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备课资料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92417722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影》备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背影》备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背影》备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背影备课资料【重点难点提示】学习目的1熟悉字词,熟练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体会各篇文章的内涵主旨,从而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提高自己口语交际的能力与水平;4了解记叙性散文的阅读与写作要求,能完成记叙性散文的写作。学习要求阅读本单元课文,要求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叙述和描写叙述事件、表达感情的,要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揣摩词语的搭配,还要加强朗读,读得清晰流畅,感情充沛。重点本单元四篇散文,各有所指,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写的是什么,在结构上,都会有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或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或以感情为线索,把分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要注意,记叙性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在此基础上兼有抒情和议论。叙述时要注意线索,描写时要注意细节,抒情议论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难点1找出文章的线索,理解线索在行文中的作用;2细节描写对于表达中心、表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3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4口语交际活动的实施。【知识点精析与应用】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差使(cha交卸(xi)e狼藉(j)i簌簌(sD赋闲(f)u踌躇(chUch)&迂腐(yu栅栏(zh)a拭干(sh)1颓唐(tu)i不能自已(yi举箸提笔(zh)u琐屑(suoxi情郁于中(yU亏空(kui蹒跚(panshan)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帖(ti)字帖单(da单身差(cha差事(ti请帖(sh岡姓氏(ch)差生(ti妥帖(cha)单于(ch3差别奔(be奔跑相(xia互g相丧(srtg)丧失(b臼)投奔(xirtg)相公(san丧事铺(pU铺垫散(st)散发发(f)毛发(pu床铺(sa散文(fS发展混(hU)混合禁(ji不禁行(xng)旅行(htn)混蛋(j1禁止(hag)排行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四、词语积累差使:工作。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差使”。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待情况。这里指失业祸不单行:灾难接二连三的到来。满院狼藉:整个院子杂乱不堪,十分凌乱。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亏空:所欠的财物。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赋闲:失业在家。勾留:短时间的停留。妥帖:恰当,十分合适。踌躇:犹豫不决。脚夫:旧社会对搬运工人的称呼。小费:客人额外送给服务人员的钱。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月台:站台。拭干:擦干。光景:家庭的生活状况。颓唐:衰颓败落。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到悲伤。怀,心不能自已:不能够自己控制自己。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物。大去之期:意思是与世长辞,一去不返的时间。这里是委婉的说法。晶莹:光亮而透明。奔丧:在外地赶回家里料理亲人的丧事。五、作者介绍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毛钱、白种人一-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六、写作背景背影是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它描写了在祖母亡故回家奔丧之后与父亲在车站上别离时的情景,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作者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时代和社会的沉疴,将哀伤和愤懑凝聚于笔端,淋漓尽致地勾勒出父亲的背影,描绘出自家光景惨淡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展示了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中外反动派的残酷压榨下朝不保夕的苦况,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处在社会下层的小私有者日趋破产的真实生活。作者的家庭原属于殷实人家,但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失业,祖母亡故,只靠“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父亲在遭受社会打击之后,颠沛流离,贫病交迫。