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91171703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注意:图片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卷面总分:27分答题时间:240分钟试卷题量:27题练习次数:2次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某学校举行讲课比赛,青年教师小张认真研读教材,依据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件。为参加比赛做好准备。在讲课时,评委提问小张对教学知识点前沿研究趋势的认识。依据平时的积累,小张迅速做出恰当、合理的回答,赢得评委赞赏。这主要反映了教师工作的( )。 A.示范性与榜样性 B.复杂性与创造性 C.全面性与细致性 D.主体性与长期性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指教师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题干中小张老师认真研读教材,依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件,为参加讲课比赛做准备,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学机智上。小张依据平时的积累。对评委的问题迅速做出恰当、合理的回答,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2.以纲要的形式对某一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编订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各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师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持上述教学观的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存在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4.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性质是()。 A.中国的第二次改革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这是从引起社会变化的广度和深度,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促进社会进步来说的,意思是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但改革实际上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从改革的对象、目的、功能、主体和领导力量来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是83,乙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是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 A.集中复习 B.分散复习 C.及时复习 D.适度复习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根据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结合题干中甲乙两个班的同学有无及时复习所产生的两种不同记忆保持量可知,防止遗忘应及时复习。 6.对使用假资格证书的,一经查实,按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处理,()年内不得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没收假证书。并对变造、买卖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A.1 B.2 C.3 D.5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7.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抓关键期 D.扬长避短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所以教育要抓住最适宜进行教育的那个时期,即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 8.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 9.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这种教学方法是()。 A.指导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练习法的内涵。 10.课堂上,教师一般在处理学生小声讲话没认真听课的行为时,采用()最为妥当。 A.表扬别人忽视他 B.惩罚 C.厌恶 D.消退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对于小声讲话的同学应该运用表扬别人忽视他的方法。表扬别人而忽视讲小话的学生是利用结合消退和强化的方法,即忽视不良行为、奖励所期望的行为。故选A。 11.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顶一寺一壶酒”。这种精细加工策略是()。 A.位置记忆法 B.首字联词法 C.限定词法 D.关键词法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一般的精细加工的策略有许多种,其中有很多被人们称为记忆术。比较流行的一些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使用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都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首字联词法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形成一个缩写。关键词法是将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例如,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就是把“老虎”的概念与相似的音“泰山”联系在一起。限定词法也叫谐音联想法,是运用联想,假借意义,比如题干中的圆周率,我们把它联想为“山顶寺壶酒”的形象,便于记忆。 12.利用校园的花坛、草坪影响学生的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说服教育法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情感陶冶法。 13.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又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带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烙印。这反映出教育具有()。 A.阶级性 B.历史继承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教育本身具有自身的规律,而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越来越多地认识并利用它。同时,任何文化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是其思想、制度和目标,还是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是在继承与超越的基础上产生的。 14.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觉。 15.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是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故选B。 问答题 (共12题,共12分)1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第一、传递功能。人类文化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只能学而知之,而不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人类早期先民那里,与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教育,通过口头和行为传授的形式,传递着原始的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丰富,特别是由于文字的出现,人类文化单纯靠口头和行为传播的形式已不能胜任,人类社会有了专门传授文化的机构的需要。这时,学校教育便产生了。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速、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使一个人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摄娶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与发展就将成为不可能。新的一代如果去重复他们的前辈所经历的事,人类就不可能进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蒙昧时代。就世代交替的整个人类而言,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承继者。就其每一代人而言,人们首先是文化的承继者,然后才是文化的创造者。“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只有先占有文化,然后才能创造文化。第二、选择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人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确定的教育内容。而确定教育内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文化的过程。教育内容之所以需要“确定”,一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文化都包容着先进与落后、崇高与卑下、文雅与粗野的成份。而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需要撷取文化的精华编成教材,提供给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变化需要的观念、态度、价值、行为方式以及知识与技能;二是因为,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的认识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教育内容的确定必须考虑这一点;另外,人脑容量的有限性与人类文化知识的无限广阔性构成了一对矛盾,教育不可能把人类的全部文化知识在一定的时间内都传给受教育者,这也就需要确定教育内容。学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还可以通过对教师的选择得以实现。因为“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和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育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2。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因而,在当时的北大,既有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也有宣传资产阶级学说的,还有鼓吹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这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在多种文化观念相冲突的历史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重要。如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观念中,除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观念外,还有封建主义的文化观念,西方的文化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观念。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传播、传递什么样的文化观念,我们教育的选择功能的意义就更加重要和突出。第三、创新功能。教育不仅仅是传递固有的文化,而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在人类已有的旧文化中力求更新与创新。使之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必须不断地创造与更新文化。而人类正是通过教育,把已有的文化财富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他们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得以发展和更新。新的一代,通过教育,迅捷而有效地分享、占有人类文化的精华,然后即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新的创造。因此,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的手段。