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最全面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0974446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最全面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超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最全面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超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最全面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 主要施工案及技术措施5.1重要施工案及技术措施5.1.1高强混凝土施工本工程外框钢骨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其中裙楼钢管柱为自密实C60高强混凝土,钢骨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塔楼外框柱及核心筒墙体均为高强混凝土施工畴,混凝土强度强度等级具体如下 表:表编号 各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览表序号构件围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5层以下C35其中地下室顶板为P65层以上C30/墙、柱-6层-35层 155.35mC60/36层-41层 .75mC55/42层-50层 222.35mC50/51层-55层 244.35mC40/56层-屋面 267.4mC35其中屋面板为P6因钢骨和栓钉占整个柱截面5164,钢筋与钢筋、钢筋与钢骨之间间隙较小,梁钢骨翼缘边与梁混凝土边间距只有110mm,钢骨梁翼缘板底扣除栓钉与框架梁底间隙只有200mm,同时钢骨外侧包裹钢筋,并且梁柱在此位置处钢筋更密集,对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带来很大难度。为此,工程技术部、试验室以及搅拌站共同进展混凝土试配,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可泵性、保塑性,不产生离析泌水;同时通过试配降低水化热,提高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本工程主要通过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法、高压泵及配套设备的选择、高压泵水洗等式控制高强混凝土的施工。1、配合比的控制对于高度大于200m的高强混凝土超高层泵送来说,混凝土强度高、黏度大,因此泵送压力较高,泵送施工尤其困难,给整个施工浇筑过程带来一系列有待探讨的技术难题。可通过塌落度试验法扩展度试验和压力泌水率对可泵性进展评价,确定最正确混凝土配合比,并且可通过一样配合比不同的材料品种可以选择最正确的泵送原材料,确定最正确的影响混凝土可泵性的材料因素。1塌落度试验法扩展度试验经典的评价法,虽然有缺陷,但表征混凝土的流动性简便易行、指标明确,是目前评价混凝土可泵性的最主要法。主要缺陷在于受操作技术影响大,观察粘聚性、保水性受主观影响。采用坍落度法测定可泵性时,通常通过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的流下时间来评价拌合物流动性、粘度等式性能。本工程通过屡次泵送混凝土实验,根据混凝土泵送所需压力以及混凝土泵送时间,确定最优塌落度,具体如下:图1.0-1 44层及屋顶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压力超高泵送时,保证SL 240mm,SF 600mm,t 15s。在本工程中超高层泵送时,C60混凝土在45层泵送时其SL =240mm,SF = 700mm,t =13s。2、原材料的控制1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用量增加、水胶比降低,一般均引起粘着系数和速度系数随之增大,但过少水胶比大时,容易发生离析、泌水造成拌和物不均匀而引起堵管。2砂率:砂率过高,需要足够的浆体才能提供适宜的润滑层,否则粘着系数和速度系数会加大,适当降低砂率可以提供适当的浆体包裹量,但过低则容易发生离析。通常,由于粗骨料空隙率较大,相对而言浆体含量缺乏,砂率偏高,应提供适当数量的细粉料增加粉煤灰、引气剂用量以增加浆体体积含量,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和易性。 3粗骨料的影响:骨料粒径大小、颗粒形状、外表构造、级配组成、吸水性能对混凝土可泵性影响很大,应选择空隙率小、针片状含量少、吸水率小的骨料,堆积密度1500kg/m3。4细骨料的影响:细骨料比粗骨料对可泵性的影响作用大。泵送混凝土用细骨料应尤其注意0.3mm和0.15mm筛通过的细砂含量,应分别在15%30%和5%10%。这局部砂对浆体的流动性、离析和泌水、黏度性能、含气量等影响作用极大,极易影响混凝土的可泵性。 5含气量:3%5%,气泡的构造数量及大小合理。5-10mm精品石10-20mm精品石5-20mm精品石本工程采用精品石特点:压碎值指标极小、 针片状极少、含泥量极小、无泥块含量图1.0-1 超高层高压混凝土泵送材料需到达的要点图3、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1振捣及浇筑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能过快,每次下灰高度控制在0.45m左右,两次下灰时间间隔控制在14分钟左右,这样可防止模板侧压力过大而致使模板体系涨坏。