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精辟地分析了这阶级在当时社会的拮据处境:“这一部分人好些大概原先是所谓殷实人家,渐渐变得仅仅可以保住,渐渐变得生活下降了。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和现在相反的比较。”作者通过写父子之情,透露出了对黑暗社会的淡淡的不满,这绝不是偶然的。父亲受到人们的排挤而失业;父亲失业之后孤独凄凉;父亲托咐茶房“照应我”,而“茶房只认得钱”。这一切,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父子之间情爱的温暖,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显示了当时社会关系的不合理。正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的:“有谁从小康人家坠人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背影正是通过描写在家庭遭逢变故后,父亲送“我”远行时的情景,反映了旧社会知识分子动荡的生活和郁悒的心情,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父爱子、子爱父的真挚感情。作品通过这种描写父子之情的艺术闪光,照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照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七、文章主旨无私的父爱,高尚的父子深情,这就是背影中“父与子”关系所表达的主题。但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透析这人间的感人剧照,就会发现“父与子”关系的表达意义并不这样简单,在它背后,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内容。父与子的关系是文学中的一个大题目,在涉及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中,背影是极为突出的一例。它不像其他作品那样,以父子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主题,而是相反地写了父子在感情上由离而合的过程。这一与众不同的艺术处理,至少与其他作品一样深刻地触及了我国父子关系中的历史和时代内容,除此之外自有它的独特之处。在我国历史上,父子关系一开始似乎就是一种等级关系。“孝悌”、“为人之本”的道德规范,早就已包含了不可“犯上”的等级原则,“父为子纲”更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父子的尊卑关系是整个封建秩序的一个基础部分。这就决定了它们最通常的表现形式只能是由等级差别导致感情的对立。阻隔两代人中间的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代沟”,而是整个封建伦理道德。然而在背影里,一种全新的父子关系出现了。一个为官多年的父亲的儿子离家外出之际开始父亲因自己不能送而叫茶房陪去,“踌躇”再三又决定亲自去。显然,他对“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的儿子还有着不必要的“不放心”,表现出超出等级之上的真情,深挚的真情。而竟不惜在月台上爬上爬下,且心满意足,可见在他的心中,对孩子的一片深情早已取代了封建伦理所谓的长幼尊卑。正是在这一点上,背影通过一条与众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一种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时,人与人的关系一别是父子关系中最真诚、最动人的天伦的觉醒。在这种觉醒面前,人们第一次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能占有并表露自己的感情。这也是背影中父子关系所蕴藏的革命性的历史内容及其思想意义。与此同时,背影也隐含了款款情深的儿女之爱。八、结构分析(一)正是文章构思的特点为铺陈那父子之间眷眷的骨肉之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铺垫。文章开头从徐州、扬州、南京写来,时间由远而近,四次重复祖母的亡故和父亲丢职而造成经济上的亏空,气氛越来越浓,初点出“我”对父亲的同情和父亲对“我”的宽慰。这是描写背影之前的铺垫。2跌宕。在送别的描写中,“我”欲北去读书,父亲忙于谋事,原定不送,但踌躇再三,还是亲自送到浦口。由不送到送,这是一次跌宕起伏。上车后,待诸事安排妥当,父亲本欲离去,却又依依不舍,于是去为儿子买橘子,这又是一次跌宕。这样,把父子之间的感情步步深化,这是写背影的必要渲染。3.高潮。有了铺垫和跌宕,行文就自然推向全文的高潮父亲穿越铁道去买橘子而出现“背影”的情景。作者用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集中笔墨,细致入微地描写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艰难地爬上爬下的背影,看到这些,“我”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但怕父亲看见,又“赶紧拭干”。对这一“背影”的集中描写,使作品的主题和独特的情调在这个高潮的焦点上形成了。4回叙。在描写“背影”后,作者又回叙了父亲一生的坎坷和父子之间感情的微妙变化。这简短的回叙,正是对“背影”描写的补充,它使父亲的形象向纵横铺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5结尾。全文以父亲的来信作结,点出“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是一个传神的结尾,深刻而曲折地显露出蕴含在父亲形象中的孤寂没落情态,反映了当时灰暗世态的冷漠,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和联想的余地。6节奏。背影在紧凑的结构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几次“流泪”,几声“唉叹”构成了全篇的节奏,使文章呈现出凄冷的主旋律。