不仅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文化繁殖”、发展更新文化的功能。换言之,教育传递文化,实质上是一个“文化移植”、“文化增殖”、文化再生产的过程。而这个再生产过程。是一个扩大再生产,且具有经济、高效、模仿和接受,而是一个不断重组和建构的过程。人类学家格里库里贝特森在思想生态学的步骤一书中,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学习文化的过程也是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一代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结构自己的文化。” 17.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在头脑内反复思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这表明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反馈因素很重要。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反馈是指在运动之中或运动之后接收到的运动产生的信息。按照信息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内部反馈是指运动者自己通过肌肉力量感受视觉或听觉接收到的信息。外部反馈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提示,或者观看有关动作技能的图表、录像、指示信号等方式接收到的信息。“在头脑中反复思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既不是依靠肌肉力量,也不是依靠外在的提示来接收信息,而是在头脑中进行,这属于心理练习。 因此,题干表明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心理练习很重要。 18.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强化就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班杜拉将强化分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是指用自己的标准对自己进行奖励或者惩罚。题干中描述的强化类型是替代强化。 19.学生掌握了知识就能够形成相应的能力。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知识不等于能力 (2)掌握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 (3)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20.学习的成败经验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成功经验越多,其自我效能感就会越强。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而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如果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就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21.简述注意的种类及其含义。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 22.简述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结构的差异。(4)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性别差异。 23.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多次的失败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3)言语说服。言语说服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的一种方法,由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4)情绪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能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期望。 24.结合实际,论述教育中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几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 (1)放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的教师采取放任的方式,却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在放任型模式之下,当教师不在场时,学生反而更加努力,学习成绩更好。(2)专制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在专制型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是在教师的威慑下努力学习。把学习的目的当作是为了教师而不是为了自己。(3)民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朝着目标进行学习。在民主型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能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学习成绩较为稳定。大量事实表明,在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而在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下,师生关系对立。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一种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跟上时代的步伐,尊重学生的人身基本权利,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应该说,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的体现。 25.试述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自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2)教学与智育。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3)教学与上课。上课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式。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4)教学与自学。教学与自学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比较复杂,因为学生的自学有两种,必须加以区分。一种是在教学过程内、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它包括配合教学进行的预习、复习、自习和作业,它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另一种是在教学过程以外,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其内容广泛,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开发校本课程时,面对本地区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课程负责人刘老师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它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激发学生对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本课程武术的课程目标中,既有“仁、义、礼、智、信、勇”的传统武德,又提出“树立理想、为国争光、见义勇为、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的新时期武德。该课程依据学生的特点,综合各种武术要领,编排了别具一格的武术操,代替传统广播操。武术课程的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宣扬了戚继光等英雄所展现的民族正义感;举行全校性武术操比赛,邀请家长观看,引起了良好反响;学校多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访问,个别师生参加国内外武术交流比赛活动,课程组成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多篇;学校增加了“习武重德,强身健体”的校训,丰富了校园文化,形成了办学特色,被正式授牌为“体育项目传统学校”。结合案例,分析教育的文化功能。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材料中主要体现了教育传递文化、传播交流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功能。具体表现如下:(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传承文化,为特定社会服务,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材料中,学校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武术,开发了校本课程;通过教学,宣扬戚继光等英雄所展现的民族正义感,丰富了校园文化,体现了教育的这一文化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材料中,学校多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访问,个别师生参加国内外武术交流比赛活动,从而促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体现了教育的这一文化功能。(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多元文化交融后,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生机和活力。材料中,该校本课程既有传统武德。又有新时期武德;依据学生的特点,综合各种武术要领,编排了别具一格的武术操来代替传统广播操,体现了教育的这一文化功能。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单元考后,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对考试成绩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写成作业上交,甲、乙、丙三人分别写道:甲:我使尽了“洪荒之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乙:考得好是因为背的全考到了,还没背的都没考。丙:别人都很强,我可能不是块学习的料。(1)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具体分析甲、乙、丙归因的维度和因素。(2)分析甲、乙、丙的归因对其动机及行为的影响。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制因素,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制因素,任务难易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制因素,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因素,身心状况属于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制因素,外界环境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因素。甲把考试成绩归因于个人的努力,属于努力程度维度,是内部、不稳定、可控制因素;乙把成绩归因于考到的都背了,属于运气维度,是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因素;丙把考生成绩归因于自身不适合学习,属于能力维度,是内部、稳定、不可控制因素。 (2)根据归因理论,三个人的归因对其学习动机和行为有不同的影响:第一,甲同学把成败归因于努力,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样的归因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努力学习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第二,乙同学把成败归因于运气,运气是不稳定的、外在的、不能控制的因素,个人对此无能为力。因此认为凭运气成功的学生,会把成功看成是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这种情形下的成功不会增强其自信,他很可能心存幻想,下次考试运气也不错。这种归因方式体现在其行为上,则缺乏个人进一步的意志和努力,完全期待运气的降临。第三,丙同学将失败归因于能力的缺乏,这会导致其羞愧、沮丧。缺乏取向成功的倾向,降低了学生对成功的期望,使其缺乏学习动机,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感。一般认为,习得性无助是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行为弱化,对学习极度缺乏自信心,对其学习和个性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