由于型钢柱单次浇筑高度高,且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利用振捣棒辅助振捣,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外表的气泡、麻面等质量缺陷,但振捣持续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每个振捣点振捣时间不超过3秒。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橡皮锤敲击模板外侧,尤其是柱子四角处应多敲击,这样可以检查混凝土浇筑是否密实,而且有利于排除混凝土部的气。必须控制好高强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防止混凝土浇筑连续,造成混凝土泵管堵塞,影响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必要时,可利用塔吊配合进展墙柱混凝土浇筑,确保整个混凝土浇筑工作顺利进展,保证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2浇筑时间控制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浇筑时间顺序、浇筑步骤的控制,是施工过程中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分段分区浇筑控制不仅仅从时间上考虑,从混凝土的流淌距离以及混凝土的浇筑步骤考虑,因此更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连续施工。3混凝土运输控制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相对较短,必须格控制混凝土从搅拌站出料到施工现场的时间,如超出规规定的时间,一律不得使用,必须退回搅拌站。本工程的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故用搅拌车运输高强混凝土过程中,必须格控制运输时间及选配搅拌车的性能;混凝土搅拌车必须满足混凝土在最短时间均匀无离析的排出,出料干净、便,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其排料速度与混凝土泵的输送性能相匹配。4现场浇筑过程检查现场施工人员采用钢钎插入法控制混凝土的初凝实践,更能直接有效的减少墙体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缝产生,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少产生施工缝夹层现象。要随时抽查从搅拌车运送的混凝土坍落度,分别取1/4和3/4处试样进展坍落度试验,两个试样的坍落度值之差不得超过3cm,对于坍落度不满足要求的混凝土一律不允使用。5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处理1在距柱子500处采用快易收口网封堵,防止低等级混凝土流入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见右图:图8.3-9 不同强度等级梁柱接头处理式2梁柱接头部位钢筋较密,给柱子混凝土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柱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质量问题。除要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良好外,按规定要分层浇灌,分层振捣。对钢筋较密部位要插钢管下振捣棒,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到位、密实。6高压混凝土质量管理1搅拌站应派现场效劳人员到施工现场负责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2工程工程经理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混凝土的浇筑,对混凝土的发料单进展验收,如发现发料单位名称、品种、强度等级不符合时均应拒收。对运输罐车要进展随机抽检,对坍落度超过上限值的混凝土不准进场,对坍落度低于下限值的混凝土,在工地技术负责人的同意后,可以加少水以便于泵的输送。对卸料时间到发料时间超过上表时间的混凝土不准进场。3混凝土浇筑现场必须要有专职技术人员在场,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同时浇筑一定要保证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不得流入高强度等级混凝土。4工地现场与搅拌站的联系要便,以便对突发事件进展及时处理。5对现场混凝土要留置试块,并进展标准养护。3、超高层混凝土输送泵的选择本工程构造施工期间南北各布置一台塔吊,现场布置两台塔吊根本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采用两台三一重工的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泵型号为SY5161THB C-8:高压最论输送压力位28MPa,低压最论输送压力为18Mpa;低压理论输送混凝土量为110m/h,高压理论输送混凝土量为68m/h。上装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90.5KW,底盘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为203KW。图8.3-9 车载泵、布料机及泵管竖向布置平面图理论计算是以普通混凝土作为计算依据,而超高层工程中,普遍使用强度等级在C60以上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其泵送阻力远大于普通混凝土。且往往超高层混凝土泵送压力需要30%的储藏,并且考虑到高强混凝土粘接性较强导致的摩擦力较大等原因考虑较理论值增加30%的泵送压力。