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建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149153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畴县改造中低产田地“蚌谷长箐做法”西畴县长箐中低产田地改造示范项目位于蚌谷乡境内,涉及长箐和蚌谷2 个村委会 47 个村民小组1053 户 4375人,改造旱地5450 亩。该片区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土地零星分散,有效耕作面积少,加之耕作层浅,缺水十分严重,土地质量差,土地产出率低,属典型的低产地区域。长期以来,群众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贫困,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群众生产生活艰苦,致富增收困难, 2010 年底,片区群众人均纯收入1600 元,人均产粮382 公斤。2010 年,县委、政府紧紧抓住上级党委、政府加大中低产田地改造投入的机遇,按照孔垂柱副省长到我县蚌谷长箐调研工作时的明确要求,通过整合各级各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把长箐片区作为喀斯特地区中低产田地改造示范工程进行建设。通过4 个月的紧张建设,如今已经变成了耕作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的高稳产农田。预计今年项目区群众的人均纯收入可从1600 元增加到 3000 元, 实现翻番目标。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资金投入整合化实施资金整合, 就是在不改变资金性质、 用途的前提下,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为引导,以产业为平台,以统筹为核心,以创新为根本,按照“捆绑打包,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新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区共整合到国土、烟草、发改、财政、农业、扶贫、交通等部门资金2649.73 万元, 其中整合国土部门土地整理资金 1115.94 万元、烟草部门烟基工程资金544.79 万元、财政部门支农资金350 万元、农业部门产业规划资金180 万元、 发改部门土地综合治理资金108 万元、 省以奖代补资金200 万元、 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51 万元。 切实解决了项目建设中资金缺口的“瓶颈”问题。二、建设内容科学化为确保长箐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前期工作中,明确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主抓,牵头部门具体抓,并将工作目标和责任落实到部门领导和责任人。各部门根据项目 建设的各个要素,细化各阶段工作目标,排由实施项目详细进度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深入项目区实地踏勘, 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在充分听取乡党委、政府和群众意见的 基础上,加强向上汇报和沟通,按项目建设的有关程序,认 真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等工作,确保项目科学规划、 科学设计、科学施工。同时,充分考虑规划的配套性、突由 特色性、着眼长远性,从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围绕水、土地、道路、产业、新农村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六位一体” 等内容科学规划,确保规划建设后能发挥倍增效应和长远效 益,有效提高了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一是抓水利设施建设,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脆弱和人畜饮 水困难的问题。水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必需条件,中低 产田(地)改造要求将水利设施建设摆在整个项目建设的首 要位置。实施提水工程,在项目规划区修建蓄水池,从蚌谷 大坝修建提水站直接将水提至蓄水池,架设管网将水引至规 划地块,打破石山区产业发展“瓶颈”,实现由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向现代早浇和灌溉模式的转变;实施人饮管网 工程,架设管网将水引至周边村寨,解决山区群众生活用水困难和饮水安全的问题,民生得到有效改善。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中建成提水站1 座,安装管道25 公里,建成水窖 72件,总容量14200 立方,架设人饮管网 1.8 万米,受益25个村民小组641 户 2900 人。二是抓土地综合治理,解决土地偏少、瘦薄和复种指数低的问题。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我县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炸石造地和建造三保台地等措施, 既可增加土地面积, 改善耕作条件, 提高复种指数,又可增加土地产出,解决山区土地偏少、瘦薄和复种指数低等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中完成土地平整 3640.9 亩,炸石造地1810 亩,项目实施后增加土地807 亩。三是抓道路配套工程,解决出行条件差,农产品运输困难的问题。农村公路是与农村、农业和农民关系最为直接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 它对繁荣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乡村地区城镇化、方便农民劳作,开阔农民视野起到重大的作用。通过实施道路配套工程,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道路配套工程中整合水泥路建设项目 22.4 公里,整合弹石路建设项目 13 公里,建成机耕道路22 公里。四是抓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种植模式单一,增收困难的问题。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烤烟、优质高产玉米、香椿、核桃种植,在平整连片的地块中发展烤烟、优质高产玉米种植,走林、农、蓄结合,合理规划布局的产业之路。在不具备土地整理条件的山坡和乱石地上种植核桃、香椿等经济林木;在家庭发展适度规模的猪、牛和家禽养殖家庭经济。实现山绿起来、地活起来和家富起来的农村经济增长途径,通过项目实施每年可使项目区群众增加收入上千万元。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项目区种植烤烟 3000 亩,种植核桃842亩,实施玉米高产样板创建1400 亩,套种矮棵作物 1000亩。