意识 B角色扮演 C社会自我 D社会化3、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称之为( A ) A态度 B动机 C印象 D社会偏见4、印象形成中的核心特性是( A )。A热情与冷淡 B聪明与冷淡 C热情与轻浮 D聪明与轻浮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是( 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6、自我意识中不包含下列的哪一项:( D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7、归因理论的创始人是( B )。A 凯利 B海德 C维纳 D琼斯8、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 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的现象,称为( D )A. 群体思维 B.冒险转移 C.社会扩散 D. 群体极化9、看到别人抬头看天空,自己也停下来往上看,这属于( C )C 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10、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关系是( A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交往 D社会影响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1、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有( ABC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D意大利的个体心理学 E美国的行为主义2、个体在认知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总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主要有(ABCDE )。A.首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光环效应 D.投射效应 E.近因效应3旁观者效应的解释包括了(ABD )A责任分散 B社会抑制 C服从 D从众 E舆论压力4、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了(ABCD )A.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B.功利原则 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 D. 交互原则 E.自我中心原则5、社会动机的特性有 ( ABCD )A.动机的强度 B.动机的清晰度 C. 动机的选择性 D. 动机的复杂性 E.动机的多样性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被强制的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也是社会化的过程。( )分析主动社会化与被动社会化:如再社会化阶段是当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因素发生显著变化时,个体需要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转变所表现出的适应过程。主动再社会化:个体主动自觉地适应新的生活。比如,入乡随俗就是主动再社会化。被动再社会化:有些人因其行为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规范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而对他们进行的规范教育,就是强迫或被动再社会化。2、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准确的过程。( ) 分析: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它是认知者、被认知者和情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推测与判断发生错误时会造成认知偏差。四、简答题:(每题6分,24分)6、 比较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和累加模式 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累加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是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举例说明比较:人类更倾向于使用累加模式2、简述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论三阶段理论为:服从、同化、内化服从的解释: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称 为服从。服从行为是一时性的,如果报酬或惩罚的可能性消失,则行为就会马上终止。同化的解释: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而是出于自愿。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是很重要的。内化的解释: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内化在态度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是最持久,最难转化的。(3分)三者关系:表面的服从虽然是被迫进行的,但它可能是转变态度的必经阶段。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事物的态度都完成这个过程的。3、比较分析社会促进和社会抑整理用社会促进: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就是社会促进或叫社会助长。举例说明:如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等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就是社会抑制或叫社会致弱或社会干扰。举例说明:如达谢尔的拔河实验等4、请简要描述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社会知觉以感官为基础,在直接接受社会生活事件的作用时,作出直观的反应。社会知觉一定要以感官为基础,没有感官就无从谈什么知觉。这是社会知觉的最基本特点。(2)整体性 许多社会刺激相互之间有着内在了解,主体对这类对象的知觉态度往往是相互协调的,进行综合,对总体作出知觉反应。(3)选择性 一个人在进行社会知觉时,总受动机策动的影响,因而不会对所有刺激都产生反应,只是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与目标有关的刺激,或有选择地接受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刺激,并由此作出选择的反应。(4)惯性 社会知觉现象的一次次反复出现,周而复始,就会忽视知觉对象的变化,仍对客体作出同样的直观反应。五、论述题1、20世纪30年代克拉克夫妇将一只七个月的黑猩猩同他们九个月大的儿子一同生活,两者的生活、学习环境全部相同,经过八个月后,孩子已经会说20多个单词,和人有简单交流,而黑猩猩只能听懂指示作出70多个简单的动作而已。而世界各地也同样发现了许多由动物养大的孩子,如“狼孩”“猪孩”等,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完全都是按照动物的方式进行的,即便是重新回到人类社会中,他们也仅仅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类的生活习性,并不能完全的适应人类社会。试通过上述的两种现象来分析社会化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基本特点。(16分)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个体的社会化是以其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结合题中实例分析。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通俗一点说就是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括衣食住行等用物的整理方式、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等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等等.2、家庭:家庭是学前期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家庭是社会的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3、学校: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作为重要的社会机构之一,其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2)学校还是一个独特的结构,使儿童由家庭开始进入社会(3)在学校首次接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4、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这是因为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能充分享有自由的机制:(1)同辈群体中的伙伴不是由成年人指定或强加的(2)同辈群体的活动不是由师长硬性规定的(3)在同辈群体中,个体间彼此敞开思想,自由探讨任何想探究的问题5、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时代,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影响了儿童自身的发展,也由此改变了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7、 结合实际谈谈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些因素(15分)接近性,空间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易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接近性是增增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相似性。