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8 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2720383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8 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8 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8 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复习【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学情分析】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教学重点】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教学准备】计数器、台历【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引入:回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从56数到70,1个1个数,再2个2个数。5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二、巩固练习1数数要求顺数,倒数,两个两个数,十个十个数2写数(1)人的正常体温是三十七度,写做()(2)我们的数学书是一百页,写做()(3)我家的儿童读物大约有五十本,写做()3猜数我比20大得多()我比20大一些()我比88少一些()我比88少得多()4数位与计数单位如提问:“99”的两个“9”意思一样吗?“25”与“5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组成如比较25和52时,可说一说25和52里分别有()个十和()个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的组成。6数的顺序指其中一个数如“60”,提问:与“6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出示:()、60、()可以怎么填?你是怎样想的?7组数用5,2,3这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你可以组()个。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他们相差()。8小结:看到黑板上的数,我们刚才都想到了哪些知识?闭眼想一想。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三、巩固提高(数学游乐宫)1估一估、数一数2猜一猜(1)我比三十九多1,我是()。(2)我是第一个数后面的第5个数,我是()。(3)我比最小的三位数小1,我是()。(4)我是由3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我是()。(5)10个十就是我,我是()。(6)我是最小两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差,我是()。3想一想(聪明屋)(1)写出个位比十位大3的两位数(2)写出两位数,使得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差2四、小调查(写数练习)(1)学校各个班的学生人数(2)学生自己的体重,本班中最重的体重。(3)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及其他家人的年龄。(4)数一数,你拥有课外书的本数。(5)看挂历或台历,每个月的天数。【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百位、十位、个位【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学情分析】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标准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难点】正确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及退位加减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20以内加、减法口算。10+10= 12-9= 16-8= 17-9=13-8= 17-5= 6+9= 8+9=18-7= 13-9= 13-7= 18-9=20-7= 14-7=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口算。1口算下面各数。50-8= 97-5= 23+60=52-7= 40+30= 21-9=70+7= 77-70= 68+20=49-7= 63-21= 43+20=21-9= 34+8= 56-5=80-70= 64+5= 85+6= 46+4= 99-77=2按要求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算的。(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相加、减。三、列式计算153比9多多少?220比60少多少?3比28多10的数是多少?4比59少8的数是多少?5一个加数与和都是8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四、课堂练习五、发展练习1我前面有18个人,后面有9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2计算,并探索规律25+7= 38+9= 75+4=27+5= 39+8= 74+5=【板书设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三课时】【教材分析】题目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提供一个楼房住家的情境,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所住的位置,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图中所摆的正方体有部分的遮挡,学生数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如果学生看图确有困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正方体摆成图中所画的形状,然后再数一数实物。最后,对照实物和图,让学生讨论,哪部分是开始没有数到的,以后在看图时应注意什么。【学情分析】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的问题。如果学生看图确有困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正方体摆成图中所画的形状,然后再数一数实物。【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教学准备】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位置与图形1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思考2楼妈妈是谁的妈妈?她住在几门几层?(2门2层)师:说“我家住在她家左边”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的家应该是几门几层?(1门2层)师:说“我家住在你家楼上”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指的是谁家的楼上?她的家应该住在哪里?(1门5层)让同学自己讨论交流所处的位置,说说前、后、左、右是谁。2复习图形。实物出示(方块)出示图1,让生数数看得见的方块有几块。(1)出示图2,让生先数看得见的方块数,再说明还要数上藏在图后面有露出一块的方块位置。(2)出示图3,先讨论怎样数?数看得见的方块数,再数看不见的方块数。一排一排有规律地数。师肯定他们的答案后,表示第二种方法更好。3师:小猪遇到小麻烦,请聪明的小朋友动脑筋,谁会帮它解决难题呢?让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1)相邻两个数呈3、5、7、9递增。(2)1是11,4是22,9是33,16是44,接下去应该是5525师肯定他们的思路,对于第二种方法给予特别表扬。二、总结【作业布置】【第四课时】【教材分析】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有数字、算式及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目标】A结合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等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B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C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能够观察出事物的规律是找规律这个知识点最基本的基本。教学难点是发现数字、运算、图形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另外,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这就为课堂上认识数字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怎么引导学生跳一跳再够到新的桃子。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教学过程】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图形?(1)先出示没有规律的一组(2)再出示有规律的一组。师:为什么你们第一组猜不到,而第二组能够猜到?生:“因为第一组排列没有规律,而第二组排列是有规律的。师:看来规律能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图形。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规律。2板书课题:找规律(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首先让学生猜没有规律的图形,学生猜不准,接着让学生猜有顺序的图形(即有规律),学生一片高兴,这样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对比猜测中意会,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3引导探索,进一步认识规律4师:(指着有规律一组的图形)那这组有什么规律呢?生:都是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再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师:你是从形状上来观察的。如果给它们分分组的话,分到哪里好?生1:三角形一组,圆形一组,正方形一组。生2:我觉得不对,应该是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三个图形一组。因为接下来的图形也是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三个图形。师:你们同意他的分法吗?生:同意。师: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来研究它的规律呢?生1:都是按红黄蓝、红黄蓝这样排列的。师:他是从生:颜色上观察的。生2:他们都是一种一个的。师:哦,你是从数量上来观察的,也就是1、1、1、1、1、1、1、1、1对吗?(教师边说边板书:1、1、1、1、1、1、1、1、1)5小结:小朋友真厉害,发现了这组图形不仅在形状、颜色上有规律,而且在数量上也是有规律的。6动手操作,巩固发展师:如果给你一些,你能摆出其他的规律吗?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再小组进行交流。(1)小组合作摆规律。(2)展示学生作品:师:说说它的规律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学生从形状、颜色、数量上表达规律。)师:谁能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上面的规律?(生上台表演)师:看来动作中也有规律。(依次展示其他小组的学生作品,学生互相间评价,提问和介绍摆的规律。)这一部分,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课桌上摆出来。摆完后,老师通过展台展示最后的成果。展示的时候要让别的学生说出是按照哪样的规律来排列的。7联系生活,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找找身边的规律,生活中的规律。有的同学说:“晴天雨天”,这个时候,老师要指出并分析这不是规律。有的同学说得很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红绿灯等等。8教学总结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是怎么找到规律的?一起归纳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学反思】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不满足于学生作浅层的规律描述,而是不断地促使学生对同一个生活原型,即具有一定规律的图案进行观察和提炼,从不同角度获取里面隐含着的数学信息和规律,并加以符号化,使学生对这组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感官描述(具体的形状、颜色)-文字表述(它们都是一种一个的)-符号表达(数学语言)”的不断数学化的过程,因而使并非具有鲜明数学特色的内容的教学过程具有了浓厚的数学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