最后采用SY5161THB C-8车载输送泵泵送压力最大值为28Mpa。图8.3-9 车载泵现场使用及截止阀图SY5161THB C-8混凝土输送泵参数见表8.7-3,外形参数见图8.7-2表8.7-3 SY5161THB C-8混凝土输送泵参数技术参数SY5161THB C-8整机质量kg13000外型尺寸mm1563025004000理论混凝土输送量m3/h110低压/68高压理论混凝土输送压力MPa18低压/28高压输送缸直径行程mm2602100排量l12.8发动机功率kW294/1800rpm上料高度mm1420料斗容积m0.7本工程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应用主要技术(表8.7-4)表8.7-4 应用主要技术主要技术作用图解超高压混凝土直接水洗工艺清洗管道主油缸活塞杆防水密封技术防止液压油乳化双动力功率合流技术同时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4、超高层混凝土布料机本工程混凝土布料机假设采用手动式布料机,将大大增加塔吊的使用时间,手动式布料机因无法一次性覆盖浇筑核心筒,并且其安装固定需在核心筒顶板上,影响浇筑混凝土质量。为确保本工程核心筒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工期。采用爬式电动布料机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布料机是用于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布料设备。本工程核心筒长约为23m、外框约为42m,根据布料机的安装位置及其覆盖围,选择两台HG28爬式布料机,其可旋转360一次性浇筑核心筒及外框所有位置混凝土。HG28最大布料半径28米;管柱式塔身;塔身高度22.2米;可直接用电梯井或楼面爬装置安装在电梯井或楼面至少需三层电梯井或楼面;本工程布料机从核心筒四层构造完成后开场安装,安装位置位于东侧的排风井,排风井尺寸为1250*900mm,排风井四均为构造梁,布料机通过特制钢梁与排风井预埋件连接,布料机荷载通过特制钢梁架传递给排风井四构造梁,然后通过模板支架整体传递受力,确保工作平安。图8.3-9 HG28爬布料机8.3-9 核心筒及外框使用布料机平面及剖面图5、超高层混凝土输送管1泵管选择在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过程中,不仅仅只需要输送泵车压力需到达高压要求,对于混凝土输送设备来说,混凝土泵管安装于泵管的选择尤为重要。由于在超高层中,浇筑为高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泵送压力大,且混凝土与泵管摩擦力有所增加。因而普通的混凝土泵管无法承受超高层混凝土泵送带来的压力,且摩擦力的增加容易导致泵管削弱,进而导致堵管、爆管等现象,给混凝土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平安隐患及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125A、壁厚9mm超高压泵管,与普通输送管道相比,125A管道的流道截面积增大25%以上,单位长度沿程压力损失减小20%以上,管道磨损速度也相应下降,但随着混凝土流速的降低,混凝土在管道的输送时间会增加。当泵送高度为400m时,混凝土在125A输送管的输送时间约12.4min,比在普通输送管增加约4min。图1.0-1 超高压泵管非标节泵管及标准泵管(2) 泵管及液压截止阀布置在泵管布置时,尽量减少弯管和软管,弯管尽量采用大弯管,最大限度地降低泵送管道摩擦阻力。垂直管道随建筑物的高度而增加,被输送混凝土由于自重产生回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此须铺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道,以保证有足够的阻力减弱混凝土的回流。根据以往类似超高层的施工经历,水平管的布置长度应到达垂直管的18/4长度,依据现场实际情况,水平长度分别为60m和40m。泵出口管路采用近似L型连接式,并设置混凝土墩固定。图8.3-9 泵管水平布置平面图图8.3-9 泵管竖向布置平面图在高层泵送中要使用截止阀,因为每当停顿泵送时输送管的混凝土压力会作用于输送料缸,甚至推动活塞往后运动,增加了两个油缸因作用力的差异而产生冲程误差;此外在混凝土压力下,如果切割环密封不好还会造成换向阀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和水分的流失,产生堵塞;当再次泵送时由于料斗的混凝土等等的关系也会使换向阀换向发生困难;再则,泵机一旦发生堵塞只好放掉输送管所有的余料。因而混凝土截止阀在出料口出安装很有必要。截止阀图1.0-1 液压截止阀布置平面示意图6、超高层泵送管道水洗本工程利用拥有专利技术的砼活塞、自动补偿间隙的眼镜板与切割环,以及管路的良好密封性,开发了独一无二的水洗技术,直接用混凝土泵进展水洗,做到泵送多高,水洗就有多高。此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管道中的混凝土,减少浪费和污染。1水洗前的准备1在泵旁边搭建一个清洗架,用于回收残留的混凝土和砂浆。2在泵出口旁边建一个水池或配置二个水箱容积约10立米,接二根水管到泵旁边,使水洗过程中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图1.0-1 水洗水箱布置图2水洗程序利用地泵采用正洗式,传统的泵送砂浆、后泵送水的式,直接从出料口打入吊斗,本工程因考虑到泵的出口压力以及混凝土的情况,最后确定可直接打水式进展水洗。待出口出水后利用车泵反抽功能将管剩余水及砂浆混合体从泵斗处抽出,也可采用关闭截止阀,拆管移开泵车,翻开截止阀利用水的自重直接冲出,如一次不彻底,可关闭截止阀,在工作面上往竖向泵管灌水,满后再翻开截止阀反复冲洗,直至清洗彻底。