(二)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是“背影之塔”的牢固底层。“背影之塔”的第一层框架结构,是统括全文的。除第1自然段作为塔的奠基石外,全文还应该包括四个大段:1父亲的卸职和奔丧,地点在徐州。(第2自然段)2父亲办丧事和要到南京谋职,地点在扬州。(第3自然段)3父亲送我北去,地点在浦口。(第4、5、6自然段)4父亲给我来信,地点在北京。(第7自然段)很显然,这是一层时空跨度很大的框架。“送我北上”一段是本层结构的主体。为了突现这个主体,作者先用了两个自然段的篇幅,远处落笔,一路写来,为送别的主体文字,制造了气氛。作者先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回家奔丧。这就是说,父亲是在老境颓唐、东奔西走的情况下,送我北去的。惟其如此,父亲在送我之时愈是对我关怀备至、细心热切,他为我所做的内心牺牲就愈大,因而他的爱子之心就愈见其深沉。由此看来,1、2自然段为突现主体作了必不可少的铺垫。主体文字后的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在泪光中仿佛重睹父亲的背影,这是变换地再现主体部分的旋律,形成了余韵,同样对主体结构起到突现作用。这一层次,构成了全篇的龙骨,是“背影”结构之“塔”的牢固底层。(三)送我北上”一段文章的框架结构一是背影之塔”的继起。这一层框架包括四段:1父亲决定送我。(第4自然段)2父亲送我过江进站上车。(第5自然段)3父亲给我买橘子。(第6自然段大部)4父亲与我告别。(第7自然段末尾)这层框架与第一层框架,结构十分相似。买橘子一段是本层结构的主体,一、二两段是前导,第四段是尾声。为了突现第三段的主体文字,作者也花了两个大段的篇幅,紧承上文,顺次写来,备细述说,自然引出了父亲给我买橘子的一段主体文字。试想,如果不是用1、2自然段所写出的那样一位情怀非常的父亲,他在几经周折把儿子送上车后,也就够了,哪里还会想到去买橘子?而如果不写买橘子一节文字,父子之情如何抒发?文章主题如何升华?所以,这种备细述说前事,自然引出主体的写法,使我们不得不慨叹作者的功力。买橘子一节主体文字之后,作者也写到了父亲告别后的背影,这同样是在主体文字之后,形成余韵,对结构主体起了突现作用。(四)买橘子”一节文字的框架结构一是背影之塔”透视度最高的亮层。买橘子一节文字,是从第二框架的主体,向上继续推出,所形成的第三层框架。这一层文章,情节单纯,结构明晰,感情浓烈,叙写集中,对探明文章的本意来说,是透视度最高的亮层,值得深入研究。第三框架也包括四段:1父亲要去给我买橘子。2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3父亲买回橘子。4父亲把橘子全部留给我。这里,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和父亲买回橘子的正面形象,双柱并立式地形成了第三层框架的结构主体,而这两个并列的立面,也各有自己内在的结构。先看“背影”的结构:1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2慢慢探身下去。3穿过铁道。4爬上月台。再看“正面形象”的结构:1父亲抱着橘子往回走;2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3爬下月台;4再抱起橘子走。很显然,作者对本层次结构主体的突出,不能再采取一、二层框架那种远起烘托和迂徐引渡的方法了,根据文章的发展,作者调转笔锋,对主体形象进行了正面描写,并赋予描写对象以深刻的审美意义,从而从美学的高度突现了结构主体。通过这一层次,我们看到父亲身上闪烁着的美的灵光。正是通过正面描述父亲的朴拙美和色彩美,“透视”出了父亲爱惜儿子的真情,从而使文章放射出夺人的艺术魅力。(五)注意父亲攀上月台的特写镜头一虫是背影之塔”灵光四射的宝顶。在第三框架的主体结构之上,作者最终为我们推出了“背影”之“塔”的灵光四射的宝顶。这就是父亲攀上月台的一幅独立的画面:1父亲两手攀着上面;2两脚再向上缩;3身子向左微倾;4显出努力的样子。显然,为了突现这幅画面,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先是父亲的手、脚、身子等几个点,之后是全身的努力。从而把父亲举手投足的形象永远地印在读者心中。同时,作者还赋予了人物以灰暗的背影、悲凉的色调,从而加强了对主题的表现力。九、重点语句分析1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从年龄讲,作者那时已经成年。而且在外读书跑车也已经有了许多次的经验,因此作者认为父亲的做法很可笑。把事情托付给伙计、茶房则更是没有必要。在我看来他们是只管收钱的。“唉”的一声叹息则使整个语句向着相反的情感趋向发展,作者开始认为自己要比父亲聪明,因为他“看出了”茶房收钱而不管事;“知道了”自己这个年龄并不需要如此照顾。“太聪明”就是聪明过分,就是不聪明。也正是这后半句话为后面突出主体做了最有力的铺垫。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文章中第一次具体地描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要给作者去买几个橘子。因为要穿越月台、过铁道,所以通过衣着的描写,再通过动作的描写,显示出父亲行动不便。形象地刻画出父亲吃力的样子,观察十分仔细,刻画十分具体。作者看到父亲为了自己不辞辛苦,联想到近一段时间家中的变故,尤其是想到此前自己对于父亲的暗笑,怎能无动于衷!流下眼泪是因情而至,这也是写第一次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得流泪。3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很吃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虽然是素描式的简单勾勒,形象却异常鲜明,这个“背影”已深深地刻在作者的心里,挥之不去。文章结尾作者再次运用联想的手法再现父亲的背影,使人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审美感动和联想,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理学家认为,艺术形象不是对感情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美的一种创造性的、敏锐的把握。“背影”蕴含了丰富的感情。