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相互吸引,两者越相似则越能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个人特性指年龄与性别、个人社会背景、态度等。其中,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互补性。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性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研究表明,互补关系增进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别是在异性朋友和夫妻间。仪表。个人的长相、穿着、仪态、风度等仪表,都会影响人们彼此间的吸引,尤其在第一次见面时,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仪表因素占重要地位。仪表因素主要是容貌,面部造型越是符合美学原理,就越富有吸引力。外貌美丽还可以产生一种晕轮效应。人格特征。随着社会交往的深入,仪表因素的作用减小,吸引力将会从外在的仪表逐渐转入人们内在的人格特征。开朗的性格是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个人如果能对别人表示出的热情作出同样反应的话,也会具有吸引力。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四一、单向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B )。A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 B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C冯特的民族心理学 D列朋的群众心理学2、人们在自己的意识中觉察到自己的那个心理过程是( A )。A.自我意识 B.角色扮演 C.社会自我 D.社会化3、“法国人都是浪漫热情的”这句话反映了了印象形成中的 ( B )。A.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 C.投射效应 D.首因效应4、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种社会化类型称之为( C )A发展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5、以下哪个不是社会认知所包括的内容:( C )A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B对人际关系的认知C 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D对他人性格的认知6、自我意识中不包含下列的哪一项:( C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现实自我 D心理自我7态度的核心是( B )(A)动机 (B)情感 (C)信念 (D)价值8、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称为( A )。A. 社会抑制 B.社会促进 C.社会扩散 D. 群体极化9、曹操的“望梅止渴”属于( D )现象D 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10、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过程是( B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交往 D社会影响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 ABE )A社会哲学阶段 B经验描述阶段 C社会评价阶段 D前科学阶段 E社会分析阶段 2、社会认知有哪些特性( ABDE )A选择性B整体性C防御性D恒常性 E间接性3、自我意识从心理过程上看,可以分为( ABC )A.自我认知 B. 自我意志 C.自我情感 D.自我控制 E. 自我观察4、由于旁观者介入而影响了个体的利他行为,其可能原因是( ABD ) (A)责任扩散 (B)社会抑制 (C)角色期望 (D)从众 (E)自尊5、侵犯行为可以分为( ABC )(A)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B)反社会侵犯行为 (C)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D)攻击性侵犯行为 (E)非攻击性侵犯行为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化是人的终生课题。( ) 从社会化的种类加以分析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体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 分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群体心理学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另一主要部分是个体社会心理和行为:个体社会化、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另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包括了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及社会应用心理。四、简答题:(每题6分,24分)8、 比较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和累加模式 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累加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是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举例说明比较:人类更倾向于使用累加模式9、 简述人际关系的原则交互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功利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都希望人际交往是值得的。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在人际交往上,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自我价值保护:自我价值保护是指个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3、简述阿希的有关线条长短的从众实验阿希将被试组成7人小组,请他们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中,只有编号为第七的被试为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被试者与其他群体成员都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一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真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编号一次为1、2、3的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实验结果表明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课本422页)4、试述社会心理学中的“安慰剂效应”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对于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或崇拜的病人,能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服用安慰剂“药物”的人相信那是真实的药物,因而果然能体验到疼痛或其它症状的显著减轻,尽管安慰剂并没有什么生物化学作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期待心理乃是使安慰剂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五、论述题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他的名著乌合之众一书中,认为个体都是比较理性、智慧、有自控力的,但是他们一旦聚集起来形成群体,便成为了一群“乌合之众”,而且“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试运用群体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论述。(15分) 主要从群体极化和冒险转移方面分析。群体的概念,群体极化和冒险转移2、了解实际谈谈你对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论的理解(16分)三阶段理论为:服从、同化、内化服从的解释: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称 为服从。