图1.0-1 核心筒泵送混凝土水洗示意图5.1.3 垂直运输施工案1、塔吊安装案1塔吊的布置根据本工程工程所在位置及受边建筑构造的影响,北侧框柱与地下室构造外墙距离仅为5m,而塔吊塔节尺寸为3m,致使塔吊塔节与主体构造仅有1.5米左右的间距,考虑扶墙角度以及北侧钢骨柱位置不固定,以及地上构造外爬架的影响存在冲突。本工程塔吊TC8039布置在北侧塔楼外框楼板处,TCT7520布置在南侧塔楼外框以外,且业主单位根据以上原因已确定了塔吊布置位置,并为塔吊安装在地下室预留了塔吊洞口;因现场施工材料堆放及加工场地均在塔楼北侧进展,且塔楼东西侧均为裙楼构造,南侧根本无施工场地及通道,因此施工电梯设置在塔楼北侧两边分别布置。需要补充效果图2塔吊选型综合考虑后决定安装2台塔吊,型号及幅度如表所示。表编号 塔吊型号及幅度选择序号型号施工建筑有效幅度最大吊重端部吊重动力安装设备撤除设备备注1TC80391*塔楼北侧60255.9电力150T汽车吊D238起重机构造完成撤除2TCT75202*塔楼南侧40167.8电力1*塔1*塔构造完成撤除3塔吊技术参数1TCT7520塔吊40m臂起重性能表表8.2-3 TCT7520塔吊的信息表围倍率最大起重量15m20m25m30m35m40m40m R=41.7m2/8T8T7.8T4/16T16T12.56T10.1T8.37T7T2TC8039塔吊60m臂起重性能表本塔机固定独立式的最大起升高度为 73m, 假设起升高度要超过73m,必须用附着装置对塔身进展加固。附着式塔机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350m。在工作高度90m 时,可采取二倍率、四倍率钢丝绳起升,当工作高度90m 时,只能采取二倍率钢丝绳起升。附着式的构造布置与独立式一样,只是为了增加起升高度,塔身增加了片式标准节,提高塔机的稳定性和塔身的刚度。图1.0-1 44层及屋顶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压力4塔吊的安装1塔吊预埋节安装制作马墩。将马墩放到根底底板指定位置,并临时固定浇筑垫层,使马墩与垫层连成一体。待马墩砼强度到达设计值70%后,放置预埋根底节于角钢上,使四个立柱对应与马墩放置好,调节两者之间间隙。确保预埋根底节与标准节水平误差小于1/1000,将马墩与预埋根底节焊接固定。先绑扎斜拉钢筋,并与预埋节焊接,然后绑扎上层钢筋和竖向钢筋。图3.552浇筑砼前再次校对预埋节与标准节连接面的水平度误差小于1/1000后,开场浇筑砼。特别提醒:绑扎上层钢筋时,钢筋与预埋节干预局部需绕过预埋节。图3.56放置四个马墩,要求:马墩中心距尺寸23502mm;马墩对角线误差小于5mm;垫层厚度H=200mm;放置完毕后要求四个马墩上平面符合要求。3塔吊安装主要的作业顺序为:安装根底节安装1节标准节安装套架安装回转总成安装塔头安装平衡臂安装1块配重安装起重臂安装配重顶升加节其它完善安装验收负荷试验交付使用。表8.3-4 塔吊安装法序号施工容和法1根底利用底板作为塔吊根底,在塔吊根底处制作塔吊根底垫层10c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上外表需平整,水平度偏差控制在0.2%以,垫层强度到达60%以上后,可进展根底预埋工序。塔吊垫层上外表标记2.052.05m的正形,此正形中心必须与塔吊垫层中心重合。2安装根底节安装1节标准节3安装套架安装顶升套架3.1t。顶升向:见塔吊根底位置图。图1-2顶升套架包括:顶升套架、走道平台、顶升横梁、油缸、爬梯等。4安装上下支座吊装回转采用1台50t轮胎吊,工作半径8m,出杆32m,该性能下最大起重量为12.3t。负荷率8.7/12.3=70.73%,满足使用要求。5安装回转塔身及驾驶 室吊装塔头采用1台50t轮胎吊,工作半径8m,出杆34.1m,该性能下最大起重量为12.6t。负荷率6.05/12.6=48.1%,满足使用要求。6安装平衡臂安装平衡臂平衡臂架包括:平衡臂支架、栏杆、平衡臂,配重臂等。吊装配重采用1台50t轮胎吊,工作半径8m,出杆32m,该性能下最大起重量为12.3t。负荷率4.0/12.3=32.5%,满足使用要求。7安装起重臂将起重臂节依次吊起放在马凳支架上,并按照要求用销轴联接完好。吊装起重臂节采用1台50t轮胎吊,工作半径8m,出杆32m,该性能下最大起重量为12.3t。负荷率2.538/12.3=20.63%,满足使用要求。吊装吊点选择如以下图L=23.4吊装时8米B20米8拉杆组件起重臂在地面组装好后,检查确认各拉杆、臂架销轴连接可靠、开口销完全开后,可起吊。50m起重臂中心吊点为21.4m(从臂根,第1节距)吊装时用2对直径24mm,长6m的钢丝绳,将起重臂吊起到起重臂上的接口位置,用销轴联接好。9安装平衡吊装时用1对直径19.5mm,长6m的钢丝绳,吊装采用1台50t轮胎吊,工作半径8m,出杆34.1m,该性能下最大起重量为12.6t。负荷率4.0/12.6=31.7%,满足使用要求。10穿绕钢丝绳根据说明书要求正确穿绕吊钩滑轮组和变幅小车滑轮组,绳端按要求用绳卡固定牢靠。11调整平安装置按说明书要求调整力矩、最大起重量限制、起升、变幅、回转等限位及吊钩、断绳保险等平安装置。12塔机顶升将塔机配平后,用顶升横梁上的顶升油缸顶起塔机上车局部,用顶升套架上的顶升挂块将顶起的塔机局部固定在塔身顶升耳座上,将顶升横梁和顶升挂块收起,并放在另一对顶升耳座上,重复上边的操作到获得标准节放进顶升套架所需的空间。引进标准节,用螺栓、螺母和垫板将标准节和下面的标准节相联,继续下一个标准节直到加最后一节标准节。使塔吊到达独立高度。13负荷试验空负荷试验安装好吊车后,应先进展回转、变幅、起钩、落钩等动作,检查操纵机构操纵向和起重机各机构运转向是否相符,检查起重机各制动、限位、联锁以及保护等平安装置,应齐全并且灵敏有效,检查完毕,做好记录。4塔吊撤除塔吊撤除工序与安装工序相反,TCT7520平臂塔采用北侧TC8039进展撤除,TCT8039塔吊采用屋面安装的一台D238屋面起重机进展撤除,最后人工撤除屋面起重机。D238屋面起重机参数如表8.2-8 表8.2-8 D238屋面起重机参数幅度m16.522.6727.3830.3231.25起重能力T20.0012.908.135.995.004.70仰角80-69.96045301502、施工电梯安装案1施工电梯的布置根据施工需要,现场拟配置2台双笼高速施工电梯,以满足人员、材料等的垂直运输需求,SC200/200G型高速施工电梯不仅能满足本工程的运输高度,而且具有较大的运输空间和超重的载重量2t,以及高速的提升速度0-96 m/min,能迅速将施工人员送达目的楼层。