透过背影,我们不但看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同时也看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儿子对父亲的眷恋与想念。应该说,“背影”是感情的浓缩与展现,是作者在对生活观察与体验的基础上的美的创造。十、写作特色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意蕴丰富的素材。父母对子女的爱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流露出来。背影中所写的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很具普遍性、代表性,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对儿子说的四句话尤其让人觉得耳熟,但这些材料把父亲关心、体贴儿子的思想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可以说,作者在选材上达到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高度。因此,文章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使读者读着不能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眼前,让自己动心流泪。作者的笔触是展开而集中的。作品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把题点了出来,但没有立即扣住背影做文章,而是从北京一州一南京,一路写去,似乎离开了题。其实,这为突出主题做了有利的渲染和铺垫。父亲当时正处于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即使在这样的境遇中,他还一如既往地爱护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这就更显示了父亲的崇高。接着,便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情节推向高潮。最后,作者又以父亲来信为感情的触发点,尽情抒写内心的感受,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照应了开头,深化了主题。文章的布局由远及近,疏密有间,详略相宜,虚实相济,显得特别和谐匀称。譬如第1段至第4段,对祖母去世、父亲亏空没有实写,而对父亲怎样关怀儿子则写得比较翔实,这种安排是突出主题的需要,因为前者只是意在点燃气氛,后者则和烘托背影有密切的关联。这四段,十分自然地为主题的展现起了过渡作用,没有它,高潮上不去,背影出不来。而刻画背影,作者也没有平均使用力量。如提到背影有三次,第一次是过铁道时,用笔较重,具体而细腻,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实中有虚。第二次是离开车站时,只是虚带一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因为前面已经对背影详写了,所以不必多花笔墨,但这淡淡一笔,把作者悲酸惆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三次则是结尾时提到的,这完全是记忆中的背影了,是多年后由强烈的思念而产生的背影,这虽是幻象,但也是实情,它把通篇的情感抒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剪裁布局上的手法是多么高超。(一)语言朴实而简洁作品全用白描记述事实,不做任何修饰、渲染。如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形象时用了这样的语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些语言平白如话,但就是这么几句平白如话的语言,把父亲的穿着、体态、步履,买橘子的过程和动作,描写得栩栩传神,使我们不仅好像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而且好像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作者在背影中采用白描手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不论是叙述事情,还是描写人物,都没用华丽的文字,而是用朴素平凡的语言娓娓而谈。作品中的父亲是普通的人,对他语言和行动的描写,也是很朴实的,没有精雕细琢的痕迹。请看父亲送“我”上车前后的几句话: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他)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看,这些语言多么简洁、朴实。作品运用平易朴素的语言,使父子感情显得更真挚、更亲切。叶圣陶先生曾赞扬说:“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背影的语言的确很好地体现了朱自清散文平易自然、简练朴实的风格。(二)抒情深沉而自然1947年,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曾谈到写作这篇文章的情由:“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可见这篇文章是在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因此,作者的感情不能不奔泻于字里行间。我们品味起来,大概有三种方式:1渗透在叙述父亲形象的字里行间。文章有三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形象,第一次是通过作者的眼睛“看”写的,写得具体细腻,表明作者对父亲是多么关注,“关注”是深情的形象表现;第二次是通过作者眼睛“望”、“找”写的,尽管一笔带过,但作者对父亲的依恋之情仍跃然纸上;第三次是通过作者读信时看到的幻象写的,更见作者对父亲是何等的思念。2直接写作者自己的情感表现。三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都有直接写作者情感表现的语句。