五是抓村容村貌整治,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惠 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在项目区内实施村容村貌整治,规划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实施村容村貌整治项目中,完成村容村貌整治 24 个村,其中重点村建设 10 个, 自建村建设4 个, 财政一事一议项目村2 个,其他项目村8 个。六是抓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按照 “基层创先进、 党员争优秀、 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在项目区基层党组织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大力提升农村党员素质,使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结合新农村、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党员,强化党的执政基础。结合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建成党员活动室 8 个,成立党支部 3 个,发展农村党员 12 名,建成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 1 个,全村党员总数达82 人。三、组织领导时限化为了抢在春耕前完工,实现当年改造,当年投入生产, 当年见效益的目标,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中低产田地改造工 作,将其作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在省、州有关会议召开后,及 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全县中低产田地改造有关工 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 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 县发改、财政、农业、水务、国土、烟草、扶贫等部门主要 领导及乡党委书记为成员的中低产田地改造综合协调领导 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开展全县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建设。下设办公室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由联系农业的办公室领导 任中低改办主任,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并从相关部 门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预算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负责中 低产田地改造项目的规划、申报,项目实施过程监管、组织 协调和服务等工作。为抓好长箸中低产田地改造示范项目的 落实,县委、政府专门成立了西畴县蚌谷长箸中低产田地改 造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县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分管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指挥长,县委农办、 监察、发改、财政、国土、农业、水务以及蚌谷乡党委、政府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县国土资源局。专门从县委宣传部、国土、农业、司法、广播电视等部门以及蚌谷乡党委、政府抽调人员组成工作队,下设土地丈量分配、宣传报道、矛盾纠纷调处3 个工作组具体抓好工作落实。县国土资源局还专门成立了蚌谷长箐土地整理项目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所室负责人为成员,抽派两位专业人员长期驻扎项目区,指导开展项目建设,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同时, 为使项目区地块能尽早完工投入使用, 县委、政府统筹协调,积极整合全县各级各部门力量,先后三次组织干部职工深入项目区, 实行定点包户, 帮助群众移栽核桃、整地理墒。目前,项目区地块已基本整理结束,正紧张有序地对地块进行理墒。四、群众工作常态化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成功与否,群众是关键。为确保项目实施中广大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工作队提前介入,一是 深入项目区认真宣传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中低产田地 改造的政策措施及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效益和前景,让群 众充分认识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的重要意义和对促进群众 增收的重要作用;二是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向村党 总支、村委会公开项目、公开建设内容,让村委会和村民表 决通过;三是层层召开党员、村组长、群众代表等会议,统 一思想,形成共识,发挥“骨干”作用,做到干中有带头, 学中有榜样;四是对土地丈量、分配按照“收得回、建得好、 分得由”的原则,由群众讨论民主决议,集体公决。通过多 种措施消除农户的各种顾虑,激发了群众的热情,让农户主 动参与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区群众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配合建设的积极性高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五、施工管理程序化项目和资金下达后,主管部门按照工程建设招投标的要 求,依法依规按项目招投标程序确定了中标单位,签订了建 设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和廉政合同,建立完善了项目法人制度和各项施工管理制度。资金拨付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划拨。各部门均派出 1 2 名人员常驻项目区,形成业主方、施工方和监理方的协调配合和监督制约,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六、实现效益最大化项目实施的最大目标是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帮助群众增产增收,通过测算,该项目建成后,可增加耕地807 亩,土地复种指数可从180% 提高到 260% ,夏收、秋收累计每亩可增产 150 公斤,年可新增粮食产量 26 万公斤;新增烤烟种植面积1500 亩,加之实施规范化栽培,亩产可从2.7担提高到 3.5 担,可增收258 万元;利用烟田实施油菜种植3000 亩,每亩收入可达1000 元, 群众收入增加 300 万元。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加大产业开发力度,项目区 2011 年预计可实现群众增收 593 万元,人均增收 1355 元,人均纯收 入可从 1600 元提高到 3000 元,实现翻番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