各电梯选型如下表所示。SC200/200G性能参数表:序号参数指标1升降机数量2台2额定载重量22000kg3提升速度096m/min4安装最大高度248m5额定安装载重量220006吊杆额定载重量200kg7电机功率25%暂载率德国NORD电机2318.5kW8变频器功率西门子2110KW9防坠平安器型号SAJ50-2.010附墙架间距7.5m11附墙架型号特制附墙和特制V型12自由端高度9m13吊笼重量21700kg14传动机构重量280015标准节重量766(254m) 170kg 75 节16吊笼尺寸长宽高3.21. 52.5m17标准节尺寸长宽高 6506501508mm18电缆导向装置500电缆小车现场施工电梯布置如图8.2-16图8.3-10 塔楼施工电梯平面布置图2施工电梯安拆施工电梯根底安装于地下室顶板上,顶板根据受力计算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施工电梯按照正常的安装流程进展安装。塔楼施工电梯安装流程见图8.2-17图8.2-17 施工电梯安装流程3施工电梯安装及撤除时间安排见表8.2-10。表8.2-10 施工电梯进出场方案电梯编号电梯型号拟入场安装时间拟撤除时间1*SC200/200G主体构造施工8层前安装高区电梯使用后约2018.92*SC200/200G主体构造施工8层前安装高区电梯使用前约2018.6电梯撤除与安装的顺序相反,操作时应格遵循“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的原则。5.1.5 地铁运营及边保护案本工程位于地铁车公庙枢纽工程,现场施工场地东侧为在建7、9号线地铁车公庙站,西侧为中国有色金属大厦,北侧为深南大道及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南侧为泰然旧改办公楼。因此对高空坠落、地铁地下室设备的防水、地铁冷却塔的保护、地上人员等的平安防护尤为重要,详细平面布置图见图5.1-1:图5.1-1 汇通大厦边布置图1、地铁运营保护措施1保护及监测容1北区需要保护容根据业主制定里程碑,可以确定2016年1月1日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将启动联合调试,在此期间,我将继续使用地铁换乘大厅上盖为临时材料堆场,因此,主要对北侧换乘大厅采取以下防护:北侧与换乘大厅共用的地下连续墙防碰撞保护;换乘大厅上盖保护2东区需要保护容东区7、9号线的地下连续墙与本工程东侧基坑地下连续墙共用,东区地铁上盖设置了临时道路及应急消防车道,因此,需对东区基坑地下连续墙构造进展保护:东侧与7、9号线共用的地下连续墙防碰撞保护;东区上盖保护3基坑支护及地铁监测本工程为全地下室,基坑深度为26.65m。基坑北侧紧邻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换乘大厅;基坑东侧紧邻地铁7、9号线的行车线与换乘大厅。需对基坑支护水平位移、坡顶地面沉降、车辆段主体和试车线轨道的变形进展时实监测。2地铁保护案1北区保护北区侧墙防碰撞保护为防止箱体侧墙在南区裙楼施工阶段遭到碰撞破坏,拟采取表观防护+外围防墙的式对其进展保护。表观防护时,采用18mm厚模板将侧墙进展封闭,减轻碰撞造成的损伤。对侧墙外表覆盖封闭后,在距离侧墙2m的位置设2.4m高的防碰撞栏杆。北区换乘大厅上盖保护首先,在已经施工完毕的换乘大厅顶板防水及保护层的根底上,浇筑100mm厚C15细混凝土,以加强对防水层的保护,防止堆放材料时对防水层造成破坏。其次,堆放材料前,提前计算堆放高度,不直接堆放在上盖上,下铺设工字钢,工字钢位置必须处于上盖构造梁上。图5.1-2 钢筋堆放示意图2东区保护东区侧墙防碰撞保护;为防止箱体侧墙在南区裙楼施工阶段遭到碰撞破坏,拟采取表观防护+外围防墙的式对其进展保护。表观防护时,采用18mm厚模板将侧墙进展封闭,减轻碰撞造成的损伤。对侧墙外表覆盖封闭后,在距离侧墙2m的位置设2.4m高的防碰撞栏杆。在裙房靠近试车线箱体施工时,机械设备运转、重物起吊回转派专人进展盯控、指挥。东区上盖保护载重车辆行车指引、限重、限速,防止产生过大振动。按照设计消防车道位置设置临时车道,车道两侧设置护栏,限制进入其它区域。图5.1-2 施工便道隔离式示意图3地铁监测1基坑支护监测根据据设计及规要求,确定监测点位的布置及监测频率。采用数据收集、业整理、形成报告的式进展监控,并制定格的预警程序,确保实时掌握基坑变形动态。2地铁构造监测基坑边车辆段主体构造已施工完成,地下室试车线已开场运行,对地铁构造及轨道的变形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进展监测,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2、边建筑、冷却塔设施防护措施1在塔楼边搭设平安通道,供现场管理及施工人员进入建筑物;于施工场地围墙外搭设外界人员防护通道。图5.1-3 场区外平安通道搭设示意图(2) 建筑物构造边设置平安防护外脚手架,裙楼及塔楼7层以下构造搭设封闭型钢管脚手架,7层以上构造搭设外爬式脚手架,脚手架平安防护按照施工案执行,以防止人员高空坠落和高空落物。图5.1-3 塔楼一体化电动升降平台(3) 为防止高空坠物,在塔楼构造及装修施工期间,于塔楼外围搭设悬挑定型防护平台型钢骨架+钢板网+密目网+钢丝绳,且在所有楼层外框安装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图5.1-4 临边洞口防护示意图4构造临边及其他临边洞口采用定制式平安防护,详见图5.1-4。图5.1-4 临边洞口防护示意图5施工场区以外采用围挡封闭,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造成伤害,围挡样式见图5.1-5。图5.1-4 施工场区围挡示意图6冷却塔的保护针对地铁使用的冷却塔机组、地下室设备用房等使用的大中型设备,在进场卸料及安装后均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本工程均采取型钢支架+钢板顶棚式对设备进展防护,防止高空坠物或人为的破坏。