第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二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我的眼泪又来了”;第三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3以自责、悔恨来反衬对父亲的思念。文中几处叙说自己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初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悔深由于情切,这种后悔和自责,正是多年后由于省悟到父亲对自己的体贴而勾起的。在这里,作者巧妙地以自责、悔恨来反衬了思念之情,使思念之情更显得深沉。4背影篇幅很短,行文很简练,但是对细节的描写却又十分细致,请看下面这段文字: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地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是父亲走过铁路,爬上月台去买橘子和买橘子回来时的细节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的观察是多么细心,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多么细致。其次,父亲几次不厌其烦地嘱咐茶房照应“我”和嘱“我”路上小心的描写,“我”三次看到父亲背影三次流泪的描写,都很细致,很动人。这些细致的细节描写,既突出了作品的重点,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父子之情更加强烈,更加感人。由于作者深沉的感情抒发的如此真挚、如此自然,因此,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情感波动,一起一伏地读下去,被其感动不已。(三)动词的使用在背影中,作者用来描述父亲的行动的动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动词的重复使用。原来,作者的父亲是不准备亲自送儿子的,但又不放心,“颇踌躇了一会”,“踌躇”,动词,乃犹豫不决也。由不送而“踌躇”,说明父亲心里起了变化。散文接着说:“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第二次使用了“踌躇”这个动词。通过对这个动词的重复使用,便真实地写出了父亲对是否亲自送儿子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使文章从“说定不送”到“决定送”的变化更自然,而“踌躇”的结果还是去送,表明父亲的心思。2动词的同义词的使用。背影在三个地方分别使用了“嘱咐”、“嘱”、“嘱托”三个动词同义词。这三个动词所写的三个动作都是由父亲发出的。第一次,当父亲说定不送“我”时,散文写道:“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第二次,当父亲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之后,文章写道:“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第三次,在父亲嘱“我”路上要小心之后,散文紧接着又写道:“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以上三次描述,作者很有分寸地使用了“嘱咐”、“嘱”、“嘱托”三个动词。“嘱咐”的用意是:父亲一再告诉茶房在送行时,要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谈得非常具体,真实地表现出父亲不送儿子但又不放心的心情。而父亲对“我”呢?散文只用了一个字:“嘱”,也有嘱咐的意思,但由于父亲改原来的“不送”为“送”,亲自去车站,所以他就有直接对独生子说话的机会,对儿子说话的机会,也就不必像“不送”时对茶房那样需要说得很多(因为那时恐怕茶房做不到)。一个“嘱”字,直截了当,一下子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也简明扼要地道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尽管父亲已当面“嘱我”,但他还嫌不够,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嘱托”则是托人办事的意思,这显然比“嘱咐”又多了一层意思,即“托”。由此可见,父亲的爱子之情也加深了3动词连用和与助词联合使用。当作者劝父亲回去的时候,文章写道:“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买橘子是背影的重点描述内容,也是一个最突出的细节描写。“看”是动词,但在这里它却是重叠使用,而且中间还嵌上了一个时态助词“了”,“看”变成了“看了看”。这个“看了看”就比“看”多了一层意思了。这也就进一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经过看了又看,父亲终于发现铁道那边有卖橘子的。但是,要去买橘子,那是多么不容易!为了表现买回橘子的不易,文章又使用了极其平常的几个主要动词,即“穿过”、“跳”、“爬”,并且这些动词还同能愿动词联合使用,即“须穿过”、“须跳”、“须爬”。强调必须,也就表明了困难之大。4动词的照应使用。要到那月台买回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这件事让作者父亲去做是很困难的,因为他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个“走过去”显然是同前文的动词“穿过”相照应的。但是“我”终于看到父亲“穿过铁道”,这个“穿过”再一次同前文的“穿过”相照应。在此,“我”看到父亲克服重重困难,“探身下去”,“爬上那边月台”。这里的“探身下去”则同前文的“跳下去”相照应,“爬上”同前文的“爬上去”相照应。“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句中的“攀”、“缩”、“倾”等动词则是对前文“爬上去”的进一步照应。读到这里,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一个老父亲为儿子不停地奔波的动人情景,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随同作者一起,“很快地流下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