服从行为是一时性的,如果报酬或惩罚的可能性消失,则行为就会马上终止。同化的解释: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而是出于自愿。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是很重要的。内化的解释: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内化在态度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是最持久,最难转化的。(3分)三者关系:表面的服从虽然是被迫进行的,但它可能是转变态度的必经阶段。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事物的态度都完成这个过程的。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一一、单向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D )提出的:AE米德 B麦独孤 C费斯廷格 DF奥尔伯特2、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 D )。A.自我意识 B.角色扮演 C.社会自我 D.社会化3、“黑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句话反映了了印象形成中的 ( B )。A.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 C.投射效应 D.首因效应4、印象形成中的核心特性是( A )。A热情与冷淡 B聪明与冷淡 C热情与轻浮 D聪明与轻浮5、以下哪个不是社会认知所包括的内容:( A )A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B对人际关系的认知C 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D对他人性格的认知6、自我意识中不包含下列的哪一项:( D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7、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变化,是( D )。A.社会态度 B.社会情绪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8、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 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的现象,称为( D )A. 群体思维 B.冒险转移 C.社会扩散 D. 群体极化9、看到别人穿某种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 C )E 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10、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关系是( A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交往 D社会影响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1、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 ABCD )等。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 ABD )A社会哲学阶段 B经验描述阶段 C社会评价阶段 D社会分析阶段3社会认知的途径有( BCD )A.第一印象 B.面部表情 C.言语表情 D.人际距离4、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了( ABCD )A.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B.功利原则 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 D. 交互原则5、社会动机的特性有 ( ABCD )A.动机的强度 B.动机的清晰度 C. 动机的选择性 D. 动机的复杂性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被强制的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也是社会化的过程。( )分析主动社会化与被动社会化:如再社会化阶段是当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因素发生显著变化时,个体需要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转变所表现出的适应过程。主动再社会化:个体主动自觉地适应新的生活。比如,入乡随俗就是主动再社会化。被动再社会化:有些人因其行为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规范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而对他们进行的规范教育,就是强迫或被动再社会化。2、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两者不可能同时存在。( )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这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就叫做首因效应。与第一印象的首因效应相对应的是近因效应,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而凭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如果新得到的信息即是初次印象,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就同时存在。四、简答题:(每题6分,24分)10、 比较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和累加模式 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累加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是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举例说明比较:人类更倾向于使用累加模式11、 简述索罗门阿希的关于线段的从众实验阿希将被试组成7人小组,请他们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中,只有编号为第七的被试为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被试者与其他群体成员都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一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真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编号一次为1、2、3的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实验结果表明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课本P422)3、比较分析社会促进和社会抑整理用社会促进: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就是社会促进或叫社会助长。举例说明:如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等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就是社会抑制或叫社会致弱或社会干扰。(2分)举例说明:如达谢尔的拔河实验等4、试述群体心理中的期望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五、论述题1、 试述家庭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15分)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是学前期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个体的社会化可以说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无疑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原因分析:(1)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父母对儿童有足够的权威和支配作用,这一时期儿童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3)家庭是社会的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家庭的作用主要在于教化和养育,举例说明相关理论:如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认为现代家庭教育中,积极正确的教养方式可用八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关爱。2、 结合实际谈谈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些因素(16分)(一)接近性,空间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易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接近性是增增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二)相似性。