6对拟采用地铁换成大厅顶板作为材料临时堆放场地,根据计算的荷载承受限定值,划分各类材料堆放区域,并在相应区域悬挂限重指示牌。7合理控制塔吊,安排专人盯控,防止塔吊之间相互碰撞或塔吊与建筑物之间碰撞。8在建筑物边的道路上悬挂指示牌,指引行人及车辆,防止误入施工区域而造成人身伤害。9在进展施工的区域,摆放明显的提示标牌,引导行人避让。3、地铁防雨措施地铁运营过程中,主要对针对负二层地铁运营用功能性房间进展防雨保护,防止雨水进入,对相关设备及设施造成影响或破坏。主要措施有:1、针对构造楼板预留洞口:首先在洞口边砌筑200mm高防水台,洞口则采用木模板进展封闭,模板与防水台结合出抹45斜面以作散水用。2、针对楼梯:建议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将北侧楼梯负一层、一层进展临时封闭,封闭式可采用铝塑板封闭,接缝处注胶封闭,防止雨水通过楼梯渗漏。待楼梯上部及四构造封闭后,再将临时封闭撤除。5.2 其他施工案及技术措施5.2.1 工程测量1、超高层测量地铁汇通大厦是地铁集团为满足轨道交通建立开展和客运增长的需要而建立的政府投资工程,位于地铁1、7、9、11号线车公庙枢纽换乘站上,是深南路车公庙段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在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测量工作是工程质量最根本的保障,对测量管控要求更为格。地铁汇通大厦BT工程工程是集甲级写字楼、商业、片区大型交通枢纽为一体的超高层综合建筑,地下6层,地上55层,建筑总高度为249.1m,标准层层高为4.4m,避难转换层13、26及41层的层高为5.4m。由于施工现场狭小,测量精度要求高,现场实际情况比拟复杂,然而测量作业是超高层施工技术的重中之重。图3.3-1 工程效果及GPS测量原理图随着现代化建筑物的不断开展,其外在造型也越来越丰富、新颖和多样化,各种高层建筑中的施工测量已被引起高度重视。在超高层主体构造装修工程安装过程中,施工测量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又非常重要的工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卫星定位测量仪、垂准仪等测量技术的引用保证了超高层施工的精度。1施工测量管理施工测量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精度要求高,轴线网点的控制在施工期间必须能结实、准确地保存至竣工,因此所用仪器和施工法都要适合构造类型和场地情况。测量管理主要工作为:“领导决策,统一思想;建立健全贯标或标准转换的工作主管;制定贯标或标准实施转换的方案;全员培训。测量管理组织机构见图3.3-2。图3.3-2 测量管理组织机构图2测量案选择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测量案选择为:0.000以上局部采用控法,当0.000层构造楼面浇筑并到达强度后,根据测设好的基坑四主轴线引桩,将主轴线点恢复至0.000层构造楼面,构成高精度的井字形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垂直传递利用激光垂准仪进展。1平面控制网的设置施工控制网依据首级或二级控制网加密而成,是构造施工阶段的主控网。二级控制网建立以后,根据各分区轴线与二级控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利用电子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布设平面施工控制网三级,然后根据各构件与轴线的位置关系,测放构件位置线,进展构件定位。控制网测量精度见 表表3.2 控制网精度控制表等级边长 (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相邻两点距离误差二级20030051/400003mm三级1503H/10000及30mm1激光垂准仪投测轴线步骤:安置激光铅直仪于轴线控制点;将标的靶置于当前楼层测量投测洞口处;准确对准控制点,精平激光垂准仪,翻开激光,即得四条间距和向的激光束。图8.3-6 垂准仪测量示意图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200200的洞,通过空洞引测到各楼层,预留洞的做法示意见图8-3-8。图8.3-8 激光点穿过楼层预留洞的做法及0.000m楼面激光控制点点位做法示意图利用激光经纬仪施测轴线控制网,根据轴线控制网确定各墙体角柱准确位置,保证每层构造竖向精度。2激光垂准仪法控制竖向精度控制步骤:利用激光垂准仪准确投测四个测量基准点至当前楼层;利用激光经纬仪施测轴线控制网,并根据轴线控制网准确施测各墙体位置;同时结合外控再次检验墙柱定位的准确度。根据所施测的各墙体边线支设墙体竖向模板;利用吊线坠保证当前层垂直度。5建筑的标高控制首先对施工现场的标高基准点与城市水准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要求进展联测,所测数据满足测量规的要求后,根据施工现场的标高基准点在首层靠近四角的核心筒上引测4个同一高程的标高点,并用墨线做好标记,作为高程向上传递的标高基准点。标高的传递使用日本产50m、标准钢卷尺通过钢构造构件、塔吊等精细量距向上传递。每层都至少要有4个以上的点引测,地上楼层基准标高点用全站仪每次从首层楼面每50米引测一次,以便相互校核和满足楼层施工的需要。6控制轴线和高程的分段校核当第一段施工完毕后,将此段首层控制点和水准基准点准确地投至上一段的起始楼层,并进展控制网的检测和校正,确认控制点准确无误后,如以前的控制点误差超出允围,要重新埋点。同时要每层都进展柱定位安装闭合复查和校核。7GPS复核为提高本工程建筑测量定位工效和观测精度,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控制网进展复测。GPS是一种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三维位置的设备,其具有便、快捷的定位测量和放样的功能,可快速、准确的测定放样点的平面位置,见图8.3-9。图8.3-9 GPS测绘仪器1GPS观测要点GPS观测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于一、二级GPS测量,应使用零相位天线和强制对中器安置GPS接收机天线,对中精度应高于0.5mm,天线应统一指向北;作业中应格按规定的时间方案进展观测;经检查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连结无误后,可开机;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可进展自测试,输入测站名和时段等控制信息;每时段开场、完毕时,应分别量测一次天线高,并取其平均值作为天线高;天气太冷时,接收机应适当保暖。天气很热时,接收机应防止直接照晒,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雷电、风暴天气不宜进展测量。2GPS卫星定位仪方案分别架设在15层、30层、45层及屋顶位置的各个控制点上进展复测。A、B两点为地面固定的首级控制点,其三维坐标值。C点为不同楼层或同一楼层的不同平面位置的被复测点。为提高观测精度,每次使用三套GPS卫星定位仪,分别架设在A、B、C点。根据观测采集到的数据,用计算机解算出C点的三维坐标值。3C点设计坐标与实测坐标比拟,得到C点定位偏差。图8.3-10 基准点的复测及核心筒上控点的复测9建筑物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准确的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变形明显且便于观测的位置。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0-15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围、上下跨两侧、后浇带两侧及特殊部位。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从根底底板开场到0.000层,埋设临时观测点,0.000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图8.3-10 施工过程及竣工后的沉降观测2观测频次:随着构造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展观测,直到0.000层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高处)。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竣工后第一年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对于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我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展协商。3观测法及要点采用独立高程体系,闭合法几水准测量。固定的测量仪器为:S05级数字水准仪测量,见表8.3-4。表8.3-4 控制点技术要点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20m30m2.0 m3.0 m0.3 m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根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法要固定。4数据处理与分析沉降观测采用数字水准测量仪器进展,数据采集和分析将实现数字化和程序化。每次观测完毕后,通过软件处理后,将观测数据、观测结果和根据已有成果分析得出的变形规律及开展变化趋势等信息,以电子和书面两种形式及时反应给相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顿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2、围护构造及地铁的变形监测1围护构造与既有轨道线路概况本工程基坑属超深超大基坑,长约102m,宽约65m,基坑最深将到达30m左右,基坑紧邻在建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北侧为在建的地铁11号线及换乘大厅;东侧为正在施工建立的地铁7、9号线,其中东侧及北侧地下连续墙与地铁共用构造,基坑施工中对车站及区间隧道的保护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为确保基坑施工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平安,需建立基坑边施工监测体系、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自动化监测体系等一系列信息化施工手段,通过信息化施工,确保地铁隧道的构造平安和后期的运营平安。2监测实施的总体思路本工程基坑围护构造及车站的施工监测分为两局部,一是对既有轨道线路7、9、11车站及区间隧道监测,其中轨行区局部采用自动化监测,二是对基坑连续墙监测,重点做好地下水位及边地表、围护构造等位移监测。