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相互吸引,两者越相似则越能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个人特性指年龄与性别、个人社会背景、态度等。其中,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三)互补性。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性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研究表明,互补关系增进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别是在异性朋友和夫妻间。(四)仪表。个人的长相、穿着、仪态、风度等仪表,都会影响人们彼此间的吸引,尤其在第一次见面时,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仪表因素占重要地位。仪表因素主要是容貌,面部造型越是符合美学原理,就越富有吸引力。外貌美丽还可以产生一种晕轮效应。(五)人格特征。随着社会交往的深入,仪表因素的作用减小,吸引力将会从外在的仪表逐渐转入人们内在的人格特征。开朗的性格是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个人如果能对别人表示出的热情作出同样反应的话,也会具有吸引力。网络学院社会心理学模拟题一、 单向选择题 ( 每题2分,共20分)1、最早对民族心理作出较系统论述的心理学家是( A )。A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B社会学家黎朋 C社会学家罗斯 D心理学家班杜拉2、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 D )。A.政治社会化 B.角色扮演 C.社会自我 D.社会化3、人们在自己的意识中觉察到自己的那个心理过程是( A )A自我意识 B本我 C超我 D客我4、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论是( A )A辨证唯物论 B历史唯物论 C辨证法 D唯物论5、以F.奥尔伯特为代表开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 A )A实验社会心理学 B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C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6、最早对群体心理作出较系统论述的著作群众心理是由( B )撰写A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B社会学家黎朋 C社会学家罗斯 D心理学家班杜拉7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变化,是( D )。A.社会态度 B.社会情绪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8. 下列不属于自我意识的是( B )。A自我认知 B自我觉知 C自我情感 D自我意向9、弗洛伊德提出人格是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中超我实际上就是个体( A )的结果。A.社会化 B.模仿 C.社会强制 D.社会学习10、“推己及人”反映了印象形成中的什么偏见( C )。A.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 C.投射效应 D.首因效应二、多项选择题 (10分,每题 2分)1、第一印象具有( ABCD )的特征A表面性 B片面性 C类化 D归因2、法国和英国学者( AC )曾经分别提出“集群心”和“社会本能”两个概念A黎朋 B冯特 C麦独孤 D荣格 E罗斯3、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主要包括( ABD )A实验室实验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 D模拟试验 E心理测验4.自我意识从心理过程上看,可以分为( ACE )A.自我认知 B.自我观察 C.自我情感 D.自我概念 E.自我控制5、社会认知包括了( ABCDE )A.自我知觉 B.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C.对他人人格的认知 D.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E.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二、 辨析题(10分,每题5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体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分)正误判断(3分)分析主动社会化与被动社会化:如再社会化阶段是当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因素发生显著变化时,个体需要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转变所表现出的适应过程。主动再社会化:个体主动自觉地适应新的生活。比如,入乡随俗就是主动再社会化。被动再社会化:有些人因其行为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规范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而对他们进行的规范教育,就是强迫或被动再社会化。 2.被强制的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也是社会化的过程。()(2分)正误判断(3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群体心理学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另一主要部分是个体社会心理和行为:个体社会化、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另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包括了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及社会应用心理。四、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2、 比较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和累加模式 (2分)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2分)累加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是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3分)举例说明(3分)比较:人类更倾向于使用累加模式2、试述利他行为中的旁观者效应(1分)什么是利他行为:对他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3分)什么是旁观者效应: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其他人在场,不仅不会使个体的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被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成因有如下几点(2分)第一,社会抑制: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就是社会抑制或叫社会致弱或社会干扰。(2分)第二,从众: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或叫社会遵从。(2分)第三,责任扩散:有很多人,反正责任不应该仅仅落到自己身上。五、论述题:(共20分,共40分)1、试述沙赫特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亲和的心理基础,这一心理基础是什么?(2分)什么是亲合动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了解、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我们将在这样一些需要和愿望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称为亲合动机。(5分)亲合的心理基础:恐惧和焦虑都和人的亲合需要有关,恐惧感强的人同恐惧感低的人相比,具有高程度的亲合需要。(4分)实验叙述:先用不同指示语引发被试不同程度的恐惧。之后,让被试在实验开始之前选择两种不同的休息方式:一是与他人一起等待,一是单独等待。(4分)实验结果:实验组的32名高恐惧的被试中,有20人要求和他人一起;控制组30名低恐惧的被试中,有10人要求和他人一起。证明了沙赫特的假设:孤立状态增加恐惧,恐惧反过来导致亲合倾向。(5分)补充实验:附加实验条件即被试不能和跟他一起等待的人交谈,或不能谈论和实验有关的问题,此时,被试大都选择单独等待。说明,人们是为了交换信息进行社会比较,即为消除焦虑和他人在一起的。2、试述家庭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4分)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是学前期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个体的社会化可以说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无疑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6分)原因分析:(1)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