1保障基坑自身平安的情况下,重点保障基坑南北两侧的既有车站和区间隧道后期的正常平安使用;2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采用独立的自动化监测体系,主要包括既有构造的变形情况和既有轨道的正常使用情况,自动化监测可以更加快捷、实时的反映出构造的动态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案和采取加固对策;3基坑监测位于车站和区间隧道附近处适当增加监测工程和监测点,以地表监测墙体监测基坑底部监测为竖向监测面,建立立体监测数据体系,多位分析监测数据,全面掌握施工对既有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影响;4加强车站及换乘大厅的自动化监测和基坑监测数据的比照分析,结合施工工况和施工工艺综合判断基坑施工对既有车站的影响,并找出相应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施工措施;5基坑工程施工完成后,随着建筑主体的施做仍需要对既有车站和区间隧道进展监测,防止因主体构造层高和荷载的增加以及地下水位的上升造成既有车站和区间隧道上浮而影响既有线平安使用情况。3基坑连续墙及边环境的工程监测1监测工程结合该工程的地理位置和边地层条件,在监测工程的选择上和测点布设上要侧重点清楚,做到有主有次、局部加密、测点竖向同面、横向对称的原则,形成有效完整的监测体系,在确保基坑自身的平安性之外要确保基坑南北两侧的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施工监测工程统计表如表8.3-6所示。表8.3-6 施工监测工程统计表序号监测工程监测仪器备注1边环境巡视- 必测2地表沉降水准仪必测3管线沉降水准仪必测4建构筑物沉降水准仪必测5墙体水平位移测斜仪必测6地下水位水位计必测7墙顶竖向位移水准仪必测8墙顶水平位移全站仪必测9围护/支撑体系钢筋力钢筋计/接收仪选测10基底回弹水准仪选测11立柱竖向位移水准仪选测2监测频率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 50497-2009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GB 50911-2013相关条款,满足现场工程需要,基坑工程监测频率为1次/,待主体机构竣工后1次/月,假设存在台风、大雨、或变形异常等特殊情况,需加大监测频率,满足工程监测要求。3监测控制预警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相关规条文及类似工程的经历值,各监测工程的控制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进展双指标控制。施工监测各监测工程控制值如表8.3-8所示。表8.3-8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各监测工程控制表序号监测工程图例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1地表沉降30mm3mm/d2管线沉降30mm3mm/d3建构筑物沉降30mm3mm/d4墙体水平位移30mm3mm/d5地下水位1000mm500mm/d6墙顶竖向位移10mm3mm/d7墙顶水平位移30mm3mm/d8围护/支撑体系钢筋力60%承载能力设计值-9基底回弹30mm3mm/d10立柱竖向位移30mm3mm/d4既有轨道线路及地铁站台自动化监测采用欧亚变形监测系统(EA-Monitor)进展自动化实时连续监测及数据处理。1系统整体架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包括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系统总控、数据处理、分析及数据管理等局部。系统架构模型图如图8.3-11所示。图8.3-11 系统架构模型及车站变型观测点图8.3-11 轨道线路及地铁站台自动化监测2通讯架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通讯模式包括分为远程遥控模式和紧急通讯模式。远程遥控模式如图8.3-12所示,紧急遥控模式如图8.3-13所示。图8.3-12 远程遥控模式示意图图8.3-13 紧急遥控模式示意图3监测工程基坑北侧距11号线及东侧距7、9号线车站较近,基坑的施工必然对其构造造成较大影响,为了确保既有车站的正常平安使用,采用自动化仪器进展监测,自动化监测工程统计表如表8.3-9所示。表8.3-9 自动化监测工程统计表序号监测工程备注1既有构造沉降必测2既有构造水平位移必测3轨道沉降必测4道床沉降必测5轨距必测4自动化监测频率及预警控制正常情况下,基坑在施工过程中,自动化监测数据频率为1次/d,如果出现数据突变、构造开裂、有破坏征兆等异常情况下,需要增加监测频率,采用实时连续监测。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911-2013相关条款,自动化监测数据控制值如下。自动化监测各监测工程控制值如表8.3-10所示。表8.3-10 基坑工程自动化各监测工程控制表序号监测工程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1既有构造沉降10mm1mm/d2既有构造水平位移5mm1mm/d5监测信息的反应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应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必须有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监测报表,并按期向有关单位提交监测月报,同时附上相应的测点位移时态曲线图,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展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当各监测工程监测数值超过设计文件、规、规程所定控制标准值的70%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出预警报告。通知施工单位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变形趋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